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白鷺的文案
【第1句】: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鷺不會唱歌。但是白鷺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白鷺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詩。
【第2句】:白鷺,你們像一場霧,彌漫在這個城市上空,彌漫在我的心間,彌漫在一片憂傷的河流上。
【第3句】:白鷺,你震翅高飛吧,雖然我那般向往你們的世界,向往你們這些美如心顫的生靈,但我還是愿意你們震翅高飛,飛上天空,停歇在枝頭,那么優雅又那么驕傲,就算是生命倒了盡頭,你們也要悄悄地藏在枝柯間,不要暴露在者現代化的城市面前,你們的亡靈也一定是美麗的,高潔的。
【第4句】:白鷺,你雙腳修長,脖頸修長,嘴巴還是那么修長,還有那對飛翔的翅膀,也是那么修長,我枯瘦的十指,原本像那幾枝沒有葉芽的'竹竿,正好用來寫詩,可是你卻比我這十指還有修長,因為修長,所以你從煙霞中飛來時,從林間飛來時,從陽光中飛來時,像是窈窕淑女,風情款款,卻又矜傲不改。你飛來時,我舉不起畫筆,勾勒不出你倚枝離枝那一剎那的風情;我填詞度曲的歌兒在喑啞掉了,唱不出你繞大樓高飛貼河面滑翔的那種神韻。
【第5句】:本報記者乘船深入盤錦濕地,目睹了難得一見的景象數百只白鷺在遼河邊翩翩起舞!昨日上午,記者乘船沿著遼河向下游行駛。兩岸翠綠的蘆葦映入眼簾,不時傳來清脆的鳥鳴……“好美的鳥!”記者情不自禁地喊了出來。在距離船大約300米處的岸邊,有一群白色的大鳥,它們在悠閑地漫步,不時翩翩起舞,在河面低飛戲水,場面蔚為大觀,形成“鳥從綠出,水天一色”的迷人景象。“這就是杜甫筆下的白鷺,”同行的濕地專家李先生說,“它們就是濕地里的白色精靈。”
【第6句】:我豎起十指搭建一片樹林,白鷺,你潔白如雪的翅膀伸展開來,鋪滿陽光,我的十指就暗淡無光了。你掠過我的十指尖端,優雅卻又驕傲地飛遠,只有那灑下的一點影子,落在我的手掌中,像一只夢中的曲子,勾起我無端的遐思。你可以高飛藍天,你可以優雅美麗,你可以不食人間煙火,但是我,永遠站在我十指的陰影下面,雙腳依靠著厚實的土壤,思念著煙霞,無摸著這個炎熱的下午,仰望著你飛離去,飛出我的視野,最后飛出我的瞳孔,化成白云,留在了天上。
【第7句】:白鷺是鳥類的一種,曲頸“S”形,細細的長喙象把剛勁的尖嘴鉗;鐵青色修長的細腿,常常喜歡單腳獨立;通體雪白的羽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美麗可愛。
【第8句】:那天我到東溪邊,看到很多白鷺。白鷺,它們又飛回來了。它們在溪中戲水,它們在草上漫舞;它們在岸邊捕魚,它們在水里謀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有趣,幸福而又快樂!是啊,白鷺,它又飛回來了。
【第9句】:大作家郭沫若寫過一首清新雅致的贊美白鷺的散文詩。“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分則嫌白,黛之一分則嫌黑。”
【第10句】:“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這是劉禹錫的《白鷺兒》。這首詞飽含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極,“高格”、“雪不敵”、“獨凝寂”、“孤眠”、“久立”,這些詞,盡現了白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習性。
【第11句】: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第12句】:我站在河流對岸,站在橋上,站在樹林下面,舉起手里的相機,卻始終只能拍到你遠遠的身影。當我屏氣凝神,躡手躡腳靠近你的時候,你其實早已知道了我的到來,所以你回過頭來瞟了我一眼,輕輕震動翅膀飛走了,飛走了,帶走了我的向往,只留下一種情思,在我心底纏繞。我想要和你一起飛翔,但是我卻沒有翅膀,只能無奈嘆息。你是屬于天空的,我是屬于大地的,天空那么高那么遠那么干凈純粹,大地那么深那么樸實那么粗獷渾濁,所以你是輕靈的優雅的,我是笨拙的鄙陋的。我只能用照相機,留下你的身影,留下一點點繞來繞去的思念。
