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漂亮
在一個國家中,個人是主體。對于個人來說,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應該具備的是文明素質,只有當每一個人都具備了文明素質,那么這個國家的整體素質才能提高。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漂亮,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一:講文明、有禮貌
我是文明禮儀之星
我國是禮儀之邦,素來講究禮貌。孔子以為“不學禮,無以立”;漢代賈誼則把是否講禮、守禮看作是人與獸的區別。在現代文明社會,講文明,懂禮貌,這種美德是應當得到大力弘揚的,因為它對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勵先進的良好社會風氣”,“促進整個民族素質的不斷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
我覺得我是文明禮儀之星。在學校,我是個好學生。遇見老師,我會甜甜地問:“老師好!”;看見同學,我會暖暖地招呼:“你好!”;我把“請、謝謝、抱歉……”常掛嘴邊。上課鈴響了,我能主動維持課堂秩序。地面臟了,我會去拿工具打掃。平時排隊我做到快、靜、齊,上下樓梯我靠右走,腳步輕輕像小貓一樣。
我給大家講一個不文明的故事。古代的時候有一個男人,他想要去一座寺廟,于是來到了一個陌生的城鎮。走著走著,他越來越迷路,不知道該往哪里走。這時,他身邊剛好有一個老伯伯走過,他一把擋在老伯伯前,大聲吼道:“喂,老頭兒!快告訴我XX寺廟在哪里!還有多遠啊!”老伯伯望了望他,平靜地說:“無禮(五里)。”于是那個男人往前走了五里,可是還看不到他想到的那座寺廟。這時候,他尋思著老伯伯的話,突然明白了什么……
文明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哪怕是一個手勢、一句話語。幫助別人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文明的行為。它可以表現出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可以增進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像這種講文明、有禮貌的小故事,在我們身邊可謂是數不勝數的!
比如說我的一個例子吧!有一次,我和同學們在樓下玩“抓人”的游戲,正玩得來勁的時候,我不小心把同學碰倒了,她的表情好痛苦呀!我把她扶起來,非常有禮貌地說“抱歉!對不起!”,她看見我如此真誠,表情也就恢復原來的樣子了。
講文明、講禮貌,需要的是人人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我們是國家的小主人,我們有義務去幫助沒有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去學習文明、實踐文明。因為我們今天有了豐富的物質生活,更需要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這樣,我們的國家才能成為強大的、高度文明的國家,文明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敬仰。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二:文明禮儀的重要性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還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是金錢買不到的。如果你失去了文明禮儀,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在讀幼兒園的時候,天真無邪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文明禮儀,遇到認識的人或朋友并不會打招呼,是老師教會了我,當我遇到朋友的時候,我開始學會問好、打招呼了:星期天的時候,我和媽媽一起去逛街,遇到了一位朋友,我主動地向她打招呼,她也微笑地向我招了招手,我突然覺得心里特別溫暖。
一天,陽光明媚、碧空如洗,爸爸讓我去公園里的游泳池報名學游泳,我來到公園里后竟忘記了游泳池在哪,我看見一位叔叔,就問到:“哎,游泳池在哪?”那位叔叔露出一副漠視的樣子,說:“不知道。”我一氣之下悄悄說:“哼!不告訴我,我自己找!”可是,公園里就像一個巨大的迷宮,繞了好幾圈都找不到,只好問一位阿姨:“阿姨,請問游泳池在哪里呢?”阿姨和藹可親地說:“哦,從這里直走,然后右轉就到了。”我謝了謝阿姨就向游泳池跑去,這時,我突然恍然大悟:是不是因為我對那位叔叔太不禮貌了,所以那位叔叔不愿意搭理我呢?這時我才真正體會到了文明禮儀的重要性,最后我終于找到了游泳池,順利地報了名。看來文明禮儀真的是缺一不可的啊!
