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大意失荊州歇后語
關羽大意失荊州歇后語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
簡介:
大意失荊州,即三國時期,名將關羽失去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的典故。故事概況為:赤壁之戰后,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四川),留關羽鎮守占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后,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相當于還了南郡)。后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大意失荊州,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有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
意思解釋:
粗心大意、驕傲輕敵的意思。三國時期,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出兵攻打曹操,孫權乘虛而襲荊州,導致荊州失陷。現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導致失敗或造成損失。可用來勸誡他人不要“大意失荊州”;也可以用來為自己的失誤作辯解,我這是“大意失荊州”啊。
梗概
三國時期,諸葛亮派關羽鎮守荊州,關羽出兵攻打曹操,而孫權又趁機襲擊荊州,導致荊州淪陷,這不能不說是關羽的一大失誤,是足以致命的失誤。荊州十分重要,它北據漢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占據天時地利,對蜀吳兩方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關羽的一時大意,不僅使他失了這樣一塊寶地,也給他自己提前鋪了一條走向死亡的道路。
故事起因:
荊州,《三國志》說“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諸葛隆中之對已經明確說,占據荊州,聯吳抗曹,兵分兩路,進擊中原,一統天下。其戰略位置之重要可見一斑。赤壁鏖戰曹操敗北,劉備迂回百折,方達到“劉備借荊州有去無還”的目的。
劉備所以會言而無信(直把魯肅做掌上觀的態度后人當有評述)一而無信、再而無信,荊州已不僅是諸葛亮所說的聯吳抗曹的重要地理依據,更逐漸成為三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交叉、匯聚點。點以帶面,面關全局。劉備借荊州后,誰來鎮守已經顯得尤為重要。
趙云似乎是最早考慮的人選。其時趙云經過長坂坡的嚴峻考驗(趙子龍單騎救主非小說家言):復雜多變的混亂局勢中救劉備的獨子,舍棄劉備的夫人,至少表明趙云的政治頭腦十分清醒而堅定;千軍萬馬、血染戰袍、歷盡艱苦磨難顯示出趙云對主子的忠誠耿耿;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匹馬縱橫充分證明趙云的戰斗能力——實萬人敵也!趙云的最大缺陷是沒有參加“桃園結拜”,如此重要的'位置交給這個自己還算相信又不是最相信的,劉備不太放心。
諸葛亮也是劉備的思考軸心。諸葛亮是聯吳的倡導者,昔司馬德操言之曰“此間有俊杰。得臥龍即得天下”,雄才大略、驚天地泣鬼神!荊州的重要性諸葛亮既是發現者,也會是全力守護者。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謹恰是江東孫權的謀士,劉備私下以為諸葛亮雖有經天緯地之才,但在荊州恐不大超脫(也就是不大自然,誰知道劉備怎么想的。不大超脫含義甚多),或者就是不大放心。我好不容易借來了,沒準因為你哥哥你再還回去!那可不是劉備的本意。
張飛。讓此公守荊州重鎮,劉備糊涂尚不至于此也。
只有關羽了。劉備善于政治手腕,為不引起諸葛的懷疑(一說為當時劉備器重龐統甚于諸葛,故把龐統帶于身邊侍侯),決定由關羽協助諸葛共同管理荊州。但是很快,龐統命喪落鳳坡,劉備悲痛之余,當即調諸葛至西川。至此,荊州的重任全部交給了關羽。
有關關羽的歇后語
有關關羽的歇后語:
關云長流鼻血——紅上加紅
關云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云長說三國——光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說敗走麥城
單刀赴會——聲勢壓人
過五關斬六將——所向無敵
關公赴會——單刀直入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關云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關帝廟求子——踏錯了門
關公照鏡子——自覺臉紅
關公射黃忠——手下留情
關公喝酒——不怕臉紅
關云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關帝廟夫人——慌了神
關羽放屁——不知臉紅
關云長敗走麥城——吃虧全在大意
關公斗李逵——大刀闊斧
關云長不殺張文遠——念起舊情
關云長守嫂嫂——情義為重
