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小學語文三年級文案專項訓練練習
【第1句】:照樣子寫文案。
(一)重慶是我的家鄉。我的家鄉是重慶。
【第1句】: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
【第2句】:李老師是我們的知心朋友。
【第3句】:1月1日是元旦節。
【第4句】:李小紅是我們班的語文課代表。
(二)我把桌子擦干凈了。桌子被我擦干凈了。
1小明把水彩筆帶回家了。
2獵人的槍把小白兔的后腿打中了。
【第3句】:我把小鳥的傷治好了。
【第4句】:把細菌撒在從月球帶回來的塵土上。
【第5句】:把玉米種在月球的塵土里。
【第6句】:它們把成熟的果子從樹上摘下來。
【第7句】:燕子把窩搭在屋檐鍍下。
【第8句】:我把墨水滴到了筆記本上。
(三)小明拿出作業本。小明開始做作業。
小明拿出作業本開始做作業。
【第1句】:達爾文鉆進雞窩。達爾文觀察母雞怎樣孵蛋。
【第2句】:狐貍叼起那塊肉。狐貍鉆到洞里去了。
【第2句】:照樣子把下面文案換個說法。
【第1句】:這點小病還用打針?這點小病不用打針。
【第2句】: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第3句】:你怎么能喝這么臟的水?
【第4句】:這么簡單的問題還用想?
【第5句】:學校不是已經放暑假了嗎?
【第6句】:少先隊員怎么能向困難低頭呢?
【第7句】:阮恒純潔的心靈,不正像一個含苞欲放的花蕾嗎?
【第8句】:這么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第9句】:這難道不是天下奇觀嗎?
【第10句】:上學怎么能遲到呢?
【第3句】:加標點。
【第1句】:你看見過中華鱘嗎()【第2句】:我們申辦奧運會成功了()
【第3句】:你去把垃圾倒掉()【第4句】:下午()我們上了一節美術課()
【第5句】:銀杏樹()又叫白果樹()【第6句】:這點小傷口怕什么()
【第7句】:這件事恰好說明小紅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
【第8句】:這件事難道不能說明小紅是一個孝順的好孩子嗎()
【第9句】:你真有這樣的本事()
【第10句】:有幾個同學笑著搶答()引起大家的注意()
【第11句】:紙只有這么大()要畫出最多的駱駝()該怎么辦()
【第12句】:我們一家人都格外喜歡旅游()【第13句】:你愛讀童話故事嗎()
【第14句】:這個小實驗多有趣哇()
【第15句】:星期天()我和媽媽一起去看望爺爺和奶奶()
【第16句】:我問同學們()爸爸媽媽知道你的生日在哪一天嗎()
【第4句】:照樣子寫文案。
小猴子吃桃子。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桃子。
【第1句】:小朋友唱歌。
【第2句】:小松鼠爬上樹。
【第3句】:王小麗跑過來了。
【第4句】:楊老師愛護我們每一位同學。
【第5句】:他接過接力棒向前跑去。
【第6句】:他跑得很快。
【第7句】:雪花飄落下來。
【第8句】:列車在奔馳。
【第9句】:山鳥唱歌。
【第10句】:太陽升起來。
【第11句】:小魚在水里游。
【第12句】:北風刮著。
【第13句】:田野里開著鮮花。
【第14句】:橡樹立在路邊。
【第15句】:海灘上有貝殼。
【第16句】:麗莎發現了小海豹。
【第17句】:同學們做操。
【第18句】:小動物們研究問題。
【第19句】:空中布滿云。
【第20句】:同學們干活。
【第21句】:他把書遞給我。
【第22句】:太陽照著大地。
【第23句】:爸爸正在工作。
【第24句】:一輛汽車開過來了。
【第25句】:草叢中開滿了野花。
【第26句】:我釣了一條魚。
【第5句】:比喻句:把一類事物形容成相像的另一類事物。
【第1句】:大象的身子像,腿像
【第2句】:燕子的尾巴像
【第3句】:湖水平靜得像
【第4句】:蘑菇像
【第5句】:蒲公英像
【第6句】:彎彎的月亮像,圓圓的月亮像
【第7句】:像
【第6句】:修改病句。
【第1句】:常常忘了干別的事。
【第2句】:春天的郊外。
【第3句】:今天早上下了一天的雨。
【第4句】: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好像。
