肇慶七星巖導游詞
肇慶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北約2公里處,去到肇慶一定要去七星巖看看哦。不然就白來一趟肇慶啦!下面請看肇慶七星巖的導游詞
肇慶七星巖導游詞【1】
講解線索:【天柱巖】——【千年詩廊】——【水月宮】——【閬風巖、玉屏巖】——【阿坡巖】——【濕地公園】
七星巖位于肇慶城北約3公里處,是個歷史悠久的風景區,游人到此游覽的歷史可上溯到一千多年前。1982年,取七星巖的“星”和鼎湖山的“湖”,合稱為“星湖風景名勝區”,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
1999年、XX年星湖風景名勝區先后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全國十大文明風景區示范點”、“國家4a級景區”。
我們面前的這個湖,是狹義的“星湖”。是當地俗概念的“星湖”。古時候它叫瀝湖,原來是西江古河道的余瀝,后來經過文人墨客的渲染,成了“天上銀河的余瀝”美譽為“星湖”。“星湖”一名最見諸文字是在是在明代崇禎年間,距今已有350多年的歷史,星湖由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東湖(仙女湖)和里湖五個湖組成。總面積約為【第6句】:49萬平方米。
清代陳恭尹寫了一首《七星巖提名歌》:“媧皇未補星辰漏,神人驅石如云走。赭鞭鞭斷云不前,天風吹落西江口。”屈大均的《廣東新語》也說:七星巖“蓋帝車之精所成”。這就是七星巖得名之由來。七星巖共七巖,呈兩列長條狀,南列自西至東為閬風、玉屏、石室、天柱、蟾蜍、仙掌及北邊的阿坡這七座巖。
【天柱巖】各位游客,我們現在已經進入七星巖景區了。整個景區的面積共【第8句】:227平方公里,我們今天只能游覽其中的幾個景點。面前這座山就是天柱巖,高約114米。峰頂上的摘星亭,是七星巖最高的建筑物。
天柱巖有如擎天柱,半山上的天柱閣,曾住過陳毅和羅瑞卿等黨和領導人,柬埔寨國家元首西哈努克親王也曾在此就餐。當年郭沫若十分欣賞此閣,曾作詩留記:“七星落地上,天柱立中流。山多紅豆樹,窗對白鳧洲。月下開菱鏡,云間結彩樓。勾留過一宿,燈火是端州。”我們在附近找找,看誰能見到散落在地上的紅豆----相思豆。
【千年詩廊】1962年2月,外交部長陳毅元帥來游七星巖,曾寫下一首古體長詩,其中對石室巖的摩崖石刻有這樣的贊美:“壁上題詞句,千年成詩廊”。
什么叫“摩崖石刻”?中國人自古習慣把可有圖文的方形石板叫做“碑”,圓形的則稱為“碣”;對于鐫刻在天然巖石上的圖文,則稱為“摩崖石刻”,也簡稱為“摩崖”或者“石刻。“摩崖石刻”原來是為了銘功和記事的,發展至后來,也加入了選刻詩文、佛經佛像等內容。
七星巖的摩崖石刻主要集中在石室巖的龍巖洞內外及蓮花洞。自唐宋以來,歷代詩人墨客在此賦詩題字者,絡繹不絕,現存有摩崖石刻410余件。這些石刻,有古今體詩、長短句、四言韻語、四六駢文、歌行、散文、游記,還有對聯、題名、題榜以及經文。論字體,篆、隸、真、行、草,樣樣俱全。使人恍如置身于碑刻書法藝術的宮殿,瀏覽于詩文薈萃的長廊。
在這些石刻中,最有藝術價值的,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幅李邕的《端州石室記》。像初唐其他散文一樣,這篇文章仍沿襲漢魏六朝賦體駢文的句式,讀起來抑揚頓挫,朗朗上口。可惜由于年代久遠,有些字已殘缺難辨了。宋朝時,這里又多了個馬蹄形的損痕,所以后人稱它為“馬蹄碑”。這篇《端州石室記》的價值,在于它是七星巖現存摩崖石刻中年代最早的一篇,刻于唐代開元十五年(727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它的作者文名滿天下!連李白和杜甫都崇拜和頌揚他。他書法藝術精湛,開一代書風,印證了初唐疏朗痩勁書風向盛唐時期的豐厚磅礴書法風格的轉變。
