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舞獅》含反思
活動目標:
【第1句】:了解舞獅是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知道它的來歷。
【第2句】:了解舞獅時的動作結構特點及配樂演奏。
【第3句】:提高動作的協調性與靈敏性。
【第4句】: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第5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情緒,逐漸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幼兒進行舞獅時的動作結構特點及配樂演奏。
活動準備:
【第1句】:事先與幼兒收集有關舞獅的VCD、圖片、資料。
【第2句】:舞獅的道具:凳子代替獅子頭、樂器。
活動過程:
【第1句】:開始部分
【第1句】:以談話的形式引入: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舞獅,老師、小朋友當獅子頭。小獅子們….我們開始練習了。”
【第2句】:隊列練習:立正、稍息、看齊,向左(右)轉,原地踏步。
【第3句】:熱身運動。
(1)聽信號走和跑,齊步-走------跑步走
師:“請小獅子們聽我的信號練習跑步,齊步-走------跑步走”。
(2)練習活動:摩拳擦掌(轉手腕)、(轉腳腕)、拉力器(擴胸)、、登山(跳躍)等。
(3)師:“小獅子們,原地踏步走。”師吹口哨,每節四個八拍。
【第2句】:基本部分:
【第1句】:幼兒討論:
(1)“說一說什么時候有這種活動?”
(2)“在哪里見過這種活動?”
【第2句】:了解舞獅是民間的一種民俗活動,知道它的來歷。
【第3句】:討論:為什么要舞獅?有什么意義?它和什么民俗活動相同?(復習游大龍、走古事等)
【第4句】:引導幼兒邊看邊討論:舞獅時的動作特點及配樂演奏。
【第5句】:幼兒玩舞獅的游戲。
【第3句】:結束部分
【第1句】:幼兒隨音樂做放松運動,教師小結。
【第2句】:師生共同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體育活動—舞獅,具有競爭、競技和趣味性強的'特點,有一定的激勵程度,幼兒參與的欲望一般都比較強烈,這就使得他們在參與過程中比較容易忘乎所以,也會不同程度地產生一些激動情緒,在加上體育活動中允許幼兒自由發揮、自由活動,在這其中,我們老師也無法完全預料到活動過程中會發生什么事情。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舞獅活動時,一定要多觀察幼兒的行動,再給予適當的提醒。比如,我們小朋友在游戲時經常發現小朋友們之間總不免有你推我,我撞你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其實很危險,我把觀察到的現象告訴大家,讓全班的孩子一起來評價,一起來解決,怎樣才能玩好舞獅的游戲。因此我在體育游戲“分角色”解決了以上問題,讓孩子們明白獅子表演不能掉隊,走路時不推不擠,還能有秩序地一個跟著一個走。又如:結合大型玩具游戲舞獅,大型玩具是孩子們特別喜愛玩的,在玩之前,我們先檢查了一下大型玩的安全性,但在玩滑滑梯過程中,發現小朋友們喜歡從下爬到上,再倒滑下去,而且是頭朝下地滑。發現了這種情況,我們首先做的事情是制止,然后根據這些情況,找一些相關的圖片及錄像來給小朋友們一起看,讓孩子們知道身上的任何部位碰傷,出血了都很疼痛,而且有可能會有發炎、發燒或是有更加危險的事件發生。由此,小朋友們被錄像中的小女孩的疼痛感受到:玩滑滑梯時更要注意不能倒滑,不能從高往下跳等。我們在不斷地觀察,不斷地提醒教育中提高了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也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冬天》含反思
活動目標:
【第1句】:不怕冬天的寒冷,積極參加體育鍛煉。
【第2句】:體驗冬天里體育鍛煉前后的身體感受。
【第3句】: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征。
【第4句】:了解冬天應注意的安全和衛生,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第5句】:愿意參加活動,感受冬天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第1句】:結合晨鍛活動:天天鍛煉身體好,讓幼兒感受活動前后身體的變化。
【第1句】:今天的天氣真好,請小朋友跟老師一起來做運動,(讓幼兒跟著老師做運動)
【第2句】:師:剛剛我們一起做了運動,現在身體感覺怎么樣?剛才我們沒有運動的時候和現在身體有什么不一樣?(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回答)
師小結:我們做完運動后,身體變暖和了!
