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級美術上冊教學設計:美麗的植物和動物
教學目標:
【第1句】:初步了解動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第2句】:生成關愛動物植物的美好情感;
【第3句】:產生保護動物、植物的內在行為動機。
教學重難點:初步了解動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
教學過程:
【第1句】:謎語導入
【第1句】:師:小朋友,喜不喜歡玩游戲?那我們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吧!——叫做請你猜一猜。小眼睛看仔細了,這是誰的尾巴?你怎么知道?這是誰的眼睛?(課件出示燕子的尾巴、青蛙的眼睛)。
【第2句】:剛才老師給大家猜的都是(板書:動物)。小朋友們只看到動物身體的一部分就猜出來了,真了不起。
【第3句】:還想玩嗎?換一種形式?猜謎語怎么樣?
課件出示:
四季它常綠,總是不開花。攤開一只手,滿手刺來扎。(仙人掌)
師:要不要再猜一個
課件出示:
高高個兒一身青,圓臉金黃喜盈盈,天天向著太陽笑,結的果實數不清。(向日葵)
【第4句】:小朋友們,仙人掌、向日葵還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板書:植物)
【第5句】:小朋友們,動物、植物是我們人類的朋友,他們和我們一起生活在美麗的地球上。(完整課題)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有生命的(板書:生命)
【第2句】:探究生命現象
1.師:我們每位小朋友都是有生命的。那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有生命的?(會動、會說話、會長頭發、知識會越來越多)
師:我們說了許許多多的會,會呼吸、會長大、會說話,這些會,其實就是生命現象(板書:現象)這些現象說明我們是有生命的。
【第2句】:師:剛才我們講到動物、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那么動物會些什么,植物會些什么?有哪些現象說明他們也是有生命的。今天老師也請來了幾位動物、植物朋友,你們想不想看看?閉上眼睛,教師出示金魚、烏龜、兩株植物的實物。
現在老師把這些動物和植物放在講臺上,請每位小朋友排隊來看一看摸一摸問一問,看看他們有哪些生命現象
【第3句】:請學生文案你發現了哪些生命現象?
【第4句】:小朋友真能干,發現了這么多的生命現象。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的動物、植物朋友今天沒有出現在課堂里,想感受一下它們富有生機的一面嗎?小眼睛看大屏幕(生觀看配樂錄像)注意一邊看一邊找,你看到了哪些生命現象。
【第5句】:師:從剛才的錄像中,你有看到了什么生命現象?
【第6句】:從剛才的錄像中我們看到了自然界的花草樹木,都盡情地生長著,追求太陽的光芒,舒展生命的綠色,各種動物按照自己特有的.方式生長著。這一切讓我們更加深刻了解到動物、植物的生生不息、欣欣向榮。你能文案你看到了哪些生命現象。
【第7句】:那么,你能文案你平時還觀察到了哪些生命現象?
【第8句】:小朋友們,課文用一張表格,為大家整理了動植物的生命現象(課件出示)。植物會長高,會長出新葉子,動物會吃東西,會動,這些都是他們的生命現象。其實,小朋友們剛才還說了很多很多,所以老師用一個省略號表示。
【第9句】:師:是啊,這些就是動物的生命現象!你聽,大象伯伯是這樣告訴我們的。
(flash音頻:“生命現象”)
【第10句】:模擬代言
(1)師:是啊,動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他們還會說話呢,你聽到過嗎?(學生文案聽到過的大自然的語言)
(2)看聽小游戲:
A.聽聲音(flash“動物的聲音”)
猜猜是誰(動物)在說話。
B.看圖片(flash“植物發芽、開花、結果、落葉……”),猜猜植物在說什么。
不僅動物會說話,植物也會說話。你聽!這是一株正在發芽的小樹苗。他在說,我發芽了。你能聽出他們又在說什么呢?
11.師:多么奇妙的動植物世界啊,原來他們和我們一樣,不僅有生命,還會說話呢!
【第3句】:愛護動植物
【第1句】:師: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生活中還有那么多伙伴,有了他們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麗可愛了。但是如果有一天這些動物植物全都消失了。你覺得我們生活的世界會變成什么樣。所以說,動物植物和我們是分不開的。但是,小朋友們,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不和諧的音符。我們人類有時候很糊涂,為了自己發展不能好好對待植物和動物。就因為我們人類破壞了環境,現在又很多小動物、植物都很傷心。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三位動物小朋友,他們很傷心,想看看他們嗎?(播放視頻)
你們知道這三位動物朋友為什么這么傷心嗎?
