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科幻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電影講述的是游戲開篇之前的故事,有更加厚重的歷史背景,人物角色也和游戲里不盡相同。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游戲科幻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一:
《FF15》看了兩遍,一遍生肉,一遍熟肉,前者擼以假亂真的CG視覺特效,后者看胡拼亂湊的劇情節奏,綜合來看,7分并沒有辱沒這部影片,畢竟對于一個CG動畫真愛粉來說,苛刻源于愛得深沉。也難怪《王者之劍》在短期內從豆瓣【第8句】:4分直降到【第7句】:7分,驚艷之后,字幕組的跟進讓劇情備受詬病,而持續性的好口碑才是高評分依然堅挺的內因。
從《鐵拳》到《生化危機:詛咒》,再到前作《最終幻想7:圣子降臨》,每一部都能成為經典,在我們的硬盤中占據一席之地。《鐵拳》中的祖孫三代相互對壘,讓一場看似無厘頭的鬧劇遵循主線徐徐展開,一個個身懷絕技的人物粉墨登場,三方勢力集結完畢,大戰驚天動地。
《生化危機:詛咒》中源于游戲的男主人公身手矯健,面對多方黑惡勢力保持初心,劇中結合現代化的槍械炮彈和生化武器,實實在在模擬了把末世中的自我救贖。
最經典的《圣子降臨》,完美的人設、龐大的世界觀架構、宏偉的城建,都讓其成為不折不扣的經典,雖是源于游戲,卻又不拘泥于游戲,劇情展現了一個完整的故事,主旨則是個人在絕境中的覺醒,另外,蒂法注定是一輩子的女神,而克勞德則成為了很多妹子魂牽夢縈的男神。
反觀《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猶如前段所說,在CG人設和環境構建上都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甚至還出現了現實中的奧迪跑車,讓人不甚唏噓。高架橋、現代化都市、高層住宅樓、街道旁的路燈、叢林、大海等等,一切來源生活,著實為SE的黑技術做了個最為豪華的廣告。最驚艷的是劇情中的主角在看電視機,電視里的動畫片儼然和真實生活中一樣,那一瞬間我以為自己看到了廣告,鏡頭一轉,才明白是主角的家。國人喜歡對比,然而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反觀小四《爵跡》,感覺尷尬癥又要犯了。
當然,技術的進步并不能給一部電影帶來太多的增值,即使是卡梅隆在《阿凡達》中首次使用3D技術,影迷的反應也是毀譽參半。接受能力的差異直接導致了兩極化的評判。而《阿凡達》無疑是成功的商業片,這歸根到底源于大師講故事的手法,最終將一個土著民抵制外來開發商強制拆掀的故事包裝成世界上最賣座的影片之一。
回到《王者之劍》,這無疑是一個反面的典型,當我二刷的時候,感覺最深的就是角色的平庸和劇情的空洞。開頭兩方勢力的國王和智囊團,沒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隊友莫名叛變也交代的不夠清楚,應該大放異彩的帝國丞相個性也不突出,國王的舍生取義遠沒有前陣子上映的《魔獸》中萊恩國王的犧牲更打動人。最終導演用結尾告訴我們,主角其實是配角,配角其實是群眾,群眾其實就是背景,而背景不過是炮火中的塵灰。正所謂本來無一物~無一物~物。以為公主最終會嫁給勇士的可以洗洗睡了,公主屬于王子的梗依然有效。
有人問我,最后主角有沒有死,我只能說,根據約定,他應該死的,而黎明之初身上的火焰似乎也印證了這一說法,但是戛然而止的劇情,總讓人覺得少了點什么,猶如上廁所沒帶手機,看電影沒買爆米花,不是不可以,但有了會更好吧。
無疑,《FF15:王者之劍》作為游戲的引導資料片,是成功的。埋設了太多隱藏劇情,需要大家在游戲中探索挖掘,具有一定引導意義。但是上升到電影層面,就要接受另一套系統的檢閱。
游戲科幻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二:
