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飛船的詩句
(第一首)
載人航天再上天,中國科技又向前。
神仙從此不寂寞,天上人間一線牽。
巨龍咆哮覽碧霄,雄獅怒吼震全球。
(第二首)
神舟十號再問天,譜寫探宇新詩篇。
祝福旅途順順順,太空人間都平安。
(第三首)
美麗太空奧秘多,造福人類需探索。
神舟十號飛宇宙,科研又有大收獲。
(第四首)
高歌一曲送神舟,詩贈英雄離地球。
探索宇宙邁大步,中國航天寫風流。
英雄問天將欲行,我在中原踏歌聲。
此去太空路萬里,怎及我送豪杰情。
(第五首)
一躍騰空自在飛,天行有道不相違。
歸來載滿玄虛理,送與神州明月輝。
(第六首)
玄天游覽意寬舒,神州百姓盡歡呼。
何時沖出如來掌?悠悠天地任馳驅。
小小地球人太多,何時載我渡銀河?
直通彼岸會織女,玉宇瓊樓同歡歌。
(第七首)
神舟遠上青云端,譜寫今日神話。
誰道飛天只是仙,前人紙筆上,
今人掌中間。神箭過往寸須時,
民族夢圓千年。而今時人住天宮,
不是仙人館,遠勝九重天。
(第八首)
長二威吼噴烈焰,銀劍(箭)拔地刺青天。
神十此去會天宮,輕舟展翼游宇寰。
遙知故土再飛仙,寂寞嫦娥舞蹁躚。
華夏兒女鯤鵬志,攬月九霄談笑間。
(第九首)
中華大地起狂飚,遙看火龍騰九霄。
玉宇澄清無外侮,神舟瀟灑有天驕。
老夫揮筆詩潮涌,利偉遨空膽氣豪。
得勝回朝天地震,科研碩果領風騷。
酒泉髙天氣爽秋,飛船載人到宇宙。
玉皇驚奇迎宮殿,吳剛捧出桂花酒。
千年神話現眼前,十億舜華唱神州。
山河共鳴和諧曲,世紀強音震全球!
《“神舟”五號飛船航天員出征記》課時訓練及答案
【第1句】:基礎知識題
【第1句】:解釋下列詞語。
①矚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問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渴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定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句】:“快看!我們的航天員來了……”這句話表達了送行群眾怎樣的心情?
【第3句】:文章細節描寫生動形象,請舉例分析。
【第2句】:閱讀分析題
(一)公元2003年10月15日5時,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航天員公寓“問天閣”。再過30分鐘,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將從這里受命出征,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開始令世界矚目、令國人自豪的飛天之旅。
深秋的大漠,寒意襲人。問天閣前的廣場上,已經站滿了送行的人們。曾經和航天員朝夕相處的教練、專家們來了,舉著鮮艷花束的少先隊員,捧著樂器的軍樂隊員來了,穿著鮮艷民族服裝的少女來了。大家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和一個共同的'期待,為英雄送行。
這一天,中國人已渴望了很久。這一刻,中華民族已等待了千年。
“快看!我們的航天員來了……”
5時28分,身著乳白色航天服的首飛航天員楊利偉邁著從容而穩健的步伐,從問天閣航天員的專用通道,微笑著向大家走來,緊隨他身后的是身著天藍色訓練服的航天員翟志剛和聶海勝。這里廣場上響起歡快的《迎賓曲》奏起,人群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首飛航天員梯隊由楊利偉和聶海勝、翟志剛組成。在此之前,他們按照首飛任務計劃完成了綜合性演練。飛船發射前,任務指揮部研究決定,首飛任務由楊利偉擔任。
楊利偉,1965年6月出生于遼寧省綏寧縣。大學文化,中校軍銜。在原空軍部隊安全飛行1350小時。1998年被選拔為中國第一代航天員。經過5年多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挑戰人體生理極限的訓練,其綜合素質完全具備航天飛行的要求。
從加加林第一次太空飛行到阿姆斯特朗登月成功,從航天飛機橫空出世到多種空間站問鼎蒼穹,40多年時間,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已先后進行240次載人飛行,把951人次的身影印在浩瀚太空。
今天,中國人將也要飛向太空,中國將成為世界載人航天俱樂部的第三個成員。
【第1句】:給下列字詞注音。
翟( )聶( )綏( )
【第2句】:用一句話概括語段的基本內容。
【第3句】:“深秋的大漠,寒意襲人”屬于什么描寫?有何作用?
