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作文指導:材料作文擬題技巧
“自擬題目”是話題作文和材料作文的一個重要寫作要求。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材料作文擬題技巧,歡迎大家閱讀!
【材料作文擬題技巧】
就高考作文評分細則看,沒有擬寫文章標題扣2分,好象分數值并不高,但從作文閱卷實際情況看,如果自擬了一個標題,它的好壞,其潛在的價值遠遠不止2分。
必須明白擬題的重要性
有一位攝影愛好者,拍攝了一幅某少女在樹林里撐著傘的鏡頭,畫面、色彩和角度都不錯,起名《晨曦》,此稿投向多個雜志社,結果都被退稿。后來有一位專業人士建議作者把題目換為《有約》。結果不但見諸報刊,還獲得了三等獎。
標題是文章內容和讀者情感心理之間的第一個接觸點;
標題是讓閱卷老師慧眼為之一亮的第一點。
好題目的作用
【第1句】:結構作用
古人云:題者,額也;目者,眼也。就是說,題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額和眼睛。“題好文一半”,好的題目準確、簡潔、醒目、新穎,能引人注目,發人深省,或給人以深深的啟迪。題目擬得如何,直接關系到作文的質量,影響到作文的`藝術感染力。
【第2句】:心理作用
先入為主,第一印象。對于作文,首先躍入閱卷者眼中的是文題,題目的好與否直接影響到閱卷老師對文章的評分。
【第3句】:評分作用
不擬文題扣2分,擬題不當扣1分。實際上,由于前二者的原因,如果不擬題或擬題不當,其隱性失分絕對不止一兩分。
擬題存在的問題:
【第1句】:題目偏離材料的限定。
【第2句】:題目過大、寬泛,沒有針對性。
【第3句】:標題過長,顯得松散。
【第4句】:題目與內容不符,文不對題。
最無語的是:不擬題!
好標題具備以下特征中的一個或多個。
【第1句】:語言準確、鮮明、簡潔。(不超8個字)字數過多顯得松散。多用詞語或短語,一般不用文案。
【第2句】:角度合適(范圍要小)不要太大太泛。
【第3句】:內容要精,題目能揭示文章內容或顯示文章主旨。
【第4句】:耐人尋味,能激起閱讀者的閱讀欲望。
【第5句】:根據文體擬題。雖然同一標題可以寫成不同的文體,但大多數標題還是能體現出一定的文體特征的。
新材料作文擬題方法
第一種方法:保守擬題法
【第1句】:看關鍵詞
這種擬題方法一般就是以“材料中的關鍵詞”為題目。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放手”,例如事情成功與否有時不受自己控制時,就應承認自己有所不能,這時需要放手;不把現成的答案提供給別人,而是讓他從錯誤中學到東西時,需要放手;為了從失敗中成長,為將來積極策劃時,需要放手;放手,不比堅持來的容易,它需要直面艱難抉擇的勇氣,以及權衡得失的智慧、剎那取舍的決斷。放手,是選擇,不是放棄;是樂觀,不是悲觀;是在人生路途中轉一個彎,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輕裝上陣。
關鍵詞是:放手;題目:放手。
【第2句】:找關鍵句
有個國王清早到花園散步,驚訝地發現所有的花都枯萎凋謝了,探問之下才知道:橡樹自怨沒有松樹高大俊秀所以厭世,松樹又恨自己不能像葡萄多結果子,也不想活了,所有的植物都因為恨己不如人而全無生機。而在花園的某個角落,卻有一株小小的安心草,在暮氣中開著燦爛的花朵。國王欣喜地問它為何可以如此?它說:“因為我知道你種我,就是要我做安心草。所以,我就快樂地做好我自己。”
關鍵句是“因為我知道你種我,就是要我做安心草。所以,我就快樂地做好我自己。”
題目:快樂地做好自己
第二種方法:保險擬題法
【第1句】:添加前后綴法
尋找材料的關鍵詞,關鍵句、用添加前后綴法、造句法,以文章的觀點作為題目。
材料的關鍵詞是:放手
題目:學會放手
放手也是一種愛
放手不等于放棄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成長需要放手
放手是一種智慧
放手——風雨后的晴空
作文擬題訓練
閱讀下面的材料,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孔子:“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也。”意思是說:忠誠地勸告他,恰當地引導他,如果不聽也就罷了。不要自取其辱。
意大利名人朗根尼西:“不要給我忠告,讓我自己去犯錯誤。”
歌德:“接受忠告,就是增進一個人自己的能力。”
美國批評家羅伯特,林德:“友誼絕不會忍受長期和頻繁的忠告。”
方法一:添加前后綴法
找到材料的關鍵詞,在關鍵詞的前后添加詞語,形成觀點擬題目。
忠告之道
忠告是金
忠告,適可而止
不妨聽一聽忠告
請聆聽生活中的忠告吧
【第2句】:找關鍵詞句法
丹頂鶴的頭上有一塊是紅色的。麻雀發覺丹頂鶴這紅色非常美麗,也想把自己的頭上弄一塊紅色。
它問丹頂鶴怎樣才會變得這么美。丹頂鶴說“說來也容易——那天,一只小兔受到毒蛇的攻擊。我眼看著這一幕,急得不得了。我大叫一聲,一個俯沖朝毒蛇撲去。蛇恐怕我是老鷹,嚇得逃走了。可我呢,因為沒注意,頭碰在了一塊大石頭上,結果淌血了。所以,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啦。”
“啊,你的美是因為付出代價的!”