關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關云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關帝廟里拜觀音——找錯了門
關帝廟里掛觀音像——名不符實
關云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關勝戰李遣——大刀闊斧
關云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帝廟求子——拜錯了神
關公吃酒——看不出來
關公保劉備——赤膽忠心
關公當木匠——大刀闊斧
關公進曹營——單刀直入
關公開刀鋪——貨真價實
關公賣豆腐——貨軟人硬
關公開鳳眼——要殺人
關公走麥城——最后一招
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關羽賣肉——沒人敢要
關羽放曹操——念舊情
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關于關羽歇后語大全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關羽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現在我們都有供奉關羽的習俗。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好的關于關羽歇后語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關于關羽歇后語
關羽斬華雄————馬到成功
關羽放曹操————念舊情
關羽射黃忠————手下留情
關羽賣肉————沒人敢來
關羽開鳳眼————要殺人
孫權殺關羽————嫁禍于人
關羽降曹操————身在曹營心在漢
張飛戰關羽————忘了舊情
關羽進皇宮————單刀直入
關羽開刀鋪————貨真價實
關羽守嫂嫂————情誼為重
關羽做木匠————大刀闊斧
關羽刮骨療毒————無痛苦之色
關羽看《春秋》————一目了然
關羽流鼻血————紅上加紅
關羽打噴嚏————自我吹噓
關羽走麥城————末日來臨
關羽赴宴————有膽有魄
東吳殺關羽————嫁禍于人
關羽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關羽長刮骨下棋————若無其事
關羽長流鼻血————紅上加紅
關羽長賣豆腐————人硬貨不硬
關羽長說三國————光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說敗走麥城
關羽長走麥城————大難臨頭
關羽放*————不知臉紅
關羽刮骨療傷————全無痛苦之色
關羽門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關羽失荊州————驕兵必敗;大意了
關羽戰李逵————大刀闊斧
魯肅宴請關羽————暗藏殺機
孫權殺關羽送曹操————嫁禍于人
關羽簡介
關羽(?-220年),字云長,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赤壁之戰后,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別遣關羽絕北道,阻擋曹操援軍,曹仁退走后,關羽被封為襄陽太守。劉備入益州,關羽留守荊州。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后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關羽去世后,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
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圣大帝”,崇為“武圣”,與“文圣”孔子齊名。
《三國演義》尊其為蜀國“五虎上將”之首,毛宗崗稱其為“《演義》三絕”之“義
關于關羽歇后語與文化
關羽是三國名將,又是身后備受推崇的神圣化人物,其歇后語所包含的內容比諸葛亮、張飛歇后語要更豐富一些,包括歷史上的關羽、藝術形象關羽(特別是《三國演義》中的關羽)、作為神靈和關帝的關羽以及民間傳說的關羽。
歷史上的關羽勇猛剛強,深為三國當時人所稱贊。《三國演義》進而為關羽創造了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等英雄壯舉,這在歇后語中都有所反映。如:
關羽斬華雄——馬到成功。
關公過五關——英雄當年。
關云長刮骨療毒——若無其事。
關云長單刀赴會——誰敢動他一根毫毛。
上述歇后語都突出說明關羽的英雄氣概,反映出人們對關羽的景仰。
歷史上的關羽又是個講義氣的.漢子,待人處事義重情長。《三國演義》為突出塑造關羽的這個性格特點,在生動描寫史實的基礎上,又虛構了華容道放曹、戰長沙義釋黃忠等情節,于是產生了與此相關的一些歇后語。如:
關公離曹營——不安心。
關羽放曹操——念舊情。()
關羽射黃忠——手下留情。
關羽早先被俘羈留曹營,曹操為留住關羽百般優待,但關羽表示決不背棄劉備,待等立功報答曹操便要離去,回到劉備身邊。所以“離曹營”與“不安心”緊緊相關,正因為他不安心于曹營,才毅然離開曹營。這一舉動集中表現了對劉備的義。
關羽在華容道上放走曹操,則是出于顧念曹操的舊情。《三國演義》描寫曹操赤壁兵敗,經華容道時狼狽不堪,懇求關羽顧念昔日之情放他一馬。關羽于是不惜冒殺頭之罪把曹操放走了。經這一描寫,使關羽的義上升到舍生取義的高度。
上一篇:防控疫情幼兒園標語匯編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