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高考滿分作文題目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下面是語文迷小編整理的福建高考作文題目,歡迎大家參考!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70分)
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有時,走錯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沒有走錯了路,就不會發現新的路。
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
上面三則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和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立意自定,標題自擬。(3)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4)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審題解析】
臨場如何確定寫作角度?
我們要從這三句話中選擇寫的角度。大家都知道,選角度不要選太俗的。沒有誰不知道魯迅先生的話,所以大家盡量不要選。而另外兩句則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果是我,我會選擇這兩個中的一個。例如,“世上沒有走不通路,只有不敢走的人”,從這句話的角度,我們可以說,在中國并不缺乏像哈姆雷特這樣不斷追問生存還是毀滅的人。中國真正缺乏的是勇于行動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通過這篇作文命題,我們可以大概對福建卷的特征有一個了解。
【名師專家點評】
王立根(福建省語文學會名譽會長,特級教師、全國中語會常務理事)
高考作文的話題是路,三條路有不同的含義,考生要理解路的象征意義,圍繞面對困難、創新、信仰、理想等來立意,找準材料命題的中心,選擇自己熟悉的知識、文化背景,貼近學生的思想實際,才能避免空洞。
陳日亮(福州一中特級教師)
每個人都是行者,“路”這個話題貼近學生的生活,但要貼近學生的思想,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考生對自己的生活歷程要有思考有體驗,寫出自己走的路,而非別人的路,才能出彩。第一條路選用魯迅先生的名言,容易引向宏大敘事主題,可能會寫得空洞,如果改成“路要靠自己走出來”,會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
應永恒(福建教育學院特級教師,省中學語文應永恒名師工作室領銜人)
2022福建高考作文的話題,考生在以往的作文訓練中都做過,可能會出現套題。題目給出的三句話觀點鮮明,導向性太明確,不容易出現反彈琵琶的構思。但相較于往年,今年的作文寫成優質記敘文的難度降低,這與全國卷和江蘇等省的作文命題理念類似,釋放出一些信號:高考作文的命題可以在培養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和進入高校后理性思辯能力的培養之間找到平衡。
鄭玉平(福州八中高級教師、福建省語文學科帶頭人老師):
2022年福建高考作文題與去年相比,同中有異。仍是給材料作文,仍是從人生哲理角度命題。不同點:首先去年的主旨是如何認識“空谷”,突出兩種行為和兩種心態,重在考查正反兩面的思維;今年是如何認識“路”,重在考查考生思維的.廣度和深度等。其次相較于去年高考作文,今年文字的含義更淺顯,指向更明確,可寫的角度更多。可從其中一句話入手立意,亦可從整體出發。故審題無障礙。當然要寫出深度,還需要有更高的視角,更多的積累,以及敢于逆向思
名師專家認為,考生在審題方面基本沒什么難度,能很容易地進入寫作狀態,但別看“走路”簡單,要“走好”并不容易,一不小心還可能掉進“陷阱”里。
關于題目審題不難,但容易落入俗套
應永恒:相較前兩年,審題難度降低了。“近幾年福建命題導向是寫議論文,學生要寫成記敘文是比較困難的。而今年寫記敘文比較好寫,相信會有很多考生寫成記敘文。”
張嵐:福建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副組長:題目給學生的思考空間較大,三句話談了三個問題,學生可針對其中一句話談自己的理解,也可以把三句話放在一起,探討三者之間的聯系。“比如我個人理解的話,第一句話體現的是人生的開始,大家共同往這條路走,第二句話是關于失敗了又如何,第三句則是更升華的部分,如果能夠綜合起來談,如何面對挫敗,如何來走這條路,都是可以拿到高分的。”
陳武:泉州五中語文教研組組長:三句話,老段子,也算是勵志。“路”之意象既感性又理性,但內涵單一,外延局促,一言以蔽之:大膽地走自己的路。而去年的“空谷與棧道”象征意義則較有嚼頭。