關鍵句是“啊,你的美是因為付出代價的!”
題目:美要付出代價
有一個獵人,在湖沼旁張網捕鳥。不久,很多大鳥都飛入了網中,獵人非常高興,趕快收網準備把鳥抓出來;沒想到鳥的力氣很大,反而帶著網子一起飛走了,獵人只好跟在網后面拼命跑。
一個農夫看到了,笑獵人:“算了吧,不管你跑得多快,也追不上會飛的大鳥呀。”
但獵人卻堅定地說:“不,你根本不知道,如果網子里只有一只鳥,我就真追不上它,但現在有很多鳥在網子里,我一定能追到。”
果然,到了黃昏,所有的鳥兒都想回自己的窩,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湖邊,有的要回草原。于是那一大群鳥就跟著網子一起落地,被獵人活捉了。
關鍵句是:“不,你根本不知道,如果網子里只有一只鳥,我就真追不上它,但現在有很多鳥在網子里,我一定能追到。”
題目:只有眾志成城,才能取得成功
人多未必力量大
確定方向,努力拼搏
齊心協力,方能無往而不勝
第三種方法:創新擬題法
創新擬題法的實質就是充分利用各種手法擬題。
修辭手法
【第1句】:比喻【第2句】:擬人
【第3句】:反問【第4句】:仿擬
【第5句】:對比【第6句】:對偶
【第7句】:夸張【第8句】:引用
【第9句】:雙關【第10句】:移就
其他手法
【第11句】:仿用公式法
【第12句】:逆行擬題法
【第13句】:舊瓶裝新酒
【第14句】:并列組合法
【第1句】:善用明喻
以“材料作文的關鍵詞或短語”開頭,然后以一個破折號引起,再將比喻的內容點出。
《放手——風雨后的晴空》
《挫折——人生的財富》
《信心——低谷暗影里的陽光》
【第2句】:大膽用暗喻
用“是”字句構成“暗喻式”題目
《創造是騰飛的翅膀》寧夏卷
《感情不是保險繩》全國卷
《讀是品味人生的良藥》江西卷考題
【第3句】:借喻出彩
《莫讓浮云遮望眼》
《借我一雙慧眼》
《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話題作文擬題技巧
【第1句】:修辭法
【第1句】:比喻。以“挫折”為話題——《別抱怨手上的牌》
以“環保”為話題——《點燃綠色的火焰》
2000年杭州中考加試卷作文關于“孝”——《請給老人一輪暖陽》
2001年杭州“關注生活”的話題——《我愛曲線的生活》
【第2句】:夸張。以“挫折”為話題——《那個障礙粉碎了我》
【第3句】:反問。99年高考,“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是誰?》
【第4句】:設問。以“效率”為話題——《我從日本郵局取回了什么?》
【第5句】:借代。“關注生活”話題——《傾聽自己的心跳》,“心跳”代指某次獨特的自身經歷。
【第6句】:對偶。以“環保”為話題——《一頭白發,滿山青蔥》
【第7句】:擬人。以“樹”為話題——《樹的“嘆息”》。以“環保”為話題——《地球就診記》
【第8句】:呼告。以“書”為話題——《別了,漫畫書!》。以“關注生活”為話題——《給生活加點苦吧!》
【第2句】:引用法
【第1句】:引用詩句
99年高考“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登幽州臺歌》,表示對移植記憶的困惑。
2000年高考“答案是豐富多采的”——《橫看成嶺側成峰》——蘇軾——《題西林壁》
