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活中找“米”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從生活中找“米”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活動目的:】
【第1句】:培養學生課外學習語文的興趣和愛好,養成在生活中時時處處都能學
習語文的好習慣。
【第2句】:積累、豐富詞匯,并對其產生、構成、表達技巧及折射的文化心理等方面進行探究。
三、鼓勵學生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學習鮮活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語言。
【活動過程:】
㈠、收集和探究
【第1句】:收集社會、日常生活中健康、清新的新詞匯,感受語言表現力;
【第2句】:收集歇后語、名言警句,體會其蘊涵的道理;
【第3句】:收集廣告詞、公共場所標語,探究其語言表達技巧;
【第4句】:收集店鋪名,探究其折射的文化心理。
㈡、交流和點評
㈢、學習和運用
【第1句】:為學校圖書館閱覽室擬一條標語。
【第2句】:為自己教室或書房學習環境擬一條標語或對聯
【第3句】:為學校水族館擬一則廣告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初備統復備
【第1句】:出示投影片導入,學生齊聲朗誦:
《觀書有感》.朱熹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師:半畝方塘,天光云影,異彩紛呈,是因為有活水汩汩;我們的課堂要有“天光云影”,也得引進時的活水。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把眼光投向社會,收集宣傳標語、廣告詞、店鋪名,探究其語言特點和文化心理。一起采擷生活,表現生活。
【第2句】:請大家把自己收集的宣傳標語交流一下。
生:龍舟龍燈龍風箏,龍城龍園龍文化。
漫步遠古時光,聆聽現代經典。
——常州旅游節宣傳標語
生:芳草萋萋,踏之何忍?
生:書香世界展示人類文明,知識天地薈萃人類文化。
生:清洗有潔美,生活更和美。
生:新世紀穿什么?東盛絨布。
……(全班每人三條)
師:這些標語簡明、清新、幽默、得體,形式多樣既令人賞心悅目,又給人以教育。
【第3句】:小組交流,并選一位同學對本組的廣告詞進行點評。(從語言特點、修辭等方面。略)
師:這些廣告詞精練、生動、通俗、實用,巧用修辭,便于記憶,易于流傳,有利于產品打開銷路。
【第4句】:學生自由點評店鋪名,揣摩其心理文化。
生:口福雞、德泰恒,表示店主追求吉祥、發達。
生:小吳理發、小泉剪刀,非常樸實、實惠。
生:寫意空間、貓空、左岸吧。(咖啡店名)有些別致、新奇。
生:萬山紅、清華園、蘇果超市,比較大眾化。
生:花之韻、伊可愛、聚雅軒,追求韻味、雅致。
……
師:這些店鋪,有百年老店,有新開店鋪,而店鋪名則是人們心理
文化的折射。它們所反映心理追求:(板書)
有追求吉祥發達的,有追求親切樸實的。
有追求清新雅致的,有追求另類別致的。
有追求華麗典雅的,有追求新奇活潑的
總之,不同的店名,反映了不同的心理文化和欣賞品位。
【第5句】:學習運用,根據所設置的情景,小組討論擬定。
設置情景(1):
這學期我們處在人生選擇的十字路口,每個同學都期盼成功。初三開學后,你們的班主任老師想為班級換條標語,來找我。我現在就把這個任務教給你們。
生:想象自己成為勝者。
生:精彩人生從拼搏開始。
生:良好的習慣助你打開知識之門。
生:重要的是你的努力。
生:行動是金。
生:努力就是最好。
……
設置情景(2):
上星期天我到二中去學習,看到這樣一句口號:“自強不息,與時俱進,向學習化社會進軍。”我想,創建學習型城市、學校、必須從自我做起,為創設學習環境,我提議大家為自己的.家或書房題名并作簡要說明。
生:菁菁小屋、求索、淺草、我的樂園、學習地帶、七彩星空、擷趣園等。
設置情景(3)
畢業前夕,同學們要給母校一塊匾,上面要書寫8個大字,準確表達以下意思:老師對我們的恩情永遠難以忘懷,學校對我們的訓導永遠記在心中。已擬定“校訓永記”4個字,請你寫出另4個字。
生:師恩難忘
師:對聯要求上下句結構相同或相似,字數相等,句意相關或相對,詞性相同。)
設置情景(3)
讀名著對對聯
師:(示例)
上聯:親近冰心點數繁星熠熠
下聯:重溫魯迅傾聽吶喊聲聲
生:品讀曹禺聆聽雷雨陣陣
生:走向茅盾仰望子夜茫茫
【第6句】:小結:
走出門去,生活是多么廣闊,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快樂和寶藏。