知道嗎?現在又很多人在砍伐大樹,害的小鳥無家可歸,垃圾、污水往水里倒,許多小魚都活不下去了。
【第2句】:課件出示并介紹
地球上一共有16306種動物和植物面臨滅絕的危機,全世界平均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平均每20分鐘就有一種動物和植物從地球上消失。
課件出示珍惜動物圖片,教師介紹
這是我們認識喜愛的大熊貓,現在全世界只有一千多只,這個叫白薊豚,他在長江里生活了兩千五百萬年,但是在最近的幾十年啊,人們已經很少能看到他們了。這叫長臂猿,生活在我國的海南,他的數量全世界加起來,一共只有20只。這只虎叫蘇門答臘虎,他在全世界也只有20來只。他的兄弟巴里虎、里?;⒃?0年前就滅絕了,人們估計他也活不了多久了。
【第3句】:我看見大家的表情都很沉重,你是不是有話想說?
【第4句】:有一個小朋友和你們想的一樣,但是他的爸爸卻不是這樣想的。于是,這個小朋友就寫了一首詩送給他的爸爸,請打開課文,翻到39頁。齊讀。
你覺得這位小朋友通過這首小詩,想告訴爸爸什么?(保護小動物)
【第5句】:其實,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愛護植物、保護動物的人,你看到過這樣的人或事嗎?可以是你身邊的、可以是你從電視、雜志上發現的。(小組討論——交流)
老師也跟小朋友一起來分享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關于一個大姐姐的,她的名字叫做徐秀娟,17歲他就來到鹽城成為一名訓鶴員。她非常愛護那里的丹頂鶴。有一天下午,她飼養的兩只丹頂鶴牧仁和黎明出去玩,但是很晚都沒有回來。她為了尋找她們,不幸溺水身亡。據說,當第二天村民們從河中打撈出徐秀娟的遺體時,兩只丹頂鶴徘徊在她的身邊,還有人把他編成了一首歌,你們想聽嗎?(聽歌)
聽了她的故事你有什么話想說?
【第6句】:是啊,所以我們應該要向這位大姐姐學習,保護小動物和植物。那么,老師要來考考小朋友們,看看你們是不是愛護小動物、小植物的小朋友.如果你覺得這位小朋友做的對,就拍三下手,表揚他,如果你認為他做錯了,就擺拜手,明白嗎?
A.春天來了,小草從地下探出頭來,嫩嫩的,綠綠的。我真想在草坪上翻跟頭,踢足球。
師:錯了,為什么?。磕隳転樾〔葑鲂┦裁??哦,可以做一塊木牌,上面寫上標語,提醒大家不要傷害他們,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課件出示:
小腳不亂跑,小草微微笑。
綠色的草地多美,小朋友的行為更美。
青青小草,踏之和忍!我正在生長,請保護我!
(請三聲讀,全班齊讀)
B.樹上的鳥窩里有兩顆鳥蛋呢!啊,鳥蛋小小的,真可愛!我們還是快走吧,別耽誤鳥媽媽孵鳥蛋。
C.池塘里來了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腦袋,灰黑色的身子,甩著長長的尾巴,好可愛??!我們去找一個瓶子,把它們抓回家養起來吧!
師:為什么擺手?是啊,有人做了統計,一直青蛙平均一晝夜能捕食70多只害蟲,一年可以消滅15000只害蟲。青蛙是莊家的好幫手,我們要保護它們,也要保護它們的孩子——小蝌蚪。
D.校園里的茶花開的真漂亮,我們愛花不摘花。
【第7句】:我們的小朋友都是環保小衛士,老師這里有一首環保拍手歌,想不想聽一聽。播放。
讓我們以為來唱一唱。
【第8句】:看來我們班的小朋友都明白了要善待我們身邊的動物和植物,那就請大家動起來,可以做一張警示牌,畫宣傳畫,編小詩,爭當環保小衛士。
【第4句】:展示學生作品
【第5句】:總結
一年級美術上冊美麗的印紋教學設計
課型:造型設計
課時:一課時
教學目標:
【第1句】:通過學習用手、樹葉等有紋理的物體初步進行印紋練習,讓學生了解繪畫形式的多樣性。
【第2句】:體驗造型樂趣并獲得視覺和觸覺的感受,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提高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用手、樹葉等印紋創造肌理效果,并有意識的進行畫面組織。
教學難點:
紋樣的創造發現和組合。
教具準備:
大白紙、水粉顏料、不同樹葉、圖例等。
教學過程:
【第1句】:組織教學(邊聽輕音樂)。
【第2句】:導入:
【第1句】:讓學生觀察自己的手心來發現手上的`紋理,教師用手沾上顏料,往白紙上一印,出現漂亮的手紋,導入課題:美麗的印紋(板書具有紋理的字)。
