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特簡單手抄報
災害種類多,分布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下面小編整理的防災減災特簡單手抄報,歡迎來參考!
防災減災手抄報
防災減災手抄報
防災減災手抄報
防災減災手抄報
防災減災手抄報
防災減災標語
【第1句】:防災減災,預警先行。
【第2句】:預防突發事件,保障公共安全。
【第3句】:加強應急管理,建設幸福東莞。
【第4句】:普及氣象知識,增強安全意識。
【第5句】:加強應急管理,服務國計民生。
【第6句】:樹立憂患意識,學會趨利避害。
【第7句】:危機關系你我他,應急管理為大家。
【第8句】:防風防雨防雷電,氣象科普是關鍵。
【第9句】:應急知識進萬家,科學預防你我他。
【第10句】:防護雷電莫僥幸,生命安全需重視。
【第11句】:防災減災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第12句】:普及三防知識,增強抗災自救能力。
【第13句】:關注民生、關注氣象、關注氣候變化。
【第14句】:加強防雷安全管理保護人民生命財產。
【第15句】:做好氣象防災減災,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第16句】:學習氣象應急知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第17句】:健全雷電檢測制度,杜絕雷電災害隱患。
【第18句】:提高防災減災水平,構建平安和諧社會。
【第19句】:加強防雷知識教育,提高雷電防護意識。
【第20句】:掌握應急基本技能,保障人身財產安全。
【第21句】:加大氣象科普宣傳,提高災害應急能力。
【第22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第23句】:公民、法人有保護防汛防臺抗旱設施的義務。
【第24句】:預警先導、政府組織、部門聯動、社會響應。
【第25句】:善用氣象信息和知識,增進健康和生活質量。
【第26句】:防汛防臺責任重于泰山,人民群眾利益高于一切。
【第27句】:完善氣象應急預警機制,提高氣象防災減災水平。
【第28句】:加快氣象基礎設施建設,增強氣象防災減災能力。
火災逃生小常識
一般來說,在高層建筑中遭遇火災時,首先應該防止窒息和中毒,從消防通道及時逃生。如果火勢太大,可以選擇衛生間等地方躲避,等待救援。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貿然跳樓。
【第1句】:衛生間是個避難所
如果房間內起火,且門已被火封鎖,室內人員不能順利疏散時,可另尋其他通道。如通過陽臺或走廊轉移到相鄰未起火的房間,再利用這個房間的通道疏散。發生火災時,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因為衛生間濕度大,溫度低,可用水潑在門上、地上進行降溫。
【第2句】:如果房間外面起火,且火勢較大,可將門縫用毛巾、棉被等封死,不斷往上澆水進行冷卻,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如果是晚上聽到報警,首先要用手背去接觸房門,如果是熱的,門不能打開,否則煙和火就會沖進臥室。如果房門不熱,火勢可能還不大,通過正常的途徑逃離房間是可能的。如在樓梯間或過道上遇到濃煙時要馬上停下來,千萬不要試圖從煙火里沖出。
【第3句】:濕毛巾捂嘴匍匐前進
在疏散過程中,應采用濕毛巾或手帕捂住嘴和鼻,防止吸入毒氣。由于著火時煙氣太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時,不要直立行走,應彎腰或匍匐前進,但石油液化氣或城市煤氣火災時,不應采用匍匐前進方式。
因為火災現場溫度很高,可以用浸濕的棉被、毛毯等遮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后,以最快的速度直接沖出火場,到達安全地點。
【第4句】:千萬注意,不能乘普通電梯逃生。
高樓起火后容易斷電,這時候乘普通電梯就有“卡殼”的可能,使疏散失效,反而處于更危險的`境地,而且人員在電梯里隨時會被濃煙毒氣熏嗆而窒息。
【第5句】:迫不得已不要跳樓
如果多層樓著火,樓梯的煙氣火勢特別猛烈時,可利用繩索、消防水帶,或者用床單撕成條連接起來,一端緊拴在牢固的門窗上,再順著繩索滑下。
(3)、其他常見情況自救常識