由日本株式會社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出品,野末武志執導的全球CG電影巔峰巨制《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今日正式全國公映。影片集結了亞倫·保爾、琳娜·海蒂、肖恩·賓等好萊塢全明星配音陣容,特別定制的中文配音版更有主機游戲圈人氣大咖添田武人跨刀獻聲。全球50家特效工作室組“CG聯合國”陣容打造一騎絕塵的巔峰視效,影片提前點映以來收獲“狂暴級CG視效”、“2022最強嗨片”、“故事邏輯精耕細作”、“區別于其他游戲電影的良心之作”等贊譽無數。
今日特遴選四大看點,讓觀眾一睹為快,感受一場敘事豐滿、情感多元、裸眼2D逆襲3D打破感官認知次元壁的視聽盛宴。
看點一:動作片里最深情的一款隱藏“愛情元素”等你體會
你可以說《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是CG大片,動作大片,但其實,它也是名副其實的“情感”大片,全程“打打殺殺、狂轟王炸”,但并不能遮掩它的溫情一面。
首先是“父子羈絆”。按照導演的闡述,《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的劇情發端于“父與子的羈絆”主題,《最終幻想15》游戲的主角諾克提斯雖然在電影里只存在了開頭幾秒鏡頭,但全片的情感起源正是來自他和他的父親——路西斯國王雷吉斯的父子情。父親為了兒子,為了這個國家未來的王,才決定和敵國殊死一拼,才有了“王者之劍”的戰斗,才有了老國王犧牲自己保全國家的`生死訣別。
其次是“報恩之情”。電影男主角尼克斯本是一個邊境出身的平民,因為開明國君雷吉斯的政策,得以用“移民”身份進入王都。為報恩他加入了“王者之劍”,并以卓越的作戰技能和忠勇之心成為其核心成員。他是天生的英雄,卻注定孤獨,經歷家破人亡的慘痛后在保家衛國的抵死作戰中,也隨時準備好接受命運的審判,只為將希望傳給最終的未來之王,諾克提斯。
除了親情和愛國情以外,影片中也將呈現青梅竹馬的愛戀、出生入死的同袍情誼等等,有著十分打動人心的多元情感內核。此外,兩國間利益驅使的陰謀與刺探也指向人性的陰暗面,并暗示了各自的最終命運。
日前的點映活動中,《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導演野末武志也坦言,影片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和承載的信念、情感,也有隱藏的“愛情元素”等待大家發覺。除了尼克斯的英雄光環外,對國王雷吉斯隱忍的形象也做了深度刻畫,希望觀眾從中收獲感動,更珍視與自己父親相處的時光。
看點二:這是一部有魔法的電影這是一部“真”到讓你顫抖的“假”電影
路西斯國擁有神圣的魔法水晶,國王雷吉斯是個有魔法的國王,手上“光耀指環”賦予的魔力,讓御林軍“王者之劍”成員們共享,因此《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全片充滿著跳刀、閃電、風暴、蜂窩護盾等等神奇的技能。而敵國尼夫海姆也有魔法,似人非人的魔導兵軍團和飛艇大炮攻城掠地,還放各種奇形怪狀的召喚獸出來生靈涂炭。如此兩國開戰,自然是狂轟濫炸、飆車爆破、貼身肉搏、魔法炫目,物理破壞力驚人。而大屏呈現的戰斗場面視效也達到了“狂暴級”水準,動作設計的想象力和分鏡運用,材質和粒子的細膩程度幾乎前所未有。裸眼2D妥妥逆襲3D,打破了感官認知次元壁。
作為一個徹頭徹尾的假人電影,卻以逼真的現實場景和畫面細節制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寫實感,這份驚艷除了大場面的炫目和熱血外,人物發絲的飄動和皮膚細節更凸顯出該片角色建模和畫面解算的超一流水準。據悉,該片采用了發達的動作表演捕捉、動態數碼化以及特效合成技術,并集結了曾制作《刺客信條》、《權力的游戲》、《巫師》、《全境封鎖》等海內外約50家頂尖特效工作室協同制作,以業界“聯合國”陣容傾力打造出這116分鐘驚心動魄的魅力影像。其黑科技般的表情捕捉技術讓人物CG特效感不著痕跡,以假亂真,稱得上是電影史上為數不多能跨越“詭異谷”的特效電影。
50家工作室一起做一部電影,流程管控和資料交接的嚴密程度無法想象,而談及如此規模的全球化合作,西方團隊操刀日系IP電影制作的文化差異問題,導演野末武志說:“團隊中有歐美伙伴也有中國本土的優秀企業,文化差異的問題,我們在合作達成之前就有所考量。很幸運的是,合作伙伴們都十分熱愛《最終幻想》,讓大家產生了共鳴連接,合作很愉快。”