唐代在這里題刻的名人還有稍后的李紳。李紳,他是中唐時期有名的詩人。對于他,大家可能不大熟悉,但他有兩句古風,倒是家喻戶曉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此后,宋代的名臣清官包包拯、《愛蓮說》的作者哲學家周敦頤哲學家祖無擇、詩人郭祥正、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永歷三忠”之一的陳子壯等,都在此留下了摩崖石刻作品,至于清代的石刻就更不勝枚舉了。所以,XX年“千年詩廊”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水月宮】大家都看到了山門檐下的“水月宮”三個字吧,宮名為“水月”一說巖下本有座觀音堂,供奉著水月觀音;一說取“水月雙清”之義。水月宮始建于明嘉靖年間,萬歷三年重修擴建,后廢,崇禎九年又重建,并鑄造銅像。1985年春由國家撥款重建。
水月宮占地6000平方米,紅墻黃瓦,采用了中國傳統沿中軸線布局的院落式格局。大殿里特設供奉“摩利支天”。所謂“天”,實際上是神的異名,佛教說共有20天,他們本是印度神話中懲惡護善的20位天神,佛教沿用其說,把他們作為護持佛法的神。我國許多寺廟的大殿內兩側都有二十諸天神像,但不專祀,這里作為主神而專祀,在國內是罕見的。
摩利支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陽焰”、“威光”。據《摩利支天經》說,她常常行走在日神之前,但有隱形法,使日神看不見她。所以在古代,摩利支天是武士崇信的偶像。明朝兩廣總督熊文燦設殿專門祭祀她。據說就因為他派遣兩廣總兵鄭芝龍(鄭成功之父)在征剿劉香的海戰中,得到摩利支天現形助戰而大獲全勝之故。大家現在看到的這個摩利支天銅像,是1986年重鑄的,高5米,重6噸。他旁邊兩位是仙女。是改革開放的春風,使摩利支天支菩薩得以重鑄金身。
【閬風巖、玉屏巖】我們面前的石山東西相連,氣勢雄渾,并列如屏,古時合稱為“屏風巖”。明朝開辟這巖時,人們將東、西峰分開,東峰稱“閬風巖”,古書云:“高門為閬,閬風乃昆侖山極頂之門戶”;西峰稱“玉屏巖”。陳毅元帥形容“玉屏如鐵墻”。早在明萬歷年間這里就修了蹬道,清乾隆年間又再次重修,所以沿途可見明、清的摩崖石刻。好了,都上來了吧,這座亭名為“十友亭”,從這里俯瞰平湖幽堤、村落城郭,一覽無遺。請過來看看這幅石刻,它叫“狀元碑”。詩是清代詩人、書法家黃培芳作的,字是清代廣東三大狀元之一的林召棠寫的。待會我們還可以看到清初詩壇著名的“嶺南三大家”-----順德陳恭尹、南海梁佩蘭、番禺屈大均的題名石刻。各位游客,參觀了三仙觀,過了扶嘯臺、環翠臺,我們終于來到玉皇殿了。它始建于明萬歷四十六年(1598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重修。建筑物磚木結構,重檐歇山頂,檐下的斗拱鋪作繁多而且精細。瞧,這就是“蓮花托”,這就是“燕尾昂”。支撐殿頂的四根金色木柱,前兩根褸刻云龍,鱗甲畢具,形若飛動。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往西走,經過玉屏峰的小石林、叮咚井、一線天、雙珠徑,到馬鞍亭下山。
【阿坡巖】我們現在抬頭看見的這座石山,就是阿婆巖,阿坡是“阿婆”、“禾婆”的轉音。相傳古時有一仙女,在這里教打漁為生的鄉民種植水漲禾高的大禾,使四鄉獲得魚稻雙豐收。她老了,鄉民便稱她為“禾后”、“禾婆”。至今在巖山東北麓還有明代刻的“禾后巖”三個大字。阿婆巖下周圍的石壁上,遍布當代名人的摩崖石刻,很有書法價值。巖下這個水洞,全長300多米,是七星巖“八洞”中最長的一個水洞。這里屬于冷洞型的腳洞,夏天進去,涼風習習,令人暑氣全消,如果乘船進洞探勝,里面的鐘乳石千姿百態,為七星諸洞之冠。
【濕地公園】各位游客,我們眼前這片湖面是東湖的一部分,因禾花仙女的傳說而稱仙女湖。它是星湖濕地公園的核心,面積約2平方公里,水深平均達2米,是最能體現濕地環境的游覽區。現在請各位上船游瀏覽。濕地公園你們聽說過嗎?濕地是指天然或人工的、長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靜止或流動的或為淡水、咸水、咸淡水的水體,還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米的海域。濕地被譽為“生命的搖籃”、“地球之腎”。它是鳥類、爬行類、哺乳類動物的樂園,是物種的基因庫,它與森林、海洋并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
濕地這個概念早在1956年由美國政府提出,1971年由美國等36國在伊朗小鎮拉姆薩爾共簽訂了《濕地公約》。1994年我國開始全面履行《濕地公約》。XX年12月12日,我國首家濕地公園----肇慶星湖濕地公園正式被確認。
