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有二凈法能護世間。何等為二?所謂慚、愧。假使世間無此二凈法者,世間亦不知有父母、兄弟、姊妹、妻子、宗親、師長,尊卑之序,顛倒混亂,如畜生趣。《雜阿含經》卷四十七,第1243經
【第2句】:【禪心佛語】時間是治療心靈創傷的大師,但絕不是解決問題的高手。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沒有走不通的路。
【第3句】:有一句口號:“學一行,愛一行。”這是一個很不現實的目標。做一件事,認真做好,這不難,對原本不愛好的事,勉強讓自己愛上它,這很難。從事自己不喜愛的工作,久必生厭,不如選擇一份真正熱愛的事業,并努力干好它。
【第4句】:我們之所以不能放下,主要是在得失利害方面放不下。因為我們總是希望在未來,出現合乎我們意愿的結果。如何才能把這些都放下呢?其實很簡單,從當前的準備工作開始,去創造這個未來!
【第5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有種風景叫花開花落,有種流年叫春去秋來,有種感悟叫歲月滄桑。伸出雙手,摟一縷清風,融一抹優雅文字,用生命的畫筆記下點滴的過往。盡管歲月無情,人生沉浮,但唯心獨醉。
【第6句】:生活里的每一個細節都蘊藏著快樂,只是在于你是否感受到了而已。快樂著的人,每一件事,每一個人身上,他都能發現能令自己歡悅的因素來,并讓快樂擴張,鼓舞和影響了周圍的人。
【第7句】:【禪語人生】一輩子不長,要做好三件事:不自欺、不欺人、不被欺。一切問題,最終都是時間問題。一切煩惱,其實都是自尋煩惱。
【第8句】:【禪心佛語】金錢是人最難以處理得當的東西,我們每個人都要控制好自己對金錢的欲望。不斷地提醒自己,錢只是供你維持合理的生活水準而已;若在此之外,你還有多余的錢,那都是“點心”,作為你努力工作的報償而已。
【第9句】:【禪心佛語】老子呢?天地之始在于“玄牝”,天地之始的玄牝之門,那是“不生不死”的“無生”境地。連老子自己也常常“游心于物之初”。
【第10句】:【禪心佛語】佛教認為,每個人都存在前生后世,今生所感受的苦樂,一部分取決于前世的業,還有一部分取決于今生的行為。如果我們懂得了這個道理,對眼前的得失就會看得比較開,不會給自己增加無謂的壓力。
【第11句】:【禪心佛語】年少的時候,要修理自己;青年的時候,要正視自己;壯年的時候,要擴大自己;年老的時候,要圓滿自己。
【第12句】:一生要經過很多驛站,只要心是安靜的,無論是站在紅塵外,靜賞繁華,還是正在塵世煙火中,百味嘗盡,都會多了一份淡定與從容。塵世間的一切,來了開懷擁抱,走了揮手作別。
【第13句】:【禪心佛語】處世箴言:于社會,看主流,想本質;于別人,看憂點,想長處;于家庭,看老小,想和睦;于自己,看缺點,想健康。
【第14句】:【佛家禪語】佛教認為,人的生命不僅是從生到死,還是一個循環的過程。的一生僅是這個大循環中的一個環節。教對現實的態度超然,對文明的終極追求更透徹、更究竟。論世界如何變換,佛教都有自己不變的真理。
【第15句】:【禪心佛語】戒律真正在保護你,只要你守得好,它會幫你提升做人及修行的素質。我從來沒有看到這種現象:戒守得越來越好,人卻變得越來越可憐。因此,用適度的戒守護行為很重要,尤其是在今天。
【第16句】:將一朵蓮的心事遣入流年,以一種花開的姿態靜默成蘭,如水如仙。只想捻一闋詩情,書一懷畫意,小酌怡情,吟風弄,無關他言,且歌且行。靜守一份安然,淡墨紅塵,默然相愛,寂靜喜歡。
【第17句】:合適的人生位置,既不靠近錢,也不靠近權,而是靠近靈魂;真正的幸福,既不是富貴,也不是凡事都對,而是問心無愧。
【第18句】:【禪心佛語】人生要解決的問題,都取決于我們每一個心念,如何來確定我們生命努力的方向。生命努力的方向選擇對了,就是順善法的,生命的發展就會沿著善業的軌道升華。
【第19句】:【每日一禪語凈美心靈】人生就像一場長跑,跑得太快,容易后勁不足;跑得太慢,就會落伍;中途退出,就會斷送以前的努力;不參加,就沒有贏得比賽的機會。修行,永遠是在路上。