走出門去,海闊天空,那里才是我們廣闊的課堂。在生活這個大課堂里,我們要勤于采擷,善于思考,才能領略語文學習的情趣,才能品嘗生活的甜美,才能生動真實的表現生活。最后,我就用一幅對聯作結,并與大家共勉。
師:上聯:天天閱讀社會之書無頁不學問
下聯:處處采擷生活之花每枝有語文
【第7句】:作業設計
【第1句】:我校水族館是常州市生物教學的基地,請你為水族館擬一則廣告詞。
【第2句】:你一定有課外讀書筆記本吧!請你為自己心愛的課外閱讀摘抄本或課外練筆本寫一幅對聯式的自勉語。
【第3句】:讀自然對對聯
上聯:風吹芳草綠
附:下聯:雨潤杏花紅
雨灑李花白
雪映梅花紅
(以上三題學生可自選有興趣的做)
【第4句】:我看”為話題,寫一篇550字的文章。(此題必做)
我看廣告、店鋪名;我看社會、人生;
我看唐詩、宋詞;
我看歇后語、名言警句。
認識米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認識米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使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
能力目標:使學生學會用厘米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同時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情感態度目標:
【第1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中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系。
【第2句】:以發展為本,營造民主、平等、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索、團結合作的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學習用尺子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掌握用厘米做單位的測量方法。
教學方法:
自主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學習方式。
教學準備:
課件、學生尺、長方形紙條、小棒等。
教學過程:
【第1句】: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師:新學期到了,在螞蟻王國里有一所螞蟻學堂,它馬上要開學了。看!這就是螞蟻學堂,漂亮嗎?小螞蟻們每天上學都要經過一座小橋。一天,一陣狂風吹過,把小橋的一個扶手給刮斷了!這可怎么辦好呀?小螞蟻們決定重新再做一個扶手,可是扶手有多長呢?
小朋友,你們能幫小螞蟻們解決這個問題嗎?怎樣才能知道扶手有多長呢?
生:用尺子量。
師:用尺子量,這確實是個好辦法,那你們有尺子嗎?
生:有!
設計意圖:利用《螞蟻王國》的故事引入,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通過讓學生幫小螞蟻解決問題這一情節吸引學生對新知產生學習的欲望。
【第2句】:合作學習,探究新知
(一)觀察尺
【第1句】:讓學生觀察尺子,仔細瞧瞧,你發現尺上有些什么?把你的'發現與同桌分享一下。
【第2句】:指名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認識尺子上有數字、刻度線、“0”刻度、1大格,理解“0”表示起點的意思。
【第3句】:當學生說到尺子上有“cm”時,介紹“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個長度單位,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厘米。(板書:認識厘米)
(二)感知1厘米
【第1句】:師:那你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我們來聽聽小螞蟻的介紹。(課件介紹一厘米的概念)
【第2句】:找一找,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厘米嗎?(學生找一找,指一指)
【第3句】:指名上臺說一說、指一指:1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
生回答:從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學生邊說邊指)
【第4句】:你發現1厘米其實就是什么?(一大格)
【第5句】:除了從0刻度到1刻度是1厘米外,你們還能找到不同的1厘米嗎?