【第1句】:如遇到了火災,首先保持5秒鐘的鎮靜,盡快選擇一條切實可行的逃生路線,如經常使用的門、窗、走廊、樓梯、太平門、安全出口等。在打開門、窗之前,必須先摸摸門、窗是否發熱,如果發熱,就不能打開,應選擇其它出口。如果不熱,也只能小心地打開少許并迅速通過,然后立即關好。當你熟悉的通道被煙火封鎖后應該先向遠離煙火的方向疏散,盡量避免向樓上疏散。同時,一旦到達一個較為安全的地方,決不要停留在原地,應迅速采取措施,向著火層以下疏散。當然,最好是能到達地面。
【第2句】:如果衣服著火,立即躺下并用手遮住臉部,身體不斷滾動以撲滅火焰——遮住臉部可預防臉部被燒傷,制止熱氣和煙霧進入肺部。油鍋起火,要迅速關上煤氣,并將鍋蓋平推到鍋上,或將大量生菜倒在火上滅火。
【第3句】:電器起火時,要先斷電,再用濕棉被、濕衣服把火壓滅。電視機、電腦起火時,要從側面靠近滅火,以防顯像管爆炸傷人。雷雨天氣,太陽能熱水器用戶切忌洗澡。
【第4句】:眼睛被化學物品灼傷后,應把整個面部泡在清水里,連續做睜眼和閉眼的動作。沖洗后,應及時到醫院治療。
【第5句】:燙傷后,應在第一時間用冰礦泉水或清水沖傷口10分鐘以上。如燙傷較輕無傷口,可用獾油、燙傷藥膏或牙膏涂在患處。如傷口嚴重,不可使用燙傷藥膏或油劑,不可刺穿水皰。
(4)、特別提示
*每個家庭應當準備一個應急包并放在離門口較近的位置。
*家庭應急包中的必備品包括:可供3天的不易變壞的食物和水、電池供電的收音機、手電筒、多用刀具、衛生紙、雨具、口哨、地圖、繩子、藥品和親友通訊錄。
如無條件采取上述自救辦法,而時間又十分緊迫,煙火即將威脅生命時,較低樓層(如二樓)可以選擇跳樓逃生。但是一定要先向地面上拋下棉被、沙發墊子等物品,以增加緩沖,然后手扶窗臺往下滑,以縮小跳樓高度,并保證雙腳首先落地。
防震減災簡單手抄報
樹立防震減災意識,普及防震減災知識。下面我們來看看防震減災簡單手抄報,歡迎閱讀借鑒。
學校防震減災標語
NO【第1句】:防震救災不是口號,付諸行動最為重要。
NO【第2句】:防災求得平安在,減災換得幸福來。
NO【第3句】:少一分天災人禍,多萬家平安幸福。
NO【第4句】:未雨綢繆防災減災,全民參與共筑平安。
NO【第5句】:地震無情黨有情,災害無情人有情。
NO【第6句】:地震無情人有情,奉獻愛心見真情。
NO【第7句】:提高防震意識,落實減災措施。
NO【第8句】:讓我們團結奮進,互相溫暖,無所畏懼。
NO【第9句】:地球是我們的家,防災減災靠大家。
NO【第10句】:動用各種渠道,保證物質供應,確保社會秩序穩定。
NO【第11句】: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
NO【第12句】:人人提高防震意識,處處化解震害危機。
NO【第13句】:普及防震知識,提高減災意識。
NO【第14句】:加強城市防災減災,建設和諧美好家園。
NO【第15句】:群策群力防災減災,同心同德共建和諧。
NO【第16句】:團結一致,百折不撓,奮力拼搏,抗震救災。
NO【第17句】:開展防災減災工作,構建平安和諧校園。
NO【第18句】:心連心,手牽手,共同渡過難關。
NO【第19句】:認真組織,積極發動,全面開展生產自救。
NO【第20句】: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全力奪取抗震救災的勝利。
NO【第21句】:迎難而上,百折不撓,共同奪取抗震救災斗爭的勝利。
NO【第22句】:天災無情人有情,防震減災要先行。
NO【第23句】: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社會抵御災害能力。
NO【第24句】:災害傷人又損財,防災到位少麻煩。
NO【第25句】:加強防震減災,關注生命安全。
NO【第26句】:開展防災減災活動,增強防災減災意識。
NO【第27句】:災難可以預防,生命不可逆轉。
NO【第28句】:參與抗震救災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NO【第29句】:科學預防地震,遠離災害傷痛。
NO【第30句】: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告訴災區人民:我們的`心和你們緊緊相連。
NO【第31句】:增強防震減災意識,提高自救互救能力。
NO【第32句】:科學防震減少損失,輕視防震罪責難逃。
NO【第33句】:發揚不屈不撓的決心和勇氣,克服地震災害。
NO【第34句】:普及防災知識,弘揚減災文化。
NO【第35句】:學習防災減災常識,提高防災減災意識。