【第2句】:在黑板上掛一張大白紙,讓全班學生粘上自己喜歡的顏色上臺按印。讓學生體驗印的樂趣,并讓學生簡單的表述自己手上得紋理的特征及手沾色彩、按印的感受。
【第3句】:讓學生討論并文案除了手可以引出紋理以外,還可以用什么東西來印。
【第3句】:布置作業:
分小組合作,用手、樹葉、瓶蓋等進行印紋練習。
要求:【第1句】:團結合作?!镜?句】:注意衛生。【第3句】:比比哪一組印得最美麗。
【第4句】:學生練習教師進行指導,及時發現問題。
【第5句】:展示每組作業,引導觀摩,讓學生談談觀摩感受,并表達出來。
【第6句】:配樂展示教師制作的各種美麗的印紋,請同學們整理衛生,結束本課。
人教版美術課件篇: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人教版美術課件篇:新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美術教案
第1課認識美術工具
教材分析:工具和材料是進行美術活動的重要條件,如何對一年級的學生進行這些引導是這一節課的難點。在課堂上我把它定位為美術課教學中的綜合。探索領域,目的是想結合兒童以往的(學前)繪畫經驗,進行延伸由此引發全體孩子對學習美術的欲望。
教學目標:
【第1句】:熟悉和了解美術的表現形式,認識美術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新的思維加深對美術的新認識。
【第2句】:觀察和發現各種工具的使用方式,培養愛護學習用具的良好行為習慣。引發對各種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第3句】:開闊視野,拓寬想象空間,激發探索未知領域的欲望,體驗探究的愉悅與成功感。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準備:課件、有代表性的美術作品、實物
教學過程:
【第1句】: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第2句】:導入
新課:
回顧學前繪畫經驗引語:今天我們要在課堂上找朋友,這個朋友是誰,我先不告訴您們,上完課你們就知道了。請大家想一想下列的問題,小組討論,代表回答,要求回答時要完整。【第1句】:你在畫畫的時候用過那些工具,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它叫什么名字?怎樣使用,能出示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嗎?【第2句】:你見過那些繪畫工具,請你介紹一下,你在那里見到的?你認為它們能用來干什么?
【第3句】:你最想擁有的美術用品有那些?為什么?
蠟筆小知識【第1句】:是年幼兒童最常用的繪畫工具【第2句】:同彩色鉛筆相比,蠟筆的色彩比較鮮艷、筆芯也稍軟,使用時不會因手在紙上摩擦而弄臟畫面?!镜?句】:蠟筆即可以用來畫線條,也可用于大面積的涂色。
油畫棒小知識1小朋友最喜歡使用的工具,色彩鮮艷、濃烈2油畫棒比蠟筆要軟得多,而且因為是油性的,顏色之間容易混合,色彩的變化,層次都比較豐富。
彩色鉛筆小知識:
【第1句】:最簡單的色彩畫工具,如同鉛筆一樣,比較適合年齡幼小的小朋友使用
【第2句】:色彩柔和,即可以用來涂顏色,但涂色的時候不能用力過大,因為它的筆芯是硬性的,會在紙上留下痕跡。
【第3句】:比較適合于畫輕柔、淡雅的畫面。
師小結:在繪畫過程中,工具和材料是很重要的,它就象一個好助手能幫助你實現你的繪畫愿望。
【第3句】:引導觀察思考發現新的工具和材料課件展示:
【第1句】:欣賞中國畫、書法作品。
【第2句】:欣賞油畫作品。
【第3句】:欣賞水粉、水彩畫作品。
【第4句】:欣賞版畫作品。
【第5句】:欣賞兒童畫作品。
師:欣賞了這些畫,大家能猜出這些畫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來完成的嗎?生自由議論。
【第6句】:課件再次展示(結合作品進行展示),目的是讓學生感悟工具和材料的不同魅力,引發學生明白工具和材料的重要,以便今后在美術課的課前準備能有所重視。大家現在可以猜出我們要找的朋友是誰了嗎?
【第7句】:怎樣愛護這些工具和材料。
課件:工具和材料使用小知識,進一步強調愛護工具、保護學習用品、正確使用學具的良好品質。
【第4句】:評價,師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回答問題。
【第1句】:你能認識的美術工具和材料有()種?
【第2句】:通過學習你又認識了那些繪畫的小伙伴它的名字叫()?