洪文泉:泉州培元中學語文教師:一般不會離題偏題,但要寫出比較強的思辨性也很難。與往年相比,今年的作文題一反往年注重事物的對立關系,變為只有事物的統一關系——只要走,就有路!這一轉變,可能就是陷阱。考生可能會只抓其中一句展開論述,而沒有綜合整體地考慮三句話之間的聯系。
廖廷杜:泉州城東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材料一很老,不經思辨很容易落入俗套;材料二,很多人愛寫,但概念容易界定不清,很多學生可能把“錯”與“對”界定為失敗和成功,但走錯路不代表就是失敗,所以以失敗與成功來立意的話,很可能給自己挖了個“坑”;材料三,文案本身邏輯有問題,“沒有……只有”這類表達很絕對的句式,本身就不是很有科學性,很有邏輯。就像“只要你努力,肯定就能成功”這樣,屬于“偽命題”。當然所有這些問題,也是機會,考生要善于分析思辨的話,也能寫出不錯的文章。
關于寫作想要寫好,關鍵在于怎么“走路”
張嵐:福建師大附中語文教研組副組長:對于走錯的路如何看待,走不通還敢不敢走,有的路可能真的走不通,這個時候我們要怎么開始,如果能夠考慮到材料當中對于“路”的界定或者發展變化來做文章,那么這個學生的思路就是高明的。
陳希我:著名作家、福建師范大學教授:著名作家、福建師范大學教授:第一句和第三句講成功,第二句話講失敗對人類的意義,人類經歷各種困境之后,才知道我們并不是那么強大,這種情況下,如何對待失敗就變得非常重要,這是人類的精神價值。如果有同學能夠把第二句話寫到這樣的高度,也是非常好的。
洪文泉:泉州培元中學語文教師:能圍繞“走”展開論述,在“走”的態度、“走”的形式等方面多做理性分析,就是一篇不錯的文章了;圍繞“走與路”展開論述,有一定思辨性,也是可以的;或者圍繞“路”展開論述,注重邏輯自圓其說,也未嘗不可。
廖廷杜:泉州城東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路的界定不是重點,怎么走、為什么走才是重點。如材料一,考生可寫“堅持走自己的路還是從眾走他人的路”,著眼于在從眾心理喧囂沸騰的時下,要聽得到自己內心的召喚,做清醒的行者,勇于走出自己的道途;材料二可寫“走對和走錯,不是走成和走敗”,著眼于錯如果能成為經驗,那么新的路就有可能在這種經驗的積淀中被開拓;材料三可寫“魯莽前沖不如三思而行”,著眼于一味魯莽前沖只是盲目自我的表現,路橫亙在面前時,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怯行是一種自然的反射,對于去路有敬畏之心并不是壞事;相反,因為心懷敬畏,三思而后行。綜合起來寫的話,雖然并不易,但三句話都互有包容,要敢走,不怕錯,走自己的路,恰恰可以合而為一。
陳武:泉州五中語文教研組組長:寫作要直面當下,與時俱進,要有熱點,“一帶一路”因此也可以躍然紙上。過分的人文關懷,對于高考這種選拔性的考試擇優的效果將大打折扣,只有在文筆方面見真章。
福建高考滿分作文匯總
高考就要來了,我們要多看看往年的高考滿分作文,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福建高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
福建高考滿分作文范文:夢想為帆工作為槳
是夢想的指引,讓我們不辭辛勞的工作。是因為期待夢想成為現實,我們才會無所畏懼地執著于自己的工作。讓我們以夢想為帆,工作為槳去迎接美好人生。
袁隆平夢見自己培育的水稻能養活更多的人,能大到可以在樹下乘涼,是因為有這一份對夢想實現的期盼,才能執著于自己的科學事業。
無獨有偶,著名的印象派大師雷阿諾以“美會留下”為立志名言,決心通過自己一切努力去創造奇跡。他堅守自己的諾言,致力于自己的信念,甚至在疾病纏身之際,仍百折不撓地在畫架前作畫,最終倒在畫架旁。因為有夢想的牽引,一切的付出和辛勞都是值得的,一番執著的工作受得到世人的肯定。
不僅雷阿諾這樣,法國大文豪巴爾扎克也有同樣的人生經歷,巴爾扎克決心用自己犀利的筆法來無情揭露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來給受傷的人們的心靈開一劑良藥,他曾經說過“拿破侖用劍沒有完成的,我要用筆把它寫完。”正因為這樣,他才能在一貧如洗的小木屋內,數十年如一日的筆耕不輟,才能著成人間巨著《人間喜劇》,才能踐行自己的承諾,才能實現夢想,問鼎輝煌。
以夢想為帆,才能堅定自己的信念,以工作為槳,才能使夢想實現成為一種可能。
是因為希望再續經典傳奇,卡梅隆才能全新力作,震撼推出《阿凡達》;是因為希望圓夢奧運,冰壇伉儷申雪和趙宏博才能不離不棄共同奮斗了十三個春秋;是因為希望能在NBA上創造一番佳績,喬丹才能在投失幾千個球后,仍舊毫不氣餒地執著于籃球夢。
他們,都有夢想,他們都以夢想為導航,用自身百折不撓和無所畏懼和付出,去實現自己曾經的夢。
有了夢想,我們就要用心去呵護,用自己十倍百倍地辛勞去澆灌它的成長,讓夢想最終成為現實,不必在乎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什么樣的坎坷。也不必在意將來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會面臨什么樣無法克服的挑戰,只要把握現在,用工作去成就夢想!
