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的經典散文
長期以來,由于年輕的時候錯過了學習開車,我一直認為,五十歲了,應該和學習開車再也沒有什么關系了,早已過了學習開車技術的年齡了。
然而,五十歲的我還是在駕校報了名,堂而皇之地學習了開車這門技術。是什么原因促使我決定考駕證呢?還得從兩件事談起。
今年春節期間,搭了別人的順風車到城里走親戚,正高高興興地玩著,還覺得沒有玩盡興,突然接到老家一個電話:一個堂嫂去世了,叫我趕緊回去,幫助處理喪事。
我知道農村的規矩:死人為大。所以多年來我也秉承著這樣的一個承諾,只要接到老家有人去世的電話,不論多遠或者多忙,都立即趕回老家去吊孝、去奔喪。然而這次接到電話的時候,已經是播放完新聞聯播的時間,冬臘月的時節,夜幕早降臨;而回老家的末班車是5點半,怎么辦呢?當時,小姨妹和三姨妹家里各有一部車,小連襟有事出門在外不在家,人不在家,肯定不能指望了;三連襟可在家,卻因為中午又喝多了酒,酩酊大醉。春節期間,各路口拐彎處,交警三五成群的,酒駕排查地很嚴。除此之外,其他拿駕證的,還有三姨妹的女兒萌萌,可是說了半天,萌萌就是不肯開車送我回去,一則是因為自己剛剛拿到駕證,開車的門門道道還真是懂得很少;二則是回老家還有幾十里的路,并且是夜晚開車,精力要高度集中,小姑娘的確也害怕。當時我就想,要是我自己會開車,不就不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嗎?
沒有辦法,只有租車連夜趕了回去。
小連襟這些年生意做得不錯,不僅房子越買越大,車也不斷玩新的.,春節前就買輛寶馬,把剛剛玩了兩年的廣州本田就棄之若履了。人家三十多萬買的車,也就僅僅玩了兩年,平時又愛車如命,經常保養,小姨子就和我媳婦商量,八萬元把車讓給我們算了,保險、年審樣樣俱全。并撂下話:錢什么時候給都行。我知道:這樣處理,純屬于從錢上過過道。當時媳婦和我商量,結果就沒有答應,主要原因是自己不會開車,也不想再去動腦筋考駕證。最后,人家十五萬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賣給了一個要好的朋友?,F在隨著家用轎車的不斷普及,還別說,真后悔那輛銀灰色的轎車,與我擦肩而過。車牌號也記得很清楚:尾數是588。
這樣,我就到駕校報了名,雖說國家對學駕證的年齡最高規定為70歲,但是,目前學習駕證的多半是大學生和年輕人。因此,我就成了目前駕校報名中年齡最大的學員。
然而,報名后,老家又有一個比我稍大幾歲的堂哥因為急病去世了,等回老家辦完喪事,離考科目一的時間,也只剩下一天兩夜了。于是,就打開手機,開始學習在駕校下載的駕考寶典。先系統地學習練習題,然后就拼命刷題,一天兩夜,眼都刷黑了。從開始不及格的“馬路殺手”,到后來八十多分、九十多分,慢慢也找到了自信。
好在自己是個教師,對待考試也可謂久經沙場,從心態到做題技巧來講,都能應對自如。
就這樣在匆匆忙忙中,走進了科目一的考場,結果還考出了92分的好成績,順利地過了第一關。同時,也增加了我繼續學好其它科目的信心和動力。
還差一個經典散文
“呼呼呼……”。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加寒冷,北風呼嘯大地,無情的收割著自然精靈的生命,大自然的生機已經頹廢。本來還有幾片金燦燦的樹葉,如今也已經飄落而下。
“看,又是這個撿破爛的的小鬼。”一個聲音略帶譏笑的學生說道。