【第2句】:出示掛圖,引導幼兒文案冬天有哪些御寒方法。
【第1句】:師: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冬天),冬天到了,我們身體有什么感覺呢?你從哪些方面的覺得現在的天氣已經很冷了呢?
冬天氣體更冷了,我們要穿厚厚的衣服。
【第2句】: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看看,看看圖畫中都有什么?
老師引導幼兒有序觀察圖片,你們知道圖中是什么季節的天氣呀?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第3句】:師:冬天來了,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冬天的.天氣真冷,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們是怎么樣預防寒冷的呀?
哦,有的小朋友在小手搓一搓,還有的小朋友在做運動,做完運動后身體就會很暖和。還有的小朋友在冬天穿上了厚厚的大衣。
【第4句】:師:冬天來了,你們平時是用哪些方式抵御寒冷的呢?
【第3句】:幼兒聽故事:《北風爺爺,你吹吧》。
【第1句】: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北風爺爺,你吹吧》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呀?(要求幼兒完整回答。)
【第2句】:師:故事聽完了,你在故事里都聽到了什么呢?
(1)師:北風爺爺一來,哪些地方發生了變化?
(2)師:小鳥和小貓怎么了?
(3)師:小女孩在做什么?她怕北風爺爺嗎?她用哪些方式證明了自己不怕北風爺爺?
(4)師:北風爺爺最后到哪去了呢?
【第4句】:師生共同總結抵御寒冷的方法。
【第1句】:師:冬天來了,你們文案都有哪些方法可以抵御寒冷呢?
【第2句】:幼兒回答后,師生共同總結:冬天的天氣很冷,我們要適當多穿一些保暖的衣服,出門戴手套、圍巾、帽子、口罩等,要多參加運動,多鍛煉身體,這樣我們就不怕冷了。
活動反思:
活動中,孩子們被雪的世界所吸引,活動室的環境布置、視頻將孩子帶入了一個雪的世界。通過以往生活經驗的回顧、欣賞故事,孩子們了解了冬天會下雪,雪是白白的、涼涼的等等。活動的高潮是下雪游戲,孩子們一看到雪下起來了,都興奮的跟著雪跑。正因為太興奮了,有個別幼兒在做雪的時候,沒又能靜下心來和大家一起做雪。另外做雪的時候,剪刀可以不用提供了,讓幼兒動手撕,他們的專注度會更好。
小百科:冬天,冬季,是四季之一,傳統是以二十四節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立冬”意味著風雨、濕度、光照、氣溫等,處于轉折點上,開始從秋季向冬季氣候過渡。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滾動》含反思
活動意圖:
大班孩子對自己的身體能力有了初步了解,并積累了一定的動作技能,在運動的需求量上也相對較強。因此設計了此次活動,讓孩子探討對身體協調性要求相對增高的“橫躺滾”。以激發和擴展孩子的滾動動作上的興趣和需求,獲得愉快的感受。
活動目標:
【第1句】:運用身體各部位的協調嘗試在地面做橫躺滾。
【第2句】:利用綢帶的合作性游戲,從多種角度發展幼兒創新技能。
【第3句】:培養合作互助的精神。
【第4句】: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第5句】: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第1句】:廢舊橫幅五條,圓形筒一只。
【第2句】:隊形標志圓點、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第1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以參與奧運會團體操表演的情景,激發孩子的興趣。
【第2句】:熱身準備活動“我是小小運動員”
【第1句】:教師領跑,帶領孩子們繞綢帶蛇形跑和繞場慢跑進入場地。
【第2句】:幼兒成散點式隊形自由站在教師周邊合適位置。
【第3句】:教師領操、幼兒隨口令動作到位。
【第3句】:幼兒嘗試在綢帶上做各種不同的滾動
【第1句】:教師:孩子們,我們的身體本領可大了,你們會用身體表現什么動作?(幼兒嘗試表現)
【第2句】:梳理孩子展示的身體動作,引導幼兒嘗試不用的滾動:除了走、跑、跳,我們的身體還可以像球一樣滾動,你們還有不一樣的滾動方法嗎?(幼兒自由分散嘗試、探索)
【第3句】:教師啟發,并有目的的觀察和指導
【第4句】:幼兒展示多種滾動的方式
【第4句】:教師幼兒一起探索新的滾動動作“橫躺滾”
【第1句】:教師出示直筒狀滾筒,滾動滾筒引導幼兒觀察:“這個直筒它是怎么在綢帶上滾動的,仔細看哦!”