NO【第36句】:災難需要永記,防患始于未燃。
NO【第37句】:積極行動起來踴躍為地震災區人民捐款。
NO【第38句】:防災減災系萬家,關愛生命靠大家。
NO【第39句】:災難面前人人平等,注重預防人人有責。
NO【第40句】:防災減災大舞臺,有你參與更精彩。
NO【第41句】:防災減災人人參與,和諧社會家家受益。
NO【第42句】:防森林火災,保綠色家園,筑生態屏障。
NO【第43句】:防震減災須抓好,社會安定最重要。
NO【第44句】:獻出我們真情愛心,全力支援災區人民。
NO【第45句】:防災減災,守衛我們的生命與家園。
NO【第46句】:防災連接你我他,安全和諧靠大家。
NO【第47句】:加強防災減災,共建平安山西。
NO【第48句】:莫道防災要花錢,減少損失加倍還。
NO【第49句】:持續發展須防震,以人為本要減災。
NO【第50句】:群策群力防震減災,同心同德利國惠民。
NO【第51句】:全面加強防災減災工作,提高公眾安全防范意識。
NO【第52句】: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奉獻愛心、情系災區。
NO【第53句】:時時處處防災患,世世代代保平安。
NO【第54句】:樹立防震意識,增強防震技能。
NO【第55句】:加強防災減災,共建和諧山西。
NO【第56句】:汲取教訓,依靠法治,積極防御,共促和諧。
NO【第57句】:用法律落實防震措施,強責任提升減震效能。
NO【第58句】:無論春夏與秋冬,積極防災不放松。
NO【第59句】:向戰斗在抗災一線的所有醫務人員、人民子弟兵致以崇高敬意。
NO【第60句】:警鐘長鳴抓防范,積極防災保平安。
簡單防震減災手抄報
做地震手抄報能讓我們更加了解地震知識。一起來制作一份防震減災手抄報吧!
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有時會出現的與地震孕育、發生有關的各種征兆,稱作地震前兆。大體有兩類:
微觀前兆人的感官不易覺察,須用儀器才能測量到的震前變化。例如,地面的變形,地球的磁場、重力場的變化,地下水化學成分的變化,小地震的活動等。
宏觀前兆人的感官能覺察到的地震前兆。它們大多在臨近地震發生時出現。井水冒泡、翻騰、變色,湖(井)水位突升突降,動物行為異常變化、地聲、地光等。
觀測微觀前兆是科學家的工作;而發現臨近地震前的宏觀前兆,則既要靠科學家,也要靠廣大群眾。由于宏觀前兆往往在臨近地震發生時出現,因此,了解它的特點,學會識別它們,對防震減災有重要作用。
(1)井或泉成為人們觀察地震前兆的“窗口”
(2)動物行為異常
一些動物(如蛇、鼠、狗等)的某些感覺器官特別靈敏,容易感知地下深處和周圍環境的微妙變化,引起動物的震前行為異常。主要表現為極度緊張、驚慌恐懼、焦躁不安、狂奔亂跑、驚叫哀鳴或不思飲食、不進欄(圈)等。一般而言,動物的行為異常多數發生在震前24小時左右,臨震前1-3小時內達到高潮。
地震前動物前兆
震前動物有前兆,
發現異常要報告;
牛馬騾羊不進圈,
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
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
老鼠癡呆搬家逃;
兔子豎耳蹦又撞,
魚兒驚慌水面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
鴿子驚飛不回巢。
并不是說動物有反常表現就一定是地震前兆,所以,我們發現異常后不要慌張,應及時反映給地震部門,以便作出正確判斷。
(3)地聲與地光
地聲與地光,好像是一對孿生兄弟,它們往往在大震快要來臨時,匆匆跑來向人們發出警報。
地聲的特點:
——多數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但有時也出現在震前幾小時或幾天。
——聲音類似于機器轟鳴聲、雷聲、炮聲、狂風呼嘯聲、撕布聲等。
地光的特點:
——一般出現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于震前數小時或更早的。
——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片狀光、球狀光、柱狀光、火樣光等。
——顏色多樣,呈紅、白、紫、橙等色。
外傷應急包扎與骨折的急救
中小學生在進行各種游戲、體育活動時,由于各種原因,常會發生摔傷、拉傷、骨折等傷害,如果處理不及時,會造成嚴重后果,所以掌握外傷應急包扎與折骨急救知識十分必要。