大家請往兩旁看,招鳥島、月亮島等20多個小島浮現湖面之上,前方的島上就是南中國第一大的丹頂鶴園了。目前全世界大約有XX只丹頂鶴,中國約有1000多只,這個園內有50只,這在中國排第四位。丹頂鶴被譽為“濕地之神”,成語“童顏鶴發”“松鶴延年”的“鶴”都意味著長壽。園中還有火烈鳥、白鸛、蓑羽鶴、白枕鶴和冠鶴等共幾百只珍稀禽鳥,這是一個極具特色的、充滿歡樂和詩意的天地。
各位游客,1961年葉劍英元帥曾以詩句對七星巖景色作了最精確的概括:“借得西湖水一環,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天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今天我們游覽的地方也算多了,但這只是七星巖景區的一部分。其實,七星巖景區包括“五湖六崗七巖八洞”、“二十景”,還有些景點我們還未涉足呢!
今天的行程到此結束了,這里還有許多景點等待大家再次光臨!
肇慶七星巖導游詞【2】
七星巖景區由五湖、六崗、七巖、八洞組成,面積【第8句】: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見城,美如人間仙境。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第6句】: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為七星巖。
七星巖以喀斯特溶巖地貌的巖峰、湖泊景觀為主要特色,星湖、閬風巖、玉屏巖、石室巖、天柱巖、蟾蜍巖、仙掌巖及北邊的阿坡巖。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巖巖峰巧布在面積達【第6句】: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所以叫七星巖[1]。20余公里長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風光旖旎。被譽為"人間仙境"、"嶺南第一奇觀"。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七星巖摩崖石刻是南中國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李邕、李紳、包拯、周敦頤、俞大猷、陳恭尹、朱德、葉劍英等500余壁唐、宋、元、明、清及當代的名人詩題為七星巖增輝添色。
星湖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瀝湖,20多公里長的林蔭湖堤,如綠色帶飄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蓮湖和里湖連結在一起,湖光山色,綽約多姿。
"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元帥的《游七星巖》詩勾勒出七星巖的.秀麗景色。
景區介紹
七星巖牌坊位于景區中心湖南部,1959年落成,鋼筋混凝土仿古建筑,高12米,寬【第17句】:5米,四柱三間,柱礎花籃形,四根大圓柱飾以朱紅,仿歇山頂,上蓋琉璃瓦,中門上方鑲嵌著朱德于1959年手書的"七星巖"三個大字,為肇慶的重要標志物。牌坊北側有廣場,面積【第2句】:83萬平方米,是集娛樂、休閑、觀賞、購物于一體的活動中心和大型公共活動場所。廣場有廣東最大的音樂噴泉,廣場文化在省內頗有名氣,周末游客可在此免費觀賞文藝演出。
七星巖摩崖石刻位于景區中心,共有531題,其中石室洞有333題,是廣東省保存最多、最集中的石刻群,1957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東石刻以唐為貴,七星巖就有唐刻4題。石刻以漢字為主,還有藏文和西班牙文。漢字各種書體俱全,以楷書為最,行書次之,其中唐代李北海正楷《端州石室記》是七星巖摩崖石刻的珍品。石刻群文體有詩、詞、歌、賦、對聯、題記,其中詩有252首,陳毅元帥撰詩稱之為"千年詩廊"。
石室洞由龍巖洞、碧霞洞和蓮花洞組成,龍巖洞以小艇導游,后兩洞可步行參觀。龍巖洞是七星巖開辟最早、景物最多的溶洞。穹隆高大,千姿百態,如夢如幻的景觀,令歷代文人騷客陶醉,并留下贊美的詩篇。石室洞中存各種文體石刻333題,可見石室洞在七星巖風景區中是何等的注目。