【第2句】:幼兒嘗試模仿直筒狀滾筒的滾動方式。
【第3句】:教師與個別幼兒共同嘗試和展示自己模仿后的表現動作,其余幼兒觀察評價
【第4句】:教師與幼兒一起總結橫躺滾的動作要領
【第5句】:幼兒自由嘗試練習橫躺滾,并以小組的形式進行“我是快樂小滾筒”的競賽
【第6句】:團體操部分展示“花樣滾”
【第5句】:快樂游戲時間
【第1句】:游戲一:“舞龍”教師與幼兒合作將各小組綢帶連接(各綢帶上有鏈接扣)成“長龍”,幼兒與教師集體將綢帶舉過頭頂,舞動“長龍”。
【第2句】:游戲二:“蛟龍戲洞”,幼兒部分舉綢帶,部分鉆洞;輪流進行。
【第6句】:放松活動“劃龍舟”
教師帶領幼兒一手持綢帶成“龍舟狀”,隨樂邊做劃船動作,邊慢慢放松腳部、手部離場。
活動反思:
【第1句】:活動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目標制定切實可行。
大班幼兒的身體活動能力發展較好,在動作上更加靈敏、平穩,有較強的自控能力,體力和合作意識都有所發展,并且有一定的責任感和集體觀念。所以,在選擇和組織大班體育活動“滾動”時,設計者者不失時機地考慮到動作增多、難度增大、內容豐富、運動量大、競賽性強、腦體結合、規則稍復雜等因素,以保證所選擇組織的活動讓大班幼兒喜歡,同時又有效的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活動中,教師還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給予不同目標要求。
【第2句】:在情境中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期主要的思維方式。幼兒對具體的、形象的事物容易感知,而對于抽象的概念卻不太感興趣。體育活動中單純的動作練習不能引起幼兒興趣,就是因為在他們現有的.頭腦中沒有具體的形象。本活動中帶有角色和情節的游戲活動,使幼兒隨著情節的跌宕起伏,深入游戲,并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也更容易激發幼兒的興趣。
【第3句】:在音樂中烘托幼兒活動的氛圍。
音樂是以聲音塑造形象的聽覺藝術,它以其特有的藝術形象吸引、感染著我們。優美生動、節奏鮮明的音樂會讓人們感到精力充沛、情緒愉快;舒緩輕柔的音樂會讓人們身心放松。本活動在組織進行體育活動時,充分運用了音樂的效果,以提高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音樂的烘托下更加積極的投入到活動當中去。
小百科:滾動,漢語詞匯,釋義為轉動體沿轉動方向的運動稱作滾動。也指的是物理中轉動與位移的平面復合運動。
幼兒園大班健康教案《運蛋》含反思
活動目標
【第1句】:發展抱、提、拉、鉆和平衡等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第2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運蛋,激發責任意識和呵護生命的情感。
【第3句】:懂得與同伴交流、合作,并從中分享成功,體驗助人的快樂。
【第4句】: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第5句】: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提高他們動作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第1句】:材料準備:各種搬運氣球的輔助工具,如塑料袋、紙板、小籃、報紙、棍子、小桶、舊衣、小推車等。
“運蛋圖”四張,吹好氣的氣球若干,裝好水的氣球“鴕鳥蛋”若干。
【第2句】:知識經驗準備:(1)了解鴕鳥媽媽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性,知道鴕鳥蛋是世界上最大的蛋。
(2)結合科學活動,引導幼兒在裝水的過程中感知氣球充水后的變化及特性。
活動過程
【第1句】:玩氣球進行熱身運動
師:老師帶了很多氣球,一起找個地方玩一玩吧!看誰玩的方法既與眾不同又能保護好自己的氣球。
師:你是怎么玩的?在玩的時候是怎么保護氣球的?(幼兒介紹方法:拋、接、拍、打、托、墊等。)
【第2句】:感知徒手運送“鴕鳥蛋”的方法
師:剛才老師接到鴕鳥媽媽的電話,請小朋友去幫助它運送蛋,那我們趕緊去吧!