我長大了,已經讀五年級了,我更加覺得我們不能失去文明禮儀,因為文明禮儀是做人的根本,如果失去了根本,即使我們會一些知識和本領,也不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還因為它讓我們養成了懂禮貌、不隨地吐痰等等好的習慣。比如:我見到了有一個小朋友在草地上踩踏,便上去告訴他不能這樣,因為世界上每一樣東西都是生物,小草也會怕疼,所以不要去踩踏它。還有一次,我在公園里看見一位叔叔隨地扔垃圾,就走過去告訴他不能這樣,因為這樣做不僅很不文明,而且還會污染環境的......這也是一種文明的表現,不僅能提醒自己,還能提醒別人,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
這些都是小事,但對我們來說都是那么的讓人刻苦銘心,因為它告訴了我們文明禮儀的重要性,也告訴了我們:在我們的成長道路上,什么都不會長久,只有文明禮儀會一直陪伴著我們!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三:文明禮儀演講稿
古人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
那么,什么是禮儀呢?簡單地說,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范,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
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所以,學習禮儀不僅可以內強個人素質、外塑單位更能夠潤滑和改善人際關系。
作為具有5000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講文明、用禮儀,也是弘揚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徑。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在不停地變化之中。我們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刻往往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這些無非都是“不拘小節”的行為所致。
當我們身為游客的'時候,總是依著自己的興致,隨地吐痰、吐口香糖、踩踏草坪、在文物上亂寫亂涂;當我們是市民的時候,又是對隨地吐痰、亂寫亂畫的現象深惡痛絕。
當我們和同學相處的時候,總會埋怨同學的“不拘小節”,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上的說話、借東西;而我們自己又往往懶得去理那些“小節”。
當我們乘坐公共汽車的時候,總是為能搶到座位而沾沾自喜,擠到、踩到別人的時候從不屑于說對不起;當我們被人擠到或踩到的時候,總是對對方不說聲抱歉的話而耿耿于懷甚至拳腳相加;當我們是老人的時候,站在晃晃悠悠的車上,總是渴望能有人為站立不住的自己讓個座。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精神需求層次和自我認知價值的越來越高,就越來越希望得到理解、受到尊重。毫無疑問,在當前的形勢下,禮儀已不是個別行業、個別社會層次的需求,而是全民所需。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在家里,如果家長能夠帶好頭;在學校,如果師長能夠帶好頭;在單位,領導如果能夠帶好頭;在窗口單位,窗口工作人員如果能夠帶好頭……推而廣之,要在全中國推廣、普及文明禮儀,如果首都一千多萬人民能夠帶好這個頭;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毫不疑問,我們的文明禮儀推廣和普及工作,就會更加容易。那么我們的精神文明建設,就會和物質文明建設一樣,取得飛速發展。我們十三億人民的精神面貌,必然會煥然一新,人們都會生活在友好、寬容、關愛、溫馨的社會氛圍中!
文明禮儀,強調的是“尊重為本”。
想讓別人尊敬你,首先就得尊敬人。
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一個連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別人還會尊重你嗎?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報
文明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報,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一:中國婚禮風俗禮儀
【第1句】:食湯圓:新郎在結婚出發前,要與父母兄弟及閨中女友一起吃湯圓,表示離別,母親喂女兒湯圓,新娘哭。
【第2句】:討喜:新郎與女方家人見面后,應持捧花給房中待嫁這新娘,此時,新娘之女友要故意攔住新郎,可是條件要新郎答應,通常都以紅包禮成交。
【第3句】:拜別:新娘應叩別父母道別,而新郎僅鞠躬行禮即可。
【第4句】:出門:新娘應由一位福份高的女性長輩持竹匾或黑傘護其走至禮車,因為新娘頭頂不能見陽光,另一方希望像這位女性長輩一樣,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注:準備竹匾,并在上面貼上喜字)
【第5句】:禮車:竹匾可置于禮車后蓋。
【第6句】:敬扇:新娘上禮車前,由一名吉祥之小男孩持扇給新娘(置于茶盤上)新娘則回贈紅包答謝。(注:準備一把扎有兩個小紅包的扇子)
【第7句】:不說再見:當所有人離開女方家門時,決不可向女方家人說再見。
【第8句】:擲扇:禮車啟動后,新娘應將扇子擲到窗外,意謂不將壞性子帶到婆家,小男孩將扇子撿起后交給女方家人,女方家人回贈紅包答謝。
【第9句】:燃炮:禮車離開女方家燃放鞭炮。
【第10句】:摸桔子:禮車至男方家,由一位拿著兩個桔子的小孩來迎接新人,新娘要輕摸一下桔子,然后贈紅包答謝。
【第11句】:牽新娘:新娘下車時,應由男方一位有福氣之長輩持竹匾頂在新娘頭上,并扶持新娘進入大廳。
【第12句】:忌踩門檻,要跨過門檻。
【第13句】:過火盆,踩瓦片:新娘進入大廳后,要跨過火盆,并踩碎瓦片。
【第14句】:進洞房:新人一起坐在預先墊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謂兩人從此一心并求日后生男。不準有任何男人進入洞房。(進洞房要選訂時辰)
【第15句】:忌坐新床:婚禮當天,任何人皆不可坐新床,新娘更不能躺下以免一年到頭病倒在床上。另外,安床后到新婚前夜,要找個未成年的男童,和新郎一起睡在床上
【第16句】:燃鞭炮,赴喜宴:禮車離開洞房,燃放鞭炮。
【第17句】:進入賓館休息室(蜜月套房),好友來看新娘。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二:怎樣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和家人一起吃飯時,飯前盡自己所能幫爸爸媽媽做點事,例如擺放碗筷,端菜端飯等。
小朋友們,吃飯前一定要記得洗手喲。
一切都幫忙準備好了以后,要向其他長輩或是客人說一聲:“開飯啦!”