【第13句】:抬眼在藍天下,一只只白鷺正張開碩大輕巧的翅膀,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向不遠處的懸鈴木樹上飛去,忽又旋回飛向水塘中,停在水草堆上,穿來往去的玩耍。游客們往往禁不住停留腳步,住足觀看,或拿起數碼相機,舉手按動快門,拍下白鷺展翅飛翔,動人美麗的一刻。。。。
描寫白鷺的詩句
關于白鷺的詩句有很多,本文收集了部分描寫白鷺的詩句,整理后列表如下:
《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張志和。其古詩全文如下: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翻譯】
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的翱翔,江上黃綠色的魚兒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坐在船上,他被美麗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
《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作者是唐朝文學家杜甫。其全文古詩如下: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翻譯】
翠綠的柳樹,在河邊搖蕩,引來了愛嬉鬧的黃鸝。兩只可愛的黃鸝鳥,不斷的鳴唱,好像在贊頌柳樹的美麗。抬頭一看,許多只又白又可愛的白鷺排著整齊的隊伍,一齊向蔚藍的天飛去,樣子真是令人喜愛。從小小的窗戶里望出去,西邊的山嶺依然被白雪所覆蓋,那潔白的雪,好像是永遠溶化不掉的樣子,一直罩在山頂上。接著,我打開門,望著遠遠的湖泊,看著那正要遠征的東吳戰艦,一排排,一排排,真像是一條條水中的蛟龍啊。
《登金陵鳳凰臺》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古詩全文如下: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翻譯】
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鳥來這里游憩,而今鳳凰鳥已經飛走了,只留下這座空臺,伴著江水,仍徑自東流不息。當年華麗的吳王宮殿及其中的千花百草,如今都已埋沒在荒涼幽僻的小徑中,晉代的`達官顯貴們,就算曾經有過輝煌的功業,如今也長眠于古墳里了,早已化為一抔黃土。我站在臺上,看著遠處的三山,依然聳立在青天之外,白鷺洲把秦淮河隔成兩條水道。天上的浮云隨風飄蕩,有時把太陽遮住,使我看不見長安城,而不禁感到非常憂愁。
《積雨輞川莊作》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古詩全文如下: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翻譯】
連日雨后,樹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煙冉冉升起。燒好的粗茶淡飯是送給村東耕耘的人。廣闊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鷺掠空而飛;田野邊繁茂的樹林中傳來黃鸝宛轉的啼聲。我在山中修身養性,觀賞朝槿晨開晚謝;在松下吃著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葷腥。我已經是一個從追名逐利的官場中退出來的人,而鷗鳥為什么還要猜疑我呢。
《白鷺鷥》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心閉且未去,獨立沙洲旁。
【譯文】
一只白鷺鷥飛落在水面上,遠遠看去像落下來一團白霜。詩人看到這副畫面覺得心里悠閑,暫且佇立在這沙洲旁邊吧。
《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白鷺拳一足,月明秋水寒。
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譯文】