看點三:西洋頂配獻聲東方聲音“武人叔”毫不遜色
雖無真人演員出演,但《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的英文版配音班底集結了好萊塢一線大咖,星光閃耀。男主角“王者之劍”成員尼克斯,由電影《天空之眼》、《極品飛車》主演亞倫·保爾配音,大熱美劇《權力的游戲》中皇后瑟曦的扮演者琳娜·海蒂和北境之王史塔克的扮演者肖恩·賓則二度攜手合作,分別為該片中公主露娜弗雷亞和老國王雷吉斯獻聲。亞倫·保爾還是一枚忠實的FF游戲粉,配音工作中時常忘乎所以,穿著睡衣也跟隨角色跑跳、大喊,十分入戲。得益于這些“每個呼吸都有戲”的實力演技咖的純熟演繹和默契配合,《王者之劍》中每個人物都更豐滿立體。
而此次電影順利引進國內,也準備了特別的中文配音版回饋國內觀眾,影片中文配音版由譯制水平一流的上海電影譯制廠擔綱,尤其邀請到主機游戲圈的人氣大咖,索尼互動娛樂(上海)公司總裁添田武人先生加盟,用聲音演繹一位承上啟下的神秘角色。在北京度過童年生活的添田武人可謂“中文十級”,一張口就是流利的京片子,還有過出演馮小剛電影《大腕》的影視經驗。此次跨界參與中文配音,他也表達了興奮與焦慮并存的心情,因為太“京片子”還被配音老師指導每個字的咬字,即使數十秒的臺詞也來回錄制了一整個上午,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感情完成角色塑造。
值得高興的是,在上海提前點映的中文配音版已經順利通過了國內首批觀眾的檢驗,甚至有參與過兩場點映的粉絲反饋說,中文版配音比英文版的情感代入感更強,而五仁叔一直秘而不宣的神秘角色也被一位鐵粉一語道破。好奇的粉絲也可以嘗試觀看中文版,聞聲識“仁”,別有一番樂趣。
看點四:沒有前14部該系列電影“挑好的來”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脫胎于風靡全球的角色扮演游戲《最終幻想》系列第15作。《最終幻想》自1987年發布第一作以來已經積淀了30年的輝煌歷史,被稱作“日式RPG游戲啟蒙之作”,目前系列總銷量也已超過【第1句】:2億份,足見粉絲群體的強大。
而很多非粉絲看到電影名可能很詫異,《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是這個系列電影的第15部嗎?那沒看過前14部怎么辦?沒玩過游戲看得懂嗎?對此,片方一臉無辜:“我們真的沒有前14部電影,這一部也是獨立于游戲之外的單作,大家盡管來看!”
大眾擔心沒看過的前作也并沒有14部,只有2001年的《靈魂深處》和2005年的《圣子降臨》都是CG電影界殿堂級的杰作,如今《王者之劍》則是讓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創作能量再登頂峰,無論是劇情還是特效都讓《最終幻想》實現了IP問世30年來電影化的又一次圓滿,堪稱游戲最強序章。
依導演所言,《王者之劍》劇情獨立于游戲之外,作為前導電影,就算沒接觸過FF系列的朋友也能輕松融入這次《最終幻想15》的世界,這也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公司的一次嶄新嘗試,以電影劇情充實游戲劇情的同時也開拓出新粉絲了解《最終幻想》世界觀的入口。
不過在點映現場,也有看完的影迷十分不滿足,直接向導演點播說:“既然15都能拍這么好看了,那下一部把我們心中的最佳《最終幻想14》補拍電影吧!”對此,野末不禁啞然失笑,回答說:“這可不是我能決定的”。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這部空前絕后的史詩級CG大作,只有大屏感受才能體會到其完整的魅力,3月10日起,讓我們共赴這場燃魂之約!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精選」
最終幻想影片講述了神圣水晶之鄉——路西斯魔法王國,在水晶屏障力量漸弱的王位更替之際,受到對手的軍事威脅,老國王和其親衛隊“王者之劍”一起對抗外敵侵略,保衛國家的故事。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一:
作為最終幻想游戲的超級粉絲,幾乎玩過每一部作品,從紅白機到GBA,NDS,PSP,PS3,wii,pc...幾乎所有主機,為什么這樣熱愛這個系列,個人認為是游戲人對于這個游戲的投入,不管是劇情,游戲性,還是音樂,任務設置,都讓人意猶未盡,更讓稱道是游戲的CG,絕對是業界良心。
這次這部CG作為游戲宣傳的主線前傳,對于玩游戲的玩家來說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鋪墊,不過對于純粹看CG動漫呢?我只能呵呵了,畢竟只是一個前傳,沒有開頭,沒有結果,就是斷章取義了一部分,讓部分觀眾摸不著頭腦,這是本片的硬傷。
除去內容方面的瑕疵,CG的剪輯似乎一樣有些問題,感覺是一部幾小時的電影壓縮了,因為有些剪接完全對不上號,要不就是“黑屏”,直接跳躍到另一個故事與場景,有些混亂,比如說女二號,是如何被干掉的???就看見一輛車子開來了,然后“黑屏”,然后呢?沒有然后了,這段就結束了。或許這正是我前面說的劇情混亂,交代不清的緣由。
再者,聲優的問題,聽慣了日式配音的有些不適應,英式發音可以,可是細節做的真心不如日本聲優那樣專業,差不少,比如男主nyx,與女主公主的對話,根本不入戲,臺詞太生硬,讓人有快進的`沖動。
影片,個人建議掠過開頭與結尾,直接看nyx戰斗場景,比較刺激,不會睡著,因為除了超炫的戰斗模式真的沒啥可以看的。
總結:牛逼的畫面,渣一樣的故事,奧迪的植入廣告讓人眼前一亮,建議FF游戲迷一定要看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二:
首先,作為最終幻想系列,特效一貫地跨時代,仿佛精細到了每一根頭發,滿滿的都是燃燒著的經費,有時甚至很難分清究竟是CG還是真實世界。
人物上也很不錯,每個人的性格都很鮮明,外觀上也十分出色。最喜歡敵方軍師那種邪異感,怪怪的帥氣有一種杰克船長(加勒比海盜)的感覺。其他人也都做得很好,每個人的每個動作都很到位,哪怕是路人也不會有維和感。最關鍵的是女主居然不作!特別懂事!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作為一個長得那么美,露出后背讓人好想舔屏的女主,真的現在這樣的女主已經很少見到了。
劇情上,算是比較標準的悲劇英雄吧,主角為了國家而戰,最終為國捐軀也只是和敵人同歸于盡,并沒能阻止敵人帶走想帶走的東西。主角的好基友先是對國家失望而加入反叛軍,之后又良心發現回到主角旁邊幫助女主逃跑,還是充滿了正義感的。最后胖子的淚目也是做的我有點淚目,特效也是做的精細到炸了。一部分禁衛軍因為不滿國王把他們當作炮灰而叛變,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國家的無力,連自己公民的家園都保護不了卻還要讓這些公民為自己賣命,讓人也覺得無法反駁他們的叛變,畢竟都只是為了自己的家園而戰。國王為了自己心中所愛的孩子們,拼盡一切保護公主和王子,最后放棄了國家乃至自己的生命,考慮到片中國王的幾乎燈盡油枯也就不覺得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一切的劇情都讓人感受到國家的無力感,然而卻又無法對片中發生的事情做出什么改變,因為感覺都是必然會發生的。
然而槽點還是有,什么國王非要送死,公主非要看到國王死,什么公主走在難民中那么明顯難道就沒人發現之類的。也許是不夠時間細說但是這些槽點還是有點讓人不開心的,此外還有好多好多,但還好沒什么大的漏洞。
總而言之,特效爆炸,感覺經費什么的燒的真旺。劇情是一個很不錯的悲劇,心疼男主。而且看完電影之后眼睛莫名的有點難受,可能是平時就有眼疲勞然后特效做的太爆炸所以眼睛不太舒服。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三:
剛剛看完,不得不說這CG畫面感簡直是劃時代的質量,人物的表情自然,場景的真實華麗,尤其是夜景,霓虹燈光交錯,主人公們把酒言歡,那時候真的是贊嘆于畫面驚艷的表達力,只能說11年前他們的cg電影領先世界,11年后他們的cg電影依然領先世界。
但是細細品嘗這顆精美包裝的糖果,你會發現它的味道沒有那么可口,至少配不上那層外包裝紙。