入座時,應讓長輩或者客人先入席,待其入座以后,自己再坐。盡量不要讓椅子或者凳子發出與地面摩擦的聲音。
餐巾主要是為了防止吃東西時不小心弄臟了衣服,同時也可以用來擦嘴和擦手,要記住餐巾是不能當作毛巾來擦臉或擦鼻涕的喲。
吃飯時,如果覺得要打噴嚏了,頭應該轉向后方,用餐巾捂著。
在餐桌上,挖鼻孔啊、撓癢啊、用手摳牙縫啊,這些舉動都會影響其他一起用餐的長輩們的食欲,非常不禮貌。
不要在餐桌上不加控制地打飽嗝,那樣是非常不尊重別人的。
在夾菜的.時候,小朋友要注意別碰到鄰座。
如果和家人一起去餐廳,應等菜肴轉到自己的面前才動筷。
夾菜的時候一次不宜夾得太多,把自己碗、碟里的吃完,再去取菜。
不要用筷子在菜里攪動,尋找自己想要吃的部分。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三:倒茶的主要禮儀
倒茶,這里所說的倒茶學問既適用于客戶來公司拜訪,同樣也適用于商務餐桌。
首先,茶具要清潔。客人進屋后,先讓坐,后備茶。沖茶之前,一定要把茶具洗干凈,尤其是久置未用的茶具,難免沾上灰塵、污垢,更要細心地用清水洗刷一遍。在沖茶、倒茶之前最好用開水燙一下茶壺、茶杯。這樣,既講究衛生,又顯得彬彬有禮。
如果不管茶具干凈不干凈,胡亂給客人倒茶,這是不禮貌的表現。人家一看到茶壺、茶杯上的斑斑污跡就反胃,怎么還愿意喝你的茶呢?現在一般的公司都是一次性杯子,在倒茶前要注意給一次性杯子套上杯托,以免水熱燙手,讓客人一時無法端杯喝茶。
其次,茶水要適量。先說茶葉,一般要適當。茶葉不宜過多,也不宜太少。茶葉過多,茶味過濃;茶葉太少,沖出的茶沒啥味道。假如客人主動介紹自己喜歡喝濃茶或淡茶的習慣,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把茶沖好。再說倒茶,無論是大杯小杯,都不宜倒得太滿,太滿了容易溢出,
把桌子、凳子、地板弄濕。不小心,還會燙傷自己或客人的手腳,使賓主都很難為情。當然,也不宜倒得太少。倘若茶水只遮過杯底就端給客人,會使人覺得是在裝模作樣,不是誠心實意。
再次,端茶要得法。按照我國人民的傳統習慣,只要兩手不殘廢,都是用雙手給客人端茶的。但是,現在有的年青人不懂得這個規矩,用一只手把茶遞給客人了事。雙手端茶也要很注意,對有杯耳的茶杯,通常是用一只手抓住杯耳,另一只手托住杯底,把茶端給客人。沒有杯耳的茶杯倒滿茶之后周身滾燙,雙手不好接近,有的同志不管三七二十一,用五指捏住杯口邊緣就往客人面前送。這種端茶方法雖然可以防止燙傷事故發生,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請試想,讓客人的嘴舐主人的手指痕,好受嗎?
