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學之道高中作文
我是2003屆畢業生駱勐,學校趙主任約我寫一篇寄語,令我很是激動,同時更明白此文份量,因此決定就為學之道寫點自己的心得,希望能拋磚引玉,結出碩果。
我先簡單講講自己初三和剛上高中的體會:
初三,我自以為做對了三件事。
【第1句】:不僅跟著老師復習,還自己將知識點細過了兩遍。待老師在復習時,結構必定十分清楚,效率高。
【第2句】:注意鍛煉身體,課間常下樓休息,自是神清氣爽。
【第3句】:謹慎對待每次考試,牢記:成功只在昨天,還有明天的目標。
高中感覺自是不同,首先是自控能力很重要——想野沒人管你,想學有人追你——全由自己選擇。我很后悔初中沒多讀些書,現在每月都讀一兩本書,后面具體推薦相關書目。
對初三學生的學習方法,思前想后只有一條比較重要:輔導書要挑著做,以提高效率。真正想講的是學習態度。有不俗表現的學生,請你自問一句:“我能行嗎?”這一問便是冷靜的自省,嶄新的起點。不正確的態度有許多,如:妒忌、自滿等。我不知道有沒有同學由于明顯的進步而把朋友們甩在后面,因此感到內疚的。如果有,請你謹記:這并不是你的過失,更不存在誰欠誰的問題,尤其不意味著你比他神奇什么。“先富帶后富,共奔富裕路”這句話也適用于學習。講到這里,順便提一句,幫助同學的方法:實際的援助之手遠勝于虛無的承諾與喋喋不休的嘴巴——除非你不是真心的。
學習中等的同學們要看清自己的優勢與劣勢。你們最忌諱高不成,低不就。踏實與耐心能改變你。定個不算大的目標,從明天起,每天做一點——當然現在開始更好——試試看,奇跡是怎么從你手中出現的。有些事每個人都知道怎樣做,怎樣做好,但你做好的,我也很可能做不到,因為你堅持,你勝利。
之所以把基礎不夠扎實的同學放到后面講,是想讓此時在升旗過程中正說話的同學能注意到我的話。有些人是抱著無所謂的想法學習,自然不能學出門道。你是否明白,人做的每件事都有相應的結果在慢慢人生路上等他;不做,便追也追不來。自己的路不能由別人來鋪。還有人認為自己不好,你們誰也別想好!那只能等你自己覺醒,我沉默。我最關心的是這樣的學弟:他總是想:“唉,我怎么也不行了。”我有三條忠告:
【第1句】:要學會接受人們善意的幫助,否則逃避痛苦會更痛苦的;
【第2句】:也許真的',你無法園高中、大學夢,請別忘了:你還有長長的路要走,還要為人父母,現在多學一點,將來都會有用。
【第3句】:凡事不可操之過急,“境由心造”…
哦,當然不會忘記初一初二的男生女生們。我曾與初一的施陽等學弟一起上過課,他們真的都很聰明,前途無量。學習方面嘛,早晨學的快;時間夠用的時候,在課余多讀些書,上高中后自有用處。尤其是文學與科普讀物。古詩文鑒賞、近現代散文小說,人物傳紀,理化知識。具體如:《書蟲》系列、《科學家談物理》、《數學家的眼光》、《心里的鎖》等等。
將來你們之中也會有人回這里演講。借此機會,再次衷心感謝悉心教導、熱心幫助過我的諸位老師及校領導,并期待今年中考同學們共同創造好成績。當捷報再傳之時,我將為你自豪,為四十中驕傲。
高中印象作文
高中的生活已然過去兩年,記憶將“高中生活”鐫刻于心靈之上。回憶,原來高中沒有蒼白的色調;展望,高中的生活應是炫目精彩。
在沒上高中的時候,曾以為高中時痛苦的代言,是無趣的注解。可當我踏進高中校園時,才發現,原來這也是姹紫嫣紅都開遍,“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春風帶來了生命的色彩,于是心情也變得和春一樣,歡喜舞蹈。有時“潛行”在校園,望著初春的新綠。雖然沒有大自然的釋懷感,也能讓心靈隨著陽光跳躍,沉浸于此,久久不愿離去。這是怎樣好的一個時節,收拾行囊,將思索、美麗通通打包,卸下抱怨、愁悶,輕裝簡行,出發在美麗的時候。
