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人文作文(精選6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技與人文作文(精選6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技與人文作文1
為人的美好生活服務是科技的本質,并由此產生了人文。于人而言,人文是最重要的。若以刀喻生活,則人文為刀,科技做刃。無刃不為刀,而無刀何以有刃?人文科技,相輔相成,始得盛世繁華。
人文是非。終不可似科技般丈量
人文為本,故不可將科技中的一切套于其上。徜徉在科技海洋中的我們不自覺便會將科技中的丈量之法施于人文之上,想要為生活中所有的事找出一條清晰而明確的界限。而人文,有時并不像科技般可以用一寸一尺的方法丈量。例如伯夷、叔齊因周王不義,不食周地之粟,最終餓死。對于廉潔正義這條分界線,他們做到了不越雷池半步。如果以科技中精確的丈量之術來判斷,他們做得十分完美。但正如蘇秦在與燕昭王對話時所言,在個人道德上廉潔至此,他就不會不遠千里投身政治活動了。對錯交織,黑白交融,難解難分,難判難度,這便是人文。對于人文而言,各家皆可有各家的說法,各種分界線交織,故不能如科技般精確度量。
科技做刃,終不可棄刃而為刀
人文為本,但是沒有科技的人文終將得不到發展。就拿瑪麗·尤肯達修女提到的糧食緊缺問題來說,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長的今天,是誰在保障我們的糧食需求?是科學家。若沒有袁隆平多年科學研究的貢獻,即使全中國都投入到農業生產中,也決然不可能有今日之小康生活。溫飽問題解決了,才有文明,我們現在所談論的人文,不都是隨著科技的發展而開拓出來的嗎?縱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每一次科技的進步、生產力的發展都伴隨著人文的進步,歷史的腳步便是在科技的飛升中邁開的。于人文而言,科技就如利刃,是開拓的先鋒。無刃不為刀,沒有科技,人文也將止步不前。
人文與科技,終不可因相異而對立
人文與科技相異。卻決不能因此對立。正如瑪麗·尤肯達修女與恩斯特·施圖林格博士討論的那樣,以科技研究的方式間接推動人文的發展,與以資金捐助的方式直接體現人文關懷同等重要。兩人身為各自領域的代表,思維方式跟思考角度是相異的,但正因有這兩類人的存在,才讓世界得以平衡地發展:既有人文關懷的體現。科技又不斷進步著。人文與科技兩者并存又不相互詰難,才能創出和諧的世界。
發展,是時代的主題。雖然人文與科技是相異的。但我們不能因為它們相異而放棄發展,只有二者一同發展,才能帶來時代的發展,才能真正帶來世界的發展。
科技與人文作文2
20世紀結束的鐘聲已經敲響,人類從此邁進了千變萬化,不可預知的21世紀的長廊,如何面對這紛繁復雜又飛速發展的新世紀?我們人類應如何操控自己未來的命運?這一系列嚴峻的問題值得我們當代人深思。
人類從誕生起,便擁有了兩件武器:科技和人文。從最早的鉆木取火到刻石鑿壁,到現今的計算機技術和日益發達的人文科學和人類文化,人們從中不斷受益,并借著這兩件武器產生了強大的助動力,從茹毛飲血來到信息時代,兩者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兩者的關系也就如天平的兩端不能偏廢,缺一不可,尤其對于現今嚴峻的形式來說,科技與人文的比翼齊飛更為重要。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加速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前提和需要。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給我們后代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和更廣的發展空間,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好處。現今,科學發展到一個相當的高度:計算機網絡和信息技術、人類基因組工程、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各種頑疾的治療等等,這所有的進步都是當今科技發展的體現,給人類以無窮的希望和無盡的生存動力。但是科學技術帶來好處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好的影響,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疏遠,使越來越多的人面臨失業,也給人類的價值觀和倫理道德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基因科技會否被濫用而帶來巨大的災難,這種種疑問給人類帶來了不小的不安和惶恐。因此,我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的同時不應忽略它的不足。正確對待運用科學技術就可以富國強兵。