添茶,如果上司和客戶的杯子里需要添茶了,你要義不容辭地去做。你可以示意服務生來添茶,或讓服務生把茶壺留在餐桌上,由你自己親自來添則更好,這是不知道該說什么好的時候最好的掩飾辦法。當然,添茶的時候要先給上司和客戶添茶,最后再給自己添。
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
引導語:用禮儀溝通心靈,讓文明變成行動。下面是有關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資料,歡迎大家閱讀!
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文明禮儀伴我行口號
【第1句】:只帶走你的回憶,別帶走這兒的美麗。
【第2句】:知恥方能有所不為,勵志才能有所作為。
【第3句】:與禮儀牽手,走文明之路。
【第4句】: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
【第5句】:用禮儀溝通心靈,讓文明變成行動。
【第6句】:營造溫馨舒適的環境,體驗別樣浪漫的人生。
【第7句】:意懶心慵難成事,志堅心恒方有為。
【第8句】:一粒米,一滴汗,粒粒糧食汗珠換。
【第9句】:言行舉止有禮儀,文明住在我心里。
【第10句】:言出驚人不必,談吐文明一定。
【第11句】:學習機會不容易,浪費光陰真可惜。
【第12句】: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第13句】:我們的`腳下不應該是草坪,我們的手中不應該是花朵。
【第14句】:文明之語我來講;禮儀之星我來當。
【第15句】:文明之風吹暖書香校園;和諧之雨滋潤莘莘學子。
【第16句】:文明天天講,新風日日樹。
【第17句】:文明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第18句】:文明染紅了花,吹綠了草,照亮了我們的心。
【第19句】:文明馬拉松,今天起正式開賽。
【第20句】:文明禮儀在我心,和諧繁榮一家親。
【第21句】:文明的美麗,一見傾心,一觸難忘。讓我們與文明締結千年之戀吧。
【第22句】:文明得體,從我做起。
【第23句】: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
【第24句】:微笑浮在臉上,真誠在我心中。
【第25句】:退讓一步,兩朵笑顏,敬語三聲,世界和諧。
【第26句】:團結友愛好集體,努力學習創佳績。
【第27句】:他們懼怕殘疾,但更懼怕摔倒后的無助。
【第28句】:所有的痛苦就讓我一個承受吧,可別殃及無辜。
【第29句】:書卷之香飄校園,文明之魂留心中。
【第30句】: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情草如茵。
【第31句】:世界會因您的每一次彎腰而更潔凈
【第32句】:少一聲喧嘩,多一片寧靜;播灑知識萬千,創造美好環境。
【第33句】:人類渴了有水喝,地球渴了會怎樣?
【第34句】:人到才行,書到無效。
【第35句】:讓我們的素質及文明展現在一言一行中。
【第36句】:讓我們戴上禮儀的翅膀,沖破狹隘,飛上藍天。
【第37句】:讓文明成為你我的名片。
【第38句】:請別讓狹小的地方變成大海。
【第39句】:輕取輕放,愛護書籍。
【第40句】:輕輕地來,緩緩地走。
【第41句】:青青草,保護好,莫踏踐,空氣鮮。
【第42句】: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來。
【第43句】:品行不好的人容易犯罪,犯罪的都是品行不好的人。
【第44句】:你欣賞花的美麗,花欣賞你的高貴。
【第45句】:你省一滴,我省一滴,地球媽媽笑瞇瞇。
【第46句】:明亮教室是我家,寬敞整潔靠大家。
【第47句】:每一棵花草都是一個生命,別讓自己的手腳犯罪。
【第48句】:每人一滴水,匯成一湖泊。
【第49句】:綠葉,折射生命之光;美德,揚起禮儀之帆。
【第50句】:綠色、文明是希望,讓我們一起來播種希望吧。
【第51句】:禮儀自千古傳來,文明從現在做起。
【第52句】:禮儀之花常綻放,文明校園我來創。
【第53句】:禮儀之道永時尚,時尚達人我來做。
【第54句】:禮儀體現細節,文明展現素質。
【第55句】:禮儀體現的細節,細節展現的是素質。
【第56句】:禮儀是一種文明規范,禮儀是一種素質修養。
【第57句】:禮儀、禮節、禮貌、文明、文雅、文化。