生1:從1刻度到2刻度是1厘米。
生2:從2刻度到3刻度也是1厘米
……
【第6句】:比一比,請小朋友再用手在尺上比劃一下1厘米有多長,舉出來看一看,1厘米長嗎?閉上眼睛想象一下1厘米有多長。
師:1厘米很短,所以我們一般用厘米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
【第7句】:找一找,生活當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生舉例、課件展示:圖釘、牙齒、小正方體、小紐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觀察尺子、認識1厘米,形成表象。學生能從尺子上找到1厘米,并體會方法的多樣性;從周圍物體中找出長度大約是1厘米的物體,體驗了l厘米的具體長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測能力。
(三)感知幾厘米
【第1句】:師:剛才我們知道了1厘米是1大格,那2厘米有多長,你能在尺上找一找嗎?(學生在尺子上找一找)
【第2句】:2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
生:2厘米是從0刻度到2刻度。
師:有不同想法的嗎?
生:從1刻度到3刻度之間也是2厘米。
……
師:你們怎么能找到這么多2厘米的?你們有什么法寶嗎?
生:2厘米其實就是2大格。
【第3句】:2厘米有這么長,不用直尺,你能來估計一下5厘米有多長嗎?指名估計比劃,小朋友自己估計一下呢?
【第4句】:那5厘米到底有多長呢?還是請我們的好朋友——尺子來幫忙,請小朋友在尺上比劃一下,同桌互相說一說:5厘米是從哪兒到哪兒?
指名回答:5厘米從哪兒到哪兒,有不同的嗎?
不管從哪兒到哪兒,5厘米就是幾大格?
【第5句】:你還想知道幾厘米的長度,指名說一說。
把你想知道的自己先估計一下,再拿著尺比劃給同桌看一看。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利用知識的遷移,學生在認識認識1厘米的基礎上大膽猜想、探索幾厘米的長度,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四)量一量
【第1句】:猜一猜紙條有多長。(學生猜一猜、估一估)
【第2句】:課件展示量紙條的方法,學生細心學習。
【第3句】:學生自己動手嘗試量紙條。
【第4句】:集體交流用尺子量紙條的方法。
(紙條的左端對齊0刻度線,把尺子與紙條放平,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刻度幾,就是幾厘米。)
【第5句】:唱一唱。
《測量小兒歌》
小朋友要牢記,
物體要放平。
用尺子兩物體,
左端要和0對齊,
右端指向刻度幾,
物體就是幾厘米。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學生通過猜想、自學用尺子測量的方法再嘗試測量,歸納測量的方法這一系列活動,學生自主學習獲得知識,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能力。這個環節還設計了唱一唱活動,既鞏固了測量的方法又活躍課堂氣氛,調節學生的情緒。
【第3句】:實踐應用,練習鞏固
師:同學們,既然我們已經學會測量物體的長度了,那現在是時候幫小螞蟻的忙,測量一下小橋扶手的長度了。
【第1句】:量一量扶手的長度。
(1)學生動手量一量。
(2)指名上臺展示測量的方法。
【第2句】:闖關游戲。
師:小螞蟻非常感謝大家的幫忙,它們帶來了一份大大的禮物,準備要送給大家,可是需要同學們闖過三關才能獲得禮物哦!有信心嗎?
(1)第一關:眼明手快。(填一填)
(2)第二關:火眼金睛(判斷測量的方法對嗎?為什么?)
第三關:心靈手巧。(同桌合作量出長方形的長和寬)
這里長方形的寬是接近4厘米,引導學生像這樣接近4厘米的可以說它是大約4厘米。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了二十多分鐘的學習已經開始出現疲倦,此時設計闖三關獲獎品的游戲既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又能通過游戲鞏固新知,一舉兩得。
【第4句】:回顧全課,總結延伸
同學們,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還有什么問題嗎?
設計意圖:學生說收獲,是更好的對知識進行梳理。這樣就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同時有承前啟后的作用,對下一節課《認識米》作知識性的鋪墊和延伸。
上一篇:初中班級運動會標語集合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