電影的背景交代在片頭幾句帶過,雖然是寥寥幾筆,但是讓觀眾快速進入劇情,這一點個人感覺非常好,切入的精彩戰爭場面也讓觀眾在享受之于對這個魔法支撐世界觀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可是后來的劇情就沒有那么給力了,不說花瓶到尾的公主,她哥哥原先的遭遇和后來的矛盾處境,這本應該是個值得深入挖掘的角色,結果出場幾分鐘便匆匆便當,而妹妹也沒有表現多么悲傷。。。。中間作為小高潮的陰謀詭計也沒有多么高智商和奸詐,反派泰特斯是怎么混成國王將軍的先不說,就說他們怎么就會確定10幾年沒見的異國公主如此受到國王的重視,而后來便當的克勞所留下的遺物也會啟發主角,繼而調虎離山的?這個計謀有太多的不確定因素了,一環失敗,整個任務都會受影響,感覺這實在是在碰運氣。。。。
還有的是利波特中途退出劍隊加入了反zf組織,這貨就一直打醬油了,本來以為會黑化什么的,結果見證了許多重要的事件,就做了結尾的一次老司機。。。。。
還有結尾打斗場面,尼克斯vs將軍(那個名字我忘了。。。)這本來是實力和理念的對決,各種特效和鏡頭拍的挺爽,但是舊墻和惡魔亂入打斗太晃眼,跟奧特曼vs哥斯拉似的,可能是為了把主角和將軍的信念具象化,加深視覺的沖突吧,但是我不怎么喜歡這種橋段。
說了一堆廢話,望著彩蛋里打了這么長時間醬油的鄉村中二殺馬特王子一伙人,又想起試玩視頻里開頭的推車部分,誰能想象到這個青年即將經歷出怎樣的未來呢。。。
這部片子是部不錯的資料片,但是,也只能說是不錯了。
2022日本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
《王者之劍》雖然主要講戰爭和親情,但是也不乏吸引女性觀眾的“愛情元素”。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希望對你有幫助。
2022日本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一:
翻看近期公映作品的檔期表,觀眾會發現這個周末有一部很奇特的電影將要公映,《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熟悉的觀眾會了解,這是根據日本著名游戲大廠史克威爾艾尼克斯(SQUAREENIX,如下簡稱SE社)的系列游戲《最終幻想》改編的電影;不熟悉的觀眾,則會納悶,這套電影怎么都出到15部了?之前怎么沒聽說過?
別看頂著一個“15”的標簽,本片只是《最終幻想》的第三部電影。且根據游戲中彼此獨立的故事,三部電影之間也沒有任何聯系,完全都是獨立的故事。
《王者之劍》是游戲《最終幻想15》的前傳,雖然系列創作者坂口博信早已不在SE社,但他的風格還是延續了下來。歐洲中世紀服飾與洛可可建筑,混搭著未來烏托邦科幻風,以及融合了魔法奇幻的世界觀,構成了這部作品的基石。對于玩過游戲的朋友來說,電影世界觀滿滿熟悉的即視感。而沒有玩過游戲的朋友,在前期可能對電影幾個國家的糾葛有些云山霧繞。
關于這部電影,只要牢記這是一部根據游戲改編的電影即可,與近期公映的《生化危機6》《刺客信條》本質上是差不多的,唯一的不同點,就是《最終幻想15》乃是一部CG電影,完全由電腦CG生成,演員只是隱藏在幕后完成了動作捕捉以及獻聲。往大面上說,本片屬于動畫電影,不過從電影的質感和形式上,與我們傳統意義上理解的動畫電影不太一樣,這里我們給這類作品起了一個名字叫做“真人CG動畫”。
影史上第一部“真人CG動畫長片”,就是2001年《最終幻想:靈魂深處》,一時間關于“CG取代真人演員”的危機論四起,搞得演員工會的人心惶惶,生怕自己丟掉飯碗。好在當時,CG電影的理念太超前,觀眾無法接受,導致電影票房慘敗,直接虧損9000萬美元。演員們的飯碗保住了,《最終幻想》創始人坂口博信的飯碗卻丟掉了。至此,除了羅伯特·澤米基斯和斯大爺這類技術控曾經試水過《貝奧武甫》、《丁丁歷險記》等作品之外,好萊塢這類“真人CG”幾乎絕跡。
沒想到,墻內開花墻外香,“真人CG”電影在日本卻成了氣候,以《最終幻想7:圣子降臨》為首的真人CG電影異軍突起,隨后又有《蘋果核戰記》《哈洛克船長》《圣斗士星矢:圣域傳說》等同類作品面世。但也許您要問了,既然CG角色無法取代真人演員,那么這類“真人CG動畫”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呢?