【第58句】:禮貌和文明,是我們共處的金鑰匙。
【第59句】:禮貌誠信,為人之本。
【第60句】:禮貌伴我行,天天好心情。
【第61句】:垃圾,我的最愛,請滿足我的肚子的欲望吧。
【第62句】:課堂不是“磕”堂,也不是“嗑”堂。
【第63句】:課上一分鐘,課下幾天功。
【第64句】:靜以修身,學以育德。
【第65句】:戒驕戒躁,心平氣和。
【第66句】:節約一滴清水,共營生命之源;珍惜每一張紙,共營生命綠色。
【第67句】:教室里面別喧嘩,益于自己益于他。
【第68句】:講文明,講衛生,講科學,樹新風。
【第69句】:建書香校園,造溫馨學堂。
【第70句】: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傳統的美德。
【第71句】:環境好一點,心情美一天。
【第72句】:花園不需你慷慨地施舍,也不要你過分地索取。
【第73句】:花兒在微笑,請足下留情。
【第74句】:花兒用美麗裝扮世界,我們用行動美化校園。
【第75句】:花兒小草也怕疼。
【第76句】:花兒的笑容只為惜花的人綻放。
【第77句】:互幫互助,共鋪求學路。
【第78句】:海洋,需要江河的匯集;文明,需要大家來共建。
【第79句】:公共空間大家一起來分享,公共秩序大家一起來維護。
【第80句】:跟著文明走,快樂手牽手。
校園文明禮儀手抄報繪畫
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下面就是一些校園文明禮儀繪畫手抄報資料,歡迎大家閱讀與了解。
呼喚文明禮儀作文
現在,全國各地都在開展“文明禮儀伴我行”的活動。它可以提高全民的素質,每個人都應該做好它。因為,它不僅代表個人的禮貌,還代表著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風貌。
我認為,現在的學生把文明禮儀給淡忘了,總是沉迷在電子游戲中,打打殺殺的。在游戲里,他們扮演的是不客氣的殺手,說的是不文明的語言。這些讓他們在生活中也忽視了文明禮儀。有些同學喜歡打籃球,看NBA明星打球粗魯,自己也變得粗魯,學明星做不雅的動作。現在的學生非常喜歡模仿一些他們感到好奇的臟話,如:“我頂你個肺”。這句話又短時間在學校里廣為流傳。更有甚者,他們喜歡對自己不看好的人進行侮辱。如在CBA決賽中,廣東對八一,廣東孩子自然是支持廣東隊,這是理所當然。但是他們不會做文明觀眾,并不是支持廣東隊,而是編順口溜侮辱八一隊,如:“八一八一,巴西黑衣。”說到這,你們可能不清楚“黑衣”這個詞的意思。它是指討飯的人,這個詞明顯有侮辱性。
要從根本上治好這個“病”,要把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不讓然去想那些游戲,而是學會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
文明禮儀知識
【第1句】:什么是禮儀?
禮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具體表現為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
【第2句】:禮儀是由哪幾項基本要素組成?
禮儀是由(1)禮儀的主體;(2)禮儀的客體;(3)禮儀的媒體;(4)禮儀的環境等四項基本要素所構成的。
【第3句】:什么是禮貌?
禮貌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過程中應具有的相互表示敬意、友好、得體的氣度和風范。
【第4句】:什么是禮節?
禮節是指人們在社會交往過程中表示出的尊重、祝頌、致意、問候、哀悼等慣用的形式和規范。
【第5句】:什么是儀表?
儀表是指人的外表。如容貌、服飾、姿態等。
【第6句】:什么是儀式?
儀式是指在特定場合舉行的、具有專門程序、規范化的活動。如發獎儀式、簽字儀式、開幕式等。
【第7句】:禮儀的六個基本特征是什么?
共同性、繼承性、統一性、差異性、階級影響性、時代發展性。
【第8句】:禮儀的四個原則是什么?
(1)尊重的`原則;(2)遵守的原則;(3)適度的原則;(4)自律的原則。
【第9句】:禮儀的功能有哪些?
(1)它有助于提高人們的自身修養;(2)它有助于人們美化自身,美化生活;(3)它有助于促進人們的社會交往,改善人們的人際關系;(4)它有助于凈化社會風氣,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第10句】:為什么要講究禮儀?