【第1句】:外傷應急包扎
對于發生的擦傷要針對不同情況區別對待,如果少量的.血液由皮膚滲出叫毛細血管出血,如果有暗紅色血液緩緩流出,便是靜脈出血,這兩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止血方法,則根據具體情況,做不同的處理。
如果你遇到自己或他人有出血情況發生,可以按以下方法去做:
1?對于小外傷、毛細血管或靜脈出血,可用消毒紗布、干凈毛巾、手帕等折疊數層,覆蓋在傷口上,用繃帶或寬布帶加壓包扎。
2?頭部出血需要包扎時,如果沒有繃帶,可利用衣服、帽子、毛巾包扎,利用毛巾包扎時,將毛巾橫放在頭頂上,前兩角反折向后打結;后兩角向下拉,在下巴下打結即可。
【第2句】:骨折的急救
骨折發生后,要保持鎮定,應及時通知醫生或有經驗的人員就地進行急救。急救的目的是搶救生命,防止患者再受損傷和傷口感染,以減少病人痛苦。要用正確的搬運方法進行搬運,否則會加重損傷。急救主要工作如下:
1要進行迅速詳細的檢查,確定是否骨折及骨折的部位。
2注意傷員保暖。
3處理傷口。凡有傷口者均需包扎,有出血時應用敷料局部壓迫止血。
4骨折臨時固定。就地取材、妥善固定,固定時應包括骨折處上下關節。
5迅速運送。在搬運脊柱骨折患者時,要同時托起患者的頭部、臀部及下肢,或者使頭頸軀干一起滾動至木板上搬運,以免加重損傷脊柱和脊髓。
簡單防震減災的手抄報
防震減災是我們需要知道的,各位,我們看看下面的簡單防震減災的手抄報,請看:
簡單防震減災的手抄報
【第1句】:及時正確了解地震信息
根據有關規定,發布地震預報消息的權限在省級人民政府,除此之外,任何其他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布地震預報消息。
你如果聽到有將要發生地震的消息,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公布的,你千萬不要相信,更不要傳播和擴散。尤其是傳說的地震發生的地點、時間和震級愈精確,其可靠程度就愈低,就愈加不可信。學習地震常識,消除恐震心理。正確認識國內外當前地震預報的`實際水平。當前,對發震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都只能給出一個范圍,不可能十分精確和具體。因此,如果你聽到的“預報”消息,說震級很大,時間、地點很具體,這肯定是謠傳。聽到地震預報消息,不要輕信,更不要傳播,要及時向當地政府或地震部門匯報,以便澄清事實。
【第2句】:避震要點:
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第3句】:地震時的自救常識
(1)、地震發生時,人員疏散應避開哪些地方?
高大建筑物、窄小胡同、高壓線、變壓器、陡山坡、河岸邊。
(2)、地震發生時,在家里如何進行防護?
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做出敏捷反應,是保障安全的關鍵。在家中要就地避險,不可冒然外逃,可選擇安全的地方(如床下、堅實的桌子底下)躲避;住單元樓內,可選擇開間小的衛生間、廚房、儲藏室及場角躲避;同時,要關閉電源,關閉煤氣,熄滅爐火,防止發生火災和煤氣泄溢;高層住戶向下轉移時,千萬不能跳樓,也不能乘電梯。當大地震發生后,利用兩次地震之間的間隙,迅速撤離。
(3)、地震發生時,在室外如何進行防護?
保持清醒,頭腦冷靜,做出敏捷反應。在室外,汽車司機要選擇安全地帶剎車。火車司機要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穩緩地逐漸剎車;要停留在開闊地方,遠離高大建筑物,高壓線;在山坡上不能跟滾石往下跑,應躲在山坡隆崗背后,同時要遠離陡崖,防止滑坡、泥石流的威脅。
(4)、地震發生時,在工作崗位如何進行防護?
在辦公室內要趕緊藏在辦公桌下,震后迅速撤離;正在工廠上班的工人要立即關閉機器,切斷電源,然后迅速躲在安全處。對于特殊的部門(如地震、電廠、煤氣廠、核反應堆等)按地震應急預案中規定的專門操作程序運作。
(5)、地震發生時,在公共場所如何進行防護?
在影劇院、體育場館,演出或比賽要立即停止,觀眾應躲在排椅下、舞臺腳下,震后在工作人員組織下有秩序地分路疏散,防止慌亂、擁擠;正在上課的學生,迅速在課桌下躲避,地震停止后,在教師統一指揮下,迅速撤離教室,就近在開闊地帶避震,切忌擁擠、跳樓。
上一篇:兒童樂園招牌標語合集200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