寫某件發生于雨后的事件——《瀟瀟雨歇》——岳飛——《滿江紅》
【第2句】:引用流行歌詞
以“寬容”為話題——《一笑而過》——那英
以“素質教育”為話題——《未來的主人翁》——羅大佑
以“家庭”為話題——《我要的幸福》——孫燕姿
以“心愿”為話題——《一千零一個愿望》——Fourinlove
【第3句】:引用名句
以“素質教育”為話題——《救救孩子》——魯迅《狂人日記》
以“關注生活”為話題,寫生活對人的考驗——《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高爾基《海燕》
以“友誼”為話題——《百年孤獨》——加西亞馬爾克斯同名小說
以“親情”為話題——《滴滴香濃,意猶未盡》——麥氏咖啡廣告語
【第3句】:反常法
以“競爭”為話題——《感謝你的`敵人》、《珍惜你的痛苦》、《敗了,多好》
以“關注生活”為話題——《往事并不如煙》、《以胖為榮》
以“素質教育”為話題——《真想做個后進生》、《渴望停電》
【第4句】:符號法
【第1句】:數學符號
以“游戲”為話題——《7+18》——學習與游戲的結合
一則新聞報道——《99+1=0》——合格產品99個,不合格產品1個,前功盡棄。
以“素質教育”為話題——《成績素質》
【第2句】:標點符號
以“關注生活”為話題——《生活——???》生活充滿了新鮮,需要隨時關注
【第5句】:點鐵法(北宋江西詩派黃庭堅主張“脫胎換骨,點鐵成金”)
以“童年”為話題——《水中的童年》《與櫻木花道一起成長》
以“父親”為話題——《從頭開始》——作為理發師的父親
以“幫助”為話題——《“人”字是支撐的結構》——護送殘疾同學上學
高考作文寫作指導:作文擬題技巧
俗話說得好:“佛靠金裝,人靠衣裝”,作文也靠題裝。這是一個重視包裝的時代,像一本精彩的書要有一個好的封面,優質產品要有精美的包裝。好的標題能收到引人入勝、先聲奪人的效果,同學們切莫等閑視之。這幾年來,高考命題者總是提供材料,提出某個話題讓考生根據材料,自擬題目作文,既考查同學們選擇角度確立中心的能力,又考查同學們的概括表達能力。
(1)作文擬題的要求:
【第1句】:標題范圍盡量要小,要從自己確立的角度出發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不要落俗套。如果標題萬一太大,可以采用副標題的方式加以限制。
【第2句】:標題不能過長,標題過長則顯得松散。
【第3句】:標題要含蓄,把思維蘊涵于形象的標題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且能加深閱卷老師對文章內容的印象和體會。
【第4句】:擬一個好題目,把題目演繹成一個生動的故事,用故事表達一個新穎獨特的思想[可以適當想象,但要聯系實際生活].
【第5句】:擬題時要善于聯想。聯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事理推想到與其相關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維過程。聯想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
[1]相關聯想,由桌子聯想到椅子[空間關聯].
[2]相似聯想,由春蠶聯想到老師[奉獻精神相似].
