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南北對峙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并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宋金南北對峙教學反思,一起來看一下吧。
《宋金南北對峙》教學設計
指導思想和理念: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知識的過程,《歷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掌握歷史基本知識的過程中,能識別和使用歷史圖表本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備閱讀,理解和通過多種途徑獲取并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語和書面語言,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閱讀習慣和能力在人的終身學習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中學階段的教學中,使學生不斷提升閱讀水平,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展至為重要。我國當前實施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初中歷史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過程,對于學生一看就懂以及在教材上很容易找到答案的問題鼓勵學生自己看,自己探究,老師只對學生不懂的,容易混淆的,拓展性的知識進行引導和適當的講解,引導學生質疑,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教材分析:本課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與社會經濟高度發展”的第二個課時,金政權是與宋并立的又一個由北方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并立時期雙方有戰有和,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密切,女真族完成了封建化過程,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中國封建社會繼續發展。學生在第10課剛剛學習了遼,西夏與北宋并立的基礎上學習本課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難度,因為這兩課的內容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理解起來相對就容易一些了。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知道金滅遼與北宋后,出現了南宋和金南北對峙的局面。
(2)知道完顏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政治家
(3)了解宋金合議的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1)采用比較的方法,通過對第10課和第11課內容的對比,提高學生分析問題,歸納相似歷史事件的共性的能力;通過對“遼,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和“金,南宋對峙形勢圖”的比較提高學生識圖能力和從地圖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過講故事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通過對史料分析,對教材深入的閱讀分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歸納能力
(3)通過對比閱讀第10課‘碰撞中的融合’和第11課“金變革女真習俗”提高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了解民族大融合的歷史必然。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女真抗遼,李剛和岳飛以及北方義軍的抗金斗爭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義的。岳飛等人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女真族對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地區的開發,發展和鞏固多民族的統一國家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
教學重點:知道宋金是并立的政權;培養學生正確認識歷史事件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岳飛等人為維護人民利益而斗爭的優良品質;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
教學難點:如何正確認識宋金的和戰。
教學準備:配樂朗誦《滿江紅》(背景音樂配詞);遼,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和金,南宋對峙形勢圖;學生準備有關岳飛的故事。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學生欣賞配樂朗誦《滿江紅》后老師出示問題
1,這首詞的作者是誰?他生活在哪個時代?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2,這首詞中的“靖康恥”指的是什么事件?作者為何把它稱之為恥辱?詞中的胡虜與匈奴實際上指的是哪一個少數民族?從這首詞中我們感受都了作者一種怎樣的思想感情?
那么通過今天11課的學習看看大家能否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案呢?
授課與活動
一,靖康之變
1,學生閱讀教材59頁內容,結合56頁“遼,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了解女真族生活的地區和環境(黑龍江,松花江流域,漁獵生活)并在書上用著重號劃出金正權建立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并思考討論:金為何能滅掉遼?(鼓勵學生在閱讀教材中獲取信息:女真族生活在遼統治區,常常受到遼的控制和壓迫,女真族出現了個杰出的首領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并發展壯大實力)。滅遼后的金和它南邊的宋政權又會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2,金對北宋采取什么樣的政策?
學生閱讀教材59頁到60頁內容,用自己的語言講述金滅北宋的經過和結果,并用一句話歸納什么是靖康之變(1127年,靖康年,金滅北宋)。
思考歸納:金為何要南下發動對北宋的戰爭并滅了北宋?(老師引導學生歸納:北宋相對發達的經濟和繁榮的文化產生的吸引力,絕大部分統治者都沒有真正抵抗的決心,宋朝的重文輕武政策),
結合金對北宋的擄掠體會岳飛為何稱靖康之變為靖康恥。
二,南宋軍民的抗金斗爭
北宋滅亡的同一年南宋建立(學生在書上勾畫)
老師引導學生比較56頁“遼,北宋,西夏并立形勢圖”和61頁“金,南宋對峙形勢圖”有什么區別?在地圖上找出南宋和金的分界線(南宋都城南移,疆域大為減少)。
老師問:南宋何以形成這樣的局面呢?
學生:金軍的不斷南侵
學生閱讀教材講述岳飛抗金的故事和簡單經過,結合教材63頁材料分析岳家軍能取的節節勝利的原因(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得到人民的支持)
本來抗金形勢一片大好,宋高宗和秦檜為何命令岳飛班師回朝,使得一代抗金名將最終以莫須有的罪名被殺害?(抗金力量壯大會威脅到他們的統治)
老師:岳飛雖然過早的走了,但是為何他的事跡能夠流傳至今?