原因很簡單,盡管CG動畫的后期制作難度不亞于真人電影,有的甚至更加繁瑣。真人電影需要演員在綠幕和動作捕捉等技術下完成表演,還要考慮現實攝像機機位和軌道搖臂等技術限制。而CG動畫則可以省略即時拍攝的步驟,在計算機中通過CG建模進行全方位模擬,高速攝影、打斗特效和環境變化,并完全無視物理空間的限制。單憑這一點,CG動畫某些時候就會塑造出比真人電影更加夸張的視覺效果。
這一點在如今《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中體現的尤為深刻。
電影的`開場,王者之劍團隊多人圍攻大怪獸場面,讓人想起了《圣子降臨》中的經典橋段。本片導演野末武志就是當年《圣子降臨》的副導演,以單獨角色為主視角,隨后再以長鏡頭跟蹤到另一名角色,依此遞進,匯成了超級熱血宏觀戰斗場面。
同理,電影后30分鐘的連場打斗效果依然經典,長達6分鐘的公路飆車,尼克斯與大反派在樓層之間快速旋轉鏡頭的白刃戰場面效果,在召喚圣人肩頭上的苦戰,從微觀場面到宏觀效果,這樣的鏡頭調度,無需演員在綠幕前費勁的上下翻飛,只需3D即時驗算之后,在建模基礎上完成即可。對比真人電影,如好萊塢特效大片《超人:鋼鐵之軀》《復仇者聯盟》等真人PK電影依然沒有做出如此囂張的效果。這就是“真人CG動畫”所存在的價值。
炫目的打斗場面和以假亂真的場景特效、結尾大戰360度無死角PK,為的就是完成真人電影無法達到的那種炫目特效。同時,在另一個層面,片中的男性角色,幾乎清一色的是絡腮胡子茬,這些角色,設計苛求細節,連眉毛、睫毛、胡子都按照掃描數據一根根定制,就這么任性。
說穿了,我們在“炫技”。
對比于以《圣子降臨》為首的日式CG動畫,本片的特殊之處在于啟用西方面孔的演員,倒是跟《靈魂深處》比較類似。電影采用的是“影描”(rotoscoping)技術(動作捕捉的一種),即將部分真人表演的影像,動作捕捉和面部捕捉同步進行,隨后轉換為CG畫面。理查德·林克萊特的《夢醒人生》與《黑暗掃描》采用同樣的技術,因此角色肢體運動甚至表情不存在CG動畫中的生硬現象。
從第一部“吃螃蟹失敗”的《靈魂深處》,到如今美日CG動畫發展出截然不同的風格,真人CG動畫電影,這種獨特的影像載體,15年之后已成為大銀幕上一道異色的風景線,無論是《蘋果核戰記》系列,還是SE社的《最終幻想7:降臨之子》,乃至這部《王者之劍》,真人CG動畫在有別于美系CG的風格的基礎上,秉承的高難度炫目的打斗效果,且帶有極強的炫技特色,似乎在向真人電影宣戰以報當年慘敗之仇:“YouCanYouUp!”
