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時的宣傳標語
【第1句】:清明時節寄哀思,花香裊裊故人知,燒紙舊習莫仿效,文明上墳好風氣。
【第2句】:文明祭祖、保護環境、自帶火盆、隨手清理。
【第3句】:倡導文明祭祀、保護生活環境。
【第4句】:文明祭掃,為創建山水生態園林城盡一份微薄之力。
【第5句】:破祭奠陋習,樹文明新風。
【第6句】:清明上墳莫燒紙,栽花種樹祭先人。
【第7句】:文明祭掃、鮮花祭祀。
【第8句】:厚養薄葬,文明祭奠。
【第9句】:告別喪葬陋習,崇尚文明治喪。
【第10句】:鮮花獻故人,植樹綠祖玟。
【第11句】:祭祖毋忘文明,掃墓注意防火。
【第12句】:祭而豐不如養之厚。
【第13句】:推行文明殯葬,構建和諧社會。
【第14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第15句】:倡導綠色殯葬,推行文明祭祀。
【第16句】:清明掃墓不小心,燒了林木害六親。
【第17句】:告別陋習、文明祭奠。
【第18句】:提倡文明祭奠、保護生態環境。
【第19句】:倡導文明祭祀,反對封建迷信。
【第20句】:推行殯葬改革,落實科學發展觀。
【第21句】:推行火葬,改革土葬,文明節儉辦喪事。
【第22句】:破除千年封建喪葬陋習,樹立當代文明喪葬新風。
【第23句】:禁止亂建墳墓,保護秀美山川。
【第24句】:禁止骨灰"二重葬"。
【第25句】:禁止將骨灰埋在非公墓區。
【第26句】:嚴禁在城區組織鼓樂隊送葬,亂撒冥紙。
【第27句】:禁止在"三沿五區"修建墳墓。
【第28句】:骨灰應存放在合法的公墓。
【第29句】: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第30句】:嚴控爆竹,謹慎用火。
【第31句】: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澤被,慎火護山林常使后人蒙蔭。
【第32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一束鮮花祭故人。
【第33句】:關心生者,關愛逝者,關懷人生。
【第34句】:逝人鮮花祭,美好你我他。
清明節文明祭祀的宣傳標語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對一些廣為流傳的`標語都不陌生吧,標語是用簡短文字寫出的有宣傳鼓動作用的口號。你所見過的標語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明節文明祭祀的宣傳標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1句】:講文明,樹新風,文明祭奠!
【第2句】:上墳燒紙慎用火,別因祭祖遭橫禍。
【第3句】:清明祭先祖不忘前人澤被,慎火護山林常使后人蒙蔭。
【第4句】:清明祭奠做文明人,只送鮮花紙不焚。
【第5句】:鮮花祭故人,春雨現哀思。
【第6句】: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環保消防。
【第7句】:清明時節祭祖墳,鮮花百綾告天靈。憂心之時莫玩火,注意環保與文明。
【第8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祭祖只獻鮮花禮,不焚香火文明人。
【第9句】: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祭奠先人,骨肉情深。
【第10句】:紙焚寄思深,空林欲斷魂。
【第11句】:清明時節淚花飛,祭奠香爐煙雨忙。
【第12句】:冬春草木干,防火要當先
【第13句】:鮮花祭故人,春雨現哀思。
【第14句】:手捧禮花獻英雄,焚燒斷魂燃靈堂。
【第15句】:鮮花祭故人,思念之意存于心。
【第16句】:留得青山埋宗骨,慎用火燭祭先人。
【第17句】:煙火污染環境,鮮花環保芬芳。
【第18句】:上墳不燒紙,獻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無火過清明。
【第19句】:上墳燒紙不用火,別因祭祖遭橫禍。
【第20句】:物燥風大,上墳莫燒紙;懷親念友,獻花寄哀思!
【第21句】:我邀天弓發雪箭,千丈白綾祭亡魂。
【第22句】: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第23句】:清明拜祭你先人,青山園里綠茵菌。勸君愛惜祖先地,莫留星火把它焚。
【第24句】:講文明,樹新風,文明祭奠!