講究禮儀并非是個人生活小節或小事,而是一個國家社會風氣現實反映,是一個民族精神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標志。
【第11句】:禮儀對社會的作用是什么?
對社會來說,禮儀能夠改善人們的道德觀念,凈化社會風氣,提高社會文化素質。
【第12句】:禮儀對個人的作用是什么?
對于個人來說,禮儀可以建立自尊、增強自重、自信、自愛、為社會的人際交往鋪平道路,處理好各種關系。
【第13句】:什么是習俗?
習俗和禮貌很相似,習俗也包括服裝的規矩、問候、告別以及就餐的禮貌等,不過它集中地體現了在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區受歡迎的舉止,而不具有更廣泛的普遍性。
【第14句】:應當如何對待中外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
(1)對于中外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是應當予以承認的;(2)在涉外交往中,對于類似的差異性,尤其是我國與交往對象所在國之間的禮儀與習俗的差異性,重要的是要了解,而不是要評判是非,鑒定優劣。
【第15句】:什么是禮賓序列?它有哪幾種主要的排列方法?
它又叫禮賓次序或禮賓排列。它是指在外交活動中,依照國際慣例與本國的習慣做法,對于應邀而至的眾多國家、團體或個人的尊卑順序,所進行的合乎禮儀的排列。
當前,在各國的外交實踐中,禮賓序列共有以下五種具體排列方法。
(1)按照來賓的職務高低的順序進行排列;(2)按照外交活動的參加國國名的拉丁字母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3)按照來訪國告知東道主該國組成代表團,或是決定派遣代表團的日期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4)按照有關各方正式抵達活動地點的具體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排列;(5)不進行明顯的尊卑順序的排列。
【第16句】:《禮記》中說:“夫禮者,自卑而尊人”。請問你怎樣理解?
(1)這體現了禮儀的原則中敬人原則;(2)人們在交際活動中,與交往對象既要互謙互讓,互尊互敬,友好相待,和睦共處。而且更要將對交往對象的重視、恭敬、友好放在第一位;(3)在禮儀中,對待他人的要求比對待個人的要求更為重要。要做到敬人之心常存,處處不可失敬于人,不可傷害他人的個人尊嚴,更不能侮辱對方的人格。
【第17句】:什么是合十禮?
信奉佛教的國家,如印度、斯里蘭卡等國,盛行合十禮,合十禮就是兩個手掌在胸前對合并微微上舉,同時頭微向下俯下,合十禮以跪拜為最尊敬,蹲著行禮次之,平常是站著行禮。
【第18句】:個人形象六要素是什么?
(1)儀容,指一個人個人形體的基本外觀;(2)表情,通常主要是一個人的面部表情;(3)舉止,指的是人們的肢體動作;(4)服飾,是對人們穿著的服裝和佩戴的首飾的統稱;(5)談吐,即一個人的言談話語;(6)待人接物,具體是指與他人相處時的表現,亦即為人處世的態度。
【第19句】:個人的基本禮儀主要包括哪四個方面?
(1)發型得體。男性頭發前不蓋眉,側不掩耳,后不及領。女性根據年齡、職業、場合的不同,梳理得當;(2)面部清爽。男性宜每日剃須修面;女性宜淡妝修飾。保持口腔清潔;(3)表情自然。目光溫順平和,嘴角略顯笑意;(4)手部清潔。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手部潔凈。女性在正式場合不宜涂抹濃艷的指甲油。
【第20句】:怎樣學習禮儀?
(1)要掌握有關禮儀的理論知識;(2)積極參加禮儀實踐;(3)學習禮儀,最好要經過專業訓練;(4)要向群眾學習;(5)禮儀修養要善于自我檢查和總結;(6)學習禮儀還要善于向他人學習。
【第21句】:修飾頭發,應注意的問題有哪幾個方面?
(1)勤于梳洗;(2)長短適中:包括性別因素,身高因素,年齡因素,職業因素;(3)發型得體:包括個人條件所處場合;(4)美化自然:包括燙發,染發,作發,假發。
【第22句】:化妝時,應遵守的禮儀規范是什么?