學生回答:岳飛等人領導的抗金斗爭有效地遏制了近統治者發動的掠奪性戰爭,使得南方地區相對穩定,符合當時廣大人民的利益,他崇高的品質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和愛戴,有據為證,學生看62頁每課一得杭州岳王廟和杭州岳飛墓
岳飛被害,宋金合議,達成了一致意見,宋金南北對峙局面形成(學生勾畫宋金議和的內容)
二,金變革女真習俗
學生看61也地圖問:南北對峙后的金占領了大片原來宋的土地,一個習慣于游牧的少數民族怎樣來管理他們占領的高度發達的農耕區呢?
學生回答:改革
學生閱讀教材歸納改革的內容(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習俗)
對比“第10‘碰撞中的融合’和第11課“金變革女真習俗”的相同點(都學先進的中原文化,都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都在同漢族的交往過程中促進了民族融合和經濟文化交流,都有利于我國社會的發展)。
課堂小結
(1)今天我們學習了宋金南北對峙,這種局面的出現是兩個政權力量均衡的產物
(2)正確認識兩個政權間的和戰:岳飛抗金對金的入侵呵掠奪有一定的抵制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但是議和后金魚漢族的交往有利于民族融合和經濟文化的交流。
拓展:岳飛是民族英雄嗎?(不是,因為女真族和漢族都屬于中華民族。都屬于中國,岳飛抗金不是抵抗外來侵略,只能稱為抗金將領)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一節非常常態的常規課,主要想通過老師的引導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理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注重對學生方法的引導,細節處隨時滲透,比如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搜集信息的時候指導學生找出關鍵字詞句,抓重點,指導學生學會識圖,通過圖例,標題和注解等從地圖中獲取有效的信息。(2)推理嚴密,分析透徹,過渡自然,比如本節課每個問題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問題之間的聯系分析明了。對課本上的資料分析到位,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3)聯系廣泛,體現了歷史教學的特點,整體性。能把不同時期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識點進行縱向聯系和比較,(4)能充分利用教材,并能挖掘教材為教學服務,比如教材上的圖片,地圖,課后的每課一得,材料分析以及課內的材料通過調整恰當的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服務于整個的教學目的。
這些能力不是一兩節課學生就可以掌握的,需要長期堅持并形成一種學習習慣。
宋金南北對峙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宋金南北對峙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本節課是一節非常常態的常規課,主要想通過老師的引導教給學生自己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體現“老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理念。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注重對學生方法的引導,細節處隨時滲透,比如引導學生在閱讀教材搜集信息的時候指導學生找出關鍵字詞句,抓重點,指導學生學會識圖,通過圖例,標題和注解等從地圖中獲取有效的'信息。
(2)推理嚴密,分析透徹,過渡自然,比如本節課每個問題之間的過渡非常自然,問題之間的聯系分析明了。對課本上的資料分析到位,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技巧。
(3)聯系廣泛,體現了歷史教學的特點,整體性。能把不同時期相同或者相似的知識點進行縱向聯系和比較。
(4)能充分利用教材,并能挖掘教材為教學服務,比如教材上的圖片,地圖,課后的每課一得,材料分析以及課內的材料通過調整恰當的穿插在教學過程中,服務于整個的教學目的。
這些能力不是一兩節課學生就可以掌握的,需要長期堅持并形成一種學習習慣。
七年級歷史宋金南北對峙的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第1句】:了解女真的興起和完顏阿骨打建立金政權,知道金滅遼與北宋后,出現了南宋與金南北對峙的局面。
【第2句】:了解南宋軍民的抗金斗爭,知道岳飛抗金的重要史實。
【第3句】:分析宋金戰爭的性質以及宋金和議內容及影響,提高客觀評價歷史事件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第1句】:運用比較和歸納的方法,分析宋金之間的戰爭性質與議和影響,認識民族大融合的歷史必然。
【第2句】:在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基礎上,講述歷史故事,提高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表述歷史的能力,增強學習興趣。
