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敬親黑板報內容
黑板報是一種可傳閱觀賞的報紙的另一種形式。在學校,黑板報是第二課堂的一種很好的活動形式。黑板報和手抄報一樣,也是一種群眾性的宣傳工具。孝老敬親的黑板報應該怎么制作?
敬老愛老宣傳標語
【第1句】:認真實施《老年法》,推進老齡事業發展。
【第2句】:關愛老人構建和諧
【第3句】:貫徹老年法造福老年人
【第4句】:全面貫徹落實《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用法律和愛心托起老年人幸福的晚年。
【第5句】:貫徹落實新《老年法》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數
【第6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人人都敬老社會更美好
【第7句】: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
【第8句】:每年農歷九月九日為老年節
【第9句】:敬老傳統代代相傳代際和諧老少共融
【第10句】:關心幫助老年人是全社會的責任
【第11句】:密切代際關系促進家庭和諧
【第12句】:落實老年優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權益
【第13句】:關愛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第14句】:樹敬老之風促社會文明
【第15句】: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
【第16句】:完善養老服務功能優化老人生活環境
【第17句】: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第18句】:關心老年人生活發揮老年人作用
【第19句】:尊老敬老養老愛老助老
【第20句】:切實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
【第21句】:敬老從心開始助老從我做起
【第22句】:尊重老年人就是尊重自己
【第23句】:對老人盡孝心給兒女做榜樣
【第24句】:敬天下老人揚中華美德
【第25句】:像父母愛我們那樣愛父母
【第26句】:建立不分年齡人人共享的社會
【第27句】:敬老助老從我做起
【第28句】:加強老齡工作發展老齡事業
【第29句】: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30句】: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
孝親敬長黑板報
下面就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孝親敬長黑板報的相關文章,希望可以幫到您,如果你覺得不錯的話可以分享給更多小伙伴哦!
人們在形容一個人罪大惡極、不可饒恕時經常使用“十惡不赦”這個成語。其實,在我國古代,“十惡”真有律法規定的,十惡始見于一千三百年前的北齊法律。隋、唐把這十條大罪的內容略加增刪,正式定名為“十惡”寫在法典的最前面,以示嚴重。以后經歷宋、元、明、清各代,都規定犯了“十惡”罪即使天下大赦時,也不能赦免。這十條重罪中,第六條是:大不敬,第七條是:不孝.也就是說在古代不孝不敬與謀反叛亂是同等重的罪行.可見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百善孝為先.“孝”是中國文化中最悠久、最基本、最重要、影響最深遠的傳統倫理觀念。在《孝經》中,“孝”被開宗明義地肯定為“德之本”和“教之所由生者”,并被儒家視為“仁之內核”。幾千年來,“磕頭”、“跪拜”“昏定晨省”“披麻戴孝”“守靈”等儀式一直承載著中華民族“孝”文化的內容。而當代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更是嚴格保留了很多的傳統孝道儀式和規范。例如在韓國,每年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月初一之前趕回供奉祖先的長兄或長子、長孫家,參加祭祖的茶禮儀式并相互拜年。拜年時,長者盤膝而坐,晚輩在長者面前下跪叩頭,長者對成年晚輩低頭彎腰答禮。
其實孝道的核心是要突出“感恩”思想,理解磕頭后面的價值取向才是真正重要的。表達愛心的形式是多元的,一是孝悌并稱不可偏廢;二是無違父母;三是為父母守孝;四是在家盡孝,在國必忠。
把孝親當作責任、義務,與從孝親獲得幸福,兩者是可以統一起來的。并且前者正是后者的源頭活水。對于具備起碼道德水準的人來說,想到父母把自己拉扯成人所吃的千辛萬苦,所擔的.虛驚實怕,所投的真疼至愛,倘不能盡孝心,必深感負疚而痛苦;如能盡孝心,使父母衣食豐足,身體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話,生活幸福,自己難道不會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嗎?
