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產業栽培技術論文
辣椒是外來物種,引入我國的時間較晚,但是辣椒所帶來的效益確是巨大的。當前我國很多地方種植辣椒。其中貴州省是辣椒種植大省。辣椒成為貴州省的支柱性產業。
【第1句】:辣椒的來源
辣椒原產南美洲的墨西哥、玻利維亞、巴拉圭等地,15-16世紀開始向世界各地傳播,現已成為世界上僅次于豆類和番節的第三大蔬菜作物,在全球熱帶、亞熱帶、溫帶地區均有種植。辣椒可以鮮食,還可干制或加工成食品和調味品,也可作為醫藥、化工、軍工等方面的原料進行深加工,用途十分廣泛,是世界上發展前景較好的經濟作物之一。辣椒傳入中國的時間較晚(約1640年),進入中國后很快被人們廣泛接受,迅速在我國傳種開來,目前全國辣椒種植面積僅次于傳統作物白菜,居蔬菜作物第二位,但辣椒的總產值和經濟效益卻高于白菜,產值和效益雄居蔬菜作物之首。據統計,我國的辣椒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30萬公頃以上,全國20多個省市都有種植辣椒,其中年種植面積超過【第6句】:7萬公頃的省份有江西、貴州、湖南、河南、四川、陜西和湖北等8個省份。目前我國有6個縣被譽為中國辣椒之鄉,有160多個縣(鄉、鎮)將辣椒作為重要的特色農產品,甚至作為支柱產業加以發展。
【第2句】:辣椒豐產栽培技術
(一)大田整地。
大田整地的目的是為了疏松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團粒結構,提高持水保墑能力,給辣椒幼苗生長創造一個適宜的土壤條件。在整地時必須做到淺耕細耙,一犁多耙達到地面平整,土壤細碎,無明暗坷垃。
(二)科學施肥。
應根據預定的產量進行測土配方施肥。一般肥力較高、小角產干椒250kg/667m2或大角產1500kg/667m2鮮椒的地塊,要求施純氮9kg/667m【第2句】:五氧化二磷6kg/667m【第2句】:氧化鉀【第7句】:5kg/667m2。即:碳銨60kg/667m【第2句】:磷肥50kg/667m【第2句】:氯化鉀15kg/667m【第2句】:鋅肥、硼肥各1kg/667m2;或配制的辣椒專用配方肥50kg/667m2。中下等肥力可適當多施。有條件的農戶,可增施優質農家肥2500kg/667m2。
(三)認真處理地下蟲防治。
辣椒大田地下害蟲有蠐螬、螻蛄、金針蟲和地老虎,如不及時防治,辣椒根部和莖部因地下蟲危害而降低辣苗成活率。因此,要做好防治工作,其方法是用晶體敵百蟲200g/667m2,溫水化開后拌炒麥麩【第2句】:5~【第3句】:5kg/667m2做成毒餌,耙地前均勻撒入大田。
(四)起土壟、覆膜。
地膜覆蓋可提溫保墑,促進辣椒生長發育,有利于多分枝、多開花、多結果,提高產量(一般增產30~40%)同時能提前上市,獲取較好收益。地膜覆蓋的.方法是:大角椒可選用寬幅0.8m地膜,1m劃線起土壟,平均行距50cm,株距40cm,可定植3000~3500株/667m2辣椒。小角椒可選用寬幅1m地膜,按【第1句】:1m間距劃線起土壟,移栽三行辣椒。行距【第36句】:67cm,株距20cm,可定植辣椒9000株/667m2。起土壟,墑溝寬30~【第33句】:33cm,深20cm。
(五)大田移栽。
大田移栽應做到壯苗下地。辣椒苗齡在10~12片葉時移栽,辣苗要求生長整齊、健壯、無病株。移栽時應澆足水壓實苗。密度要求,小角辣椒1【第66句】:67cm一土壟。移栽4行辣椒,株距20cm,定植8000株/667m2;大角辣椒100cm一壟,移栽2行辣椒,株距40cm,定植3000~3500株/667m2。移栽3~5天后如無降雨,就必須運用浂水等措施,保證椒苗成活。在開花結椒期更應注意做好水分管理工作,以確保結果率和椒果商品率的提高。
【第3句】: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堅持以“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原則。
(一)苗期地老虎。
在3齡前,用50%“1605”每畝100g,先用少量水把藥稀釋,辣椒高溫期育苗后噴拌細土15~20kg,順壟撒于苗基部進行觸殺;在3齡后發現地老虎,用90%固體敵百蟲50g,加水1000~1500g,噴拌2500~3000g粉碎炒香的豆餅(麩皮或谷子均可)制成毒餌,在傍晚撒于椒田內。