【第20句】:功德的累積:功德的成就,由內修起。內修而后表現于外,就有所得。得者,德也。修養功夫的完成稱為“德”。
【第21句】:不管何時,何地,何境,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都是一種美好的生活狀態,靜是一種品格,可以沉淀浮躁。靜是一種智慧,能感悟生命的大慈大悲。
【第22句】:【禪心佛語】慈誠羅珠堪布:我應邀在哈佛大學,進行了學術交流和演講。波士頓冷得像色達一樣。我想,如果這些當今世界最頂尖學府的教學課程中,能夠多一個慈悲和利他的教育,這個世界會多一分溫暖和安寧。
【第23句】:【禪心佛語】每一個在你的生命里出現的人,都有原因。喜歡你的人,給了你溫暖和勇氣。你喜歡的人,讓你學會了愛和自持。你不喜歡的人,教會你寬容與尊重。不喜歡你的人,讓你自省與成長。
【第24句】:【佛心禪語】禪不神秘。相反地,它是一種生命的藝術,它能啟發我們的靈性,它沃開了生命的花朵,讓我們對著自己的生活報以微笑與欣悅,讓我們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
【第25句】:【禪心佛語】如果能把心量放大,觀念轉變一下,以眾人的利益為考量點,把現實轉成「實際」。珍惜現在,珍惜當下的生命,珍惜所有的時間,珍惜自己的環境,為增進社會大眾的福祉而努力,這樣的「現實」是不壞的。
【第26句】:【禪語人生】信仰并不是崇拜,也不是偶像,更不是義無反顧的追逐,而是一種肆無忌憚的信任,一種毫不張揚的絕對,一種沒有退路的守護。
【第27句】:怎樣才能消業、消災?把自己的本分事做好,歡喜接受所面臨的一切,過一分鐘即消一分災。凡事都得靠自己,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佛消災解厄。
【第28句】:【禪心佛語】如何面對人生中的得與失,這恐怕是千百年來許多人苦苦思索的。該得到的不要錯過,該失去的,灑脫得放棄,不必太在意,擁有時珍惜,失去后不說遺憾;過多的在乎將人生的樂趣減半,看淡了一切也就多了生命的釋然。
【第29句】:所謂修行就是學會文明的生活。所謂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義的生活,或者說是逐漸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違背生命與自然規律的生活。——覺非
【第30句】:眼前一念瞋相,即是怪蟒之形;眼前一念貪相,即是餓鬼之形。無形之因念甚小,有形之果報甚大。一念之微,識田持之,歷千萬劫,終不遺失。如一比丘,以智慧故,身有光明;以妄誤故,口流蛆出。(明)袁宗道《西方合論序》
【第31句】:【經典佛語】“空”是突破、超越、發展、轉變的意思,而不是空無的空;不是消滅一個東西,而是不斷地超越。
【第32句】:【禪心佛語】生活沒有絕望,只有想不通,人生沒有盡頭,只有看不透。生命短暫,人生忙碌,看淡,看輕,看細水長流,看人間百態,握清歡在手,掬淡泊于心,生活不會總如意,人生不會都稱心。
【第33句】:十五、安忍千千為敵,一夫勝之,未若自勝,以忍者上。《增一阿含經》卷二十三,增上品能行忍者,方可名為有力大人。《四十二章經》
【第34句】:更多的時候,只有在我們看慣那種種人生險境,領略過各種綺麗風景后,才會明白一個最簡單的道理:遠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現在的生活。
【第35句】:見有見,聞有聞,念有念,識有識,睹無著,亦無識。一切舍,為得際,除身想,滅受行,識已盡,為苦竟。《法句經》卷下,泥洹品任何痛苦產生的根源是諸識。滅寂諸識,痛苦就不再產生。《經集》第三品,第十二章《二重觀經》
【第36句】:一切諸法皆是佛法,以于諸法能善了知,名為佛法。諸法本性與佛法等,是故諸法皆是佛法。《大寶積經》卷四,無邊莊嚴會