白鷺鷥拳著一條腿,單足立在冰涼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灑滿大江。白鷺鷥受人驚嚇以后,高飛而起,直向波濤洶涌的使君灘飛去。
《湖上》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徐元杰。其古詩全文如下:
花開紅樹亂鶯啼,草長平湖白鷺飛。
風日晴和人意好,夕陽簫鼓幾船歸。
【譯文】
在那開滿了紅花的樹上,歡躍的群鶯在不停的鳴叫;西湖岸邊已長滿了青草,成群白鷺在平靜的湖面上翻飛。暖風晴和的天氣,人的心情也很好,趁著夕陽余暉,伴著陣陣的鼓聲簫韻,人們劃著一只只船兒盡興而歸。
《出郊》作者為明代文學家楊慎。其古詩全文如下:
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
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
【譯文】
山上的田,高高低低就像樓梯;山下的田,塊塊分割猶如棋盤。忽然一群白鷺飛過田野,點破了秧田里秧苗成片的綠色。
《欒家瀨》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王維。其古詩全文如下:
颯颯秋雨中,淺淺石溜瀉。
跳波自相濺,白鷺驚復下。
【譯文】
山谷中的溪水蜿蜒曲折,深淺變化莫測。有時出現一深潭,有時出現一淺瀨。所謂瀨,就是指從石沙灘上急急溜瀉的流水。這流水雖然湍急,但明澈清淺,游魚歷歷可數,鷺鷥常在這里覓食。它把腿腳靜靜插在水中,樹枝似的一動不動,直到麻痹大意的游魚游到嘴邊,才猛然啄取。正當鷺鷥全神貫注地等候的時候,急流猛然與堅石相擊,濺起的水珠象小石子似的擊在鷺鷥身上,嚇得它“撲漉”一聲,展翅驚飛。當它明白過來這是一場虛驚之后,便又安詳地飛了下來,落在原處。于是,小溪又恢復了原有的寧靜。
《白鳩辭》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古詩詞全文如下:
鏗鳴鐘,考朗鼓。歌白鳩,引拂舞。
白鳩之白誰與鄰,霜衣雪襟誠可珍。
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馴。
首農政,鳴陽春。
天子刻玉杖,鏤形賜耆人。
白鷺之白非純真,外潔其色心匪仁。
闕五德,無司晨,胡為啄我葭下之紫鱗。
鷹鹯雕鶚,貪而好殺。
鳳凰雖大圣,不愿以為臣。
【譯文】
敲響鳴鐘,擊響朗鼓。高歌《白鳩》,跳起拂舞。
白鳩毛羽潔白,誰可以與之為鄰,霜雪樣潔白的衣襟彌感珍貴。
能平均公道地哺養七個子女,不搶食,食不噎,性情安馴。
首推農政,鳴賀陽春,催促農耕。
天子刻玉杖,上鏤白鳩之形賜與老年人。
而白鷺羽毛雖然很白,但不純真,外型潔白,其心不仁。
既沒有雞的五種德性,也不司晨而鳴,還胡亂啄我蘆葦下的紫鱗魚。
鷹鹯雕鶚,這些猛禽,均貪而好殺。
鳳凰雖然具有大圣德行,也不愿與之并列為臣。
描寫白鷺的優美語段
導語:詩中的“白鷺”不僅是上帝的造物,更是詩人情懷的象征。在我的視野里,白鷺是雪衣雪發青玉嘴,是一樹梨花落晚風。以我如此笨拙的筆觸,如何來抒寫我內心的白鷺。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分享的描寫白鷺的優美語段,歡迎閱讀參考。
描寫白鷺的優美語段
第1句:長著一身雪白的羽毛,伸著長長的脖子,張著一雙長長的翅膀,還有兩條烏黑的長腿,那就是白鷺。看喲,在藍藍的天空中,它們成群結隊,翩翩飛來了,時而展翅在高空中盤旋,時而拍翅降落在地上。它們撲扇著翅膀奔跑在大河邊的淺水里,把雪白的身影映在清澈的水中。它們邁著長腿走在水田中,悠然自得,還向人們展現自己獨特的姿態,昂頭挺胸提起一只腳,用另一只腳站立水田中。
第2句:那天我到東溪邊,看到很多白鷺。白鷺,它們又飛回來了。它們在溪中戲水,它們在草上漫舞;它們在岸邊捕魚,它們在水里謀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有趣,幸福而又快樂!是啊,白鷺,它又飛回來了。
第3句:看到那些白色的身影,聽到它們的鳴叫,我仿佛看到了白鷺們大遷徙時那悲壯的畫面,看到了它們不舍的身影,看到了它們戚戚的眼睛。生命面臨危機時不得不重新尋找適合自己的家園,這一點人和動物是相通的。所以保護環境就顯得尤其重要,惡劣的環境里動物們難以生存。慶幸花巖溪的白鷺們沒有遠離,倘若它們真的杳無蹤跡了,中國白鷺之鄉將如何立名!