有一種人生觀是以使別人獲得幸福為幸福的。既然一個人可以從使別人獲得幸福中獲得自己的幸福,那么,他能因自己孝親使親人獲得幸福而也感到幸福,有什么說不通呢?承認孝親是福,說到底,也就是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在當前形勢下,“孝道”包含著對父母和長輩的順從、尊敬和理解。順從是“孝道”的第一境界,聽話、不惹父母生氣就可以說是孝順了;尊敬體現在對父母和長輩的日常態度和行為上,比如吃飯讓長輩先動筷子,出門要和父母打招呼,告訴去向和回家時間等等;理解更多的是指對“可憐天下父母心”的理解,即使父母說錯了,自己受了點小冤枉,也不要當場頂嘴,要暫時接受,等事后再行解釋。比如當老師批評我們時,我們能從心底說聲謝謝.而不是當場頂嘴.賭氣并向師長發泄情緒.挾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為也;為老折枝,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孝親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我們應該繼續發揚光大,這是每個人應盡的義務,是良心的要求。讓我們共同行動起來,從孝順父母開始,從尊敬師長開始,在全社會大興孝親敬老之風。
孝親敬老詩詞集錦
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在人們進入老齡階段、病殘、喪偶、喪失勞動能力、超過退休年齡而無法工作或生活無法自理的老人家,能夠得到家庭、社會的贍養: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教、老有所學、老有所依、老有所終。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孝親敬老詩詞集錦,歡迎大家分享。
【第1句】:出入扶持須謹慎,朝夕伺候莫厭煩。意思是:父母出入(門)要小心攙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厭煩。出自《勸報親恩篇》。
【第2句】:爹娘面前能盡孝,一孝就是好兒男;翁婆身上能盡孝,又落孝來又落賢。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兒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個既孝敬又賢惠的名聲。出自《勸報親恩篇》。
【第3句】:弟子入則孝,出則弟。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愛兄長。出自(春秋)《論語學而第一》。
【第4句】: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意思是:父母呼喚,要趕快答應;父母有命令,應趕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5句】: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意思是:孝是天經地義的。出自《孝經》。
【第6句】:呼喚應聲不敢慢,誠心誠意面帶歡。意思是:父母召喚,應馬上答應,不能怠慢,要誠心誠
【第7句】:意,面帶歡笑。出自《勸報親恩篇》。
【第8句】:好飯先盡爹娘用,好衣先盡爹娘穿。意思是:好飯先給父母吃,好衣先給父母穿。出自《勸報親恩篇》。
【第9句】:家貧知孝子,國亂識忠臣。意思是:在家庭貧困的時候,才能發現真正的孝子,在國家危難的.時候,才能識別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賢集》。
【第10句】:慢人親者,不敬其親者也。意思是:不尊敬別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會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國志魏書》。
【第11句】: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
孟子說:“(在舜的眼中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系相處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第12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第13句】:孟子曰:“親親,仁也;敬長,義也。”孟子說:“親愛父母親,便是仁;尊敬兄長便是義。”出自(春秋)《孟子盡心上》。
【第14句】:孟子曰:“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孟子說:“只要人人各自親愛自己的雙親,各自尊敬自己的長輩,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離婁上》。
【第15句】:勞苦莫教爹娘受,憂愁莫教爹娘耽。意思是:不要讓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讓父母分擔你的憂愁。出自《勸報親恩篇》。
【第16句】: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意思是:父母喜好的東西,子女要盡力為他們準備;父母厭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殘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17句】:親有過,諫使更。恬吾色,柔吾聲。意思是:父母有過錯,勸他們更改。要面帶笑容,語調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18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惡我,孝方賢。意思是:父母疼愛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難呢;父母討厭我,仍盡孝,才為賢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19句】: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意思是:妻子賢惠,她的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就心情舒暢。出自(明)《增廣賢文》。
【第20句】:千萬經典,孝義為先。意思是:成千上萬部經典上都說,孝和義是人首先應當做到的。出自(清)《增廣賢文》