石峒古廟位于七星巖東北部,仙女湖游覽區內。始建于唐初,明萬歷十三年(1585)重建,清嘉慶三年(1798)、道光二十二年(1842)重修,古廟置于巖洞中而得名。廟中供奉附近百姓的神,稱周氏神。因傳說廟中石鐘乳有一小洞曾流出白米,故有俗稱"出米洞"。
蓮湖泛舟
最佳觀賞點在紅蓮橋南風情碼頭處。廣東肇慶七星巖
七星巖歷史悠久,早在晉代已有文字記載。唐朝文章家、書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來游,寫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記》,鐫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
七星巖景區還有廣東罕見的龐大石刻群,保存著唐代以來的石刻489題(七星巖摩崖石刻),具有重要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位于七星巖東面的仙女湖風景優美,每當太陽西下的時候可以觀賞到臥佛吞日的自然奇觀;七星湖與仙女巖之間的湖面上建有東方禪林,在這里游客可以領略到禪趣。
七星巖在1982年成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肇慶市委、市政府于一九九七年底先后投資1500萬元,在七星巖景區內的六個小島、七座山巖,八公里長的湖堤上安裝了環湖園林路燈560盞、1000瓦的射燈、彩色泛光燈250盞及3000米的彩虹管,運用先進的第三代光源的變化多姿。以不同的顏色交錯投射到景物上,勾畫出七星巖景區內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橋,花木,巖山與湖水交相輝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巖更加絢麗多彩;同時開辟了星湖夜游項目,為廣大市民和游客在夜色中游湖觀光提供了一個美麗的環境,再造出"第二星湖"。
近幾年,增加了許多新的景點,如牌坊文化廣場,每當夜幕降臨,霓虹閃耀,游人如鯽,全國目前最大的露天音樂噴泉啟動之時,七星巖牌坊廣場更顯得壯觀,每逢周末或節假日,這里還可以欣賞一臺臺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真是令人如醉如癡。位于星巖東面的仙女湖,每當太陽西下,還可以觀賞到天然奇觀--臥佛吞日。在仙女湖與星巖之間湖面上新建的佛教大觀園--東方禪林,也可以領略到禪的奧秘。后來新開挖了3公里長的"禾花水道",使星湖景區的游覽面積比原來增加了五倍,并使得陸上景點與水上景觀渾然一體。如果你坐在游船上環湖游覽,你會有一種新的感受。
肇慶七星巖游作文
肇慶七星巖是著名的人旅游景點,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肇慶七星巖游作文,歡迎參考閱讀!
肇慶七星巖游作文1
5月4日的早上7時多,天氣陰涼,偶有小雨。我和我的表弟陳浩、姑姑、姑丈、爸爸、媽媽六人一起去肇慶七星巖游玩。肇慶位于廣東的西邊,離廣州大約有一百多公里,只用一個多小時就到了。
我們坐著姑丈的小車一路上有講有笑的來到了肇慶市。肇慶市原來也挺美的嘛!我們坐車進了肇慶市七星巖風景區里面。停好車,我們就進去玩了。哇!七星巖好大好美呀!映入眼簾的是山青水秀,風景美如畫。原來真有七座山分布在里面,所以叫七星巖。我們先去爬天柱巖。哇!天柱巖真高啊!我們很艱難才爬上了山頂,個個都氣喘吁吁的。原來上面是文昌廟,我們在山頂停留一會兒,吸吸新鮮空氣。看看四周的風景,感覺真好。下山以后,又接著去了龍巖洞。龍巖洞是肇慶七星巖石室中的一個個著名水洞。由于它的奇特的天然景以觀,游人慕名參觀,絡繹不絕。
龍巖洞內鐘乳石千奇百怪,如花似卉,類人似物,栩栩如生,引人入勝。最著名的有“大小石龍、大象戲水、仙女散花、如來佛手等,惟妙惟肖”。導游還說了:“摸摸佛手,發財就手;摸摸猴子頭,一世無憂愁。”結果我們都伸手去摸了。
接著又去了喂金魚,那里的金魚是我見過最大、最多的魚。當時我的心情是很開心的。隨后看了鐵索橋、小船,本來可以玩的,可是時間不夠了,我們還要去另外一個地方,所以留下了少少的遺憾。
今天這個地方挺好玩的,就是鐵索橋還要2元,真是易想不到的事啊!