[3]相反聯想,由安樂想到憂患[實質上的相反]
總之,聯想要豐富,要融于廣袤的時空中,聯想合理,就要抓住事物間的聯系點。
(2)作文擬題的原則:
【第1句】:巧:作文的題目與文章的立意、構思的角度密切相關、相輔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構思才會擬出巧的題目,反之亦然。所謂“題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2000年高考作文題,有個考生擬為《一花一世界》,一花便是一個世界,世界上有數不清的花,便有說不清的\\\\\\\“世界\\\\\\\”答案怎么是一個呢?既切題意,信息量又多,給人很開闊的想象空間。
【第2句】:俏:題目如同商品的包裝,別出心裁的包裝會贏得顧客的青睞,同理,出人意料的題目會讓人“一見鐘情”。題目新穎別致,會產生一股強勁的吸引力。
如,1995年全國高考作文有一考生這樣擬題:《你指責他+他指責我+我指責你=不能正確對待別人》。
再如,有人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兄弟倆睡一頂蚊帳內,分睡兩頭,帳內有蚊子,誰也懶得趕。兄弟倆被蚊子咬得睡不著,就用媽媽準備好的蒲扇只把自己這一頭的蚊子趕走。趕來趕去,蚊子依舊在帳子里咬人。\\\\\\\”如果以這一故事作為題材寫一篇自擬題目的議論文,可從這些角度擬出如下這些題目:
從兄弟倆只顧自己一頭,不顧對方一頭,可擬出——《要關心他人》、《不要以領為壑》。
從兄弟倆沒有聯合起來共同趕蚊,可擬出——《齊心協力才能消滅蚊患》、《各自為陣,后果不堪》。
從兄弟倆都沒徹底將蚊子趕出帳外只顧眼前片刻安寧,可擬出《把眼光放遠一點》、《鼠目寸光者,戒!》
從兄弟倆趕蚊的后果,可擬出——《自私自利終將害自己》。
從媽媽為他倆已預備好蒲扇而二人卻不能趕走蚊子,可擬出——《青少年要培養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以上諸題目,都是根據議論的不同角度擬出的,而且是較為切題的。但要標出新意,這些題目確實欠鮮,這就需要反復思考,仔細琢磨。如果我們這樣去思考,兄弟倆人趕蚊子毫無結果,這不是數學上的1+1=2,而是實際效果中的1+1=0.所以,擬出《1+1=0》為題更有一翻趣意。
(3)作文擬題的方法:
【第1句】:標新立異
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起名字,“皇覽揆余初度兮,肇賜余以嘉名”。我們寫文章,也要給它起一個“嘉名”。人們一般都是先看了文章的標題再看正文的。文章的標題不好,叫人看了很反感,人們便不再看正文;文章標題一般化,也引不起人們的興趣。因為標題不好而使讀者失去閱讀興趣,那是很冤枉的。
好奇,是人們的共同的心理特點,文章的內容新,文章的標題也要新才行。所以標新立異,應當作為擬定文章標題的一個思路。
有位女同學寫了一篇內容很好的文章投給一家語文報,內容是她到水籠頭那去接水,等著接水的人很多,她就把自己的水桶放到前邊去了。一個上幼兒園的小女孩“挺著企鵝似的小胸脯”向她提出了批評,見她難為情,那小女孩就說:“大姐姐,你要有急事你就先接水吧,我排在你原來的地方去。”本來很有趣味的文章,她卻用了“一件小事”作標題,編輯給她改成《小女孩教育了大姑娘》,使文章增色不少。
【第2句】:拙中見巧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種體驗:一個靈巧的人做了一件靈巧的事或做了一個靈巧的動作,我們并不覺得新奇;一個笨手笨腳的人做了一件靈巧的事或做了一個靈巧的動作,我們就會覺得新奇。
文章的標題也有這種情況。有時使用一個貌似笨拙的標題反而比使用一個巧妙的標題更能引起人們的注意。這種標題把巧蘊涵在拙里邊,拙中見巧,那的確比巧中之巧更見功夫。
有位同學作文時寫她一位同桌,也沒什么新鮮事,一件事是本組做值日時,因為明天開運動會,別的同學都到操場看熱鬧去了,她的同桌就一個人把教室打掃干凈;再一件事是考英語時她的同桌有一道題不會作,她把答案寫在條子上遞過去,她的同桌卻不看。這點小事本沒有什么,可是她在標題上動了腦筋,她避開了《我佩服的一個人》等一般化的標題,也避開了《閃光的心靈》等帶些藝術性的標題,選擇了一個貌似笨拙的標題——《傻同桌》,這個“傻”字用得真好,不但表現出同桌的好品德,也表現出自己對同桌的摯愛。
【第3句】:平中見奇
就像在一群花枝招展的姑娘當中那位全身縞素的姑娘反而更引人注目一樣,在眾多奇絕的標題之中平實的標題反而更加顯眼。