第4句:那天我到東溪邊,看到很多白鷺。白鷺,它們又飛回來了。它們在溪中戲水,它們在草上漫舞;它們在岸邊捕魚,它們在水里謀生……這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鮮有趣,幸福而又快樂!是啊,白鷺,它又飛回來了。
第5句:一只白鷺從遠遠的雨空掠過,橫飛到更遙遠的云雨去。仿佛一道光明劃過混沌,你象靈性的火花,在這天雨渾茫的黃昏,以橫飛的流線美和澄澈的光白抒懷著詩意。而你原本是詩化的靈物,雨空掠翔就是一首靈韻的詩。
第6句:從植物的偏愛聯系到動物鳥類,白鷺,一直是我鐘情的動物。記憶里,這份鐘愛從沒有改變。我常說白鷺是人間的尤物,對白鷺的癖好,有些神經質。這樣說是因為我為它寫過許多詩歌,而且想著一直寫下去。靜下心分析一下自己的嗜好,其實是有因果的。白鷺,它愛自由,無拘無束;它,一身素白,姿態優雅從容。
第7句:大作家郭沫若寫過一首清新雅致的贊美白鷺的散文詩。“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分則嫌白,黛之一分則嫌黑。”
第8句:白鷺飛回來的時候,我們的家,我們的東溪,又會增添一份生氣。它們在溪岸邊漫步,它們在溪水中覓食;他們在淡淡的黃昏里,它們在淺淺的溪水間,它們在黑黑的鵝卵石上,飛來飛去。它們唱著它們自己的歌,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地漫舞著。是啊,白鷺飛回來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大人和孩子,在溪邊觀賞它們的舞姿。就會有很多的垂釣者,拋出一根根的弦絲與它們共舞。白鷺,給這清藍藍的小溪,帶來新的生命。
第9句:我讓向導慢下來,我擔心我們的莽撞到來打攪了這些白色的精靈。滿山頭的杉樹,密密的白鷺,你根本就數不清它們的數字。偶爾飛出幾只白鷺,飛過我們頭頂的天空,落在對岸水邊,然后踱著步子尋找食物。我想起家鄉的水田里、小溪里,常常可以看到三兩只白鷺,它們將長長的鳥喙伸入水里捕捉那些小小的水生動物,小魚,螺螄,泥鰍等都是它們的.上好美食。躍進水庫一帶水草豐美,魚類甚多,白鷺不用遠行,餓了,隨便一個飛行就有收獲,所以這里是白鷺天然的棲居之所。
第10句:大河邊,水田中,山溝里,綠樹上,都有它們雪白迷人的倩影。家鄉大河邊的一棵巨大的黃角樹上,就有三百多只白鷺。它們在樹上做窩,娛樂,休息,也繁殖后代。我們遠遠地就看見它們站在樹上,雪白的羽毛在綠色的樹葉中格外耀眼。走到巨樹下,立即聽到一陣接一陣的呵呵的鳴叫,剛看見幾只拍翅飛去遠方,又看見幾只展翅落到樹上。大白鷺們在樹枝上娛樂,有的成雙成對飛來躍去,追逐戲玩,有的昂頭歡交,如癡如醉唱著歡歌,引得別的也爭先恐后唱起來。小白鷺們站在樹枝上練習飛翔,有的膽膽怯怯用雙爪死死抓住樹枝,搖搖晃晃撲扇一對翅膀,有的扇翅噗噗噗噗騰空而起,又趕緊落下,站在原來的地方。
第11句:常德花巖溪,素有“中國白鷺之鄉”的美譽,光這溢美之詞,就足以將我誘惑。據說花巖溪有上萬只白鷺在林間棲息,那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情景啊,青山碧水之間,一群群的白鷺展翅飛翔,它們的身影遮蔽了天空,怎不令人神往。曾經好幾次都想去花巖溪探個究竟,每次都是念叨兩下就沒有了下文。等到一個陰雨天,酷暑消退,天氣涼了許多,我終于得以啟程,前往花巖溪了卻我多年的夙愿。
第12句:行進不到20來米遠,隱隱約約的看到遠方的一個山頭樹梢上開遍了白色的小花,蔚為壯觀,有的花似乎還在輕輕的晃動,躍進水庫竟然還有這樣的景致,著實令我驚訝。等到再近些,定睛細看,哪里是什么花啊,它們是白鷺,我從沒有看到過如此的景象,如此多的白鷺落在杉樹梢上,簡直就是白鷺的海洋,潔白的鳥、綠色的葉相映成趣,它們的聲音連成一片,唧唧咕咕,將山頭鬧得沸騰不已。立在較粗樹枝上的白鷺,身軀穩穩的,不搖不晃,而那些選擇細小樹枝棲息的白鷺,翅膀不停的抖動著,竭力保持身子的平衡,身子越是不穩,它們的叫聲越是熱烈。
