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城市的宣傳口號
滄州鐵獅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體現了滄州古老鑄造之鄉鑄造藝術的神韻。滄州境內有獻縣漢墓群、泊頭清真寺、海豐鎮遺址、紀曉嵐墓地、獻縣單橋、黃驊古貢棗園等文物古跡。海興小山火山遺跡、東光鐵佛寺、滄州清真北大寺、泰山行宮、武帝臺、莫阝州廟、盤古廟等古跡也獨具風姿。
滄州素有武術之鄉之稱。滄州武術起源于隋唐,盛于明清。千百年來,滄州武林精英薈萃,豪俠云集,形成濃厚的習武、尚武民風。源起或流傳滄州的門類、拳械達52種之多,占全國129種門類、拳械的.40%,乃中國武術發源地之一。
滄州城市宣傳口號:
【第1句】:九州競秀,滄州領頭。
【第2句】:精武滄州,人文滄州。
【第3句】:渤海一聲吼,風流數滄州。
【第4句】:文武雙全福地,創業投資樂土。
【第5句】:天下滄海,中國滄州。
【第6句】:文韜武略,承前啟后。
【第7句】:渤海名市,尚武之鄉。
【第8句】:展翅高飛黃驊港,任俠尚義滄州人。
【第9句】:運河之畔人杰地靈古獅城,渤海之濱大港崛起新滄州。
【第10句】:慷慨悲歌燕趙士,俠肝義膽滄州人。
【第11句】:滄州武術名天下,雜技藝術冠古今。
【第12句】:著詩經纂四庫千古文章譽華夏,揚武術興雜技驚世奇功冠九州。
【第13句】:崇文尚武之地武術雜技之鄉。
【第14句】:武絕天下,財富滄州。
【第15句】:運河古地,臨海新城。
【第16句】:武威技巧,人文鼎盛。
【第17句】:武術雜技鄉,濱海化工城。
【第18句】:武·振華夏,獅·震天下。
【第19句】:大運河與渤海灣相擁的明珠。
【第20句】:崇文尚武,厚德載物。
【第21句】:獅城古韻,悠遠棗鄉。
【第22句】:燕趙神韻,活力獅城。
【第23句】:環渤海經濟圈,京津冀后花園。
【第24句】:尋雜技故鄉之根,賞獅城文化之美。
【第25句】:運河古都化工新城。
【第26句】:鐵獅威武鄉,雜技冠天下。
【第27句】:滄州武術名天下,吳橋雜技冠中華。
【第28句】:夢尋滄海,心泊滄州。
【第29句】:鐵獅武雄風,神技名滄州。
【第30句】:武術雜技天下流,崇文尚武舉滄州。
【第31句】:千年鐵獅鎮海吼,一城人文滄州秀。
【第32句】:滄州武術名天下,雜技藝術冠古今。
【第33句】:渤海之濱的璀璨明珠,華北平原的文化瑰寶。
【第34句】:中國武都,魅力滄州。
【第35句】:尚武滄州人,崇德雜技城。
【第36句】:古風古韻古運河,新天新地新滄州。
【第37句】:武術甲天下,雜技譽九州。
【第38句】:京津門戶,渤海明珠。
【第39句】:見證中華武術,感悟魅力滄州。
【第40句】:雜技揚中外,武術貫古今。
【第41句】:文化傳情,以武會友。
【第42句】:武術之鄉,雜技天堂。
【第43句】:紀昀故里,武術之鄉;勇于爭先,扶危濟困。
【第44句】:千年東渡地,一城人文情。
【第45句】:融大運河古韻,領渤海灣新潮。
【第46句】:文宗故里,武術之鄉。
【第47句】:渤海明珠,京津門戶。
【第48句】:雜技的名片,濱海的請柬。
【第49句】:滄田,滄海,滄州。
【第50句】:大運河和渤海灣共同托起的活力之都。
滄州武術門類和獨立之拳械技藝愈加豐富,許多拳械套路,經過提煉,改進,創新,獨具滄州特色。其中滄州八極拳和劈掛拳被列入國家最具代表性的十大優秀拳種之中,作為武術競賽的規定套路,向海內外推出。滄州體校、武術研習院、孟村八極拳國際培訓中心以及各縣市區大大小小的拳社分布滄州。
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這是前人對深受民眾喜愛的太極拳和八極拳的贊譽,八極拳的創建者就出在滄州的孟村。如今在滄州有每4年都將舉辦一屆滄州武術節,觀摩學習交流武術。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滄州獨特的民俗民風,武術之鄉、雜技之鄉、鑄造之鄉、中國歷史第一僑鄉及豐富的宗教文化、回族傳統的生活習俗等,襯托出滄州豐厚的文化底蘊。
關于滄州的作文:看我大美滄州
在美麗的渤海之濱,有我的家鄉——那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的城市叫做滄州。
——題記
家鄉滄州是一個令人驕傲的地方,大概每一個滄州人都會這么想吧。是啊,滄州市一個多美的城市啊!站在滄州的街頭,撲面而來的不僅有悠久的,濃厚的青銅氣息,也有鋼筋混凝土,鮮花綠草的清新芬芳。無論是古典的滄州還是現代的滄州,都有它獨特的韻味。作為一個本地人,我不厭。
滄州如同一個美人,伴著墨香款款走來,鐵獅子是她的杰作。
說到滄州,鐵獅子一定是最具古典氣息的'代表。它悠悠走來,獅蹄輕輕踏在地面上,健碩的身軀立于大地之上,目光炯炯有神,仿佛閃電一般。遠處看,它像是這片土地的守護者;近處看,它如同明智的首領,讓人忍不住虔誠朝拜。從塵土飛揚,硝煙彌漫的戰爭中走來,他依舊挺立于此。這種堅韌不屈的精神風貌至今也影響著每一個滄州人。
滄州如一現代的時尚女子,脫去了輕羅曼紗,換上輕便的著裝向前走去。林立的高樓大廈是她的杰作。
現代的滄州同樣擁有著現代化氣息。高樓大廈如雨后春筍一般一座座拔地而起,路旁的樹木成排的擺出兩道直線,灑水車和清潔車一輛輛駛過,車水馬龍的公路上人們匆忙而有序的來來往往……這些所有的一切都證明了滄州正在發展與不斷進步。它向前走去,同時不忘記走過的路。
其實,滄州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城市,也是一個擁有精神傳承的城市。
滄州很有名的是武術。因此,滄州被人們稱為“武術之鄉”。自古以來,滄州地區就是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塞,家家戶戶習武風氣濃厚。人們為了在戰爭中保全自己和為國家戰斗而練習武術。所以在古代,滄州也是一個征兵較多的地方。現在人們習武不光為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也為了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
滄州吳橋也是“雜技之鄉”。很多雜技藝人就出自這里,他們把雜技當作一生追求的目標,只為了心中的熱愛。這又何嘗不是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如果去吳橋,不去看看雜技一定是非常遺憾的。我愛我的家鄉,不僅是因為夏天的金黃麥浪,秋天陣陣飄香的金絲小棗,冬天雪被下那一抹旺盛的綠。我愛家鄉的一切,因為它是生我養我的地方,是值得我尊敬愛戴的如母親一般的長輩。
在浩瀚的渤海之濱,有一顆明珠叫做滄州。我很驕傲,那正是我的家鄉。
上一篇:現場吸煙的宣傳口號匯總三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