【第25句】:煙火污染環境,鮮花環保芬芳。
【第26句】:清明上墳莫燒紙,栽花種樹祭故人。
【第27句】:追憶親人,寄托哀思!文明祭祀,平安清明!
【第28句】:祭祖宗多懷念做孝子,愛子孫保環境好老子。
【第29句】:燒香燒紙皆陋習,文明祭祀應牢記。
【第30句】:平安清明,安全第一。
【第31句】:上墳不燒紙,獻花表哀思。文明搞祭祀,無火過清明。
【第32句】:文明祭祀,防火保林!
【第33句】:情系家祖熊似火,此火非彼火;心念林木深似海,此海非彼海!
【第34句】:清明祭奠先人,不忘環保消防。
【第35句】:先人墳前怎放無情煙火,我等思親清明聽風聽雨。
【第36句】:一顆煙頭能毀掉千頃林海,半柱香火可燒光萬畝綠原。
【第37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網上行人欲斷魂。博客片語寄相思,逝者已斯生者思。
【第38句】:清明時節,細雨紛紛,祭奠先人,骨肉情深;鮮花一朵,告慰親人,改變陋習,祖先歡欣。
【第39句】:清明時節寄哀思,鮮花一朵告天知。
【第40句】:紙火危險,祭祀在心!
【第41句】:鮮花一朵,告慰親人,改變陋習,祖先歡欣。
【第42句】:清明時節寄哀思,花香裊裊故人知。燒紙舊習莫仿效,文明上墳好風氣。
清明節文明祭祀宣傳的標語
【第1句】:緬懷先烈精神,繼承先烈遺志。
【第2句】:緬懷革命先烈,踐行群眾路線。
【第3句】: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里,我們生活在你們的.事業中。
【第4句】:白云訴哀思,清明祭英烈。
【第5句】:移風易俗文明祭祀
【第6句】:關愛我們的家園---文明緬懷、文明祭祀
【第7句】:文明祭祀、扮靚家園
【第8句】:堅決制止大操大辦之風日益蔓延
【第9句】:破除封建迷信,弘揚文明新風
【第10句】:大力弘揚"移風易俗、厚養薄葬"文明新風
【第11句】:深化殯葬改革,弘揚喪葬新風
【第12句】:更新尊老觀念,破除喪葬陋習
【第13句】:構建和諧社會,反對鋪張浪費
【第14句】:崇尚文明緬懷方式建設“三個適宜”城市
【第15句】:倡導厚養薄葬弘揚人文關懷、勤儉節約傳統美德
【第16句】:躍進是我家,平安和諧靠大家
【第17句】:爭創文明家庭,共建和諧佛山
【第18句】:妯娌勤儉持家,鄰里和諧相處
【第19句】:祖孫同樂,濃濃親情幸福陪伴
【第20句】:關愛老人,就是關愛自己的未來
【第21句】:少生快富和諧路優生優育幸福家
【第22句】:遠親不如近鄰,鄰里互助暖人心
【第23句】:文明祭祀、扮靚家園
【第24句】:倡導厚養薄葬弘揚人文關懷、勤儉節約傳統美德
【第25句】:倡導文明祭祀樹立和諧健康、文明時尚社會新風
【第26句】:抵制封建迷信破除傳統陋習樹立文明新風
【第27句】:崇尚文明緬懷方式建設“三個適宜”城市
【第28句】:倡導厚養薄葬弘揚人文關懷、勤儉節約傳統美德
【第29句】:破除陋習崇尚科學崇尚健康崇尚文明
【第30句】:告別街頭燒紙陋習樹立文明祭祀新風
【第31句】:街頭燒紙危害多文明緬懷暖心窩
【第32句】:倡導文明祭祀樹立和-諧健康、文明時尚社會新風
【第33句】:地球家園負擔重,生育需要有計劃
【第34句】:點點愛心點點善,處處陽光處處暖
【第35句】:和風細雨謀家事,坦誠相待家平安
【第36句】:和諧花開把春報,美好生活節節高
【第37句】:和諧家庭人人夸,子孫滿堂樂哈哈
【第38句】:和諧家庭萬萬千,安全牽系你我他
【第39句】:和諧家園共同建,家庭幸福春滿園
【第40句】:和諧人家財源廣,平安企業效益高
【第41句】:和諧是朵幸福花,全家澆灌美如畫
【第42句】:和諧是一種力量,和諧就是生產力
【第43句】:紅花還需綠葉扶,夫妻相互要支持
【第44句】:互禮互讓團結緊,和睦鄰居勝親戚
【第45句】:花不在多在于香,子不在多在于強
【第46句】:家庭多一份溫馨,社會多一份安寧
【第47句】:家庭和睦人增壽,老幼康健全家福
【第48句】:家庭和諧,企業和諧,國家更和諧
【第49句】:緬懷革命先烈,爭做時代新人。
【第50句】:祭奠先烈,緬懷先輩。
清明節時的作文
清明時節,祭祖、踏青、放風箏是人們的主要戶外活動,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清明節時的作文,歡迎參考!