夏季的炎熱,也許會令我急躁,也許會令我不安,但偶爾走到長廊下,靜靜地看著地面的陽光,似乎能隱約聽到太陽的'低語。有時也會將心底的壓力告訴風兒,然后,站在窗旁對著影子笑自己的幼稚。在跑道上奮力的奔跑,讓全身流汗,微風滑過,從心底感到釋然……
秋,或許蕭瑟,或許凄情,但天高云淡,多想化作鳥兒自由飛翔。可是,有時夢想離我們很近,卻又遙不可及;明日與我,何去何從,在收獲的時節,應該思索。落葉未黃,拾起曾于樹梢的夢想,整理行囊,也許,我才剛剛起航,等待六月的飛翔。
冬雪將沉寂送到,當月亮還在守候黎明,走進略帶曖昧的寒風中,踱步在鮮有人行的上學路上。燈光為伴,與清風共舞,讓影子送給自己幾個俏皮的動作。然后,靜默,歡喜。在雪地上前行,腳步聲又是誰在雪地下埋藏的夢囈。
……
雖然高中生活常與深夜為伴,但這并不能讓“彩虹”在青春的年輪上褪色;課間,和同學嬉戲,偶爾老師也會“陪”我們放松,讓我們悠然于音符之間,也讓這個班級能永遠奏著愛的和弦。《愛,因為在心中》,這既是我們班的班歌,也是我們共同的印記,我們愛身邊的朋友,從朋友的眼神中,我們看到了堅定與信念;我們愛我們的老師,從老師的話語中,我們找到了目標與方向;我們愛所處的學校,從校園的風景中,我們尋到了未來與希望……
不拒絕小草的卑微,希望的原野不會拒絕將明天的種子遍撒;不拒絕高山的巍峨,圣潔的藍天不會拒絕覺明日的高翔。
也許,高中是煩躁的,那就用一種“海納百川”的大氣去包容;也許,高中是緊張的,那就用一種“明月清風,不勞牽掛”的淡定去調試;也許,高中是單調的,那就用一種“惺忪塵瑣事,浮生笑風雨”的態度去化解。
于成長的路上,需要奮斗,需要拼搏,更需要微笑著走向生活。輕回首,方悟“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悄眺望,才道“風景這邊獨好”。
春節印象高中作文
在這個少雪且日漸溫暖的季節里,春節不知不覺掩埋了平淡的日子,迎面撲來。看著墻上新買的掛歷,數著本世紀最后一個春節臨近的日子,不禁感嘆歲月匆匆,流逝的又是一個平靜而忙碌的一年。
年近而立,孩提時代積攢的或多或少的好印象隨之趨淡,不再是鞭炮煙花水餃壓歲錢的年代,不再憧憬自己又長了一歲,見識又多了一成,與其說春節是個最快樂的時候,不如說是個讓人猛然意識到年齡為之衰老、責任為之重大的關口。
泛泛地祝賀一下,說幾句辭舊迎新的吉利話,寫一點鬧春懷舊的文章,早就沒了那份雅興。像節目主持人一般,文案今年大事,感慨今昔,暢想未來,不過是贏得捧場人恭維的掌聲。自欺欺人的話我不說,或許我們的期望太高,春節不過是一年365天里平平常常的一天,我們對它注入了太多的文化內涵和商業炒作,因而顯得格外沉重。其實,我們不如以一顆平常心待之,抑制那份期望和躁動,在吃喝說笑、探親訪友的程式外,獲得一些不易覺察的滿足。
曾經,春節留給我許多美麗又難忘的記憶。我想,今天的孩子們也會和我當時一樣,感受到這一喜慶而隆重的節日。但是,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體驗,或許是自己的性格和興趣使然,無論各類媒體如何渲染轟炸,我的實際感受總是不盡人意,比平常的日子,多了許多無奈,多了些煩累與沉重。父母那里必須去,親朋好友那里也得去,同事相約還得去,實質內容總不外乎吃喝二字。恭喜發財、新年好、大吉大利之類的陳詞濫調說得心里別扭卻又不得不一遍遍反復念叨。游街購物、猜謎挑燈、送禮請客一年又一年重重復復無休無止。人就像一只陀螺,被它抽打著旋轉不止,自己都不知道重心在哪里。如此不堪重負的節日,我們還要強作兒時的興奮,觀看徹夜循環的晚會,聽聽屬于別人的笑聲,感受的卻是自己困乏的雙眼、失望的情緒、無欲的`胃。我寧肯像往常一樣,粗茶淡飯,十點鐘睡覺,臨時看一會書,或者跟朋友們打一圈牌。總覺得在這個全民皆歡的日子,我絲毫的興致都沒有,甚至一向良好的食欲。