我順著幾個初中生的目光望過去。只見一個頭發像枯黃的雜草,衣衫襤褸,皮膚又黑又臟,腳穿一雙老舊的皮鞋的小男孩,后背背著一個大布袋。臉蛋有點蒼白,好像生了什么重病的人。他隨手撿起一個塑料瓶,這時臉蛋上才有了一點微笑,把塑料瓶收起來后,小男孩還在喃喃自語著。
自從上個月,這個年齡不過才十一二歲的小男孩每天都來學校轉一圈,來撿塑料瓶塑料罐。
忽然那幾個初中生把小孩圍了個水泄不通,一個肥頭大耳的初中生抽出腿,對著小孩就是一腳。幾個人拳打腳踢,而小男孩雙手抱著頭,咬牙切齒著。眼眶有一絲潤紅,卻忍著痛不哭。
“喂,你們怎么打人啊。”我指向著他們,往著他們的`方向沖了過去。幾個初中生見勢不妙,撒腿就跑,速度似疾風,一個轉彎就不見蹤影。
小男孩吃力的站起來,與我對視了一眼,轉頭就離開了。從小男孩的黑如墨的眼睛里可以看出感激。
“還差一個。”小男孩喃喃自語的說。差一個什么?難道是塑料瓶?還是別的什么東西?這句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我靜靜的跟上去,只見小男孩迅速的往前走,一邊走一邊東張西望,時不時還望向別人手里的塑料瓶??墒亲吡撕芫煤芫枚紱]有收獲。
中午的太陽高高掛起,照耀著大地。地面一層層薄雪開始化解。
小男孩抬起頭望向太陽。臉色出現了一抹失望,垂頭喪氣著往回走出校門。我走向旁邊的士多店,隨意買了一瓶飲料,迅速的喝光。然后來到小男孩的面前。
“還差一個吧?!闭f完我就把手里的塑料瓶給他。當他看到我手里的塑料瓶,欣喜諾狂。接過手,如獲至寶。
“謝謝?!毙∧泻⒙鲁鲆痪涞乐x,然后迅速的往學校東邊跑去。
我跟著他來到一家雜貨店,只見小男孩身后背的布袋倒地面倒,嘩啦啦的倒出一大片塑料瓶,黃的藍的。。。應有盡有。然后小男孩換了一個精致的小盒子,歡呼雀躍的離開了。
我走到雜貨店內,問老板這個小男孩是誰,來這里干嘛?老板也不清楚小男孩是誰,只知道他說今天他母親生日,用了塑料瓶換了一條項鏈想送給他母親。
我的心不由一酸,真是個孝順的孩子。我也買了一跳項鏈,回家送給我母親。
母親接過項鏈,飽經風霜的臉龐有了歡顏,如獲至寶的欣賞著項鏈。
我想你的母親也是這樣吧。
那一片果林經典散文
那一片果林,至于是在何時就有,何時卻無的,自己也是無從知曉。
只記得,那一片果林也是經歷了朝起晚落、日月滄桑、霜凌寒凍的春暖花開,才最終結出了壘壘碩果,掛綴在喜人枝頭,供養滋潤著桃林的種植戶農。
那一片果林,大多是以桃樹和一大片大片的橙樹、柑桔樹為主和一些櫻桃樹等為輔種植樹,呈現在村區園林的主干道。
那一片果林,打從自己記事之始到上學之初,就以有之。
但那時的自己,還年幼。那時的自己,對于春天的來臨,也是從來不以時間和掛歷的標注時間,為起始依據計算。
而是,以其種植果樹的花開時限或以那戶外景致,做為衡量時季冷暖的來臨。
當冬季的寒氣,漸凍得令人發指時,自己就會翹首遙望盯瞅,那路旁的一排排果樹,看盯著它們花枝、綠葉與嫩芽,有無花苞微綻的晗笑與盛放的跡蹤,就那么盯著瞧著瞅著它們的一絲一毫一微抹,點點滴滴成長的腳窩,在此刻就象那攀爬在庭院小徑的藤蘿蔓草,纏繞在人的心窩無比激動。
那樣一種深情的眷眷情愫,也只有在歷經了成長、耕耘與觀摹花開的最終,到品嘗果實甘醇的清冽之后,才能深深懂得與品味其果林的存在,所給人帶來的價值。
又當在,每每看到一個個小小芽苞,微露出喜人的潤粉麗姿時,似乎人的.心律,也跟隨那瓣瓣花蕾而開始有了微微顫動,堅定的相信‘春的來臨,不再是為花兒的綻放,才透出點滴溫潤暖色’唯由自心內的發呼“花開了,春還遠嗎”?