讓我們以夢想為帆,以工作為槳去踐行自己的承諾,迎接美好未來!
福建高考滿分作文范文:人生中的賽跑
“時間是賊偷走一切”,很多人在老的時候都會感慨的一句話。回顧自己的一生自己做過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最近的比賽上劉翔以【第12句】:88的成績平了世界記錄,這就比賽在有限的路程中誰用時最短誰就是冠軍;然而我們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場比賽嗎,只不過比拼的不是誰用時間最短,而且看看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跑了多少路程。
或許大家都會看到社會上永遠存在的兩種人。一種人閑的無所事事,忙的'氣喘吁吁。同樣的一天時間里面他們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按比賽來說忙的人今天的路程已經遙遙領先了對方。然而閑的人卻會說好無聊的一天。是否現在的你似曾相識?為什么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名聲顯赫。大家在看到光鮮亮麗的外表時候是否有想到那些外表背后有著怎樣的努力。同樣的出生,同樣的上學,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然后最后不同的結局的時候。往往就是我們忽視的背后的努力了。很多時候我會覺得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或許只是對于當下吧。然后每隔一段時間以后回顧之前的我都覺得自己好幼稚,同樣的在幼稚的時候我失去了很多讓自己成熟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很多時候我總想找到快捷的方式完成自己所想的目標,最后的結果就是忽視了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自己實實在在的有多少本事,或許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讓我措手不及。就像我完成了比賽,但是卻不是第一名。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那一塊屬于你。”阿甘母親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于自己生活的奇跡,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么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并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然而這就是生命的路程。誰能說阿甘的一生不是豐富多彩,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做了我們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做的事情,至于人生比賽的輸贏對阿甘或許都不重要了吧。在這邊說一句,有些事情這輩子不做,就不會去做了。
其實人生的比賽不在乎輸贏,而是在乎你的人生時候過的是否有意義。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是哪里,而是在乎旅途的風景。有意義的人生不在于長度,而是在于人生的寬度和深度,如果你現在過的生活毫無意義的話,不介意你開始你的第二人生。