2022日本電影《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觀后感二: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脫胎于風靡全球的角色扮演游戲“最終幻想”系列第15作,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公司推出的年度CG巨制。
誕生于1987年,SquareEnix公司旗下的“最終幻想”系列迄今為止的作品累積銷量已經突破了【第1句】:2億美元,是這個世界上最暢銷、最有分量、影響力最廣的電子游戲系列之一。在這30年里,每一部“最終幻想”都代表著當時日本游戲產業最頂尖的技術水平,而貫穿系列的光明與黑暗、魔法與科技、愛情與友誼,以及永遠的水晶主題,即便今天也仍舊讓無數國內玩家津津樂道。
但是,SquareEnix作為一個老牌游戲廠商,經常被粉絲們調侃做游戲是不務正業。為啥那么說?2001年和2005年,他們拍攝了兩部系列電影,就是游戲迷耳熟能詳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和《最終幻想Ⅶ:圣子降臨》。在這兩部電影之外,SquareEnix在自己的游戲中也經常會插入許多高質量的CG動畫作為過場或者演出,讓玩家們大飽眼福的同時,又總是感覺不夠過癮。一來二去,SquareEnix做CG比做游戲強的說法也就漸漸傳開了,所以才有了之前提到的,做游戲是不務正業的說法。
終于在2022年,他們再度響應群眾的呼聲,為我們帶來了最新一部“不務正業”力作——《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寫實動畫工藝+尖端的動作捕捉技術+真人CG技術,SquareEnix展現自己當前技術實力的同時,又為我們帶來了一頓視覺大餐。要不是因為它的科幻背景,你可能一下子看不出它是一部全CG電影。要知道,《王者之劍》今年也同樣送審了奧斯卡,并參加最佳視覺效果獎角逐。雖然最后并未獲得提名,但它毫無疑問也能代表當前最高的CG技術。
說實在的,全CG電影其實近幾年數量并不少,迪士尼和皮克斯每年的動畫電影都是,但像《王者之劍》這樣走真實路線,同時由世界頂級強大團隊制作的,真的不多。再加上這是SquareEnix時隔十多年之后,以全力制作的又一部“最終幻想”系列電影。頂尖的CG畫面,好萊塢的大牌配音,經驗豐富的導演,再加上“最終幻想”這個世界頂級IP,這樣一部視覺大片,還是值得游戲迷去貢獻一張影票的。
最終幻想15觀后感2022
《王者之劍》是風靡全球的長壽游戲《最終幻想》系列第三部的CG電影作品,該游戲IP有著30年的輝煌歷史,被稱作“日式RPG游戲啟蒙之作。下面是最終幻想15觀后感,快來圍觀吧。
最終幻想15觀后感2022一:
《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脫胎于風靡全球的角色扮演游戲《最終幻想》系列第15作,是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公司2022年推出的年度CG巨制。該片講述了神圣水晶之鄉——路西斯魔法王國,在水晶屏障力量漸弱的王位更替之際,受到尼夫海姆帝國的軍事威脅,路西斯老國王雷吉斯和其親衛隊“王者之劍”一起對抗外敵侵略,保衛國家和未來王儲的故事。
據該片主創團隊透露,本片的發端是想將《最終幻想15》“父與子的羈絆”這一主題,用兩個故事展現出來。與游戲從“諾克提斯王子”的冒險之旅展開不同,電影將從父親“國王雷吉斯”的使命抉擇解鎖,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線。
“片中描繪的雷吉斯既是一個嚴厲的王,又是一位溫柔的父親,這兩面都很迷人。如果各位看了雷吉斯王的奮戰,能夠比從前更珍視與自己父親相處的時光,那就是我們最大的榮幸了。”導演野末武志說。
而在電影監制田畑端看來,該片最大魅力所在,是整個團隊有自信做出了“世界頂級水平的”CG特效,尤其是片中大量逼真流暢的超級動作場景。據悉,《王者之劍》動用了全球50家CG工作室協同合作,才使整部影片能在一年半時間內順利完工。其中,包括制作《刺客信條》系列預告片的CG工作室DigicPictures、美劇《權力的游戲》背后的“CG大廠”ImageEngine、制作《全境封鎖》預告片的UnitImage、《巫師》系列預告片的PlatigeImage等等龐大豪華的制作陣容,國內東方明珠旗下的幻維數碼也是該片幕后的“CG聯合國”一員,奉獻了約18分鐘的CG畫面內容。
這是“刻畫命運的CG”,描繪的`是父輩規則社會和子輩希望社會的更替時代,一個國王超越職責的人性之光,以及他的忠勇衛士尼克斯為完成使命而呈現的精彩動作與故事。
最終幻想15觀后感2022二:
游戲《最終幻想15(FinalFantasyXV)》的前傳電影《國王之刃最終幻想15(Kingsglaive:FinalFantasyXV)》在8月6日的PS游戲嘉年華活動期間在臺灣特別上映。雖然身在大陸的大部分玩家無法前往觀賞,但是當地的粉絲在觀賞玩影片后,馬上便發布了觀后感。讓我們通過文字,一起來感受一下這場視覺盛宴吧!