“是啊,花開了,春還遠嗎”?這是一句多么令人心動,又是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兒,卻是令人如此揪心琢磨而又耐人挫磨著,盡管會令人有著如此心動的覺悟。
但是,在當遇臨到季節的倒春寒流時,卻還是會不得不以那冷峻的面龐,迎接蕭瑟寒風,所給人帶來的刺刺的凍。
“桃子開花,李子結,櫻桃花兒沒開”這樣的一句俗語,在當時便是成為了,村人們口中廣為盛傳的一出出名言佳句。時至如今,無時不在深深影響、激勵、左右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興于斯,苦于斯;方于苦,而成志士;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的起始話語,卻更是鼓舞著一代代人,在不懈努力發揚與抗爭要“化逆境于力量,化腐朽為神奇”的搏拚精神,無處不在又無處不暖著人們一顆顆‘熱了又涼,涼了又曖,暖了又涼’的心窩。
在此時,在此刻,在這樣的一個村落,在這樣的一片果園中,種植的農人們又能收獲怎樣的一季之秋,又會給人帶來多少這樣的希望與迷惑。
恐怕能予之詳述的,也只能是在那家家戶戶的果園,到臨摘采一枚枚果實時,方才可為給予農人的心靈,帶來些許絲絲微潤的慰藉!
漫步行進在,這樣的一片果林,崎崎嶇嶇彎彎小道所特有的語言,似也僅能在此刻而成為了一種默無聲息表達與傳述的訴求,在絮絮叨叨的昭示著前來觀園的人,它們所結出的果實醞釀有多少個秋,就有多少棵桃樹、橙樹與櫻桃樹花開與成長的歷程,所需由經的風風雨雨而遭受到淪落及滄桑歷程的收獲等,無不都是一種來自心靈挫磨與生命燃燒的藝術,所給人帶來艱辛礪煉的付出。
樹的成長,果林的形成都需待由經土壤的孕育,再經農人的開耕、嫁接與修枝裁葉的灌溉、施肥,防病蟲害等一系列過程,最終才會迎來果實壘壘喜人的收秋。
每一朵花開,每一出果實,每一束葉綠的翹首枝頭,都是一種艱辛的展示,都是呈現的一種泥濘腳窩。TA們心酸,TA們苦過,TA們累過,但果實的背后卻是無人能解的痛。
不同的花開、不同的果桃、都有其不同的展示,又有其不同付出。
它們的付出,它們的果結。不只是,來自于一枚枚小小心葉、芽、花苞的喜與憂累積的結果,而是一種心靈倍受煎熬的血汗,是一種無人能懂的憂傷歷練與辛勤耕耘歲月等待與磨礪的艱辛醞釀結果。
當得在,雪白雪白櫻花綻放時,才知道正是春的艷陽,高高凌照于九霄時刻。
于是乎,這也就成為約定俗成的小孩們,辨別冬去春來又一季節的標識“櫻桃花未開,冬未盡,春需候”的回暖天氣,還需亟待候守與奮搏。
繁花盛開,寒流侵襲。瓣瓣馨香,縷縷粉霓,隨風飄落“落花成泥碾作塵,唯有香如故,已是黃昏獨自愁···”的心境。
在此時的路行人,有誰會在意,又有誰能夠去細細的體悟“桃花的憂傷,桃花的驚艷與綻放后的漠漠凄清蒼涼的零落”唯有香如故境界。
在此刻,也只能是,在那醇香濃郁的果香中,去慢慢咀嚼回味與體察其間況味收獲的那刻,便是桃李芬芳果香時。
每到春來花開時節,果園里的桃樹,花開片片一叢叢,桃林暈染緋紅、瓣瓣嫩粉,朵朵蕊濃,也就渲染出了整個桃園的一張張面龐。