【第37句】:【禪心佛語】前世用最親切,最獨特的方式陪伴你走過一段最美的時光,曾經心底默默的祈禱來世化作一座你向前的青石橋,不管歲月送走多少過往,還保存那句來自心底最真誠的祈禱,曾經的同桌能夠安好,便是今生最期待的美好。
【第38句】:【禪心佛語】佛說:人不是壞的,只是習氣罷了,每個人都有習氣,只是深淺不同罷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諒的就原諒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壞人。
【第39句】:【禪語人生】喜樂是映在鏡中的微笑,苦難是水面偶爾飛過的鳥影。流過空中的鳥影悵然,鏡里的笑痕令人回味,卻只是偶然的一次投影呀。
【第40句】:【佛心禪語】發怒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激化沖突,闖下很多大禍。憤怒是片刻的瘋狂,我們應該控制情感,否則情感就會控制你。
【第41句】:“人格成,佛格即成。”佛陀示現人間,不是教人離開人性,而是舍除習氣,回歸清凈佛性。能得善法即生歡喜心,慎擇正法而拳拳服膺,志無退轉、心無厭煩,就會日日法喜充滿。
【第42句】:移民好比將一棵土生土長、枝椏正茂盛的樹木移植他處,除了得適應新的水土外,還必須面對新的節氣時序;而且能否如在故土般成長茁壯,仍是個未知數!
【第43句】:選擇做什么,怎么做,都要有自己的主見。因為你一旦選擇,就必須承擔后果,沒有人能夠替你承擔。因是你種,果也是你收。
【第44句】:佛法救世主要之修行,必先之以勇犧牲也。能勇犧牲則有威力,一人拼死,萬夫辟易;能勇犧牲則有功德,為眾亡己,天下歸仰。(民國)太虛《佛法救世主義》
【第45句】:入海算沙,空自費力;磨磚作鏡,枉用功夫。君不見,高高山上云,自卷自舒,何親何疏?深深澗底水,遇曲遇直,無彼無此。——《黃龍慧南禪師文案》
【第46句】:【禪語人生】有人罵你,要感謝他來幫忙消除業障,告訴自己,你正像那個丑陋的夜叉一樣不斷在變美。生命中促人進步的,往往是你的敵人和苦難。
【第47句】:【佛心禪語】聽佛的話,能做到的盡量去做到,如果做錯的,要反省,好好地懺悔。學戒就是讓我們懂得生慚愧心,好好地給我們自己一個鼓勵吧。——如瑞法師
【第48句】:【禪心佛語】多小的善事也要做。給予永遠要比索取愉快得多,樂善好施甚至能延長人的壽命。每天做件好事,就能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越來越充實。
【第49句】:【禪心佛語】因為沒有,從不擔心失去;因為想要,才會患得患失。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真正屬于你,我們也不過是個匆匆的過客,赤條條的來,終將一無所有的離開。
【第50句】:【禪心佛語】當你靜下心來的時候,點一盞油燈,聽著天籟之音,對面的花不知不覺中,已經綻然開放,一切是如此時美妙。
【第51句】:恒秋:相逢人間是一種緣分,彼此多些關懷,多些愛護,多些問候,多些珍惜,相逢一笑該有多好,帶刺的人生是一種彼此的傷害,何苦來哉?俗語說得好,看多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
【第52句】:真誠是人際交往的最基本要求,所有人際交往的手段、技巧都應該建立在真誠交往的基礎之上。爾虞我詐的欺騙和虛偽的敷衍都是對人際關系的褻讀。真誠不是寫在臉上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偽裝出來的真誠比真正的欺騙更令人討厭。
【第53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不要以為煩惱能抽象的存在,就能抽象的消散,煩惱既然來,就帶來超乎想象的能量,它能把命運燙傷,也能把命運摧毀,所以要緊緊的提防那些小小的不愉快,不念舊惡,寬恕待人。
【第54句】:【佛心禪語】最近常常覺得疲倦嗎?這次不要用咖啡提神。試著問自己,有什么事情讓你感到心煩、力不從心、無法釋懷?