人生的賽跑有時好比龜與兔比賽一樣,龜比兔慢,但活得長,兔比龜快,但死得早。看你如何權衡。
人生的賽跑有時又好比雷鋒和一個長壽的惡人相比一樣,前者生得偉大,死得光榮,活得雖短,但精神長存;后者生得萎瑣,人都嫌其活得太長。看你的選擇。
人生的賽跑讓執著于賽跑的人累得滿頭是汗,而忘掉在賽跑的那一人看到滿眼的風景,不知不覺中停下腳下的步履……
人生的賽跑讓富有和有權力的人放下金錢、地位,放下身段,去做有益身心健康和公益的事,也讓貧窮的人安貧樂道,精神上過得滋潤。因為路太長,不這么做,你到達不了終點,你的綜合成績太低,你的生命質量必然太差。
人生的賽跑讓我們思考生命存在的意義不在于你跑得多快,還在于你跑得多慢,在于你的每個腳印是否踏實,是否讓人生過得充實、圓滿和智慧。
福建高考滿分作文范文:金錢不能使人致富
我很認同馮大師的觀點:人生,不是100、500米的長跑,而是【第50句】:60年的長跑!每一年、每一天都是起點,只要積極、用智慧去創造,總有奇跡的可能。我永遠記得,初二時一家四口人擠在不足十平米的“小黑屋”,但現在我并不留戀自己擁有幾套房子。
美國理財大師羅伯特清崎曾說過:金錢不能使人致富。金錢、房子,終究是固有物質,他并不能創造財富,能創造財富是人的理財智慧、運作資金、洞察趨勢的能力。他與你的學歷、財務專業知識沒有必然的關系。
2003年至今我跟蹤了一個珠海投資案例:A男職業營銷、B女職業財務,當年均擁有30萬。A男當年,分別用10萬元在拱北首付兩套公寓,其它以租金供貸款。2004年通過工作和其它方式籌集資金,又首付買進4套公寓,仍然是以租金供房子。十年后的今天,房子市值300多萬,每年固定租金10萬。B女那時認為房子能租給誰啊?便開始投資股票,股市高峰期她也是興高采烈,還鼓動A男賣房炒股,十年后的今天,她股票賬戶只剩下3萬。
相同財富,不同的思維、選擇,十年后得到的結果截然不同。時間是投資試金石,我見過很多財務專家,2003年時左算右算投資回報與利率的差異,一陣風買幾套房子,又像猴子掰玉米一樣,略賺幾萬就將房子賣掉。缺乏地域發展趨勢分析、沒有弄懂房貸杠桿投資盈利模式魅力,使人生長跑中“假摔”!億萬富豪霍英東1954年投資280萬買銅鑼灣公寓樓,堅持只租不售投資策略,經評估現市值28億,升值1000倍,這就是房地產長期投資的魅力所在。
房子數量只是一個符號,更重要的是結交朋友,通過交流,獲取財富智慧、機會;關注珠海城市變化,理性分析經濟走勢,這也是一種生活樂趣!
福建高考滿分作文:惑
我把周長比作我們的信仰,把面積看成我們幾年來物質需求的增長。我們的祖國正在和平崛起,人民物質生活水平正在提高,然而正如那個圓一樣,當它從尋找物質轉變成尋找圓時,周長一點點被吞噬,正如我們的信仰在一點點地缺失。
周國平說:現代生活的特點之一是靈魂的缺失。是的。人們帶著冷漠的表情像游魂一樣行走;網絡上的刀光劍影;舞廳里的燈紅酒綠;人們綿里藏針,筆里帶刀,鉤心斗角沉湎迷失像塵埃一樣迷漫于各個角落。舒婷的詩寫到: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剛從神話的蛛網里掙脫。我困惑了,難道剛從對神話的頂禮膜拜中倏然醒悟,我們就立即墮入黑與白的另一個極端,一如邏輯上的排中律?
當王朔罵罵咧咧掘魯迅的墳塋時,一位支持者(好像還是位作家)說:什么年代了,還搞偉人崇拜!此人有非凡之覺悟(倘若人人有此覺悟,則大同世界可計日程功),我建議他把郁達夫也否定一下。郁達夫說:有了偉大的人物的出現,而不知崇仰、愛戴、崇敬的國家,是沒有希望的奴隸之邦。
若偉人尚且不能崇拜,是否信仰之跫音已漸行漸遠?我困惑了。
阿Q臨死前有句豪言壯語:過了二十年又是一個阿Q的'忘卻精神是他的祖傳寶貝。我疑心靈魂的缺失是因為忘卻精神已進化得淋漓盡致。
幾十年的光陰磨滅了許多,也洗滌出許多。
當影星趙薇穿著印有日本海軍旗圖案的服裝在紐約街頭作秀時,我們能僅僅責備她嗎?她的無知不正是我們的無知嗎?她的忘卻不正是我們的忘卻嗎?
