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學了》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上學了》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上學了》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第1句】:認識祖國首都北京的標志——天安門,初步激發愛國情感。
【第2句】:簡單了解我國的民族,知道自己的民族是漢族。
【第3句】:指導讀書寫字的姿勢,了解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激發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喜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1句】:觀察插圖,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第1句】:仔細看圖,指導觀察:孩子們,你們從畫面上看到了什么?
【第2句】:左上角的這個建筑,你認識嗎?我們聽聽歌曲,看看你能不能從歌曲中聽出來,好嗎?(播放歌曲《我愛北京天安門》)學生回答建筑物的名字。
【第3句】:交流對話:天安門你去過嗎?說一說當時你見過什么?感受到什么?
【第4句】:天安門最精彩的一個時段就是升國旗儀式,聯系我們學校每周的升國旗儀式,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旋律中,想象天安門升旗儀式的壯觀場面。
【第5句】:圖上的小朋友有什么共同點,還有什么不同點?
【第6句】:雖然這些孩子來自不同的民族,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人!孩子們,我們也是中國人!知道嗎?跟老師一起大聲的讀兩遍。播放歌曲《愛我中華》,滲透民族團結教育。
【第7句】:指導學生書寫與“太”、“大”格式相近的“人”。著重講解“人”字的筆畫與占位。
【第2句】:講解示范,進行讀寫養成教育。
【第1句】:出示小故事《喜洋洋治眼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第2句】:引導學生觀察插圖,看看圖上的小朋友是怎樣讀書寫字的。
【第3句】:教師示范,學生跟做。
(1)讀書姿勢——坐姿要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的中間部分,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與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2)握筆姿勢——一指二指捏著、三指四指托著、小小手指跟著。
(3)寫字姿勢——指離筆尖一寸、眼離書本一尺、胸離課桌一拳。
【第4句】:學生練習讀書姿勢、握筆姿勢、寫字姿勢,教師巡堂,表揚姿勢正確的,糾正姿勢不當的。
【第3句】:交流展示,進行熱愛語文教育。
【第1句】:最近有沒有讀過什么故事書或者看過什么動畫片?試著文案你知道的有趣故事。
【第2句】:小組內互相說一說,選代表全班交流。
【第3句】:教師點評,提出要求:個人讀要大聲讀、集體讀可以適當聲音輕一些;聽故事時要專心,要聽清楚內容。
【第4句】:指導讀書習慣——口到、眼到、心到。
【第5句】:推薦課后讀物,引導家長開展親子閱讀活動。
【第4句】:鞏固練習,習慣訓練。
【第1句】:朗讀《上學歌》,注意讀書姿勢。
【第2句】:練習書寫“人”字。
【第3句】:保持坐姿三分鐘
《我上學了》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第1句】: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是學生對學校生活產生興趣和向往。
【第2句】:在現實校園環境中認字識字,指導學生形成在生活中積累漢字的意識。
【第3句】:引導學生學習在生活情境中與他人進行有禮貌的對話與交流。
【教學過程】
【第1句】:對話導入,增進認識。
【第1句】:觀察語文書,認識語文書,重點對“語文”兩個字進行識記。
【第2句】:我們的新學校和你們的幼兒園學校有什么不同?
【第3句】:今天老師帶同學參觀我們的新學校,發現新學校更多的美,好嗎?