【第5句】:大熊貓是我國可貴的動物。
【第6句】:小明歡蹦亂跳,高興地叫了起來。
【第7句】:從前有一個人,在大路上坐著馬車飛跑。
【第8句】:當他拿起小徒弟的畫時,禁不住忍不住點頭稱贊。
【第9句】: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正確。
【第10句】:把作業寫完了。
【第11句】:同學們基本上全都到齊了。
【第12句】:我和冬冬去。
【第13句】:老師的神情變得嚴格了。
【第14句】:花園里開滿了五顏六色的紅花。
【第15句】:氣象小組的同學認真視察天氣變化。
【第17句】:天空萬里無云,藍得像一塊藍玻璃。
【第18句】:王靜聚精會神,認認真真地看著那本書。
【第19句】:我有一只美麗好看的“小花鹿”。
【第20句】:這部動畫片很有風趣。
【第21句】:今天下午,媽媽一定可能早回家。
【第22句】:我們要關心集體,熱愛國家財產。
【第23句】:上課鈴響了,同學們趕快急忙走進教室。
【第24句】:昆明湖岸邊栽著無數數不清的楊柳。
【第25句】:老師多次反復教育我們要好好學習。
【第26句】:這是有趣的一本故事神話書。
【第27句】:這是一場熱烈的小足球賽。
【第28句】:上課的時候,李老師舉了許多有趣的例子和故事。
【第29句】:今天參加演出的有教師、學生、工人、干部、老年人、青年人。
【第30句】:動物園里有許多稀奇的珍奇動物。
【第7句】:縮寫文案:
【第1句】:一輪明月懸掛在高高的天空。
【第2句】: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
【第3句】:兒童用品商店的櫥窗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新穎別致的`兒童玩具。
【第4句】:過去奶奶一個人要做二十來個的飯,不往快里練成嗎?
【第5句】:人們常??匆娞爝呂宀实脑葡?。
【第6句】:綠油油的麥苗在微風的吹拂下輕輕地點著頭。
【第7句】:寬闊的馬路上奔馳著一輛輛滿載貨物的汽車。
【第8句】:我們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愛惜寶貴的時間。
【第9句】:報春的大雁成行結隊地飛過江南的山川和田野。
【第10句】:白發蒼蒼的老農向客人介紹土地的情況。
【第10句】:照樣子用關聯詞語把兩句話并成一句話。
山民們喝泉水,山民們牙齒都很白。因為山民們喝泉水,所以牙齒都很白。
【第1句】:人們開始砍樹蓋房,造犁。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
【第2句】:樹木大量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大雨之后,洪水暴漲。
【第3句】:它離開同伴,孤單失群,得不到幫助,叫得悲慘。
【第4句】:它一使勁,傷口又裂開了,就掉下來了。
【第5句】: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第11句】:將下列詞語組成幾句完整的話,并加上標點符號。
【第1句】:掩住鈴鐺自己的他耳朵偷
【第2句】:石頭溪水路一塊擋住了前進的
【第8句】:造句
【第1句】:沒有……就沒有……
【第2句】:如果……就……
【第3句】:不像……而像……
【第4句】:不要……要……
【第5句】:因為……所以……
【第6句】:延伸
【第7句】:不約而同
給錯亂的文案排序的專項訓練
【第1句】:()他嚇得躲在深宮里,好幾天不敢上殿。
()老鼠見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怕它,膽子越來越大,甚至把皇帝穿的龍袍也咬破了。
()聽說宮里出了妖怪,皇帝嚇得連金鑾(luán)殿都不敢上了,滿朝文武也都嚇壞了。
()天,金鑾殿上忽然出現了一只老鼠,愚蠢的皇帝從來沒有見過老鼠,以為是個妖怪。
()這樣一來,弄得大家更加驚慌起來。
【第2句】:()一天,我對小明說:“咱們明天捉知了,好嗎?”他愉快地答應了。
()開始,我怎么也捉不到。
()第二天,我們倆準備好了網罩,向樹下跑去。
()小明卻一連捉了【第3句】:四只,我真羨慕他。
()夏天一到,我們村口的大樹上,從早到晚總能傳來“知了——知了——”的叫聲,我多么想親手捉一只知了啊!