人文科學的發展提高全人類素質的必然需要。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千世界究其本源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有機結合,為了世界的和平和發展,個人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個人的素質也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從而帶動全人類素質的提高,這樣的任務對于我們這些發展中國家尤其嚴峻,這也就要求我們人類要做到科技和人文一脈相承,相輔相承。
科技與人文作文3
只有做到科技和人文齊飛,我們生活的這個大千世界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高考改革一直在持續,踏入高中的學子們也開始了籌謀與打算:將來是走一條詩和遠方、歌以和之的文學之路,還是砥礪前行、勇攀科學高峰的理學之路?縱觀當今世界,中國正以一種不可抵擋的態勢逐漸成為世界東方的巨人,但中國同時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無論是阿里巴巴“只賺錢,不科研”的“無賴”行徑,還是《厲害了,我的國》所展現的“自大”傾向,都表明中國正面對著科技人文兩難的境地。而在我看來,能夠洗刷社會污穢,提升國民素養的人文,以及能使中國擺脫他國制約,真正做到獨立自主的科技,就像扁擔與籮筐,相輔相成,同樣重要。
喬布斯曾言:“我寧愿用我所有的科技,換取和蘇格拉底一個下午的攀談。”人文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精神、品質、內涵等的集合體,它就好像是一個人的心靈,心靈的善良與否,勇敢與否,誠信與否都會決定這個人的命運和道路。它包羅萬象,涵蓋信仰、人生態度、對生存意義的思考等。魯迅幾番周折,嘔心瀝血探索救國之路,最后得出唯有改變一個國家人民的精神面貌,改變國家黑暗的社會氛圍,方能拯救國家民族于水深火熱之中。當今中國,雖未面臨生死存亡之險,卻存在著網絡暴力等社會人文問題,唯有重視人文,方是進步之道。
當然,也不是解決了人文問題就能解決一切,就像一臺好電腦要同時具備好的硬件和軟件才行。科技同樣是打開進步之門一把必備的金鑰匙。華為作為中國創新企業的領軍人物,雖研究出了5G這樣的跨時代科技成果,但最核心的技術像芯片等仍掌握在美國等科技大國手中,中國仍未掌握真正的主動權。唯有一心一意,堅定不移地實行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中國方能突破核心技術瓶頸,一飛沖天。由此可見,科技同樣是披荊斬棘,面向更好未來的一把利刃。
“人類充滿勞績,但還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回首過去,袁老終其一生所培育的雜交水稻帶給無數人飽足與歡笑;如利劍疾馳而過的復興號駛向的是中國高鐵事業迅速崛起的光明未來;一檔檔如《中國詩詞大會》一般精彩的文化節目掀起了全民文化熱潮。
它們不是個體,它們交相輝映,它們共同組成了人類史上燦爛的河星,是最美的風景。無論是人文的史詩還是科技的高峰,唯有一視同仁,共同發展,方能鑄就更大的輝煌和更絢爛的明天。
科技與人文作文4
科學與人文情懷,總是被人看做是矛盾的一對事物。科學,在我們的眼中總是顯得冷冰冰的,不近人情,科學家也總是被我們塑造成不關心他人的書呆子的形象。人文情懷在我們的眼中則是溫暖、熱心的代名詞。可以說它們兩個甚至是有一點水火不容的意思。但實際上,并不是這樣。這兩種事物不僅不矛盾,而且是互相依存的,它們共同促進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與生活的進步。
人文情懷對生活的`作用是立竿見影的,舉個例子,你在街上看到了流浪漢,給了他一百塊錢,他的生活立刻就會變得好一些。而人文情懷確實也在我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郭明義的人文情懷幫助了千千萬萬個困難家庭,特蕾莎修女的人文情懷則幫助了印度的許多窮人,姚晨的人文情懷幫助了非洲的許多孩子們,比爾蓋茨的人文情懷則幫助全球人民變得更加健康。日常生活中也并不缺乏人文情懷,給流浪漢一塊錢、向環衛工人微笑都是人文情懷的體現。可以說,正是因為有了人文情懷,有了愛,人類社會才能維系下去,才能夠繼續發展下去,并變得更加美好。
但人文情懷有的時候也不能完全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或者說只能夠改變一小部分人的生活,成效并不是太大。還是拿流浪漢作比。給了流浪漢一百塊錢,能夠真正從實質上改變他的生活嗎?能夠讓他之后成為一個衣食不愁的人嗎?不能。同樣的,郭明義等的行為也只是暫時地改變了受助者的生活,對于整個社會的現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徹底改變人類的生活,是人文情懷做不到的。