情感態度價值觀:
【第1句】:女真族對東北地區尤其是黑龍江地區的開發,發展和鞏固多民族的統一國家作出了重要的貢獻,是我們中華民族大家庭的成員。
【第2句】:女真抗遼斗爭、李綱和岳飛以及北方義軍的抗金斗爭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都是正義的。岳飛等人永遠受到人民的尊敬。
教學重難點:
重點:知道宋和金是并立的政權;學習岳飛等人為維護人民利益而英勇斗爭的優良品質
難點:如何正確認識宋金的和戰。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第1句】:導入新課:
(屏幕展示《滿江紅》詞)同學們都知道這首詞的作者嗎?(學生答:岳飛)好,請同學們文案岳飛的故事(學生自由發言)。同學們說的都很好,你們說的有的是歷史上真有其人其事,有些是民間傳說。我知道同學們都非常喜歡岳飛的故事,今天就讓我們穿越時空,去認識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岳飛和他那個時代發生的事情。
【第2句】:學習新課:
(一)靖康之變
1.女真的興起
結合“金滅遼、北宋形勢圖”,介紹女真人生活的區域,引導學生回憶了解女真族就是唐朝的黑水靺鞨,是今天滿族的祖先,居住在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和長白山一帶。(屏幕顯示有關女真人的圖片、文字資料)指導學生閱讀課文了解女真人的生產、生活情況,并認識到女真人對我國東北地區的開發做出了重要貢獻。
2.女真的統一
公元11世紀,女真完顏部逐漸強大起來,并統一了女真各部落。那時女真受遼的控制,遼統治者對女真人進行殘酷的剝削和壓迫,激起了女真人強烈的怨恨和反抗。
3.阿骨打稱帝建金(1125年、會寧)
12世紀初,女真人的杰出首領完顏阿骨打舉起抗遼大旗,他歷數遼的罪狀,號召女真人團結起義,同心抗遼。女真軍隊作戰勇敢,屢戰屢勝。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女真人對遼的戰爭的性質是什么?(引導學生認識到這是一場女真人反抗剝削和奴役的正義之戰,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對遼戰爭的勝利,促進了女真社會的進步,也有利于我國東北地區的進一步開發。)
1115年,阿骨打在會寧(今黑龍江阿城)稱皇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指導學生看書,了解阿骨打為何以金為國號。)
完顏阿骨打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領。請同學們歸納概括阿骨打在歷史上的貢獻。
學生歸納完畢后,屏幕里顯示阿骨打的主要功績:①起兵抗遼,使女真人擺脫奴役的地位;②1115年,稱帝建金,促進女真社會的發展;③在位時,創制女真文字。
引導學生認識阿骨打不僅是女真族的杰出首領,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優秀人物。
遼和北宋的滅亡
結合“金滅遼和北宋形勢”圖講述金滅遼和北宋的過程。
1.金滅遼
在金不斷強大的同時,遼的統治越來越腐朽,國內各族人民部斷起義,遼的統治岌岌可危。阿骨打乘機繼續攻遼,1125年,遼天祚帝被金軍俘虜,遼朝滅亡。請同學們想一想,金滅遼戰爭和以前金抗遼戰爭的性質一樣嗎?引導學生認識到金滅遼的戰爭不是反抗壓迫、奴役的戰爭,而是女真貴族對遼的掠奪性戰爭了。
2.金滅北宋
利用電子地圖,講清在滅遼的當年冬天,金軍揮師南下,一路燒殺搶掠,渡過黃河,進逼東京。大家想想這場戰爭對雙方來說性質是什么?經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認識到對金來說這是一場掠奪性的.非正,而對北宋來說,這是一場反抗掠奪和奴役的正義戰爭。
指導學生看書,了解東京保衛戰的簡單經過,引導學生認識到東京保衛戰是北宋軍民抗金的重大勝利,但由于北宋統治者采取投降政策,使抗金斗爭受到壓制。1127年,金軍再度南下,并攻陷東京,擄走北宋皇帝、大臣后妃3000余人。
(二)南宋軍民的抗金斗爭
1.南宋的建立(1127年、趙構、臨安)
指圖說明1127年宋欽宗的弟弟趙構在應天稱帝,南宋建立,后來定都臨安(今杭州)。南宋建立面臨的一項緊迫任務就是抗金斗爭。結合地圖簡介南宋初步北方軍民的抗金活動。在南宋抗金斗爭中,涌現出一批抗金名將,如韓世宗、岳飛等。
2.岳飛抗金
首先,結合地圖介紹金軍南下追擊南宋統治者一路燒殺搶掠,對南宋人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破壞。簡介韓世宗在黃天蕩阻截金軍;岳飛收復建康,金軍被迫撤至長江以北的情況。
然后,結合地圖以及教材52頁小字部分,使學生了解郾城大捷的概況。通過演示圖片、文字資料,使學生了解岳飛崇高的民族氣節,高尚的個人品質以及岳家軍紀律嚴明、作戰勇敢的情況。岳飛抗金是符合廣大人民愿望的正義斗爭,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支持。
最后指出,長久以來,岳飛作為民族英雄受到人們的稱頌和尊敬,岳飛抗金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大家認為該如何評價岳飛呢?他是不是一位民族英雄呢?(組織關于岳飛的討論,可以自由發言,觀點可以不一致,只要言之有據,就給予鼓勵。)