(設計意圖:通過對話讓學生初步感受語文,了解語文。通過回憶,讓學生在重溫往事的同時學會發現新學校的美好,初步激發學生的愛校意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參觀活動的設計,減少學生對語文課程和課堂學習的恐懼,指導學生學會在現實生活情境中進行中主動學習。)
【第2句】:走進小學,活動學習。
(一)校園地點一:學校大門
【第1句】:讓學生觀察學校大門,文案發現了哪些重要的標識,是否知道這些標識的含義,這些標識與你所知道的其他學校有什么不同。如果讓你來設計的話,你覺得學校的標識還可以有怎樣的調整,讓小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和知道。(設計意圖:給予學生觀察的時間,讓學生學習用眼睛去感知世界,同時嘗試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創新意識。)
【第2句】:認字識字:祁門縣實驗學校。這幾個字,你們都認識嗎?讓學生先跟老師大聲的讀一遍,再讓學生自己嘗試大聲齊讀。這里面有你會寫的字嗎?嘗試書空,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讀筆畫再書空,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筆畫書寫的.潛意識。
【第3句】:向門衛叔叔鞠躬問好,學習禮貌待人。
(二)校園地點二:辦公樓
【第1句】:在學校向導(辦公室主任黃慧群老師)的帶領下,參觀辦公樓,逐一了解各功能辦公室的名稱,適時進行識字。
【第2句】:向學校辦公樓工作人員鞠躬問好,溫習禮貌待人。
【第3句】:邀請學校領導(王軍飛校長、方芳副校長、田勝喜副校長、吳春暉書記、汪群芳主任……)與學生進行游戲互動。學校領導簡單介紹自己,然后讓學生將相應的稱謂與相應的領導進行連線,同時向學校領導介紹一下自己。(設計意圖:增進學生與學校領導的感情,深入感受學校生活的美好,激發更加強烈的愛校意識,同時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努力成為文明禮貌的好榜樣。)
(三)校園地點三:學校食堂
【第1句】:在學校向導(辦公室主任黃慧群老師)的帶領下,參觀學校食堂,重點了解學校食堂里的宣傳標語,滲透勤儉節約的傳統教育,同時適時進行識字。
【第2句】:向學校食堂工作人員鞠躬問好。
【第3句】:請學校食堂工作人員取出幾種常見蔬菜,讓學生看一看說一說后,讓學生閉著眼睛摸一摸再說一說。
(四)校園地點四:學校操場
【第1句】:讓學生觀察操場,文案操場的顏色,再文案操場的設施名稱。
【第2句】:讓學生文案自己最愿意在操場做什么運動,了解學生的運動特點的同時,嘗試發現學生的運動特長。
(五)校園地點五:教學樓
【第1句】:走進教師辦公室,讓學生們向老師鞠躬問好。
【第2句】:走近教室,讓學生們觀察教室,文案教室里的物品名稱,適時進行識字的同時引導學生形成愛護公物的意識。
【第3句】:自我反思,學習沉淀。
【第1句】:今天,老師帶我們去了(哪些地方?),我們見到了(哪些人物?),我們參加了(哪些活動?)。我們認識了(哪些漢字?)。
【第2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哪個地方?那個人?那個活動?哪個漢字?)
《我上學了》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第1句】: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自己的國家、民族、,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第2句】: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第3句】:觀察與演練結合,培養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度。
教學重點:兒歌《上學歌》
教學難點:兒歌《上學歌》
教學準備:國旗、有關國歌《上學歌》的課件
教法:培優輔差
學法:小組合作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談話導入。
你是哪個國家的人?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理想,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學生文案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告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第2句】:指導學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
(1)這是什么地方?長城
(2)畫面上有什么人?學生
(3)他們在做什么?游玩
(4)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5)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第3句】:教學注意事項:
(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同學民族族等。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
【第4句】:情境演練。
創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一次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可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
【第5句】:課堂拓展:
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識和技能,把幼兒園和生活中的學到的都展示出來。
(1)誰會講故事、背古詩、猜謎語、寫漢字、讀拼音、說兒歌……
(2)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語文就是學習這些本領,而且在生活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已經學到了不少,以此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內容,消除與語文的陌生感,拉近與語文的關系。
(3)推選故事大王
【第6句】:小結本課學習情況,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第1句】:復習導入新課。指名文案上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2句】: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先提問:我們班誰是識字大王?指導觀察第二幅圖
(1)同學們你是哪個國家的人?
(2)我們的國家叫什么名字?
(3)誰愿意我們國家的名字寫給大家嗎?
(4)你愿意把這些字教給大家嗎?
【第3句】:說一說圖片上你還還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里嗎?