而科技不同,科技對生活的作用則是潛移默化的,但是卻是巨大的。科技的探索與創新需要很長的等待時間,但一旦有了成效,幾乎可以說是造福整個世界,整個人類。天花,是一種蹂躪人類的可怕傳染病。過去,因感染天花死亡的人成千上萬,人們當時是談天花色變。而當琴納在經過20多年探索和研究發現了牛痘療法之后,天花發病率普遍下降,很快便在歐洲絕跡了。互聯網自1969年誕生以來,逐步由軍用走向民用再走向普及,而如今,它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用40多年的時間完全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大大便利了我們的生活。除了天花、牛痘,計算機、iphone、SARS疫苗、轉基因食品等,都是科技改變我們生活的范例。而現如今的航天技術、核技術、生物工程等,雖然現在看不出什么效果,但是在不遠的將來,也一定會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所以說,科技能夠徹底地改變我們的生活,是我們的生活走向美好的加速器。
而如果科技創新要對生活產生有利的影響,那么這種創新就必須建立在人文情懷的基礎之上。估計大家已經在電影里無數次地看過這樣的情節:反派下屬的科學家研制出一種新的殺傷性武器或者病毒,會對人類造成巨大危害,然后主角出現拯救人類。雖然最后主角總是能夠化險為夷,幫助人類脫困,但是不免還是讓我產生了一絲絲的擔心:科技的發展和創新真的一定都是好事嗎?如果科技創新放在有邪惡心思的人的手上,世界就不會安全。所以,如果科技創新真的要對世界產生有利的巨大影響,那么就要求研發者一定要在人文情懷的基礎上進行創新,一定要抱著讓世界更加美好的想法,一定要有解決世界上某一有害問題的信心,而不能想著為自己謀私利,或者有謀害社會的意圖,這樣科技創新才能夠真正推動社會發展,進而改變世界。
科技創新、人文情懷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它們都能夠改變我們的生活,將這兩樣事物有機結合,一定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變化和不一樣的精彩。
科技與人文作文5
蘋果公司總裁庫克認為人類像計算機一樣思考失去同情心遠比計算機像人一樣思考值得擔心。
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讓計算機更加像人,而同時隨著科技的進步,人距離本真的善也遠了,漸漸失去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科技的發展與人文主義的留存恰似一對哲學概念中的矛盾,對立卻統一。科技發展的腳步永遠無法被阻止,但是通過審慎的思考卻可以從漸漸泯滅的人性中覺醒出更偉大的人性光輝。
隨著科技的發展進步,人類社會必然會有更快的生活節奏,必然會忽略對自然傳統的關注。城市中充滿了行色匆匆的人,《山一直站在那里》一文中城市的污染和渾濁空氣遮住了人們心中的“山”,使人感受不到自然和人性的光芒,在這樣的環境中變得自私冷漠,只為自身利益,罔顧后果。科技發展和人文主義的留存顯示了其對立的一面,人也一直因此詬病科技給社會和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的確,我們一直擔心人工智能有一天會統治世界,讓人和計算機再無區別,而這樣營造出一個冷漠的如同原始社會一樣失去價值觀和同情心、完全弱肉強食的社會,縱使其中“人”的智力水平再高,也絕對不是科技的進步,這才是人工智能最可怕的“統治”。人,之所以區別于其它動物,使我們驕傲地將自己定義為“高等動物”,就是由于多樣的價值觀、善惡觀和同情心等人文主義的存在。科技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使我們覺醒,并總結出了人文主義,人文主義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和團隊協作又進一步促進科技的進步,而現在竟有可能因為科技的發展而將我們變回原有的野蠻狀態。
若是這兩者關系處理得當,相互平衡,便會相互促進,使社會穩定繁榮,正是因此不是很擔心人工智能像人,因為那樣僅僅是給社會注入了更多有能力的“人類”成員。若是不平衡,則很有可能導致冷漠的甚至野蠻的社會。科技發展的腳步一如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不會因為幾個人的想法就停止或減緩,但是我們作為個人,卻有可能通過審慎的思考來改變甚至形成社會風氣使得兩者平衡。在快節奏的、浮躁的和追求利益罔顧后果的部分社會背景下保持一絲清明,獨立地思考自己的處境和為人的真正目的,保持一點無私和一點善惡觀,就有可能在社會人性泯滅的趨勢中散發出更明亮的人性光輝,畢竟科技進步了社會更文明了。
科技和人文主義的矛盾從來不是單純的對立,從來不是你死我活的戰斗,確實,科技的快速進步會讓兩者形成對立,但通過每一個個體的獨立思考,兩者會協同進步,覺醒出更偉大的光輝,促使社會更加穩定和文明。
科技與人文作文6
從1923年我國首次參加奧運會到如今,經歷多少挫折,多少汗水和艱辛,現在的中國終于成長為一個泱泱的奧運大國,2008年,我們即將舉辦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我們民族的驕傲,是炎黃子孫的自豪!