岳飛抗金無疑是反抗掠奪和奴役的正義斗爭,岳飛身上所體現的崇高愛國熱情和高尚的個人品質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民族英雄是指中華民族在抗擊外來侵略的過程中涌現的英雄人物。而岳飛抗金是漢族與女真族之間的一場戰爭,這是中華民族內部兄弟民族之間的戰爭,而不是抗擊外來侵略,所以岳飛并不是民族英雄。
關于秦檜謀害岳飛這一內容,指導學生自學為主,通過對比增強學生對岳飛的正義事業而戰的人物的同情、尊敬和愛戴。對秦檜陷害忠良的行為進行譴責和唾罵。
3.宋金對峙局面的形成
結合“金、南宋對峙形勢圖”,使學生了解1141年宋金和議的主要內容。特別要把雙方的分界線落實在地圖上。宋金議和后,雙方的對峙局面形成了。后來,金遷到燕京,改名中都(今北京)。而南宋統治者偏安江南,過著醉生夢死的茍安生活。正如詩中描述的那樣:“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屏幕顯示)
過渡:宋金和議后,為適應對劫掠來的高度發展的農耕地區的管理,金朝的統治者采取一系列措施改變女真舊俗。
(三)金朝變革女真舊俗
(展示)假如你是金朝的統治者,你將采取哪些措施改變女真舊俗,鞏固自己的統治?(學生根據課本,各抒己見,獻計獻策。)
【第3句】:歸納總結:
兩宋時期,契丹、黨項、女真、蒙古等民族先后在中國境內崛起,并建立起遼、西夏、金、蒙古等強大的少數民族政權,在暴力沖撞與和平交往的滄桑變遷中,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逐漸融合,中華民族共同創造了輝煌的中國歷史。
初一歷史宋金南北對峙測試題解析
宋金南北對峙測試題【第1句】:1127年,趙構稱帝的地點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趙構稱帝的地點是南京,即今天的河南商丘,后來由于金軍的南侵,將都城遷到臨安。建康是今天的南京,江都是今天的揚州,要注意古今地名的變遷,防止混淆。
答案:南京
阿骨打的活動不包括
A.統一女真各部B.舉兵抗遼C.稱帝建金D.遷都
思路解析:阿骨打是女真族杰出的首領,他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金政權,領導了抗遼斗爭,并最終滅掉了遼。遷都發生在宋金議和之后,阿骨打早已去世。
答案:D
下列戰役由岳飛指揮的.是
A.東京保衛戰B.收復建康C.黃天蕩戰役D.郾城大捷
思路解析:1140年岳飛帶領的宋軍在郾城大敗金朝騎兵主力,取得大捷,是著名的一場戰役。
答案:D
12世紀強大起來的金政權先后滅掉的兩個政權是
A.北魏、西夏B.遼、北宋C.遼、西夏D.西夏、北宋
思路解析:西夏是在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政權的進攻下才最終滅亡的。金強大起來后,首先面對的是遼對其的壓迫,所以在1125年先滅掉了遼,在1127年,接著滅掉了其南部的北宋。
答案:B
標志著北宋滅亡的事件稱為
A.澶淵之盟B.靖康之變C.安史之亂D.陳橋兵變
思路解析: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東路軍進至汴京(今河南開封)城下,逼宋議和后撤軍。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次年三月,金軍大肆搜掠后,立張邦昌為楚帝,驅擄徽、欽二帝和宗室、后妃、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攜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等北返,北宋亡。史稱“靖康之變”或“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答案:B
岳飛贏得廣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為他
A.作戰英勇,收復失地B.堅持抗金,符合廣大人民的意愿
C.主張抗金,被投降派殺害D.是著名的抗金英雄
思路解析:岳飛在中國歷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在過去的階級斗爭為綱的思想指導下,對岳飛的歷史地位有著不正確的評價,認為他是民族英雄。但是岳飛抗金在當時來說,由于金政權與南宋政權對比處在相對落后的社會發展階段,特別是金對于南宋的戰爭主要是掠奪,造成了中原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文明的破壞,所以,岳飛抗金之所以得到人民的推崇和紀念主要是他領導的斗爭符合當時廣大中原地區人民利益的結果。
答案:B
岳飛《滿江紅怒發沖冠》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一句。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A.匈奴統治者B.女真統治者C.契丹統治者D.黨項統治者
思路解析:岳飛一生主要是從事抗金斗爭,詩中的“匈奴”不是真指歷史上的匈奴統治者,而是指金的建立者女真貴族,此處“匈奴”一詞用于貶義。
答案:B
請按照時間的先后排列下列政權建立的順序
①北宋②契丹③西夏④金
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思路解析:在歷史的學習中,時間的記憶一直是個難題,但注意點小的竅門還是很容易的。比如在此題中記住契丹是在916年建立的,應該是我們在這四個政權中學得最早的一個,而至于金,則是我們在這四個中學習得最晚的一個。
答案:C
上一篇:宿舍樓道垃圾的標語匯編5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