【第21句】:時時體貼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掛牽。意思是:要時刻體貼、理解父母,不要讓父母操心。出自《勸報親恩篇》。
【第22句】:首孝弟,次謹信。意思是: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第23句】: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意思是:身上受傷,父母憂慮;道德敗壞,父母蒙羞。出自(請)李毓秀《弟子規》。
【第24句】: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出自《大學》
【第25句】: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參中夫四德者也。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開始,敬愛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誠是道德的方向。曾參是恰恰具有這四種道德的人。’出自《家語弟子行》。
【第26句】:孝子親則子孝,欽于人則眾欽。意思是:你對父母孝順,你的子女對你也孝順;你敬重別人,別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錄》。
【第27句】: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思是:小羊跪著吃奶,小烏鴉能反過來喂養老烏鴉,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出自(明)《增廣賢文》。
【第28句】:要問如何把親孝,孝親不止在吃穿;孝親不教親生氣,愛親敬親孝乃全。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給他們吃飽穿暖;孝敬父母還不要叫父母生氣,熱愛、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動報親恩篇》。
【第29句】:要知親恩,看你兒郎;要求子順,先孝爹娘。意思是:養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順你,你就必須首先孝順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第30句】: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曾子說:“孝有三點,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給父母帶來恥辱,再次是能養活父母。”出自(春秋)《禮記》。
【第31句】: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說;“父母的年齡,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為他們長壽而高興,一方面為他們衰老而擔憂。”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第32句】: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孔子說;“父母在世,不遠離家鄉,如果要出遠門,必須有明確的去處。”出自(春秋)《論語里仁第四》。
【第33句】: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于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孔子說:“當今的孝子,只是說能夠供養父母就行了。就是狗馬,都能得到飼養。若對父母不孝敬。那供養父母和飼養狗馬有什么區別呢?”出自(春秋)《論語為政第二》。
孝老敬老作文800字
在我們成長的每一天,是誰為我們傾注了所有的心血?是我們可敬的爸爸媽媽。有人說,世界上所有的光榮和偉大都來自母愛,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
俗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做兒女的責任。最近我讀了《孝在我心中》這本書,我一次又一次地為書中的.故事深深地感動。這里有奧運冠軍孝順父母的情懷,有久病床前的孝心媳婦,有情系養母的山村孩子,有火海救母的壯舉,有感人的孝心接力,有小兒郎擎起的一片天,有把蘋果留給媽媽吃的鄉村女孩……一篇篇,一行行,都是愛的濃縮。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要數把蘋果留給媽媽吃小東艷。小東艷的媽媽患小兒麻痹癥,天生就有嚴重智障,走不了路,后來父親去世了,小東艷勇敢地挑起了照顧媽媽的重擔。她給媽媽蒸饅頭,幫媽媽洗臉洗腳,晚上睡覺時,她害怕睡覺著涼了,就和媽媽蓋一床被子,別人送給她一個蘋果,她都要留給媽媽吃。讀到這里,我想到了古代有名的孝子——郯子。郯子的父母年紀大了,身體不好,郯子總是精心照料他們。有一天,郯子的父母想喝鹿乳,他就上山去找。可是,鹿群很難接近,他只好披著鹿皮混在鹿群中。幾天之后,郯子終于得到了鹿乳,滿足了父母的要求。小東艷和郯子照料父母是多么的精心啊!
孝順父母尊長輩,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順父母的傳世佳話數不勝數。沈云英忠孝雙全,狄仁杰望云思親,孝女緹縈上書救父,孝子孟宗哭竹生筍……這些故事多么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弟子規》告訴了我們許多孝順父母的道理。比如:父母呼,應無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冬則溫,夏則清。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對父母多一份感恩的心。當父母回到家時,我們應該及時給父母開門,遞上一雙拖鞋;吃完飯后,要及時收拾碗筷,減輕父母的負擔;天冷了,我們應該給父母端上一盆洗腳水。我們要做父母的“小棉襖”,不要做父母的“小煩惱”。
孝是一種美德,一種承擔,一種責任,是一種對父母長輩的感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我們要在家庭盡孝心,在學校獻關心,在社會鑄愛心,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
上一篇:打造最美鄉村的標語錦集6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