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無錫騰飛的強力引擎閱讀及答案
①地鐵1號線建設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無錫市軌道辦有關人士3月31日確認,年初上馬的2號線22個站點目前均已開工,兩條地鐵線46座車站同時展開建設的宏大場景開始上演。在已經不太遙遠的大后年,無錫市民將收獲【第1句】:2號線相繼竣工通車的喜悅和便利。
②十二五期間,無錫步入地鐵時代。地鐵1號線連起了太湖新城和惠山新城,2號線串起了蠡湖新城和錫東新城,明年有望開工的3號線連接惠山城鐵站和無錫機場,后年計劃啟動的4號線則將3條地鐵線串成一個網絡,更利于發揮地鐵運行功能。其中,3號線將在無錫機場站完成與蘇州地鐵3號線的對接。地鐵延伸之處,城市空間大大拓展,城鄉一體化水平也將躍上一個新的層級。
③因為地鐵的出現,城市騰飛裝上了強力引擎。一條條地鐵線在縮短區域時空距離、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迅速集聚了產業、人才等一系列要素。市軌道辦的規劃圖上,圍繞地鐵車站建設,一個個城市綜合體不久后將次第亮相。如在1號線南端的.雪浪站,一個城市綜合體即將破土動工,這個集商業、酒店、辦公、住宅等于一體的綜合體,將形成與地鐵、公交、社會車輛換乘的無縫對接,掀起雪浪地區城市現代化的新浪潮。
12.第②自然段中加點的有望一詞能否刪掉?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③自然段劃線句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第12句】:不能,有望指有希望,表推測,估計。(0.5分)說明3號線不一定在明年開工,如果去掉就表示明年一定開工。(1分)體現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0.5分)
【第13句】:舉例子,(1分)具體說明了圍繞地鐵車站,一個個城市綜合體不久后將次第亮相。(1分)
《乘地鐵的母與子》閱讀答案
乘地鐵的母與子坐地鐵時間一長,遇見的事情就多。這回讓我遇上一對母子,此事讓我驚覺,世上還有這種兒子?
當時,他坐在我對面,他母親(我猜的,因為倆人長得太像了)縮在輪椅里。老太非常瘦小,戴著一頂大帽,把整個人遮掉了一大半,感覺好滑稽。她打瞌睡的動作相當奇特,腰部九十度傾斜,整個人好像要栽倒在地上一樣。更奇特的是,她每次流口水,他都會準確地把她下巴兜一下,她的口水又“咻”的一聲吸回去。
這對母子很有特點,車上幾個人在那里看著,我也看著。
地鐵空調溫度調得好低,強勁的冷氣快速地把我的汗水抽干,我突然打了兩個噴嚏。沒錯,我看見他朝我笑了一下,然后,他脫下自己的T恤衫蓋在老太的身上,啊,他是殘疾人。他缺了半只手臂。他熟練地解開綁在輪椅上的塑料袋,扯出一袋面包,然后撕成一條一條,放入老太的嘴里。老太竟然也吃了。我有點不解,她這么弓著腰,怎么吞進去呢?
每次她吃完,兒子就輕輕地點點頭,問她一兩句,她好像沒反應,只是左手食指微微叩一下輪椅扶手。無意中,我發現他倆穿的.鞋子都是紅色的,一個款式,就是有很多洞的那種很便宜的膠鞋。
顯然,他們是住在一起的。我的理由有三:【第1句】:他知道母親什么時候流口水;【第2句】:他知道母親的冷餓;【第3句】:他讀得懂母親的手語。在一路的車程中,他一直用殘缺的那半只手臂撫揉母親凸起的脊骨,乍一看,還以為是一條棒槌在滑動,觸目驚心。他一點也不在乎我們驚詫的目光,眼睛望著車廂前方電子顯示屏上的新聞,盡管他沒有表情,但總是一副領悟到什么的樣子。
車到荃灣站,他從座位上站起來。與其說他是站起來的還不如說他是彈起來的。這時,我才看清楚,他敏捷地從背囊里掏出一塊大大的毛巾被,一等車廂門打開,他就忽然橫著將毛巾被鋪在車廂與月臺之間高低不平的空隙上,轉身將母親安穩熟練地推出車廂。
幾個乘客搶著將毛巾被收起來,遞給他。他連說:多謝。
老人依然低垂著九十度的頭,一動也沒動。我回頭仔細看去,真的是,如果不小心的話,一道小小的坎也許會讓老太人仰馬翻。
這樣的兒子還有嗎?我不知道,我只是在問。
(選自香港《文匯報》2011年9月11日)
【第18句】:寫出第一段中加點詞語“驚覺”在文中的含義。(4分)
答:
【第19句】:文章中并沒有直接贊揚“兒子”,請你結合下列兩句話中加點的詞語,對文中的“兒子”作出評價。(4分)
⑴更奇特的是,她每次流口水,他都會準確地把她下巴兜一下,她的口水又“咻”的一聲吸回去。
⑵車到荃灣站,他從座位上站起來。與其說他是站起來的還不如說他是彈起來的。
評價:
【第20句】:文中兒子推母親出車廂時,幾個乘客為什么搶著將毛巾被收起來,遞給他?(3分)