一張張面龐洋溢著歡笑,不光是村長的臉上,堆綻出迷人的笑窩;還有在果園里,忙活的著農人及游人們也都露出了歡笑姿容。
然游人們的笑,在此刻卻是最醉心的笑;孩子們的笑,又是最具天真而充滿爛漫童趣的笑,唯有其花兒的笑,卻帶著有些凄然卻又略許欣慰又為默然的笑?;蛟S,這就是所謂的對“花未全開月未圓,人間有道是清歡”又一種人生境界的,更為有力客觀詮釋。
能在此刻,渲染出果林的驕笑,當孰是那小孩們所帶來開懷陣陣的嚷嚷鬧囂“又有好果桃了”。
那一張張笑臉,無不是對現實人生的傾情盡書與論述寫照的又一幅豐秋圖景的囊括‘生活的果園,村里的桃林,果樹的花開花謝’便是又一季秋燦。
盡管,在此時的果園,是充盈著歡笑的。
但是,在此刻站立于桃林下的人,也有帶著默然的沉靜,更有著思索的繁緒,也會有帶著糾結與未知的疑惑。
TA們就這么呆立著呆立著,站立在那一顆顆果林下的樹;TA們又這么張望著張望著,張望著那一季又季的秋,是否,還可仍能如愿的,再度迎來豐秋的花開花謝與果結興盛繁榮圖景的再次登臨,可讓人們歡笑···
在一起經典散文
1.
楊絳的《我們仨》看過,只覺得好,卻說不出具體怎么好。卻原來,好的文字都是一鍋慢火燉的湯,生活的清湯為底,真情的佐料為輔,尋常的光陰尋常的味。等出鍋,那絲絲裊裊的霧氣,刺得你的淚,滾滾落。只因,那敘說,有著酸甜苦辣甜,每一道味,都有一個截面,一道一道的肌理穩妥地契合到你的經驗,你的過往,你的尋常日子尋常光陰。當味道相符,當紋路相似,情感的轟鳴就如煙花一樣綻開,有美麗,有幸福,也有排山倒海的傷心。五味陳雜,一味,一味,搏擊著你眼中的字,心中的事,沸點燃燒,淚點崩潰,情緒紛紛而落。
廷珍說,阿黛爾的失戀情歌之所有讓那么多的人欲罷不能,是因為,一首歌,唱出很多相同的類似。類似的戀戀不舍,類似的刻骨銘心,類似的疼痛難抒。歌是如此,文章亦相同?!段覀冐怼?,一個家庭歡笑離別熬成的紅棕烈馬,在走失的那一天,天下,所有的“我們仨”失聲痛哭。
楊絳的我們仨,是丈夫錢鐘書,女兒錢瑗。開篇寥寥幾筆,描述在一起的場景,那歡笑還那么新鮮,那幸福還帶有溫度。緊接著筆鋒一轉,以夢的方式,漫長的,不遺余力地描述一家三口,走失的過程。
先是爸爸躺下了,媽媽膽戰心驚,接著是女兒也躺下了,媽媽潰不成軍。
只看一遍,那些帶著荊棘一般的文字,咬著你的心,留下刀刻的印記。
丈夫病入膏肓,不久于世,女兒癌癥晚期,已是彌留之際。
梵高的父親彌留之際對梵高說:死比生容易,生比死更難。無端的想起此時的楊絳,被生離死別的長槍高高戳起仿佛一只跌落荊棘的鳥。離世的人,不難,最難的是仍然活著的人。媽媽楊絳寫著,我覺得自己的內心起了一個血泡,像一只飽含熱淚的眼,突突突,心上又起了無數個血泡,每一只都是飽含熱淚的眼?,F在這些眼,一齊流下了淚。那么多的'淚滿到我胸口,擠不出去,噗的一下,胸口綻開一個洞,里面跌出一團血肉模糊的東西……
不敢看這樣的字,鞭打一般,內心的疼,汩汩而出,借著淚的殼,與楊絳的心,痛在一起。
【第2句】:
天下有多少的家庭,都是我們仨。有歡笑,有甜蜜,有爭執,也有吵鬧。當時只道是尋常,以為在一起,是天經地義,是長長久久,是穩固的堤壩,是團結的大山。一家三口,爸爸,媽媽,孩子,互相牽掛,互相照顧,互相把對方放在心尖上。你會喜歡,那樣其樂融融的氛圍,家的味道,在一起,我們仨,在一起。