(二)苗期病害
【第1句】:立枯病:可用【第72句】:2%普力克4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噴霧防治;
【第2句】:疫病:可用50%瑞毒銅500倍液噴霧或澆水前畝用硫酸銅(98%)【第1句】:0~【第1句】:5kg均勻撒于地表后灌水,也可用64%殺毒礬500倍液噴霧防治;
【第3句】:軟腐病:可用72%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1∶1∶200波爾多液噴灑;
【第4句】:根腐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或40%硫磺膠懸劑600倍液噴灑;
【第5句】:蚜蟲:可用1200倍萬靈水劑或800倍樂斯本液噴灑;
【第6句】:螨類:可用三氯殺螨醇1000倍或石硫合劑等殺螨農藥防治。最后一次施藥距采收間隔天數不得少于10d。
【第4句】:辣椒的貯存方法
(一)埋藏法。
此法簡單易行,利用辣椒喜涼怕熱的特性,先在筐或箱底鋪3cm厚的泥或沙,后將選好的辣椒經過消毒處理,晾干后裝入木箱或筐內,一層辣椒一層泥(沙),向上裝至箱(筐)口5~7cm處,再覆蓋泥(沙)密封即可。貯藏的數量要視容器大小。
(二)干躁法。
就是將鮮辣椒涼曬去除水分保存。
(三)作料醬
【第1句】:作麥子醬,就是把小麥洗去臟東西清去雜質后曬干炒熟再用粉碎機打細后用調料水調拌加入鹽辣椒等調味品充分調和,然后發酵8到12天食用。
【第2句】:作苕醬,就是將紅薯切碎后粉碎機粉碎,另用各種調料混合再煮2h倒出至涼卻后放入鹽辣椒及其它類調味品同薯漿混合均勻入缸中發酵7至10天即可食用,其味鮮美可口。
【第5句】: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要重視辣椒的豐產作業,規范種植操作,提高作業效益,使辣椒產業為我省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花椒栽培技術論文
論文導讀:花椒是我省經濟樹種之一。現介紹一些栽培技術供參考。
關鍵詞:花椒,栽培技術
在我省主要分布于海拔2450米以下,氣候溫暖的河湟谷地,在循化、貴德產椒為上乘。論文大全。在熱適宜的條件上,花椒具有生長快,結果早、收益高的特點。五年生單株能產鮮花椒【第2句】:5-【第3句】:5kg.收益100-140元,有農村發展多種經營,脫貧致富的`好樹種。為了廣植利用,種好、管好,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現介紹一些栽培技術供參考。
1選擇適宜種植的地點:
栽培花椒應選背風、向陽、地勢較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排灌方便的中壤質土最好、忌山頂、風口、冷濕地及土質瘠薄干燥等地方栽植。
2精心栽植
種植之前要認真整地,一般株行距2*2,栽植坑深60-75cm,口徑30-45cm,定植1-2年生壯苗,并拌2kg有機肥,踩實保證根系舒展,及時灌足底水即可
3生長期水、肥管理
根據土壤條件,樹勢和樹齡的大小,對未結果的幼樹一般每株施家肥1-3kg,座果樹每株施家肥10-20kg。適當摻些過磷醉鈣為好。論文大全。也可加一些草木灰,以提高地溫,并結合施肥進行翻地除草。澆水,視具體情況布定,一般20天左右一次,但夏末后,必須控水,控肥增強樹體抗寒能力。論文大全。
4防治病蟲害
花椒樹在生長期主要病蟲害有根腐病,葉銹病,花蜘蛛,蚜蟲等。病害應噴施0.1-0.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和清除樹下地面雜草及枯枝落葉,同時對地面噴灑2-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對蚜蟲的危害,可用40%的樂果乳劑1500倍液噴灑二次,基本上可以得到控制。
5采椒注意事項
采摘花椒一般在秋分、立秋左右,果實變紅紫色開始采集,注意勿傷果枝,并將鮮果在陰涼、通風地方攤薄陰干及時收藏,以保持椒香濃味,提高調料藥用商品價值。
紅薯栽培技術論文
1產地環境條件