(1)勿當眾進行化妝;(2)勿在異性面前化妝;(3)勿使化妝防礙于人;(4)勿使妝面出現殘缺;(5)勿使用他人化妝品;(6)勿評論他人的化妝。
【第23句】:在社交場合,男士留頭發的標準是什么?
前不覆額,側不掩耳,后不及頸
【第24句】:不良的站姿有哪幾種?
(1)身軀歪斜;(2)彎腰駝背;(3)趴伏倚靠;(4)雙腿大叉;(5)腳位不正當;(6)手位不當;(7)半坐半立;(8)渾身亂動。
【第25句】:入座后,下肢的體位主要有幾種標準坐法?
(1)正襟危坐式;(2)垂腿開膝式;(3)雙腿疊放式;(4)雙腿斜放式;(5)雙腳交叉式;(6)雙腳內收式;(7)前伸后曲式;(8)大腿疊放式。
【第26句】:坐姿應注意哪些細節?
(1)入座后兩手不可同時放在扶手上,不得半躺在沙發上;(2)不要蹺二郎腿、不能不停地抖動雙腿后搖擺腿腳;(3)女士不要等坐下后,再重新站起來整理衣裙;(4)不要把腳藏在座椅下或鉤住椅腿;(5)不要猛起猛坐,弄得座椅亂響;(6)女士切忌兩腿叉開,腿省伸的老遠。
【第27句】:入座后,下肢的體位主要有幾種標準作法?
(1)正襟危坐式;(2)垂腿開膝式;(3)雙腿疊放式;(4)雙腿斜放式;(5)雙腳交叉式;(6)雙腳內收式;(7)前伸后曲式;(8)大腿疊放式。
【第28句】:禁忌的坐姿有哪些?
(1)頭部亂晃;(2)上身不直;(3)手部錯位;(4)腿部失態;(5)腳部亂動。
【第29句】:遵守社交禮儀,在行路時就要對自己始終自律,具體而言應注意哪幾方面?
(1)不吃零食;(2)不吸香煙;(3)不亂扔廢物;(4)不隨地吐痰;(5)不過分親密;(6)不尾隨圍觀;(7)不毀壞公物;(8)不窺視私宅;(9)不違反交通規則。
【第30句】:行走時應注意哪些規范?
行姿。對一般人走的基本要求是要輕盈、快捷,不能拖泥帶水。注意:(1)走時鞋底不能與地面摩擦;(2)女性走路時腳不能外八字或內八字;(3)兩人以上的人在公眾場合行走,切忌勾肩搭背。總之,男士應步伐矯健,顯出陽剛之美;女士則應款款輕盈,顯出柔和之美。
【第31句】:行姿應遵循怎樣的原則?
(1)行姿的步幅。步幅是指行進時前后兩腳之前的距離,在生活中步幅的大小往往與人的身高成正比;(2)行姿的步位。正確的步位是:走路時兩只腳踩的接近于一條直線,而不是兩條平行線;(3)行姿的步速。在行進時,步速應保持均勻、平穩、不能過快過慢,忽快忽慢;(4)行姿的步韻。行進時,膝蓋和腳腕應富有彈性,腰部應成為身體中心移動的軸線,雙背自然輕松地前后擺動,保持身體各部位之間動作的和諧,使行走具有一定的韻律,顯得自然美;(5)行姿的步態。步態還是一種微妙的語言,它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情緒,當心情喜悅時,步態就輕盈、歡快;當情緒悲哀時,步態就沉重。
【第32句】:行姿應注意怎樣的細節?
(1)不要大甩雙臂、左搖右擺,給人以輕浮、不穩重的感覺;(2)不要低頭,給人不自信或不安全的感覺;(3)不要昂頭,給人以自傲和目中無人的感覺;(4)不要東張西望,左顧右盼,以免引起旁人的戒備之心;(5)不要落腳太重,發出“咚咚”聲,不要鞋跟釘鐵掌;(6)切忌順拐或“內八字”和“外八字”;(7)切勿三五成群,左擁右擠,阻礙別人行路。
【第33句】:禁忌的站姿有哪些?
人在站立之時要“站如松”,力薦站立時肩斜、含胸、挺腹、背弓。(1)雙腿不能叉開過大。不然的話,甚是不雅;(2)雙腳不能隨意亂動;(3)不能表現自由散漫。
上一篇:為活動寫宣傳標語匯集90條-標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