只有經歷過走失,才會懂得在一起,在一起,是春暖花開,是人間四月。
五歲,剛剛記憶的年齡,爸爸走失了。太小,不懂什么是走失。以為爸爸是去了遠方,有一天他會回來。滿院的哭聲,是童年第一道的色彩,灰的,黑的,白的,濃重如霧。媽媽哭到昏厥,五歲的年齡刻上第一道生活的疤。
洶涌的淚,是掛在臉上的兩條河。我伸出手,卻一腳跌進河,那里有痛,深不見低。很長的時間里,我在這樣的河里沉浮淹沒呼吸掙扎。
童年,是一間陰暗的屋,躲在屋里的我長期不見陽光,敏感,瘦弱,膽小,內向,自卑。
多么希望走失的爸爸能回來。在一起,一家人在一起。很長的時間里,我盯著村里每一個外來的陌生的男子,以為在他們的臉上能看到爸爸回來的容顏。
卻不懂,有一些生離死別,是永遠不能在一起。
無數次的幻想,如果,爸爸在,如果一家人在一起,我的命運,姐姐的命運,哥哥的命運,會是怎樣的天晴日暖。
【第3句】:
總是會更懂得媽媽的苦。一路看她艱辛撫養我們仨??偹悖柬橅樌亻L大了,一個個地開枝長葉,一個媽媽,三個娃,還有娃的娃。我們忘記久遠的殤,我們在一起,幸福的在一起。
常去旅游,也會遇到寺廟,并不信佛的我,總會虔誠地下拜,永遠只有一個愿望:愿佛祖佑我們一家平安與健康,佑我們在一起,一直在一起。
朋友相聚,若談論理想,他們的理想都是青枝綠葉,紅花爍爍。只有我,我總說,我的理想,家人安康,在一起……他們笑,說,這算什么理想,每個人都擁有……
我沉默,并不辯解。他們不懂,在一起,是多么珍貴,世間萬物比不上的好。只有曾經失去過,才會懂得,在一起,是光陰最大的福祉。
前幾日,手機靜音。出去吃飯的功夫,竟有七八個未接電話,顯示的來電是一大串的親情號碼,都是家里最最親近的人,而且一個號碼都重復兩三個未接電話。這樣的情況從未有過。緊張,慌亂,心跳如鼓,猛得加速。不祥的預感在腦海里四處亂竄。難道是家里人出事了?是不是媽媽?
回撥電話的手有點發軟,一下子竟按不出去。666,哥哥的電話,通話中。662,姐姐的電話,通話中……
額頭開始冒汗,手開始發顫,一個很壞的預感變成一條蛇,勒住我的呼吸,認定是剎那的事,肯定家里出事了,必定是不好的事,是家里的哪一個?猜想,密鼓一般,撞擊著心跳,咚咚回響。
665,媽媽的電話。
喂,小囡,你打電話給媽媽了?聽到媽媽的聲音傳來的那一刻,懸著的心,終于放下。捏手機的手,因為太過緊張,竟有虛脫之感。
媽媽,媽媽,你都好好的啊,大家都好好的啊。我笑了,又哭了。
是啊,是啊,傻孩子,我這不好好的嗎?媽媽的聲音,從未如此動聽,溫暖,慈愛,安詳,柔和,是世上最好聽的聲音。
“我們家的每一個人都好好的嗎?”我問。“是啊,是啊,每個人都好好的?!眿寢屢辉僦貜椭?。
心,穩妥安放。感謝上天,每一個人都好好的。我們在一起,一直在一起。忽然感恩,感恩這尋常的日子,尋常的分分秒秒,我們在一起,相助相守,在一起。
有平安,有健康,有粗茶淡飯,有家人朋友,相親相愛,在一起,在一起。
上一篇:關于籃球隊招新標語匯集5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