中國是一個擁有2000多年優秀民族文化歷史的國家,在08奧運會上,我們要將中國的科技與經濟飛速發展的成果展現給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和來賓。在08年,我已經成為一名年輕的科技奧運設計師,負責設計奧運村。既然,北京奧運秉著科技和綠色,那么,奧運村的設計也應該以環保和科技為主題,為運動員們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環境。
奧運村里的每一度電,每一張紙都最大限度的符合環保這個概念。所有的電力都應用太陽能發電技術,紙張都用是一些從林業局運來的草、樹葉,甚至人們不用的番薯皮等,但絕對安全和衛生,因為在加工過程中都采用了我們最新研究出來造紙技術。如今,這種技術也逐漸向全國,全世界推廣。走進運動員們的房間,里面的一切設施都采用折疊技術,那么大的一張床,折起來,不過一張A4紙的大小;什么書桌啦,衣柜啦,更是只有一本書的大小。哦,對了,那時已經沒有書了,為了節約紙張,人們已經把書與電腦融為一體,運動村里的每一個房間都配備了我國第一臺自主研究出來的迷你電腦,只有手機一般大小,如果你想看書,只需在電腦上一搜,就沒問題了,如果嫌屏幕小,看得不夠過癮,沒問題,只需輕輕按一下立體鍵,屏幕就會在空中放大,成為一個立體屏幕,而且絕不傷害眼睛。
在服務方面,我們也做得很周到。由于運動員中,有許多外國游客,外匯交易定然凡忙。因此,在房間中,我們也安置了一臺小型專供外匯的機器,可供換匯。由于語言條件的需要,我們所有在奧運村的工作人員都有一口流利的英語,為了保證安全問題,我們的“保安機器人”隨時在每個房間門口待命。每名運動員身上也都配備了呼叫器,用來呼叫機器人,保證了運動員的安全。
“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綠色奧運”是我們的口號、宗旨。08奧運,我們將會把中國最繁榮、最文明的一面展現給世界,驕傲地喊:“美麗的中國,美麗的奧運!”
科技與人文作文3篇
導語:新的世紀里,科學技術會更快地發展,使我們人類生活更加方便,時時刻刻地為我們服務。所以我們要好好努力學習,日后好好地服務社會。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科技與人文作文,歡迎閱讀!
科技與人文作文篇一
現代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帶給了我們許多方便,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手機就像一個迷你小精靈,可以上網、聊QQ、打游戲等等,還可以在工作上發揮很大的作用呢!現今手機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除了手機,還有功能更齊全的網絡技術電腦。只要用手指輕輕點一下鼠標,就可以足不出戶買下心儀的商品;可以了解最新的國內外新聞;還可以觀看各種類型的電影。如果我們在學習、工作中遇到難題時還可以在電腦中進行搜索,電腦就可以給我們提供各種不同的參考答案,幫我們輕松地解決問題。電子書包的廣泛應用給學生們帶來了許多方便。同學們再也不用背著沉重的書包,只要通過電腦就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因為有了電腦,外面的世界不再精彩,小小的熒屏帶給我們大千世界真正的博大精深。
再來文案科學技術。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如同雨后春筍。大家一定都知道,近期我們寧波開通了高鐵,原本從寧波到杭州需二小時,現今開通高鐵后只需40分鐘左右,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生活效率。市區的地鐵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設當中,今后地鐵的開通能大大緩減路面交通的壓力和路面堵車現象,而且也十分環保。
現代化技術的改變越來越快,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越來越頻繁,這就需要我們這一代更加努力學習、不斷進取,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用科學知識創造更多的神奇。
科技與人文作文篇二
有一天看到電視里的潛水員正從海里出來,看到他很累。我問爸爸是為什么?爸爸說:“是因為水壓的問題。”我聽得一頭霧水。爸爸看見,我一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的樣子,就說:“讓我們來做一個實驗吧!”