有一位同學參加作文競賽,寫的是她的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和睦相處的事,重點寫來自不同家庭的妯娌們互相團結、尊長愛幼的情況。她給自己的文章擬了一個平實的標題——《嬸兒們》,在比賽中獲獎。除了文章內容之外,不能不說和標題有一定的關系。
有位同學假期探親時親眼見到了黃河,感觸很深,把它寫入了作文。擬個什么樣的標題好呢?他使用平中見奇的方法——《我見到了黃河》。這個標題把一個中學生聽到過黃河、讀到過黃河之后,有幸親眼一瞻中華民族搖籃風采的那種崇敬和自豪的感情充分表現出來了。
【第4句】:引起懸念
有的文章的'標題,把文章的主題全盤揭示出來,讀者對它所揭示的主題恰好特感興趣,這樣的標題當然能喚起讀者的閱讀欲望。
可是,有些時候標題把文章內容全部揭示出來,讀者反而不再有閱讀的興趣。讀者一看標題,知道某問題已成定論,知道了某人的命運,知道了某事的結局,就不愿意再看正文了。在這種情況下,就用到了另一種擬定標題的方法——引起懸念。
標題中只提出論題而不寫出結論;標題中只寫出所記人物而事跡不詳;標題中只露某事端倪而成敗利鈍未卜,這樣就會引起讀者的懸念,迫切希望知道下文。
根據有些地方男女同學不能正常交往這一情況,某家語文小報編發了三篇文章:一篇是通過一次平墊臭水溝的義務勞動,男女同學互相幫助,臭水溝也平了,男女同學之間的鴻溝也平了,標題是《溝平了》;一篇是通過一次班級籃球賽,打破了男女同學的界限,標題是《越過“三八線”》;另一篇是一位班主任經過三思,終于不再阻止男女同學在一起跳舞,自己也加入了青年友誼圓舞的行列,標題是《舞曲又響了》。這三篇文章的標題都起到了引起讀者懸念的作用。
下面列舉幾則近年高考作文的自擬題目供大家參考:
《惟“險遠之地”見“奇觀”》《論生活中的“花”與“刺”》
《論“帶刺”的玫瑰》《花傘》
《水鄉的橋》《五環旗》
《妹妹的圓臉》《荷葉上的露珠》
《春雨瀟瀟》《還是我去干》
《洗禮》《他和她》
《紅雨衣》《從凈化自己腳下的那塊土地開始》
《動口與動手》《梧桐樹下》
《樹皮“爆響”的話題》
【第5句】:運用修辭法
[1]對比式,例如: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一位考生以由對比組成的選擇問句“我是天才,還是笨蛋?————假如記憶可以移植”為題,對比鮮明,隱含自己對記憶移植利弊的褒貶鄙視那些甘心做“專門記錄科學家理論與思想的機器”和毫無主見的“人體縮微記憶庫”的人,富有吸引力。
[2]比喻式,2000年有一考生擬題“人生也是一張答卷”,該考生把人生比成一張答卷,并以“選擇題、填空題判斷題和問答題”分述,最后點明“在人生這張大考卷上,答案看似豐富多彩,但要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遠非想象中那么簡單”,新穎獨特。
[3]夸張,以“挫折”為話題——《那個障礙粉碎了我》
[4]反問,99年高考,“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是誰》
[5]設問,以“效率”為話題——《我今天做了什么》
[6]借代,以“關注生活”為話題——《傾聽自己的心跳》,“心跳”指代某次獨特的自身經歷。
[7]對偶,以“環保”為話題——《一頭白發,滿山青蔥》
[8]擬人,以“樹”為話題——《樹的“嘆息”》。以環保為話題——《地球就診記》
[9]呼告,以“書”為話題——《別了,漫畫書!》。以“關注生活”為話題——《給生活加點苦吧!》
[10]引用詩句,“假如記憶可以移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陳子昂《登幽洲臺歌》,表示對移植記憶的困惑。
其它還有:
倒裝式,《{回來吧!媽媽}》;頂真式,《人貴有志,志在奮斗》
仿詞式,《戰勝脆弱,從心做起》;矛盾式,《死海不死》等等。
數學式:
采用數學的形式作標題,借以昭示所要表達的主旨,具有直觀、醒目、富有哲理、吸引人等特點,往往收到出奇制勝之效。
例如:數學中的恒等式[“勤勞×高科技=致富”]
不等式[成績≠素質]
荒謬式[99+1=0]其中“99”代表合格產品率,“1”代表不合格率,文題通過這種荒謬的計算式,揭示了質量意識的重要性。
擬題求新,可用的方法遠不止這些,這些僅僅是“題海”中的浪花,只要你細心采擷,一定會使你的“臉部”光彩照人。
2022年高考作文指導:作文擬題技巧
文如其人,題目則如人的雙眸。一個好的題目,就像一雙明慧的眼睛。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文擬題技巧作文,歡迎閱讀!