【第4句】:最終選定楊利偉擔任首飛任務的原因是什么?
【第5句】:第五段為什么要具體描寫航天員走出問天閣的情景?
【第6句】:文章為什么要提到美國和蘇聯、俄羅斯的航天情況?
【第7句】:從楊利偉的成長過程中,你受到什么啟發?
(二)浩瀚的南大西洋上,陽光普照,暑氣蒸騰。“遠望三號”遠洋航天測量船靜靜地等候著“神舟二號”飛船的出現。
這是“神舟二號”飛船繞地球的第107圈飛行。當飛船飛臨南大西洋預定海域上空時,“遠望三號”將向飛船發送返回控制等一系列關鍵指令。
在這次飛船飛行實驗中,“遠望一號”“遠望二號”“遠望三號”“遠望四號”航天測量船,分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布陣,執行海上測控任務。連續多日測量跟蹤,測控人員盡管非常疲乏,但始終斗志昂揚。
18時33分,按預定計劃,飛船將飛臨“遠望三號”上空。
“發現目標!”隨著操作人員的清晰報告,船載雷達天線穩穩地跟上了剛從海平面出現的“神舟二號”飛船。
與此同時,船載其他各測量通訊設備也按預定方案,準確及時地捕獲跟蹤目標,獲取飛船各種有效數據。
一道道數據鏈和遙控指令,連續不斷地從“遠望三號”發送到“神舟二號”飛船上。
“一次調姿!”飛船飛行姿態開始調整。
“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微光電視上原來顯示飛船的那個亮點,瞬時變成了兩個。“分離成功!”人們驚喜地歡呼起來。
“二次調姿”“制動開始”“制動結束”,伴隨著各項指令的繼續下達,只見顯示屏上的一個亮點,正在向下方運動,這就是分離后的飛船返回艙,它已從飛行姿態轉為返回姿態。
【第1句】:通訊往往設置小標題。《決戰太空》這篇通訊共設有四個小標題。第一個和第四個小標題分別是:10日21時北京航天指揮控制中心飛船變軌;16日19時內蒙古中部地區飛船返回
看看這兩個小標題有何共同點,然后為節選文字擬定一個小標題:
【第2句】:節選文字開頭一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第3句】:文案下面文案中加粗詞語的作用。
(1)18時33分,按預定計劃,飛船將飛臨“遠望三號”上空。
(2)與此同時,船載其它各測量通訊設備也按預定方案,準確及時地捕獲跟蹤目標,獲取飛船各種有效數據。
【第4句】:有關高科技內容的通訊難免要使用一些高科技術語,試文案選文中高科技術語的運用的特點。
參考答案:
【第1句】:【第1句】:①注目②本指圖謀奪取政權,這里指在太空占一席之地③迫切地希望④電視、電影片的活動畫面突然停止在某一個畫面上【第2句】:迫切、激動、興奮【第3句】:答案參見“寫作特色2”
【第2句】:(一)【第1句】:翟(zhái)聶(niè)綏(suí)【第2句】:送行的人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歡送航天英雄楊利偉出征。【第3句】:環境描寫,點明天氣的寒冷,烘托出熱烈的歡送場面,表明送行群眾的熱情。【第4句】:經過5年多系統的理論學習和挑戰人體生理極限的訓練,其綜合素質完全具備航天飛行的要求。【第5句】:點明這次出征的不同尋常,突出做一名航天員的自豪和偉大。【第6句】:是為了突出中國在世界航天事業上作出了具體貢獻。【第7句】: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就行。(略)
(二)【第1句】:16日18時南大西洋上“遠望三號”船返回控制【第2句】:交代地點,點明環境(氣候),暗示測控人員不畏暑熱的戰斗精神。【第3句】:(1)“按預定計劃”“將”起著限制作用。(2)“按預定方案”“準確及時”起限制作用;“各種有效”起修飾作用。【第4句】:高科技術語的運用必須通俗易懂,為一般讀者所明白。本文的“一次調姿”“二次調姿”“制動開始”“制動結束”等術語的運用既準確又簡明地說明了問題,且通俗易懂,能為一般讀者所接受。
贊美天舟飛船升空的詩句
(第一首)
誰御鯤鵬上至巔,天舟一號卷狂漣。
嫦娥勁舞吳剛唱,玉兔銀箏獻桂圓。
伏虎捉龜銘略魄,絲綢古路寫新篇。
全民攜手同心夢,五岳昆侖酹凱旋。
(第二首)
喜聞發射再成功,瀚海平添小弟兄。
貨運飛船科技夢,天舟一號中國風。
強軍富庶東方犼,黑眼黃膚太空龍。