肇慶七星巖游作文2
“五一”期間,爸爸媽媽帶我到這迷人的七星巖游玩。
從惠州乘車到需要兩個多小時。一路上,我沒有看到什么迷人的景色,于是我想這七星巖沒有什么好景色看。到了七星巖我才D自己的猜測錯了。七星巖確實是一個風景名勝區。
在七星巖,我們漫步到龍巖洞游玩。龍巖洞是七星巖一個著名的山洞。洞口不僅有鐘乳石,還有大石鼓。鐘乳石在燈光照耀下,有的像仙女,有的像老鷹,有的像壽星公......真是千姿百態,令人目不暇接,贊不絕口。多么美麗的鐘乳石啊!我似乎置身于“仙境”之中。接下來,我們就乘舟游覽龍巖洞內。洞內的水清澈見底,涼爽極了,真使人心曠神怡,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乘舟出洞后,游看的就是乘舟登岸處的大石鼓。大石鼓是用草席擎拍地,它的聲音猶如古時候的戰鼓,我聽后,便迫不及待的奔過去,對著大石鼓輕輕地敲一下,“咚――”,哇!好響啊!連耳朵都快被震聾了。許多游客也爭先恐后地去敲大石鼓,我慶幸自己捷足先登了。
出了龍巖洞,我們來到觀魚池關賞魚兒。那些魚兒非常精靈,一看有游客扔下魚食,它們就爭先恐后地搶著吃。你不讓我,我不讓你,真可謂六親不認,有趣極了!
有了觀魚池,我們還去了幾個景點。到太陽落山,才依依不舍回來。
這次游七星巖我不僅領略了七星巖迷人的景色,飽覽了祖國山河的壯麗,還增長了見識,真不愧到此一游!
肇慶七星巖游作文3
肇慶七星巖是一個有名的旅游景點,七星巖位于肇慶市區北約4公里處。
我去到了大門囗,和爸爸媽媽等幾人下車,一進中心景區,我們經過了觀魚池、鐵索橋、荷花池,不知不覺就來到了石巖洞之一的碧霞洞,碧霞洞是旱洞,是七星巖最長最美的旱洞。我們漫步在其間的青石小路上,只見洞內石鐘、石筍遍布,千姿百態。形成各種石像石景,其中不少似瑰麗多姿瞬息萬變的云霞,倒映在地下水形成的清澈水池中。
去過碧霞洞,就來到了石室巖洞另一景觀龍巖洞。龍巖洞是水洞,我們乘船而往,一邊聽導游講洞中的各種奇觀和傳說,一邊欣賞,其間還不忘把手伸進水里,冰涼冰涼的`,讓人感到十分清涼。什么似人物、倒吊蓮花、獅守龍門、石室龍床....多姿多彩地展現在我眼前。
出了龍巖洞,就到了"水月宮'',水月宮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由大殿、東廂、西廂、后殿4部分組成:大殿飛檐斗拱、彩釉生輝、華麗堂皇;東西兩廂,精美質樸、寬敞明亮,建有回廊相連......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一種叫龍洗的器皿。用沾過圣水的手,摩擦銅盆的兩個上柄,遇到雙手干凈的人,會從水面跳出小水珠來,水珠的高低取決于求水者雙手的干凈和虔誠度,人們都想試一試身手看看自已的運氣。
七星巖的湖光山色,綽約多姿,希望你有機會去游賞。
肇慶七星巖游作文4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清風初夏的日子,爸爸帶我、媽媽和爺爺去肇慶國家4A級風景區——七星巖旅游。
七星巖分了四個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奇怪奇怪真奇怪,一走進星湖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樹木,這些樹木的根全在巖石上,怎么吸取養分呢?莫非七星巖的樹都是神樹?我懷著這個疑問,好奇地走前去看了看,原來樹木的根用它最大的力氣“攀”在巖石上,再把巖石“挖”了一個個大大的洞,再伸到洞里去吸取營養,怪不得它這么有活力,原來是受了環境的影響。