【作文擬題技巧】
高考作文,由于閱卷時間的限制,對于題目的要求就更高,甚至可以說,題好一半文。題目只有獨創新穎,才能眉目清秀。精彩、富有個性的題目令閱卷老師眼前一亮,靚麗奪目的標題既能扣住讀者心弦,使文章顧盼生姿,起到眉眼傳神的作用,為作者行文提供一個明確的中心點,又能迅速激發起閱卷老師的好奇心,對其作文一見心動,甚至“一見鐘情”,無形中增加了分值。如果我們能夠熟悉和掌握一定的擬題要求和方法,讓作文標題閃出第一道亮麗,就能在考場中寫出大放異彩的文章來。
擬題的原則
確切、精練、生動、新穎、有意蘊、有文采。
確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內容,同時也指遣詞造句符合規范。
精練,指的是標題字數恰當,不宜過長。
生動,指的是題目具有可讀性,饒有情趣。
新穎,指的是有新視角、新思路、新感悟,給人新鮮感。
有意蘊,指的是有內在的涵義。
有文采,指的是標題有詩意,有文學韻味。
擬題的要求
【第1句】:標題范圍盡量要小,要從自己確立的角度出發,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如果標題太大,可以采用副標題的方式加以限制。
【第2句】:標題不能過長,一般不要超過8個字,標題過長則顯得松散。
【第3句】:標題要含蓄,把思維蘊涵于形象的標題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作用,且能加深閱卷老師對文章內容的印象和體會。
【第4句】:擬一個好題目,把題目演繹成一個生動的故事,用故事表達一個新穎獨特的思想(可以適當想象,但要聯系實際生活)。
【第5句】:擬題時要善于聯想。聯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某事理推想到與其相關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維過程。
題目的類型
話題型
如以“生活”為話題,就直接套用話題:《關于生活》;如以“同桌”為話題,就擬題為《同桌的故事》,這些題目不能體現考生的創造才能,只能說是聊勝于無。
觀點型
如以“位置”為話題就擬題為《有為才有位》,以“合作”為話題就擬題為《合作是人類共同的選擇》等,直接表明作者的態度、見解,起提綱挈領的作用,比話題型的題目要好。
文采型
我們應鼓勵同學們要在觀點型題目的基礎上,運用必要的修辭手段,使題目真正做到不同凡響,一見難忘。如《乘著音樂的翅膀》《夢想,從這里起航》《“誠信”流浪記》……
文章主體部分著重對“愚公移山”提出了三種改變生活環境的方式,作者站在現代社會的角度,說明了移山、搬家都不是最佳方案,而是提出了搞經濟開發的嶄新思想,對傳統的解讀進行顛覆,提出了搬山不如搬家的新思想。但作者在分析愚公移山這個材料時,不是孤立而寫,而是與作文材料中的關于怎么讓杯子滿起來的內容結合起來寫,這就使作文顯得與題目關系非常緊密。(李錫琴)
增補法
在所給話題前面或后面加上適當的詞語進行增補,對寫作范圍加以限制,能使話題由大變小,由虛變實,由抽象變具體,這是最簡捷方便的擬題方法。如以“樹”為話題,可擬《樹下》《記一次植樹活動》《松樹贊》《我愛那片小樹林》《植樹,生存的希望》《小議“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等,這些文題從各個角度縮小了寫作范圍,主題更明確集中,利于我們的寫作從小處著眼而順利展開,避免出現“下筆千言,離題萬里”的現象,又便于把握文章的重點。(此法最為簡單,但新意不夠)
修辭法(1)
比喻——《我渴望老師的“陽光”》《我發現女孩也可以做“太陽”》《家,我們成長的避風港》《誠信——人生的通行證》
借代——《雨中,那把小紅傘》《時代呼喚雷鋒》《綠色,我的夢》