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教交流討論學習,讓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圖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門。
【第4句】:教學生文案,檢查學習情況
【第5句】:課堂小結: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第1句】: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九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要好好學習。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大家想不想學。
【第2句】:初步學習兒歌《上學歌》
【第1句】:播放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
【第2句】:教師泛讀兒歌。
【第3句】:教師領讀。
【第4句】:讓學生自己讀詩歌,分小組朗讀。
【第3句】:了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
【第1句】:教師講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
【第2句】:教育學生上學要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
【第4句】: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第四課時
【第1句】:復習導入新課
指名文案上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2句】:同學們會讀書的姿勢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第1句】:教師表揚坐得好的同學。
【第2句】:指導觀察第四幅圖,引導學生說出:一位女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第3句】: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
【第4句】:請坐的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
【第5句】:教師表揚坐的好的同學。
【第6句】:來到學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然后,試著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腦袋里想到的都畫下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在孩子們畫的過程中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也可以幫助那些遇到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借機了解一下整個班級的執筆姿勢情況,看看對的有多少,不對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調整教學,發現不正確的姿勢要及時糾正。
【第7句】:同學們會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我上學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第1句】: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第2句】:教育學生有禮貌、愛惜新書。
【第3句】:動手制作課程表,熱愛學習。
教學重點、難點::
讓學生了解上學的意義,引導學生適應并喜歡上學。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時間約32分鐘)
【第1句】:導入。
【第1句】:師自我介紹。
【第2句】:同學們,我們已經是一名小學生了,歡迎你們。你們喜歡上學嗎?板題:我上學了。
【第3句】:“擊鼓傳花”——介紹自己。(讓每個學生都有進行自我介紹的機會。)
【第2句】:點播課文彩圖,傳授新內容。
【第1句】:課件出示課文彩圖,誰來文案圖畫上的小朋友們在干什么?
【第2句】:假設你上學了,你怎樣向媽媽告別?你怎樣向老師問好?見到不認識的`同學,你該怎么辦?(組織同學討論,討論完畢指名發言,老師再創設情景說話,進行禮貌教育。)
【第3句】:來到學校,想不想看看我們的教室是什么樣的嗎?請跟我來,翻書到5頁,誰來文案我們的教室里有什么呢?(聯系實際指名發言)
【第4句】:參觀完教室,小朋友快坐好,老師要發新書了,快看看老師發給你什么新書?我們要怎樣愛護新書呢?(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第5句】:上學了,我們的生活發生了什么變化呢?
(生討論—指名回答—補充意見—師小結)
【第3句】:動手制作課程表。
【第1句】:電腦出示課文插圖,小朋友看,喜歡這張課程表嗎?誰來文案課程表是用來干什么的?
【第2句】:老師示范做課程表。
【第3句】:學生動手制作。
【第4句】:總結全文。
活動延伸:
課后開展“找朋友”游戲,引導學生通過做名片、交換或佩帶名片以及多種游戲方式來交往。
《我上學了》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第1句】:觀察圖畫內容,使學生初步了解學校生活、自己的國家、民族、,感受教師的親切,同學的友愛,語文學習的快樂。校園生活的豐富多彩。
【第2句】:依據畫面提示,對學生進行熱愛祖國、熱愛學習、遵守紀律、團結友愛等方面的入學常規教育和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
【第3句】:觀察與演練結合,培養學生愿意與老師和同學友好交談的態度。
教學重點:兒歌《上學歌》
教學難點:兒歌《上學歌》
教學準備:國旗、有關國歌《上學歌》的課件
教法:培優輔差
學法:小組合作
課時安排: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第1句】:談話導入。
你是哪個國家的人?你長大后干什么?同桌討論后教師指名說。同學們要實現理想,現在就要努力學習,學習是一件很快樂的事。很多同學都喜歡學校,學校就是一個樂園。播放《上學歌》讓孩子們一起跟著唱。然后初步地認識語文書。
(1)直接利用語文書進行導入,然后帶領孩子們認識語文書的封面,并認讀“語文”兩個漢字,這里的要求只要整體認識就行。
(2)我們又設計讓孩子們充分翻看語文書,引導學生文案語文書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歡語文書嗎?為什么?激發他們對語文的興趣。
(3)告訴學生圖文并茂的語文書是將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的愛護它。
(4)小組合作認識目錄、頁碼、討論一下怎樣愛護語文書,在學生認識頁碼和目錄的基礎上,實踐一下用目錄去試著找找課文,
(5)讓孩子點課文,教師來范讀課文,在讀的時候教師要入情、入境地去誦讀課文,把學生帶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師自身的語言魅力去感染學生,讓他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語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導學生整體認識“年級、班級”這幾個字,并在語文書上正確地寫上自己的姓名。
【第2句】:指導學生觀察第一圖畫、講述圖片意思。
學生初入學,對學校生活還不了解。四幅圖畫是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的窗口,指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
請同學們看第一幅圖:
(1)這是什么地方?長城
(2)畫面上有什么人?學生
(3)他們在做什么?游玩
(4)他們可能在說些什么?