看完了樹,當然就只剩下山和水了。七星巖的山與眾不同,因為七座山是連起來的。七星巖還有由來呢,七星巖像衛士一樣守著星湖,像保護女王似的。而我的猜想是:七代表七座險峻的山,星代表秀麗的星湖,巖代表金鋼石一般堅硬的那種很大很大的巖熔石。星湖的水倒映著七星巖的山,山也圍繞著星湖,那種美,是任何景區無法比較的!因此七星巖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游客,不管走到哪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幾乎看不到腳下的路了。
在景區午餐的時候,我們各點了一碗康師傅快速面吃,只多加了一杯開水,結果每碗面卻需要10元,這時我就講了一個冷笑話給爸爸媽媽聽。“有一次,一位大人物來到一個大餐廳,他要了三杯可樂,三杯橙汁,三杯阿薩姆,這時他又發現有一種叫‘心痛的感覺’,于是他就點了這杯,最后服務員把所有的端上餐桌,他才發現,原來這杯最貴的‘心痛的感覺’竟然是一杯涼白開水!”故事講完后惹得我爺爺也大笑起來。
午餐后我們來到了七星巖的最后一個景點——鐵索橋,膽大的過去,膽小的閃開,特別是到了中間,有的大哥哥故意使壞,使勁的搖呀搖,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兒歌——“搖呀搖,搖到外婆橋,走到青橋上,搖晃小竹橋……”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
七星巖風景區真好玩,我下次還要來七星巖玩,希望下次來時,七星巖變成5A級風景區哦
肇慶七星巖游記作文
肇慶七星巖游記作文1
那里天是藍的,水也是藍的,這里水天一色,景色秀麗宜人。七星巖就在這9000平方畝的湖面上。
到了景區,一眼望去就是天住巖。天住巖高【第99句】:8米,是七星巖中最高的,也是景點最多的一座山。我們登山的沿途中,把七星巖的風景一覽無遺。我們經過了三仙觀。里面供奉的是呂洞賓,鐵拐李,漢中離。傳說他們成仙之前在這里住過。一路上,我門還看到了渾然天成的仙人腳印,煙火繚繞的玉皇殿......我們在玉皇殿賣了一個通天香我求玉皇大帝保佑我平安無事,考試得個一百分。那里還有自己嘗試的音樂噴泉,大家有機會一定不要錯過哦。有我們還在沿途的路上看到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我就不一一介紹了。
參觀完天住巖,我們又通往下一個景點-----龍巖洞。龍巖洞形成距離現在已經有幾億年了,光是開發都有一千多年。從湖面到洞頂有30多米那里有許多天然形成的巖石,而且名字也非常好玩。如“倒掛蓮花”,“二佛對棋”,“千年靈芝”等,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最讓我吃驚的是千年溶洞里竟有珍貴的漢白玉。而且樣子樣子象一只大白熊,這還是明朝皇帝睡過的‘龍床’。所以,這里還是值得一看的。
看完龍巖洞,我們又參觀了鐵索橋,玉平巖......只可惜沒能參觀丹頂鶴經常出沒的仙女湖,這是唯一的遺憾。
肇慶七星巖游記作文2
肇慶是歷史文化古城和著名的旅游勝地。這次就讓我當一次小導游,介紹我家鄉最著名的`景點——七星巖。