層遞——《好讀書?讀好書?讀書好》
比擬——《小樹又快活了》《讀水千遍真有趣》《天空的訴說》《寫滿愛的社會》《釀造生活》
對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貴》《讀智慧之書,做有用之才》
對比——《躺著讀書,站著做人》《自尊?自辱?》
雙關——《我最需要一劑良藥》《圓與緣》
修辭法(2)
設問——《錯?對!》《生活的真諦是什么?》
反問——《牢騷太多真的不好嗎?》《成才全靠父母嗎?》
頂真——《讀書樂樂讀書》《活讀書書讀活》
反語——《我發現了家中的“賊”》
仿擬——《我是服務的小行家》《讀書就是愛自己》
引用——《腹有詩書氣自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反復——《“我”為我服務》
通感——《我聞到了陽光》《“成長”有誰聽?》《溫暖的黑板》
呼告——《朋友,珍重》
術語法
擬題時巧用人們熟悉的行業術語,往往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術語本身就有一定的.含義,能使閱卷老師更容易掌握你的用意所在,如《誠信旅店》(金融)、《拍賣“誠信”》(金融)、《吳良心病歷》(醫學)、《點擊“選擇”》(科學)、《心靈的審判》(司法)、《心靈比色卡》(化學)、《心靈實驗報告》(實驗)、《純天然誠信口服液》(廣告)、《催化人生》(化學)、《生活中的歐姆定律》(物理)、《真空下的加速度》(物理),等等。
借名擬題法
擬題時應巧用名人、名言、名物、名事,并巧妙加以翻新,既給人親切之感,又能增強感染力。如《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阿Q新傳》《阿Q學做詩》《李白的淚水》《感時花濺淚》《不畏浮云遮望眼》《痛并快樂著》《失落的祝英臺》《一花一世界》《科技與人文齊飛》《一千零二夜》《淡妝濃抹總相宜》,等等。
反向思維法
運用求異思維,把一些公認的常理作反向思考,從而構成文題,往往能收到奇效。如:《弄斧到班門》《有志者未必事竟成》《雖貧,豈困?》《常在河邊走,也能不濕腳》《三個臭皮匠,怎敵諸葛亮》《前不見古人,后豈無來者?》《忙人閑事》《眼見一定為實嗎?》《享受挫折》《要敢于走麥城》《痛苦也是一筆精神財富》《孔融讓梨:是耶?非耶?》《感謝你的敵人》《珍惜你的痛苦》《敗了,多好》《真想做個差生》《渴望停電》。
符號法
運用數學公式和符號,能起到簡潔、生動而又別致、醒目的作用。如:《成功=志+力+物》《多解的題:規矩=?》《聯想1+1》《記憶≠智慧》《移植記憶≠獲取能力》《XX+XX=快樂》《成績≠素質》《1∶6的啟示》《7+1<8》(學習與游戲的結合)、《99+1=0》(合格產品99個,不合格產品1個,前功盡棄)。激起閱卷老師急于探究內容的強烈愿望,從而產生一定的魅力。
運用標點符號,如《生活——???》《那一次我……》《答案豈能拒絕豐富!》《網絡:想說愛你不容易》《學生上網:喜耶?憂耶?》。
懸念法
懸念就是疑團,俗稱為“賣關子”,其效果就是產生一種勾魂攝魄、欲罷不能的感染力和懸念美。擬題時可以充分的利用、挖掘生活語言,利用相似詞語的顛倒、諧音、形近等特點產生的獨特魅力使標題靚麗起來。如:《打假與假打》《秋天里的春天》《向錢看與向前看》《減負:讓我歡喜讓我憂》《給心靈松綁》《保鮮誠信》《沒有異想,哪來天開?》等。
并列法
以并列詞語或短語做標題,突出文章所涉及的幾個因素或蘊涵作品的主旨,增強讀者的閱讀期待。如《一毛錢與誠信》《春夏秋冬》《圖形?生活?思維》《借鑒歷史開創未來》《你的歲月,我的記憶》《我的祈愿,我的愛》等。
上一篇:杜郎口課改教室標語聚集8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