清明節時的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當我想起唐代詩人杜牧寫的這首詩時,就激起了我對爺爺的懷念之情……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回到鄉下老家,拿了水果和紙錢懷著沉痛的心情來到了爺爺的墓前,一陣微風吹過,蘋果樹上的葉子嘩嘩的往下落,野草在風中輕輕擺動著它優美的身姿,風,每刮一次,就像一把無形的匕首刺穿我的心,我們把石碑上的野草拔干凈,把水果擺在墓前,放了一束爺爺生前最喜歡的菊花,看著墓碑上爺爺那燦爛的笑容,我不禁想起了以前和爺爺的點點滴滴想起了爺爺對我的關愛。上幼兒園時,爺爺總怕我不適應那里的生活習慣,隔三差五就到學校來看我,給我買許許多多的好吃,每天晚上,我都是伴隨著爺爺的故事進入甜美的夢鄉,到了小學后每次周末放假時,我都會來到鄉下爺爺家,爺爺總會準備香甜可口的飯菜等我回家,每次我考試不好,爸爸媽媽只會責備我,而鼓勵我的只有爺爺,“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爺爺每說一次,就像一縷陽光直射我的心田。
那一刻,我回味了好久,那一束陽光,永遠不會消失,因為它總會在我最難過的時候陪我渡過難關。遺憾的是,爺爺去世已經兩年了,在他有生之年,我還沒來得及告訴爺爺:“我已經看見彩虹了,你對我深深的愛就是彩虹。”風,輕輕地吹,但吹不走爺爺在我腦海里的記憶,吹不走爺爺燦爛的微笑,吹不走我深深的思念。
“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做一個有用的人”你臨走前你叮囑我的話又在我耳邊響起,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你說的話,你的話語,將成為我努力學習的動力。有些事不會因為時間而淡忘,有些愛不會因為距離而遠去,有些人不會因為離開而被遺忘,“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句話又一次在我腦海里閃過,我深刻的懂得了生命的意義。爺爺,我一定會努力讓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更加精彩!