師:運送時要小心,注意不能打碎鴕鳥媽媽的蛋(裝有水的氣球)。
師:剛才運送的過程中,你們是怎么保護鴕鳥蛋的?(請個別幼兒上來示范護蛋的動作,如托著蛋走,抱著蛋走。)
師小結:只有保持自己身體平衡,才能將“蛋”完好無損地運達目的地。
【第3句】:體驗器具運送“鴕鳥蛋”的方法
【第1句】:探索“護蛋”方法。
師:鴕鳥媽媽又來電話了,請我們幫忙把鴕鳥蛋送到“甜甜”食品加工廠去,我們一起來看看鴕鳥媽媽留給我們的.路線圖:跳過障礙、跨過小河、鉆過山洞、翻過山坡。
幼兒第二次運蛋,教師根據孩子情況給予提醒、鼓勵和幫助,活動后組織幼兒介紹“護蛋”的經驗。
【第2句】:探索多種“護蛋”方法。
師:剛才鴕鳥媽媽打來電話,要我們幫忙把蛋運到農村加工廠,這次路途比較遠了,想想用什么辦法能一次運又多又好的蛋呢?
師:這次的地形比較復雜,用手運“蛋”可能有些困難了,老師幫你們準備了一些運“蛋”的用具(事先放在活動場地旁邊供幼兒自選),請你們根據需要自己選擇,但是要說出你的用法。(用報紙包住蛋,用塑料袋裝,用小桶拎……)
幼兒第三次運蛋。教師重點指導幼兒在不同的路段練習相應的基本動作,并運用不同的工具,堅持完成任務。
【第4句】:集體合作完成運蛋的任務
師:剛才鴕鳥媽媽打電話說要獎勵我們呢!不過它要看看小朋友集體合作運蛋的本領強不強,現在我們分小組進行比賽,看看哪個小組辦法好,集體合作完成任務快。
【第1句】:教師與幼兒共同觀察運蛋的場景,討論安全運蛋的方法。
【第2句】:練習各種運蛋方法:抱、推、提、背、拉、頂、平衡、鉆等。
【第3句】:“運蛋”比賽。鼓勵幼兒互相合作,看看哪一組運得又快又多又安全。
教師小結幼兒活動情況,重點介紹幼兒在不同的路段采用的不同的護送以及合作方法。
【第4句】:給每個小組發獎品,和幼兒一起做放松運動,結束活動。
活動反思
情景描述:在活動過程中,小朋友們一開始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排在后邊的小朋友總是往前擠,從而導致隊伍起點不斷地向前靠攏,縮短了運球路程。并且有些小朋友不懂得接力的規則,隊伍亂排,以至于最后隊伍并不是平均分配,很難有比賽的性質。
活動分析:
游戲過程中出現一些混亂的情況多數是因為規則不明確和游戲重復性高時間過長造成的。
反思調整:
【第1句】:應該在起點設立一個標志物,標示起點。
【第2句】:游戲中出現規則模糊時需要再一遍跟小朋友們講明規則。
【第3句】:障礙設置應該更加豐富一些,最后有難度的遞進。
上一篇:頑強鼓舞士氣的標語匯總70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