(5)請給第一幅圖起個名字-------以“歡迎新同學”為主題。
【第3句】:教學注意事項:
(1)、觀察后,可以請同學在教學掛圖上指出每個同學民族族等。
(2)、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入學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見到老師應該說什么?老師會對小朋友說什么?教師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確,都要鼓勵。
【第4句】:情境演練。
創設情境演練,使入學教育形象化、具體化,落到實處。
教師和學生一起模擬的相互問候;并告訴同學們每天第一次見面時見到老師都要向老師問好。老師可和同學共同模擬練習。
【第5句】:課堂拓展:
讓孩子展示自己的已有知識和技能,把幼兒園和生活中的學到的都展示出來。
(1)誰會講故事、背古詩、猜謎語、寫漢字、讀拼音、說兒歌……
(2)告訴學生其實學習語文就是學習這些本領,而且在生活和幼兒園中小朋友們已經學到了不少,以此讓學生知道語文學習的內容,消除與語文的陌生感,拉近與語文的關系。
(3)推選故事大王
【第6句】:小結本課學習情況,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
【第1句】:復習導入新課。指名文案上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2句】: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感到上學真好,學習語文真好,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先提問:我們班誰是識字大王?指導觀察第二幅圖
(1)同學們你是哪個國家的人?
(2)我們的國家叫什么名字?
(3)誰愿意我們國家的名字寫給大家嗎?
(4)你愿意把這些字教給大家嗎?
【第3句】:說一說圖片上你還還看到了什么?你知道這里嗎?
可以讓學生分小組教交流討論學習,讓所有孩子都知道,五星紅旗是我國的國旗,圖片上的建筑是天安門。
【第4句】:教學生文案,檢查學習情況
【第5句】:課堂小結: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板書設計:
第三課時
【第1句】: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從今天起,你們九正式成為一名小學生了,大家要好好學習。今天我們來學一首兒歌,大家想不想學。
【第2句】:初步學習兒歌《上學歌》
【第1句】:播放音樂,讓學生欣賞音樂。
【第2句】:教師泛讀兒歌。
【第3句】:教師領讀。
【第4句】:讓學生自己讀詩歌,分小組朗讀。
【第3句】:了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
【第1句】:教師講解《上學歌》的基本意思。
【第2句】:教育學生上學要遵守紀律,不遲到,不早退。
【第4句】: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第四課時
【第1句】:復習導入新課
指名文案上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2句】:同學們會讀書的姿勢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第1句】:教師表揚坐得好的同學。
【第2句】:指導觀察第四幅圖,引導學生說出:一位女同學正在讀書。他的`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
【第3句】:請大家按以上要求做:坐姿端正,身體自然放松,雙手拿書,書直立略向外傾斜,眼睛和書保持一尺左右的距離。同桌互相糾正。教師巡視指導。
【第4句】:請坐的好的同學做給大家看。
【第5句】:教師表揚坐的好的同學。
【第6句】:來到學校后你看到些什么?你最喜歡什么?然后,試著把眼中看到的甚至小腦袋里想到的都畫下來,想畫什么就畫什么?教師在孩子們畫的過程中和孩子們親切地交談,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也可以幫助那些遇到有困難的需要幫助的孩子,借機了解一下整個班級的執筆姿勢情況,看看對的有多少,不對的有多少,以便以后調整教學,發現不正確的姿勢要及時糾正。
【第7句】:同學們會寫字的姿勢和書寫的執筆方法嗎?請做給老師看一看。
《我上學了》精品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品德與生活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我上學了》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來到新的學校,對他來說什么都是新鮮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能激起他們的興趣和好奇心。當然,他們也會有很多的擔憂和恐懼。入學第一周,他們有各種情緒需要表達,他們也有問題需要老師的幫助。因此,上學第一課對剛入校的一年級學生就顯得尤其重要了。上好這一課,不僅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新環境,而且能協助我們的班主任老師更快速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從而促進學校的德育工作。針對上述學情分析,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了解小學生活的習慣和規范,知道怎樣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教學難點是對學習用品有正確的認識和使用,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了解小學生活的特點,懂得課堂常規要求。會根據課表,在家長的幫助下自己準備課本、整理書包。
行為與習慣:懂得書包文具的重要,形成對書包等學習用品的正確態度。
情感與態度:在集體生活中有安全感,并為自己成為一名小學生感到自豪。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小學生活的習慣和規范,知道怎樣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學會整理小書包。
教學難點:
對學習用品有正確的認識和使用,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視頻動畫《上學第一天》,PPT,歌曲《上學歌》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教材P2-P3頁內容,話題為“上學去”;
第二課時完成教材P4-P5頁內容,話題為“上學就是不一樣”;
第三課時完成教材P6-P7頁內容,話題為“我的新書包”。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上學去
活動一新營小學歡迎你
【第1句】:師:首先,祝賀你們成為一名小學生了!老師歡迎你們的到來!看到你們有的活潑大方,有的安靜透著靈氣,十分可愛,老師打心眼兒里喜歡上了你們。你們能對老師文案,開學那天你們在校園里看到了什么?你發現學校里哪些地方和哪些人在歡迎你嗎?