偉大復興涵宇宙,狂飚席卷蓋蒼穹。
(第三首)
九宇飛馳匹樂聲,蟾宮聚客具歡情。
玄仙入學行楷字,玉帝明宣赤縣名。
追憶春園淫八國,可悲箝鎖扼三生。
銘心屈辱騰鴻志,從此蒼垠盛壯行。
(第四首)
文昌崖下水悠悠,解纜牂牁送客舟。
倉體不寬兼載鶴,天宮有約盼盟鷗。
幾堆火樹重新聚,數簇珠星依舊收。
無限風光分兩處,一稱華夏一遨游。
(第五首)
天舟一號繞天宮,破霧穿云向宇沖。
大國振興驚世界,小哥快遞躍蒼穹。
專家策劃嘔心血,壯志酬成驚雁鴻。
此刻神州分外美,飛船貨運展神功。
(第六首)
展翅敖翔問九穹,清瀾絢彩賀飛鴻。
美輪美奐空間站,神偉神通筑夢功。
國寶文昌承泰宇,瓊崖谷雨惠天宮。
云霓禮樂齊歡暢,造化為公致大同。
(第七首)
天舟入軌繞天宮,猶似情人熱戀中。
牽手同航游宇宙,并肩作戰傲蒼穹。
休言俄美獨稱霸,筑夢神州氣勢雄。
璀璨盈眸驚世界,小哥快遞寄凌空。
(第八首)
文昌一道火升空,仰望星光萬里登。
發射閃星明夜幕,天舟飛船怒天沖。
銀光縷縷心思記,無縫天衣繞太空。
海陸遙看齊祝賀,家族姊妹絢麗擁。
(第九首)
天舟一號躍穹蒼,一柱擎天舉世彰。
棄舊圖新鑲璀璨,空前絕后創輝煌。
中天空站同心接,大地飛船共火翔。
且待中華三五載,銀河馭越有希望。
“飛船成功升空”閱讀練習及答案
地勤人員對火箭作了極為仔細的檢查,情況一切正常。指揮中心發出點火指令,計算機開始自動工作。自動點火裝置點燃了點火器,“土星5號”發出隆隆的聲音,大地劇烈地震動起來,火箭緩緩上升,不斷加速。三位宇航員躺在艙內,觀察著各種儀表的讀數。此時,他們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那是由于火箭的加速而引起的超重力。發射后2分42秒,第一級火箭自動脫落,二三兩級火箭繼續上升。達到182公里高度時,第二級火箭自動脫落,速度達到每秒6.8公里。離地9分5秒,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啟動工作,飛船在預定的時間、預定的高度進入預定的軌道。此刻,“阿波羅11號“飛船的高度為2650公里,速度為每秒7.67公里。
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它飛過了月亮和地球距離的中間點,19日晚上8點33分,又飛過了月亮和地球引力的中和點。這個引力的靜止點在離月球28000公里的地方,月亮和地球在這一點上引力平衡。從飛船上可以看到美麗的月球已經遙遙在望。它發著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
1.第一段文字記敘了_____________,是按照______的順序寫的.,可以用下面的示意圖表示:_________→點火發射→火箭加速→_________→_________→第三級火箭發動啟啟動→_________。
2.作者為什么交代時間要精確到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飛船的速度是很快的,為什么“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中用“緩緩”一詞?是否矛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橫線畫出第二段中運用描寫的文案。如果把它們改為平實的敘述,效果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閱讀答案:
1.飛船成功升空,運行正常時間先后第一級火箭脫落第二級火箭脫落飛船進入預定軌道
2.因為這是人類首次登月工作,是要求極細致、準確的工作。
3.在遼闊之極的背景下,飛船看起來好像很慢,這是相對參照物而言的,實際速度很快,并不矛盾。
4.描寫的語句有“飛船像一葉孤舟在太空中緩緩地行駛”“它發著美麗的銀光,靜靜地懸在飛船的上方”。如果換成平實的語句就不夠生動,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了。
上一篇:大學生寒假安全標語合集9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