清明節時的作文2
清明節是中國古往今來一直用來紀念先人和親人或者是英雄烈士的一個美好的傳統節日。因為它是祭奠先人,所以很多地方稱為“鬼節”,也有少數地方又稱“寒食節”,全國各地的清明節都有很多豐富的習俗活動,比如:掃墓、踏青、放風箏、插柳。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掃墓了。
"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杜牧描寫清明的詩句。仔細想來每年清明給人的印象還真的總是一片濕雨,在煙雨彌漫的山野中,在泥濘難行的小路上,總有頂風冒雨,三五成群,扶老攜幼的掃墓人,更有一二個孤影,姍姍獨行,而我們一家人總會結伴以踏青的形式去掃墓,帶上郊游的食物和水,開開心心的一路游玩一翻。
我的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墳在農村老家的一座很高很高的“夢湖”山上,每次都要爬很久,所以外公總會給我們準備好登山用的拐杖。我們一大家子總是一路欣賞油菜花和野外特有的風景,一路嬉鬧著上山去掃墓。我問媽媽為什么清明要掃墓?媽媽回答說:“因為冬去春來,草木萌生。后人想到先人的墳墓,是否被狐兔穿了穴打了洞,是否因經常下雨而塌陷,所以后人要去親臨察看下。”我們在祭掃時,外公會給墳墓鏟除雜草,添加新土,外婆會供上祭品,燃香什么酒,燒些紙錢。爸爸會在周圍的小竹林里砍些竹枝掛上白紙條插在墳墓上面,表示有人祭拜過了。然后大家各自拿著三支香祭拜,外婆還會念到保佑全家人身體健康,保佑我學習進步。
我們以這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親人的倦倦思念。清明節不但是中國傳統思念親人的方式,它也讓我們活著的人聚在一起,增加了感情。
清明節時的作文3
“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節日,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我們家鄉的清明節雖然不像春節那么隆重,但是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清明節了,因為清明節是十分有有意義而又有趣的。
我們家的祖墳在風景秀麗的北廠山上,滿山遍野都是掃墓的人你也可以投稿,山上人山人海。瞧!大人們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還有點心、水果和飲料,有的用扁擔挑著,有的有籃子背著,姑媽和阿姨拿著鋤頭、鏟子,我們一邊走一邊唱著快樂的歌曲,還可以摘野果子吃,一路上有說有笑,全家人一起上山掃墓祭祖。
清明節掃墓祭祖可有意思了,要做很多事,終于到了老祖宗的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祖宗的墓前面。我們全家人就分頭忙開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會兒就把雜草叢生的墳墓整理得干干凈凈,接著爺爺還要把五顏六色的紙錢放在在墳前,奶奶獻上果子、點心等貢品,然后我和表哥拿起兩束潔白的鮮花,恭恭敬敬地放在了老祖宗的墓前。最后祭拜儀式開始了,全家人按從大到小的輩份輪流給老祖宗磕頭祭拜,奶奶口中還念念有詞呢,瞧,奶奶念著:“祖先保佑,讓我們全家平平安安,保佑孩子們學習進步……”
我們祭拜完了之后,爸爸媽媽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老祖宗燒紙錢——陰間的鈔票,我凝視著潔白鮮花,豐富的貢品,裊裊升起的香煙,墳墓更加顯得莊重肅穆了。看著長輩們悲傷的表情,我的心情也難過起來。
爺爺摸著我的頭文案:“孩子,祭祀祖先,以表示我們后輩的孝心,表達對老祖宗的崇高的敬意。祖先會保佑我們全家平安。
媽媽說告訴我,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因此有諺語:“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是我們家鄉清明節的習俗。
開飯了,我們在墳旁邊的地方吃東西,香噴噴的飯菜送上來了,今天全是涼菜。有麻辣土豆片、甜酒、涼拌雞肉、有米線、有卷粉,還有我最愛吃的餌絲。我們大口大口地吃著香噴噴飯菜,吃飽了,就在山坡上玩耍。打幾個滾,采幾束野花;渴了,就喝幾口甘甜的山泉水;我和表哥、表姐玩捉迷藏的游戲,有趣極了。
在這個有意義的清明節里,我懂得了小朋友要孝敬父母、尊敬長輩。
我喜歡過清明節!