說到SQUAREENIX的CG電影,這部《國王之刃最終幻想15》已經是第三部了,第一部是在2001年上映的《最終幻想:靈魂深處》,這部片制作結束時耗資遠超預算,最終達到【第1句】:37億美元,然而票房只收回8500萬美元,電影被稱為票房炸彈,并致使FF之父坂口博信離開SQUARE,以及后來SQUARE跟ENIX合并的原因之一。老實說電影本身并不難看,但是整部片幾乎沒什么FF要素,若當年不掛上《最終幻想》之名或許結果會不一樣。
第二部就是眾所皆知的《最終幻想7圣子降臨》,本片作為「最終幻想7補完計劃」的第一部作品,劇情為《最終幻想7》的延續,本片得到了一致好評,可惜由于是FF7的后傳電影,沒玩過本傳游戲會對于電影劇情完全看不懂,但本片在人物塑造上跟精彩的戰斗表現,就算不懂劇情狀況下娛樂性還是相當十足,就算沒深入了解FF的朋友也一定會知道克勞德這號人物。
第三部作品也就是這次的主軸《國王之刃最終幻想15》,本片同樣由《最終幻想7圣子降臨》導演“野末武志”執導,像這類游戲的CG電影都屬于游戲的延伸作品,通常都是在游戲之后才推出繼續擴展世界觀,但這次《國王之刃最終幻想15》則剛好相反,于游戲發售前搶先公開,因此本作肩負了敘述世界觀設定以及擴展游戲本身構架的重責大任。
本片不像前部作品《最終幻想7圣子降臨》是后傳電影,作為游戲的前導電影就算沒接觸過FF系列的朋友也能輕松融入這次《最終幻想15》的世界,電影以游戲主角諾克提斯之父“路西斯國王雷吉斯”、皇家禁衛軍特種部隊王者之劍隊員“尼克斯”、受帝國管轄下的戴涅布萊公主“露娜弗蕾亞”,三人的觀點作為出發交織出這次的《國王之刃最終幻想15》。
故事敘述擁有「神圣水晶之力」以及「戒指的王之心」兩種力量的路西斯王國,與擁有「魔導之力」致力發展科技軍武的尼夫海姆帝國,兩國之間的糾紛。尼夫海姆帝國以強大的軍武壓迫路西斯王國,為了與帝國對抗,國王雷吉斯召集了一支直屬精銳部隊「王者之劍」,藉由分享國王的王之力,使「王者之劍」能跟帝國抗衡。
長久的戰爭使雷吉斯王逐漸衰老,漸漸地也無法繼續與帝國抗衡,此時帝國提出了和平條約,但這一切只是帝國的陰謀,一場攸關王國存亡的戰爭就此展開!
本片除了引人入勝的劇情外,在戰斗方面一點也不馬虎,看著「王者之劍」的成員利用王之力在戰場上奔馳瞬移實在是太令人過癮了,尤其片中對于擁有瞬間移動、防護罩、王之財寶(吉爾:喂!)的王之力塑造十分吸引人,這也解釋了游戲主角諾克提斯的能力,片中不時也穿插了不少廠商的植入性廣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知名車廠奧迪在電影中贊助了一臺特制R8!
身為一位FF系列的粉絲,強烈建議各位一定要先觀賞這部《國王之刃最終幻想15》電影之后,再去游玩游戲本傳,絕對能讓你對游戲有更深動的體驗,當然也推薦還沒入坑的朋友們有興趣一定要支持這次的電影,看完后就立馬預定游戲本傳《最終幻想15》吧!讓我們期待9月30號游戲正式發售的日子到來!
上一篇:三一班的運動會口號匯集20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