【第21句】:文章結尾寫道:這樣的兒子還有嗎?我不知道,我只是在問。請認真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聯系本文中兒子的形象,談談你對子女責任的理解。(80-100字)(6分)
【鏈接材料1】年近六旬的老父老母,從湖南郴州老家來深圳幫助兒子帶孩子,沒想到得到的竟是身為公務員的兒子的辱罵和毆打。10月24日一早,59歲的老父廖祥光和兒子廖某再次發生沖突,廖祥光的衣服被兒子撕破,身體多處受傷,左肩膀上被兒子用牙齒咬得鮮血直流。(摘自《南方都市報》)
【鏈接材料2】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鏈接材料3】孔子的弟子子路小的時候家里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里一點米也沒有。子路想到了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
參考答案:
【第18句】:(4分)地鐵車上殘疾的兒子對生病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感到吃驚(2分),同時也讓“我”覺醒,應該向這個兒子學習,學習他的孝心(2分)。
【第19句】:(4分)“準確地”寫出了兒子動作的熟練,說明他對母親照顧的時間之長,照顧之細心(1分)。“彈起來”寫出了兒子反應之快,表現了他對母親的關切(1分)。總之,文中的“兒子”是一個極細心的,對母親極其關心的孝順的兒子(2分)。
【第20句】:(3分)幾個乘客被兒子的孝心所感動,被他的舉動所感染。
【第21句】:(6分)抓住“孝心”或“孝順”來談自己的想法、感受可得4分,能聯系鏈接材料得1分,語句通順得1分。
史夔《無錫望惠山》閱讀練習答案與賞析
無錫望惠山
史夔
九峰天半落,一棹夕陽過。
客為游山盛。船因載水多。
溪邊高士宅,月下榜人歌。
好趁樵風便,輕船采芰荷。
[注]①榜人:船夫。②樵風:順風、好風。③化用《離騷》:“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1.詩的首聯與題目有什么關系?并賞析首聯中動詞的好處。(3分)
2.全詩兩處寫到“船”,有所不同,這有何深意?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參考答案
1.首聯緊扣了題目中的“望”字。所寫景象是遠望所見。(1分)“落”寫出了山勢的高峻,“過”寫出了船行的平穩或輕快。(答出一點得l分。)
2.前面寫到的“船”載了很多慕名而來的游山客,突出“重”,后面寫到的“船”是載著自己尋訪高士,突出“輕”。形成對比,表現了作者的追求與眾不同。(2分)尾聯借乘樵風“采芰荷”的典故,表現了詩人向往閑逸、追慕高潔的情懷。(2分)
作者
史夔(1661~1713)字胄司,號耕巖,江蘇溧陽人,史鶴齡之子,清朝詩人。生于清順治十八年(1661)。康熙二十年辛酉(1681)舉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進士,廷試二甲一名,選庶吉士,授編修,旋充康熙二十四年(1685)乙酉科會試同考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以編修充日講起居注官,康熙三十八年(1699)出任己卯科鄉試浙江考官,所選拔的很多是飽學賢能之士,如沈近思(后任都憲)、查嗣栗(后任侍講)等。康熙四十九年(1710)受命為《康熙字典》纂修官,居于27名纂修官的第二位。康熙五十年(1711)四月以詹事府少詹事充經筵講官,除詹事府詹事。康熙五十五年(1716)《康熙字典》編成印行,共收47035字,給后世學者極大方便。康熙五十二年(1713)卒,享年五十三歲。
意境賞析
天色漸晚,惠山綿延的九座峰巒,遠望之下,仿佛從云間掛落下來。一條小船披著夕陽的彩衣,在山邊悠悠而過。開頭兩句緊扣題目中“望”,以簡潔的筆墨,勾勒出惠山的高峻和飄逸。接著兩句,描寫了船兒滿載游客的情景。山色美麗,引來很多游客,小船有些不堪重負了。“載水多”是指船沿的吃水比平常深了很多。客散人靜,暮色漸漸掩蓋了遠處的惠山峰巒,唯有從山腳蜿蜒而來的溪流在月光中靜靜流淌。如洗的月色勾畫出溪畔人家的廓影,顯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寧靜,那該是高士的住處吧。這時,船夫的歌聲飄了過來,益發增添了溪邊月夜的悠然風情。這一聯,從黃昏到夜晚,詩人不覺時光的流逝,足見其內心情感的沉醉與激蕩。
詩的末了,詩人表露了心中向往之情:月好風清,若能駕一葉扁舟,乘風到荷塘深處采摘荷花,該是多么愜意啊!表達出內心向往閑逸、追慕高潔的情懷,詠嘆了他的人生理想。整首詩達到情融于景,景中見情的高度和諧。
上一篇:廚房門口提示標語集合2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