“借得西湖水一環,更移陽朔七堆山,堤邊添上絲絲柳,畫幅長留天地間”。葉劍英元帥題的這首詩,說的正是我家鄉美麗的七星巖。七星巖位于肇慶北郊,景區內七峰排列如北斗,故名為“七星巖”。這里山奇水秀,湖山相映。最令人贊嘆的當然是七星巖的湖景了。春天的湖水,像一面明亮的鏡子。一陣微風吹來,清澈的湖水好像被小魚驚憂了,泛起了微波,又好像正向游客打招呼呢!要是碰上下小雨,雨水嘀嘀嗒嗒,落在湖面上,就像為春天彈奏清脆悅耳的樂曲,多好聽!夏天,湖里長滿了荷花。荷花似乎穿上了一件件美麗的衣裳,綻開了美麗的笑臉。陣陣荷香,吸引了游客前來觀賞。秋風送爽,秋天的湖面多了一些散落的樹葉,也多了一些游客,在美好的秋光里湖上泛舟。湖水失去了往日的平靜,泛起了厚厚的波紋。冬天的湖面變得深綠色,因為水下面長出了許多水草。一眼望去,像一片寬闊的草海。冬天的湖水,又是另一番景色。
各位,經我介紹,你對七星巖是不是很向往呢?歡迎你隨時到美麗的七星巖來游覽。
肇慶七星巖游記作文3
今天是個陽光明媚、萬里無云、清風初夏的日子,爸爸帶我、媽媽和爺爺去肇慶國家4A級風景區---七星巖旅游。
七星巖分了四個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奇怪奇怪真奇怪,一走進星湖的時候,首先看到的就是許許多多、形態各異的樹木,這些樹木的根全在巖石上,怎么吸取養分呢?莫非七星巖的樹都是神樹?我懷著這個疑問,好奇地走前去看了看,原來樹木的根用它最大的力氣“攀”在巖石上,再把巖石“挖”了一個個大大的洞,再伸到洞里去吸取營養,怪不得它這么有活力,原來是受了環境的影響。
看完了樹,當然就只剩下山和水了。七星巖的山與眾不同,因為山是連起來的。七星巖還有由來呢,七星巖像衛士一樣守著星湖,像保護女王似的。而我的猜想是:七代表七座險峻的山,星代表秀麗的星湖,巖代表金鋼石一般堅硬的那種很大很大的巖熔石。星湖的水倒映著七星巖的山,山也圍繞著星湖,那種美,是任何景區無法比較的!因此七星巖吸引了許許多多的游客,不管走到哪個景點,都是人山人海,幾乎看不到腳下的路了。
午餐后我們來到了七星巖的最后一個景點---鐵索橋,膽大的過去,膽小的閃開,特別是到了中間,有的大哥哥故意使壞,使勁的搖呀搖,這時我突然想起了一首兒歌----“搖呀搖,搖到外婆橋,走到青橋上,搖晃小竹橋……”我的膽子也越來越大了。
七星巖風景區真好玩,我下次還要來七星巖玩,希望下次來時,七星巖變成5A級風景區哦。
肇慶七星巖一游作文400字
到了七星巖,我們隨著導游來到了中心湖坐船,船駛到了湖中心。四面八方環繞著綠水青山。這七巖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它們是由石灰巖構成的。所以山上的樹主要的書有兩種,雞蛋花樹和霸王花樹,他們的花可以食用具有清熱解毒的.效果。山上有幾條小路,讓我想起了”重重疊疊山,曲曲環環路“。
一會兒,過了幾座橋,我們聽到了響而清脆的女子歌聲。循著歌聲駛去,我們看到了一些女子在水上表演。只見她們各自手握一根長竹竿,腳下踩著一根約三米長,20厘米寬的竹木順水漂流。她們穿著清一色的舞裙,光著腳,隨著歌聲一個個把竹木往下踩,直到水齊她們的膝蓋再用她們的高超技巧浮起來;這個動作叫”龍抬頭“。她們還表演了一個叫做”潛龍出海“的動作,她們一個又一個往竹木后面踩,讓竹木往上翹起。她們的高超技巧令我們贊嘆,但是,我們也很可憐她們在這么冷的天表演。
我們穿過這片湖水來到了一片荷花池。因為來得不是時候荷花全枯死了據說每當夏天滿池的荷花綻放了,那景象幾乎是美無論比。
最后,在出口處,有一排排許愿樹。大家都去許愿,我的愿望是視力恢復到【第1句】:5度。接著,我們進入了回家的路。
上一篇:經典的營銷口號大全聚集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