【第1句】:1環境條件;適應于10度以上積溫3000度以上,無霜期150-165天以上的露地春播區,產地內3公里內無污染愿,大氣,灌水質量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大氣,水質標準。
【第1句】:2選擇土壤疏松的沙瓤土,具有保肥,保水能力,土壤ph值【第7句】:0左右,土壤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的土壤質量標準。
2栽培技術
【第2句】:1播前準備,選擇適應當地氣候條件,高產,優質,抗逆性強,抗病能力強,的紅薯品種,在我鎮有早熟和晚熟兩個品種,早熟品種白天草,晚熟品種紅皮紅瓤瓜。
【第2句】:2育苗;在3月12-20日開始育苗,選擇薯塊均勻,無病無傷,皮色鮮亮的紅薯做薯種,在上苗床前進行消毒處理,方法可用50%甲基托布凈500倍液侵種10分鐘,防治薯苗病害,苗床架勢3-4天后在進行放種薯,在種薯上床后3-4天內用30-32度的高溫進行催芽,后降到25-30度繼續催芽,苗高10工分后降低溫度到25-28度中溫長苗,拔苗前5-6天降低溫度到20度進行低溫煉苗,壯苗的'標準是,莖要粗壯,節間短,剪口處多白漿,葉片肥厚而且大水要適中,頂葉要平齊,苗高20-25公分,苗齡25-30天。
3施足底肥,深根起壟
底肥一般畝施有機肥1500-200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磷酸二銨15-20公斤或料15-20公斤,均撒入壟底。起壟做到壟距,壟溝深淺一致,壟面要求。早熟品種壟寬60—70厘米寬。晚熟品種80厘米壟高20厘米。
4短期移栽,合理澆水
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栽植,早熟品種每畝3600—3800株,晚熟品種每畝3200—3400株為宜,在栽植時應大小苗分開栽植,防止大苗欺小苗,移栽完及時澆透綬苗水。以后看苗的長勢來澆水。
5加強田間管理
【第5句】:1及時杳苗補苗保證全苗。
【第5句】:2及時中耕除草,在載后及早進行中耕除草,以促進根系發育,一般進行2—3次。
【第5句】:3科學澆水和施肥紅薯前期以促根分枝為管理目標,田間持水量為60%—70%為好,在伸蔓期畝追尿素5—10公斤。以促壯株生長。紅署塊澎大期,可噴施二氮鉀2次,以促薯塊膨大。
【第5句】:4莖蔓管理。在甘蔓莖時出現旺長的地塊,用20%必壯噴施莖葉,可起到控上促下的作用,間隔15天左右,共噴2—3次,甘著莖葉生長旺盛,易消耗養分,應及時提蔓1—2次,提蔓時應輕提輕放避免莖葉損傷,有利于提高產量。
6病蟲害防治
病害:甘著黑斑病:用5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漫苗可有效防治葉病。蟲害:地老虎可用【第7句】:4%狂龍勁樹在傍晚噴施于地面秧基部,也可用60%辛硫磷拌細土撒在壟面可有效防治。
在中后期豆蟲食葉為害時,用【第2句】:5敵殺死每畝30-35克均勻噴霧可有效防治。
紅豆杉栽培技術論文
1紅豆杉的形態及生長特性
紅豆杉為典型的陰性樹種,適合生長在濕潤氣候。其生長周期較長,一般開花結果在生長30~40年之后,生長初期較慢,速生期為在5~35年期間;在生長前期紅豆杉胸徑生長較慢,速生期在10~30年期間,一般林木成熟期要50~60年。由于花期不遇或種間隔離的較遠等原因導致種子數量較少,從而限制了傳粉授精,使種子產量受到影響。因紅豆杉種子在自然條件下具有深休眠的特性,萌芽要經過18個月,這些因素給紅豆杉種群增加了難度。
2紅豆杉栽培技術
2.1苗圃地選擇及整理
云龍縣種植紅豆杉應選擇地勢平緩、土層深厚、水濕條件較好處營建苗圃,土壤宜選擇微酸性的深厚濕潤性棕壤或富含腐殖質呈中性土壤。對苗床土壤進行深翻、平整,以每平方米0.5%高錳酸鉀或5~8g/m2多菌靈噴灑苗床對土壤進行消毒。按株行距0.4m×0.4m開洞,要求洞深40cm左右,待消毒5~7d后進行備栽。因紅豆杉為易扦插生根的樹種,一般選擇扦插栽植,育苗移栽為最主要的繁殖方法。
2.2搭建溫棚及蔭棚
由于紅豆杉扦插育苗對溫濕度有較高的要求,因此必須用蔭棚或溫棚,一般將溫度控制在5~30℃,濕度70%~80%為宜。在搭建大棚時,要確保棚高于2m,為方便通風控溫兩頭應各留一個通道。由于紅豆杉幼苗喜蔭,應覆蓋兩層遮陰網在溫棚上,透光率為30%。
