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七習俗:人日、攤煎餅、吃七寶羹
正月初七為人節,源于古神話:女媧開天辟地,在造出了雞狗豬羊牛馬等動物后,幾經演變,成為漢族吃七樣羮習俗。
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蝸初創世,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主要習俗有:
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狀,戴于頭上。也貼于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人們制作各種花勝(類人勝,樣式為花朵)相互饋贈
吃七寶羹
人日節,人們用七種新鮮的節令蔬菜加米粉做成羹食用,稱為“七寶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并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如此種種。
撈魚生
南方一些地區,人們有在人日節“撈魚生”的習俗,撈魚生時,往往多人圍滿一座,把魚肉、配料與醬料倒在大盤里,大家站起身,揮動筷子,將魚料撈動,口中還要不斷喊到:“撈啊!撈啊!發啊!發啊!”,而且要越撈越高,以示步步高(行情,問診)升。
攤煎餅
民間此日要吃春餅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攤煎餅,“熏天”。
出游、登高:人日節也是仕女出游與文人墨客登高賦詩的日子。唐高適《人日寄杜二拾遺》詩云:“人日題詩寄草堂,遙憐故人思故鄉。柳條弄色不忍看,梅花滿枝空斷腸。身在南蕃無所遇,心懷百憂復千慮。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
稱體重
有的地方,人日時,男女老少都要用鎊稱稱量體重,人的生日嘛,自然要關心一下人的身體情況。
正月初七的習俗
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是人日,亦稱“人勝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傳說女媧初創世,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后,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類的生日。漢朝開始有人日節俗,魏晉后開始重視。古代人日有戴“人勝”的習俗,人勝是一種頭飾,又叫彩勝、華勝。從晉朝開始有剪彩為花、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來貼屏風,也戴在頭發上。此外,還有登高賦詩的習俗。唐代之后,更重視這個節日,每至人日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如果正月初七天氣晴朗,則主一年人口平安,出入順利。
吃七寶羹
七寶羹是用七種菜做成的羹,在人日的時候食用,以此來取吉兆,并說此物可以除去邪氣、醫治百病。各地物產不同,所用果菜不同,取意也有差別。廣東潮汕用芥菜、芥蘭、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客家人用芹菜、蒜、蔥、芫茜、韭菜加魚、肉等;臺灣、福建用菠菜、芹菜、蔥蒜、韭菜、芥菜、薺菜、白菜等。其中芹菜和蔥兆聰明,蒜兆精于算計,芥菜令人長壽。
送火神
在山東半島,正月初七這天還要“送火神”,孩子們選一根兩米左右的'木棒,用麥秸將其綁住,這就是所說的“火神”。黃昏時分,在家門口點著“火神”的一端,孩子們抱著“火神”的另一端跑向離家較遠的地方,直到燃燒殆盡為止。這個活動寓意于將“火神”送出家門,一年之內家里沒有火災,平平安安。
正月初七習俗有哪些?人日節人勝節詳解
據新華社電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人類的誕辰日,即人的生日,民間曾把這天叫做“人日”“人日節”或“人勝節”。民俗專家表示,“人日”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祈福納吉和求平保安的愿望以及對“人”本身的尊重。
專欄作家、天津民俗專家由國慶介紹說,傳說中,遠古時期地球上并沒有生物,最初由女媧創世,她在七天內每天造出一種生物,前六天誕生了雞、犬、豕(豬)、羊、牛、馬,直到第七天才出現了人。據介紹,“人日”這天的民俗活動較早出現在古人的.占卜生活中,但自漢魏以來,不再限于占卜求吉,而是不斷擴展涉及祭祀、慶祝、文化、服飾、出游、飲食等多層面多領域。
由國慶說,南朝的梁宗懔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了兩漢魏晉時代江南民眾過“人日”的習俗:“七日為人日,以七種菜為羮,剪彩為人,或鏤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華勝以相遺,登高賦詩。”民俗專家表示,雖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對“人日”的風俗越來越陌生,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企盼和一些習俗還是被保留了下來,比如,成都市民在正月初七游杜甫草堂憑吊詩圣,吟唱詩歌,賞梅祈福。
正月初七是漢族的“人日”及習俗
2月25日是農歷正月初七。民俗專家介紹說,正月初七是中國傳統習俗中的“人日”,即“人的生日”,一些地方在這天有吃面條的習俗,寓意著用面條纏住歲月的雙腿,取長壽之意。相傳這一天如果天氣晴好、人事和悅就意味著新的一年里人丁興旺、吉祥平安。若恰巧在這一天有孕婦分娩則更為喜慶。
“人日”在中國至少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漢朝人東方朔在《占書》上說:“歲正月一日占雞、二日占狗、三日占豬、四日占羊、五日占牛、六日占馬、七日占人”。按照道家解釋,“天地先生雞、次狗、次豬、次羊、次牛、次馬,始生人”。
大年初七,蒙古族又有什么特殊的風俗習慣?鄂爾多斯拖雷伊金達爾扈特祭祀傳承人布仁巴雅爾告訴記者:“鄂爾多斯部分蒙古族講究農歷初七這一天不出門,因為傳說這一天北斗七星(音譯:道可日道勞烏都)要賞賜福澤,大家要在家里等待賜福。北斗七星升起的時候,祭祀就開始了。祭祀物品包括:七個圓餅、七顆紅棗、五谷雜糧。用沙堆壘起七個敖包,擺成北斗七星的造型,敖包上邊要點火,并把祭祀品放到敖包旁。”
上一篇:客運行業服務標語錦集7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