()最后,在小明的幫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第3句】:調整下列文案的語序,使其成為前后連貫的一段話
()品字行上升,品字行下墜,品字行斜過藍天
()最難忘是老鷹帶小鷹學飛
()鷹爸爸,鷹媽媽,中間是很小的鷹.逆風飛,迎風飛,并攏翅膀直線墜下,再鼓動雙翼直線上升
()爸爸媽媽并排并肩,后面是兒子
()在我們心里,鷹是空中的音樂
()不管多么絕望、悲傷,只要看到鷹從天上飛過,心就不會死
4.將下列排列錯亂的文案整理成通順的文章
()湖上橫跨著一座美麗的天鵝橋,就像一根腰帶系在那里,把天鵝湖打扮得更加美麗。
()樹下是一片嫩綠的草地,草地上零零星星綴著紅的、黃的、藍的小野花,遠遠看去就像綴著綠色圖案的`綠緞子。
()她在微風吹動下,舒展著柔軟的腰肢,拂動著細長的手臂,迎風起舞。
()天鵝湖是個圓形的湖,湖水清可見底,碧綠發口糧,好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湖的四周是郁郁蔥蔥
將下列排列錯亂的文案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的樹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低垂著頭的柳樹。
5.()肖邦從小就喜歡音樂,他六歲開始練習鋼琴,八歲就舉辦演奏會了。
()當時的人,都驚訝于他的音樂天賦,爭著要為他出版呢。
()肖邦是波蘭的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在他十五歲那年,就已經寫成了第一首圓舞曲。
()他出生在波蘭的首都華沙,父親是一位教師。
6.調整下列文案的語序,使其成為前后連貫的一段話
①在一定的時間內閱讀大量的書卻無暇細讀時,可用泛讀法;
②要想具有廣博的知識,請學會泛讀吧!
③泛讀是一種很有用的閱讀方法。
④泛讀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擴大知識面。
⑤閱讀與自己的學業聯系不大但又有一定幫助的書,可用泛讀法。
一年級文案排序專項訓練
語句排序指的是語句排序型試題,就是要求考生根據語句隱含的信息,將幾個(一般是5個或6個)打亂順序的語句重新排序,從而使文段表達流暢,完整通順的試題。以下是一年級文案排序專項訓練,歡迎閱讀。
將下列排列錯亂的文案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
【第1句】:()他嚇得躲在深宮里,好幾天不敢上殿。
()老鼠見皇帝和文武百官都怕它,膽子越來越大,甚至把皇帝穿的龍袍也咬破了。
()聽說宮里出了妖怪,皇帝嚇得連金鑾(luán)殿都不敢上了,滿朝文武也都嚇壞了。
()天,金鑾殿上忽然出現了一只老鼠,愚蠢的皇帝從來沒有見過老鼠,以為是個妖怪。
()這樣一來,弄得大家更加驚慌起來。
【第2句】:()一天,我對小明說:“咱們明天捉知了,好嗎?”他愉快地答應了。
()開始,我怎么也捉不到。
()第二天,我們倆準備好了網罩,向樹下跑去。
()小明卻一連捉了【第3句】:四只,我真羨慕他。
()夏天一到,我們村口的大樹上,從早到晚總能傳來“知了——知了——”的叫聲,我多么想親手捉一只知了啊!
()最后,在小明的幫助下,我也套住了一只,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第3句】:調整下列文案的語序,使其成為前后連貫的一段話
()品字行上升,品字行下墜,品字行斜過藍天
()最難忘是老鷹帶小鷹學飛
()鷹爸爸,鷹媽媽,中間是很小的鷹.逆風飛,迎風飛,并攏翅膀直線墜下,再鼓動雙翼直線上升
()爸爸媽媽并排并肩,后面是兒子
()在我們心里,鷹是空中的音樂
()不管多么絕望、悲傷,只要看到鷹從天上飛過,心就不會死
4.將下列排列錯亂的文案整理成通順的文章
()湖上橫跨著一座美麗的天鵝橋,就像一根腰帶系在那里,把天鵝湖打扮得更加美麗。
()樹下是一片嫩綠的草地,草地上零零星星綴著紅的、黃的、藍的小野花,遠遠看去就像綴著綠色圖案的綠緞子。
()她在微風吹動下,舒展著柔軟的腰肢,拂動著細長的手臂,迎風起舞。
()天鵝湖是個圓形的湖,湖水清可見底,碧綠發口糧,好像一塊無暇的翡翠。
()湖的四周是郁郁蔥蔥
將下列排列錯亂的文案整理成一段通順連貫的話。
5.()肖邦從小就喜歡音樂,他六歲開始練習鋼琴,八歲就舉辦演奏會了。
()當時的人,都驚訝于他的音樂天賦,爭著要為他出版呢。
()肖邦是波蘭的'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在他十五歲那年,就已經寫成了第一首圓舞曲。
()他出生在波蘭的首都華沙,父親是一位教師。
6.調整下列文案的語序,使其成為前后連貫的一段話
①在一定的時間內閱讀大量的書卻無暇細讀時,可用泛讀法;
②要想具有廣博的知識,請學會泛讀吧!