爸爸讓我找來了:1個2升的汽水罐、1卷膠帶、1個釘子、1個平盤。
我放好汽水罐,用釘子在離瓶底2厘米、4厘米、8厘米和10厘米的小孔。然后用膠帶吧三個空封住,將膠布撕開。我瞪大了眼睛,目不轉睛地盯著,你知道出現什么現象了嗎?三個孔的有什么不同嗎?只見,離底部2厘米流出的水噴射的最遠,其次是離底部4厘米的水,噴得最近的是離底部10厘米噴出的水。為什么會這樣呢?我疑惑不解地盯著爸爸。
爸爸說:“這證實了誰的'深度不同,水的壓力不同。水越深,壓力就越大;水越淺,壓力就越小。所以離瓶底2厘米的小孔射得最遠,離瓶底10厘米的小孔射得最近。”
為了知道壓力還和什么因素相關。我又做了個小試驗:我用一根吸管往紙盒里加水。當水快到吸管口時,紙盒的底部裂開了多次試驗,結果都是一樣。原來,水壓的重量有關。因為紙盒底部須承受的重量大,因此承受的水壓也就是最大,所以紙盒的底部裂開了。看到這里,我恍然大悟,爸爸又對我說:“水壓,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比如說“鍋爐”。爸爸一說完,我馬上接口道:“還有熱水器、洗衣機……”
確實水壓無處不在,人類也利用水壓的原理制作出了水泵水壓傳感器、自來水水壓控制儀、物業管理水壓力控制儀器……不管是水龍頭流出的水還是河里的水都有水壓。所以說水壓對我們人類也作出了許多貢獻。
科技與人文作文篇三
如今,我們已經生活在快速發展的高科技時代里,“網絡”這倆字兒更是我們最熟悉不過的了。對于平時“觸網”的人們來說,如何正確的運用網絡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其實,簡單來說,網絡只不過是個虛擬世界,它好比一條高速公路,它可以把整個世界變成一個緊密連接的村落。網絡確實非常神奇,它的方便、快捷等多種優點,拓展了我們的知識面,給予我們在其中遨游的空間。它的出現改變了我們傳統的思維方式,給我們的生活以極大的幫助。坐在家里便可以瀏覽網上圖書,幾分鐘內就可以收到相隔萬里發來的信息,在短時間內即可獲得你想要的各方面的信息等。
然而,網絡更是一把雙刃劍,在給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同時,也給中小學生帶來許多隱患。各種各樣黑色的陰影正在向我們襲來,其中網戀、非法網站、網絡游戲等就像包著糖皮的炮彈一顆顆的向我們發射而來。各種五花八門的網絡游戲吸引著心懷好奇的同學們。許多學生曠課跑到網吧中玩游戲,聊QQ,看不良照片,有的甚至于干脆通宵在網吧玩游戲上網,并且睡在網吧,吃在網吧,還有的競在操作非法網站,這樣既損害了自己的身體、身心健康發展,還浪費了寶貴的青春,浪費了父母的血汗錢,辜負了父母的一切期望,更耽誤了我們的學業。
網絡還是犯罪團伙底下隱蔽的世界。犯罪分子利用互聯網這個虛擬而又遼闊的世界,進行犯罪活動。他們披著互聯網的保護衣、隱形衣,使人們看不到他們黑暗的心靈、丑惡的心靈。經常在電視上和報紙上會報道“XXX女子或男子被網上犯罪分子騙取了XXX錢”,還有的更可怕,“XXX女子被犯罪分子殺害”,這些都是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了互聯網隱藏著許多的黑暗。另外,網絡上還有很多“黑客”,他們到處散播病毒,使互聯網的速度大大降低了,嚴重阻塞了互聯網這條盤虬臥龍般的高速公路。更可恨的是,一些不法網站竟然在網上提供、暴力視頻、文字等,嚴重毒害著人們純潔的心靈。
我們生活在高科技時代,有利也有弊,這是一個無法更改、泯滅的現象,但我們可以通過正確的操作和使用,來做到綠色上網,做網絡的主人,不要讓自己成為墜入虛幻世界—網絡幽谷的俘虜。
科技與人文理性雙雙飛-高中作文
歷史的長河浩浩湯湯,從不曾停下它的腳步,而科技與人文正是其不竭的推動力。科技如同渺遠無垠的天空,讓人們放飛夢想的翅膀,展望美好的未來;人文恰似廣闊厚實的大地,給人們穩穩當當的踏實感,直面坎坷的現實。科技與人文唯有理性地結合,才能創造更好的未來。