第13句:“白鷺兒,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無云,飛去入遙碧。”這是劉禹錫的《白鷺兒》。這首詞飽含了作者對白鷺的喜愛之極,“高格”、“雪不敵”、“獨凝寂”、“孤眠”、“久立”,這些詞,盡現了白鷺的性格特征和生活習性。
第14句:白鷺,一種親近田野的鳥類,是詩人對家鄉上海--南塘,對原野生活的美好回憶。當作者遠離了鄉村,遷徙到城市,生活于上海世博之旅目的地----松江新城時,她發現了她所在的地方是一方福祉——樹林、湖畔、花園,詩意的棲居……詩人深情召喚夢中的白鷺。通過與白鷺的對話,用擬人的手法表達了對家鄉的熱愛,對宜居城市,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由衷贊美。這首詩,篇幅不長,意旨深遠。詩中的“白鷺”不僅是上帝的造物,更是詩人情懷的象征。在我的視野里,白鷺是雪衣雪發青玉嘴,是一樹梨花落晚風。以我如此笨拙的筆觸,如何來抒寫我內心的白鷺。
第15句:你看呀!它們一群一群在天空中飛來飛去,百鳥和鳴。它們三五成群在河邊的淺水中捉魚蝦。它們結伴同行在鄉村的水田里找食物。它們成群結隊在大樹上做窩棲息,開始繁殖后代。那些雪白的身影本來是那么美麗,那么可愛,是我們的家鄉不可缺少的一種色彩。
第16句:最早認識白鷺,是我高中畢業的那一年,我茫然地行走在農田中,幫著父親送水端飯。白鷺在我身邊蹁躚,姿態悠閑,一身素衣,我銘記于心。我想云中鶴,華亭鶴都很美,而它的美,活在遙遠的歷史里,是一份久遠的緬懷。眼前只有這優雅的白鷺與我很近,它以它的高潔、隱逸陪伴著我的寂寞。因為白鷺,寂寞便是芬芳。
第17句:“一汪清淺水草在夢里蜿蜒/修長的記憶特立獨行的姿容/品味每一個黃昏孤獨的清寂/偶爾也會成群結伴涉水而來/也許,故鄉的那朵野菊/深藏在某個角落/也許,故鄉的那叢原野/是一片幽綠的記憶/夢中,你一身素雅,潔白淡然的芳澤/一聲清麗,悠揚婉轉的鳴叫/無數個深夜喚醒纏綿的水草/白鷺啊,我已遷居華亭湖畔/我的愛人,我所豢養的一朵白睡蓮/早已臨水而居/沿著故鄉白玉蘭大道/你一路翱翔/在美麗的中央花園/款款而落/那里花香鳥語那里碧波蕩漾/那就是我的家我所在的城市/也是你浪漫的歸宿。”
李白《白鷺鷥白鷺下秋水》翻譯賞析
《白鷺鷥·白鷺下秋水》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白。其古詩全文如下:
白鷺下秋水,孤飛如墜霜。
心閉且未去,獨立沙洲旁。
【翻譯】
一只白鷺鷥飛落在水面上,遠遠看去像落下來一團白霜。詩人看到這副畫面覺得心里悠閑,暫且佇立在這沙洲旁邊吧。
【鑒賞】
李白詩歌以抒情為主。他真正能夠廣泛地從當時的'民間文藝和秦、漢、魏以來的樂府民歌吸取其豐富營養,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獨特風貌。他具有超異尋常的藝術天才和磅礴雄偉的藝術力量,一切可驚可喜、令人興奮、發人深思的現象,無不盡歸筆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稱。與李商隱、李賀并稱“三李”。又與杜甫齊名,世稱“大李杜”。韓愈曰:“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上一篇:工地上的標語標牌匯編5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