【第2句】:學生發表各自的看法。
師:你們的眼睛真的很善于發現。我們一起來看看學校老師是怎樣歡迎大家的吧!
【第3句】:出示一組照片讓學生知道老師對他們的歡迎和關愛——
①“老師們開學前打掃、整理教室”
②“一年級分班名單”
③“學校的歡迎新同學的紅色橫幅標語”
④“班主任老師開學前給一年級學生家長發的問候短信”
⑤“開學當天校長老師們在門口歡迎學生”
⑥“采訪一位一年級老師對新同學們的祝愿”(如果是班級任課老師的視頻更好)
【第4句】:學生欣賞照片,感受溫馨。
【第5句】:師小結:同學們,希望你們能夠開開心心地度過每一天。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老師對他的歡迎和喜愛,體會自己在學校很重要。】
活動二上學的心情怎么樣
【第1句】:師:上小學了,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第2句】:學生用語言描述自己的心情,老師用簡單的語言記錄下來,并請同學們自己出主意解決。
【第3句】:學生活動:為小伙伴出主意。例如:①“我聽不懂老師的話怎么辦呢?”(可以再問老師一遍,沒有關系)②“沒有我幼兒園里的好朋友和我一起玩,新同學我都不認識”(大家都是一樣啊,所以我們都要勇敢地去交新朋友。)③“我找不到我們班的*老師(其實就是他們班的班主任,因為幼兒園里各門課程幾乎都是班主任教,所以在換了課程時,他見到了不一樣的老師,會有這樣的困惑。)”
過渡:師:上學了,我們懷著各種各樣的心情。有的是可以讓我們在學校里變得愉快的心情,而有些心情,會影響我們的學習和生活的。不過大家不要緊張害怕,讓老師和同學一起來幫助你,好嗎?
【第4句】:小游戲:我很……,我不……
讓學生感到開心就大聲說“我很開心”,很緊張大聲地喊出“我不緊張”。(諸如此類)
【設計意圖:教師從孩子回答的問題中可以發現他們觀察事物的視角,能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問題。引導學生以一個良好的心情迎接新的生活的到來,鼓勵他們說實話,一起分享快樂、分擔憂愁。引導他們一起想辦法,解決實際關心的問題。鼓勵學生大膽自信面對新環境,幫助新生緩解“入學焦慮”,為入小學創設一個良好的開端。】
活動三我的美麗愿望
【第1句】:師:播放《上學歌》,學生欣賞歌曲。
【第2句】:師:同學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今后你們會學到更加有意義的知識,參加更加有趣的活動,也會懂得更多。那么,來到新校園,你們有什么愿望呢?
【第3句】:學生文案美好的愿望。(如,希望帶上紅領巾,得到老師的表揚等)
【第4句】:師小結:我們都有一個美好的愿望,如果大家都能努力去實現它,我們這個班級就會更加優秀和了不起了。我們呢,也能夠在這個班級里團結友愛,快樂地成長!
【第5句】:在歌聲中結束本課。
【設計意圖:歌曲制造烘托氛圍,讓學生在歌聲中文案自己的愿望。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概念,使陌生的同學關系顯得親密起來。】
活動拓展
要求學生回家主動跟爸爸媽媽談談自己上學的心情。
【設計意圖:主動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讓學生愉快且主動地適應學校新生活。】
板書:
我上學了
歡迎你!
我有一個美麗的愿望——
上一篇:忠誠保平安的標語匯編60句
下一篇:綠色環保的倡議書(精選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