傳統、文化、歷史、習俗原是人為的產物,是我們的祖先制定了它,我們一代一代人不停地拷貝翻版,演化發揮使其輝煌燦爛,更有網絡的宣傳讓其飛騰變異,它最終制約了我們自己,違背了人類起碼的一點本性——人是向往自由和幸福的,春節,可以說是一面最為清晰的鏡子,從中每個人都能看到,如此疲憊消極的臉孔,是你兒時的樣子嗎?哪怕一絲歡樂的影子。
是的,我們不斷老去,不斷感受世事滄桑。今年的春節又被明年的春節復制,今天的不快明天就可能煙消云散,記憶過濾了每個人心底的陰影和悲傷,剩下的或許就是可以稱之為美麗的東西吧,但是曾經呢?那里沒有我們的位置,那是經過虛化的,虛擬的,明知是假我們還要重復,還要寫成文章,哄一哄行人和孩子。
不能老去,怕只有童年的純真吧憂思覺醒良知。
觀《日出·印象》高中作文
青沉的日光中透出景物朦朧的邊線,隱約的霧靄里浸潤著喧囂前的寂靜,清冽的氣息間籠罩著夢未醒的惺忪,這是日出,也是印象。
畫作的美,不是與現實的相似,而是與現實的差異。畫作不是照片那樣簡單地定格真實,而是讓觀者看到真實,還有真實背后模糊、細微而照片又無法表現的情感。這種差異才是畫作真正的魅力。
《日出·印象》是一幅布上油畫,是印象派的開山之作。乍看上去,大面積青灰色、褐藍色覆蓋的板面是濃郁、壓抑的,但如果你沒有盲目跳過,靜靜地凝視良久之后就是另一番感觸了。它描繪的是在一個多霧的早晨,太陽剛剛升起,港口還沒有呈現出一天的繁忙景象,一切看上去都很平靜。霧氣之下所有景物都變得隨和,淡化了棱角。較清晰的是兩只小船,船上的一人撐著漿向遠方眺望,另一人則好像俯身整理著漁網,這是港口的清晨,似乎一切都浸在清涼與安靜之中,即使輕聲的細語也會打破這片祥和。整幅畫的明亮之處只有遠方初升的太陽。這不是似火的嬌陽,而是像透過冰、浸過水的澄澈的太陽。這只是一個很小的亮點,卻有很細致的勾勒,從左下角到右邊像色彩有些微妙的漸變,投映在水面上的影子,也是由遠方密集短小的線條逐漸蕩漾開來的稀疏的橙黃色的光暈。對岸深藍色的吊車、工廠的煙囪還沉睡在少有的.寧靜中。天空上有云層遮蔽了初陽淡薄的明亮,也有的絲綿一樣的云潤染了輕輕的鵝黃。印象派的作品不像其它門派,畫得精致、巧妙、栩栩如生。它畫的不是景物,而是印象。你若把它當作一幅畫就還可以看到作者粗曠的筆觸、顏料不均,甚至毛筆殘留的刷痕,可如果你把它當作一種情感,一種境界,那些粗制的描繪是等待觀者用自己的情感來處理的。它傳達的只是一種感覺。
面對《日出·印象》似乎水波開始流動,太陽在水中的光暈開始游移,是畫帶著觀者的眼動,還是作者的筆牽著觀者的心動,還是作者與觀者一同沉浸在了安祥的港口清晨,一起感悟那印象。
印象是朦朧、隱約的,是一位作者傳遞出的一份情感,卻有千萬個觀者回饋出千萬種感觸。想想我們的生命,又有多少是清晰明朗的呢?回憶來,大多也是虛幻的印象吧,我們所慰藉的不是每件事的來龍去脈,而是更關注它穿梭于我們內心的情感。
印象派是在畫景,畫物,還是在畫人生?
上一篇:房地產開業奠基標語匯集8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