我在另一些事中堅定了我的想法。
日本至今不愿懺悔,岡森正宏公然為東條英機等甲等戰犯辯護,小泉首相每年都要參拜神社,并得到近半數民眾的支持。而同在歐亞大陸,在以色列猶太受難者紀念碑前,德國總理毅然下跪,德國民眾帶著小孩進行教育。
在對比中我感到荒涼。日本竟能在譴責的口水流淌成的河流中安然泅渡!是否我們該想想自身的問題?為何龐大的中華無法顯出令人振懾的魄力。
我在作家張抗抗的《沙之聚》中找到了答案:當風滲透沙子,風的需要成為沙子的需要,沙子便走動起來,舞蹈起來,最終完成它(鳴沙山)的屹立。
人心之聚正如這沙之聚,信仰就是那滲透沙子的風。一盤散沙,何以有威懾力?
看著那規范、穩定、大面積卻短周長的圓,我又想起了紅柯所說的:一個軟弱的民族,一個血氣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它長個子。什么時候,我們能讓信仰回歸,讓靈魂在場,讓民族重塑血氣?我依舊困惑。
福建往年高考滿分作文
這也是一種承諾
我要你重獲原來的生活,認定了這一輩子的承諾。———《承諾》
這是著名歌手劉德華借已故藝人黃家駒所作之曲填詞,并領銜香港眾歌星演唱的賑災歌曲。每每聽到這首歌,我總不免心潮澎湃,頃刻之間我就成了汶川人。
5·12汶川地震過去一年多了,但它留下的太多太多的東西讓我們不能忘卻,也不會忘記:有舍己救人的英雄,有與死亡之神對峙幾十小時甚至百余小時的堅強勇者,更有全國人民源源不斷的救助物資和愛心。就如前面歌詞所提:讓災區人民盡快過上原來的生活。
我的`博客和QQ空間上有一張照片,它也是全國人民非常熟悉的:一個男子將因地震而亡的妻子綁在身上,騎摩托車將亡妻送回家。這張由CNN拍攝的照片,借著媒體和網絡傳遍了神州大地。照片中的好男人———吳家芳的事跡廣為傳頌,一時間有很多人將其奉為偶像,甚至有許多女性“爭嫁好兒郎”。吳家芳也成了因地震而知名的人物,剛建成的地震博物館還將其摩托車永久收藏。
然而“狐貍尾巴終于露出來了”(某網友語)。在離5·12還沒一周年之際,就傳出了吳家芳再婚的消息,一時網絡嘩然。指責聲此起彼伏,眾網友憤怒交加,大有被吳家芳忽悠、玩弄之感。在很多人眼里吳家芳不再是好男兒,而只是個虛偽的小人。然而,我卻要大聲說“不”,他依然是個好男兒。
據說地震災區災民的自殺率非常高。分析認為,這是因為很多災民還未從親人逝去和財產損失中恢復過來。因此,災區的重建和災民的心理治療成為兩項重要的任務。就如《承諾》所唱那樣:重獲原來的生活。而讓災區人民重獲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政府的任務,更是全體炎黃子孫應盡的義務。
一年多了,我們仍在關心災區建設,仍在關心災區人民。我們無非是希望災區人民早日從悲痛中走過來,然而我們做到了嗎?前面指責吳家芳的網友,他們做到了嗎?
沒錯。吳家芳是英雄,但他也是地震的受害者,他也需要別人關心,也需要別人幫助,也需要重獲原來的生活,早日從陰影中走出來。他結婚是為了得到家人的關愛,為了盡量從喪妻的悲傷中解脫出來。我們又憑什么因此指責他呢?每個因地震而遭受巨大傷害的人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得到家的溫暖。因此,吳家芳結婚,我們更應該祝福他,為他高興,而不是指責。
吳家芳不是圣人,也不會像傳說中那樣與其亡妻化為飛蝶或星星,他還要生活。溫總理告訴災區人民:要好好活著。前面所提的網友的指責,豈不是讓吳家芳承受比喪妻更大的心理壓力和創傷?
“我要你重獲原來的生活!”不僅僅是唱唱而已,更是每個炎黃子孫用心的承諾。
上一篇:反邪教和迷信標語集錦8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