清明節時的作文4
“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是唐朝大詩人杜牧的經典詩篇。每到這天我們大家都會想起這首詩。
4月5號這天,我隨著爸爸、媽媽,還有叔叔和嬸嬸們一起去給我的太婆掃墓。一路上,媽媽跟我說,清明節是一個后人祭奠先人的節日,而掃墓呢,就是拜祭祖宗的一種形式,把他們的墓地清理干凈,出去雜草雜物,代表我們對祖宗的懷念。
走過了彎彎曲曲、坎坷不平的小山路后,我們終于來到了太婆的墓前。在墓上,長了許多的野草,密密麻麻的。我和爸爸、媽媽,叔叔嬸嬸們齊心協力,迅速地把野草除掉。然后我們把雞肉、豬肉,還有白酒,米飯等等的一些食物拿出來,拜祭太婆。大家還給太婆點上蠟燭,燒上香,在太婆墓前深深的鞠躬祭拜。大家都心情沉重。
媽媽和我說,太婆生前最疼我,每逢到太婆家,太婆都會給我許多好吃的,而如今卻陰陽兩隔。我心里想:太婆她老人家在天堂過得開心嗎,她是否知道我很想她,很懷念和她在一起的日子。現在雖然太婆已經離我而去,但是她對我的好會永遠銘記在我心,我祝福她在另一個世界開開心心,沒有煩惱,也希望她保佑她的后代平安健康,保佑我學習進步。想到這里,大家也都完成了對太婆的祭拜,開始放炮竹了,炮竹的聲音久久的在山里回蕩,它帶去了我們對太婆的祝福與思念······
就這樣我們掃完墓,都邁著沉重的腳步下山了。“太婆我們明年再來看你了。”
清明節時的作文5
在那昏黃的燭光中,在那古老的方言中,我又回到那有她的時光……
——題記
每當清明時節,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的幾朵悠悠白云,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的小草的微風,我知道我的外婆在這里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的時候就死了,是四老之中最早走的一位,也是最疼我的一位。外婆的死讓我第一次懵懂的走近了死亡,也知道了葬禮是怎么樣的。老老的房子里,掛著一簾簾白白的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的、陌生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里。于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的逝去而哭,因為我并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了。我躲在母親的身后,瞅著躺在棺材里的外婆,哭鬧了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的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背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的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了,滿臉的皺紋也就更多更深了。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的的蠟燭的小屋里,我蜷在外婆的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的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的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的我并不清楚外婆講了什么,但那親切的帶著濃重方音的話語和那緩緩的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于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的,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后,真的在飯桌上發現了一塊糖。那時的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舍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的乞丐,盡管會屢屢招來父母的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了一跤,隨后又馬上爬起來。家里的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于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的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了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的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的扇子,我沖上前去,搖著她的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么去搖外婆那只發冷的手,也搖不醒她。于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了父母親,也引來了外婆的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的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后記
對于外婆的回憶,我已經淡忘了許多。這些僅是殘存在記憶中的碎片。這篇文章,多多少少也撫慰了我對外婆的那份思念。
清明節時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個清明,我們全家回到了老家,為我的爺爺掃墓。在車上,氣氛十分的沉重,以為我的外公在前幾天去世了。它讓我感受到生命是那樣的短,命運是那樣的捉弄人!過年時,能跑能跳能吃能喝,但幾個月后的今天,就去世了。
爺爺的墳在家不遠處。因為今天剛剛下過雨,所以地上的泥土有些變得泥濘起來了。那里樹木成群,山路歪七扭八,偶爾也能聽見幾聲清脆的鳥鳴聲。
我們找到了爺爺的墓,我便開始幫起忙來了。奶奶把準備好的飯菜擺在了墓前,敬上了酒,點上蠟燭。接著,就讓爸爸媽媽把紙錢綁起來。綁好了以后,奶奶讓爸爸拿出12支香給她,不一會奶奶便把香點燃了。奶奶把12支香分別發給我們4個人每人3支,便讓大家拜起來。當時,我在心中默默地說道:“爺爺,今年我們來看你啦,給你們帶來了好吃的、好穿的、好花的,你也要給我們一點嗎!我希望全家人身體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每一家人都財源廣進,讓家里面的孩子每個都學習優秀,特別是今年就要考高學的姐姐,讓她一次性就考上重點中學吧,上一所好學校,你們能答應我嗎?爺爺,我相信你們一定會答應我的!給你們的東西你們盡管用吧!”說完之后,奶奶便收了香,把它插在一邊,讓我去敬一次酒。過了一會,媽媽也敬了酒。然后,我們就開始燒我們帶來的東西,燒了差不多一半的時候,奶奶便說道:“東西太多了,給你個袋子裝一下!”說罷,便把手中的塑料袋丟進了火堆中。燒完后,我們在墳頭跪了下來,拜了幾拜,便起身走了。
在走之前,我對太公、太婆說:“太公、太婆,再見了,明年的今天,也就是明年的清明節,我們還會來看你們的。”
上一篇:校園環保知識標語集合70句-標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