【第3句】:你能愛護和正確的使用工具和材料嗎?
【第5句】:課后觀察和思考
【第1句】:收集和嘗試一種你沒有用過的美術工具和材料。
【第2句】:到美術用品店去觀察文房四寶是什么?又發現了什么新的工具和材料。
第2課大家都來做
教學目標:【第1句】:引導學生運用石子、沙子,瓶蓋、罐子或一些體育用具,集體排列立體圖形。
【第2句】:啟發學生利用各種材料表現具象與抽象物體的造型。體驗材料的美感。
【第3句】:強調在排列創作過程中,發揚集體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觀察各種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發對工具和材料的聯想。
教學難點: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學過程:
【第1句】:組織教學:
【第1句】:課前準備:師生共同收集可樂罐、沙、石、瓶蓋、體育用品等排列材料。
【第2句】:導入新課:
師生共同交流所準備的物品,及所帶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體和造型。
人教版小學美術一年級上冊教案全集
【第3句】:講授新課:
【第1句】:思考與討論階段
分組展示自己所具備的物品,引導學生思考座談、開展積極想像,怎樣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組集體一起排列出新穎的立體造型。
【第2句】:發展階段
人人參與,把瓶罐重疊或向四周擴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種抽象或具象的圖案與造型。通過組與組參觀,相互補充,拓寬思路,了解自己小組所設計排列作品的優點與不足,進行修改。
【第3句】:收拾與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學生收拾整理好工具與材料,保持環境清潔衛生。
【第4句】:課后拓展
【第1句】:運用所學到的排列方法,在課后回家利用各種物品進行排列組合各種圖形的練習。
【第2句】:在排列時,要大膽想像。造型的內容,材料的運用應更豐富更廣泛
第3課彩線連彩點
教學目標:能用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地涂繞。
【第1句】:能按自己意愿涂繞出不同的形象,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第2句】:在涂繞中感受到繪畫的樂趣,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能按自己意愿,大膽地涂繞出不同的形象。
教學難點:線條變化的豐富性。
課前準備:油畫棒或彩筆,鉛畫紙。
教學過程:
【第1句】:回憶童年,激發興趣。
【第1句】:小時候,你們在墻上涂畫過嗎?
【第2句】:有沒有被老師或家長批評過嗎?
【第3句】:今天,老師給大家一個機會,讓小朋友們盡情的涂,有可能老師還會表揚你呢?
【第4句】:請幾個小朋友上黑板上來涂,其余同學在紙上涂。
【第5句】:你覺得黑板上涂了些什么呀?
【第2句】:以趣導學
【第1句】:觀察、思考,你看上面黑板上的小朋友畫的像什么呀?能不能把它們添幾筆,使它成為我們生活中熟悉的形象?
【第2句】:試一試,請小朋友上黑板演示。
【第3句】:比一比,看一看,打開課本欣賞。
A、你認為它們好在哪里?
B、看了這些畫,你認為還可以涂繞出什么?
C、請學生在自己的紙上涂繞。
(表揚大膽的小朋友。)
【第3句】:交流。
【第4句】:布置作業
【第1句】:小小組合作完成一張畫,小小組自己確定主題。
【第2句】:學生大膽用線創作。
【第5句】:教師巡回輔導。
重點是指導膽小的學生。
【第6句】:點評
你認為誰畫得好?好在哪里?
動物和植物教學反思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一個個科學探究活動可以使學生體驗到探究的樂趣、獲得自信,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在課堂實驗教學中落實探究理念是科學學科改革的關鍵。
如教學《動物和植物》一課時,我帶領學生到學校旁的小花園去尋找動物和植物,那天早晨恰好大雨過后,學生發現了許多蚯蚓?!膀球居醒劬??”“它有骨頭嗎?”“為什么下過雨后會出現那么多蚯蚓?”“蚯蚓斷了以后還能活嗎?”……
一個個問題使我應接不暇,學生對蚯蚓的好奇心激發了他們探究的欲望。我及時引導學生:“關于蚯蚓你還想知道什么?準備用什么方法研究?運用哪些工具?”通過引導學生動手動腦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對蚯蚓的研究中來,使學生既了解了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又大大激發了學生探究和發現周圍事物奧秘的'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內心需要,使探究成為學生自己的需要和目標。如果學生對自己從事的探究活動具有強烈的欲望和追求,這種原動力就會把孩子的探究欲望充分調動起來,從而持久地投入到探究活動中。學生由好奇而產生的探究欲望的天性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由不自覺到自覺,由感性到理性,逐步變成科學素養。
上一篇:中國文化歡迎標語匯總1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