科技注重“真”,更多的是對未來產生影響。在21世紀的大街上,霓虹燈絢麗多彩,商店燈火通明,隨處可見人們握著手機在交談。電影院里成群結伴的人們正欣賞著剛剛上映的大片,家中的電視機播放著浮華人世的愛恨情仇,電腦上更新著最新的時事熱點,電水壺嗚嗚作響,電飯煲蒸煮著今天的晚飯……這一切的實現都離不開一個“電”字。而1831年,英國人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時,也許并未想到這會對后世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讓我們未知的宇宙有更多的認識,虎克的顯微鏡開啟了微觀世界的大門……這就是科技的魔力,它以強大的實力,一次又一次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掌握世界。
相比于科技,人文更注重“善”,更多的表現出對現實思考。又是一年感動時。2012年感動中國人物以他們瘦弱的身軀彰顯著無盡的正能量,打動千萬人的心。航空英模羅陽用生命托起戰機,最終倒在工作崗位上;科學家林俊德一生奉獻給核事業,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鄉村醫生周月華趴在丈夫艾起的背上堅持20多年在大山中行醫……人文精神影響著物質文明建設。它是構成一個民族、一個地區文化個性的核心內容;是衡量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人文注重人的價值,它是一股不可忽視的精神力量,驅動著人們的行為,掌握著人心。
未來需要人文與科學的結合。于丹曾說過:“我們的科技應該是造福于人類,而不是以科技的名義助長人類對世界狂妄的顛覆。”中國的'雜交水稻袁隆平,他勤勤懇懇的在田間工作,歷時6年終于創造出了“南優2號”雜交水稻。他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的大腦,運用科技的力量,懷著對人民的關心,做到了科技與人文的結合,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但是,那些未與人文結合的科技則顯得十分駭人。塑料袋的發明給人們帶來了一時的方便卻留下了千古的傷害。它因為不可降解,可存在幾百年且運用廣泛,于是造成了大片的白色污染。而他也被評為最糟糕的發明。然而,并不僅僅只有塑料袋,轉基因食品的出現,原子彈的發明,無線電技術的運用……許許多多發明威脅著人類的生存,損害著人類的健康,污染著唯一的環境。《禮記》里的一句話:"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人要尊敬天地,有敬意之情。懷著人文精神的科技才能給人類一個光明的未來。
而人文與科技的結合更需要理性。克隆是一項爭議頗多的技術。有些人認為它違反傳統倫理道德,可能帶來無法想象的嚴重后果。他們害怕這個世界會有另一個“自我”誕生,干擾了自然進化過程且成功率極低。但是,某項科技進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類,關鍵在于人類如何對待和應用它,而不能因為暫時不合情理就因噎廢食。如果克隆技術能與人文理性地結合,那么它在醫學方面等會有意義重大的貢獻。現今全世界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失去自身的器官而十分痛苦,克隆技術對于這些人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現的倫理問題應該正視,但沒有理由因此而反對科技的進步”。人類社會自身的發展告訴我們,科技帶動人們的觀念更新是歷史的進步,而以陳舊的觀念來束縛科技發展,則是僵化。因此,促進人類社會發展的需要人文與科學的共同發展,理性結合。
世界若沒有天空,人們的生活將是一片黑暗,看不到前進的希望;世界若是沒有大地,人們將浮于塵世,嘗不到腳踏實地的安穩。當科技與人文理性結合,比翼雙飛時,正如美好世界的天長地久,幸福生活的藍圖徐徐展開……
上一篇:團隊激勵口號四個字匯聚5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