③泛讀是一種很有用的閱讀方法。
④泛讀可以使我們增長知識,擴大知識面。
⑤閱讀與自己的學業聯系不大但又有一定幫助的書,可用泛讀法。
魚我所欲也專項練習
孟子是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魚我所欲也》,大家了解哪些?
魚我所欲也專項練習1
【第1句】: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茍得者()一簞食()不屑()歟()蹴爾()
弗()一豆羹()所惡()
【第2句】: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為茍得也()
(3)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4)蹴爾()
(5)由是則生而有不用者()()
(6)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7)賢者能勿喪耳()
(8)一豆羹()(9)呼爾而與之()
(10)行道之人弗受()(11)萬鐘于我何加焉()
(12)所識窮乏者得我歟()(13)此之謂失其本心()
【第3句】:理解下列一詞多意。
(1)a.故不為茍得也()b.所識窮乏者得我()
(2)a.故不為茍得也()b.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3)a.則凡可以得生者()b.得之則生()
(4)a.所欲有甚于生者()b.萬鐘于我何加焉()
(5)a.呼爾而與之()b.由是則生而有不用()
【第4句】:用現代漢語文案下列文案的意思。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3)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4)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
【第5句】:孟子,名,字,戰國時人,被尊稱為,家的代表人物。
魚我所欲也專項練習2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
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官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而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一)【第1句】: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4分)
①蹴爾而與之()②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③今為妻妾之奉為之()④是亦不可以已乎()
【第2句】:下列句中加點“之”與“得之則生”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
A、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B、吾欲之南海,何如
C、頹然就醉,不知日之入D、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第3句】: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文案。(4分)
①萬鐘于我何加焉
②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
【第4句】:上文運用了論證和論證的方法,證明了這一中心論點。(3分)
【第5句】:上文“行道之人”和“乞人”的做法你是否贊同?請談談你的看法。(2分)
(二)解釋下列加線詞的意思。(5分)
【第1句】:①二者不可得兼兼:
②故不為茍得也茍得:
③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辟:
④所惡有甚于死者惡:
⑤賢者能勿喪耳喪:_______________
【第2句】:翻譯下列文案。(6分)
①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③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第3句】: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4分)
①本文的`觀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孟子的觀點讓我們想起了文天祥的那句名言?古人的看法對我們的有什么啟發?
(三)【第1句】:解釋文案中加線的詞語。(1分)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第2句】:“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的深層含義是什么?(2分)
【第3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中的“是心”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語句來回答)(1分)
【第4句】:本文觀點廣為后人贊同,請找出本文觀點并寫出與本文觀點一致的兩句詩。(3分)
觀點:
詩句:
附:
【第1句】:①比②同避,躲避
【第2句】:如果一個人,所喜愛的沒有超過生命的,所厭惡的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這樣的人就會無所不為,就會成為卑鄙無恥的人。
【第3句】: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惡者有甚于死者
【第4句】:舍生而取義第二問答案提示:①取義成仁今日事,人間遍種自由花②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
(四)【第1句】: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語。(4分)
①呼爾而與之()②乞人不屑也()
③妻妾之奉()④鄉為身死而不受()
【第2句】: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得”含義相同的兩項是(3分)[]和[]
A.所識窮乏者得我與?B.得之則生,弗則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因得遍觀群書。
【第3句】:用現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兩個畫線文案。(6分)
①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②是亦不可以已乎?此可以謂失其本心。
【第4句】:從全文看,這段文字論證的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第1句】:解釋下列句中加線的詞在文中的意思。(如涉及通假字,必須答出該字的意思。)(2分)
(1)萬鐘于我何加焉()
(2)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3)鄉為身死而不受()
(4)是亦不可以已乎()
【第2句】:用現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文案的意思。(2分)
【第3句】:用自己的話簡要概括作者的觀點。(答題不得超出方格限定的字數。)(2分)
上一篇:關于公司口號橫標語匯編9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