2.3插穗選取及處理
采條時通常選擇母樹已充分木質化的粗壯枝條,插穗時選擇萌生枝或頂部側枝最佳。一般3月份為最佳的采條時間,要隨采隨插。插穗長度控制在10cm左右為宜,過長會降低其成活率。剪穗時,在距腋芽1cm的上端切口處平截,以葉柄基部為下切口,將其剪成馬耳形,由于大理州云龍縣多為幼齡硬枝帶葉扦插的方式,因此只需捋除插穗下端入土段的葉子,保留上端的葉片。將插穗用ABT6號生根粉100mg/kg水溶液進行浸泡后,以50根一捆進行捆扎,方便搬運和處理。
2.4扦插及管理
扦插時采用直插的方式,插入深度不能過深,以穗條長度的1/3為宜,插后將床土用手壓緊,扦插密度為5cm×10cm,扦插完成后應澆適量的水,以保證穗條成活。在插后管理工作中,控制好棚內的溫度和濕度是重點,該階段應將溫度穩定在25~30℃,在低于20℃或超過30℃的情況下應通過增加透光、噴水等方式采取增溫或降溫措施,但降溫時盡量不要將兩邊通道打開,這樣會導致空氣濕度降低。棚內濕度應保持在70%~80%,在低于60%時,應通過噴水或噴霧提高空氣濕度,通常大棚密閉后可長時間保持高溫濕潤的環境,紅豆杉插穗的生根非常有利[3]。此外,為避免雜草與插穗爭肥爭水,在苗木管理過程中應將除草作為一項重點工作,定期進行人工拔草。通常插穗后40~50d開始生根,長出的水根又白又粗,此時可以適當的噴施0.5%的磷酸二氫鉀,并定期澆水,給插穗提供必要的養分,以防止苗木“假活”。待苗木生根之后,為避免苗床干燥,更應加強水肥管理,可追施適量的尿素,2年生的扦插苗便可出圃用于造林。
3紅豆杉造林技術及采收利用
云南紅豆杉造林時間宜選擇在春季2~4月,造林地選擇在海拔1600m以上的山地,要求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塊狀整地,挖穴大小60cm×60cm,深50cm,株行距1.5m×2.0m。造林宜用3年生以上的.苗木,造林后,每年進行1~2次追肥和松土除草,連續撫育4~5年。紅豆杉幼苗在生長過程中具有明顯的階段性,出苗后前兩年實生苗植株高度和莖粗生長緩慢,株高年增長不足10cm,而3~5年生苗株高年增長逾20cm,一般春秋季生長緩慢,而夏季生長較快。
3.1采收季節采收
紅豆杉的主干和枝葉是其栽培的主要目的,以此來提取紫杉醇。一般選擇在11月份為最佳的采收期,主要因考慮到紅豆杉生物量的因素,此時間段紫杉醇等藥物成分含量最高。
3.2采收方式采收
云南紅豆杉原料的方式有全株利用、截干采收和枝葉剪收,一般集約化經營水平較高的大田栽培模式主要運用全株利用和截干采收的方式,全株挖掘帶根采收或截斷距離地面20cm的主干進行整株收獲。而四旁種植模式或山地栽培選擇枝葉剪收的方式,修剪過程中將主梢或主桿保留,采集1~3年后可生長出枝葉,這種采收方式可使紅豆杉在短時期內恢復,每年可采收一次。
4紅豆杉的效益分析
紅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具有寶貴的藥用價值,是國際公認的抗癌原料良藥,一支用于治療癌癥的紫杉醇針劑價格約為800~1000元,海外的紫杉醇價格甚至已達到30萬美元/kg。同時,紅豆杉在消積食、驅蛔等方面也是珍稀的藥材。之外,紅豆杉可供室內裝修、家具、建筑、車輛等,具有較高應用價值。現以每畝平均種植紅豆杉370株來進行計算,可修鮮株500kg,每公斤按照10元賣出,則種植收入5000元/畝,其中每畝的種植成本為1000元,根據計算得出,收益為4000元,可見種植紅豆杉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同時隨著經濟效益的提高,每年種植收入可增加10%~15%,是名符其實的“搖錢樹”,也是幫助農民致富的好途徑。
5結語
紅豆杉全身都是寶,集藥用、用材及綠化于一身,被稱為植物里的“活化石”,具有廣闊的種植前景。但由于紅豆杉自然資源較為匱乏,且藥源也非常緊缺,因此在加強紅豆杉資源保護的同時,應通過人工培育繁殖紅豆杉,有條件的地區也可以適當的開發利用,使紅豆杉資源匱乏的問題得到解決,從而實現紅豆杉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上一篇:形容信心的五字標語錦集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