【第55句】:【佛心禪語】眾僧一起向長者合掌施禮,道:“這是真正的佛弟子,施主千萬不要干擾他。好好撫養吧,這孩子以后可以為天下眾生之師,包括我們這些比丘。”
【第56句】:【禪心佛語】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個常常看別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57句】:【修行智慧禪語】恒東法師:生活里不必執著于他人的評判。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心情,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想了再想,何必呢。
【第58句】:【禪心佛語】所以中國的美在“心”,它是物化的社會和用心所不能代替的。繼承如法的塑繪佛像,最終的價值在哪里?佐證心靈。佐證一個人從情緒、審美能力、思想情操等方面深度認同心地最為唯美的那一部分。
【第59句】:大山不向我走來,我向大山走過去!主動靠近智者及其環境,見賢思齊,潛移默化,是改變自己走向成功的最佳捷徑,一旦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你想不成功都不可以。
【第60句】:【經典佛語】景岑禪師毫不客氣,奮身跳起來,踢倒仰山禪師,仰山禪師非但不生氣,反而贊嘆道:”真像大蟲。“(后來大家都稱景岑禪師為”岑大蟲“,亦即虎和尚)
【第61句】:人在落寞時才知道誰的手最暖,心在遇到事情時才看清誰最真。感情,從來不是說多少,再多的蜜語比不上行動的有力;人心,久了總能看清,點點滴滴總會看在眼里。
【第62句】:【禪心佛語】決定你幸福或不幸福的,不在于你有什么,或你是誰,或你在什么地方,或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怎么想。
【第63句】:一個人如果擁有財富、健康,卻獨獨缺少快樂,生命便失去了意義。如果希望自己快樂,就要調整觀念,將繁雜的心念轉移到“放松”
【第64句】:【佛家經典禪語靜心】人的一生也正如太陽的一天。早晨為人們帶來曙光,傍晚為人們帶來黑暗。一天也就如此。有深,有淺,有起,有落,生活亦是這般變化的,晴天雨天都是必經。你能懂得,你便從容。
【第65句】:爭論的結果會使雙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絕對正確的,你永遠贏不了爭論。所以,卡耐基說:“在爭辯中獲勝的唯一秘訣是不要爭辯。”這跟佛祖的“唯忍能止諍”,可謂所見略同。
【第66句】:【禪心佛語】寬容的愛不但能喚醒陷入迷途的人,而且還能讓他們勇敢地面對人生。只要你心中裝滿了愛,就可以為他人帶來快樂,也能夠讓你自己的生命變得崇高。
【第67句】:【佛心禪語】做人:一要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二要謙和為美,多讓少爭。三要與人為善,切忌驕橫。四要仗義疏財,扶危濟貧。五要誠信待人,遠離是非。
【第68句】:【羅狀元醒世詩其3】為人不必苦張羅,聽得仙家說也幺。知事少時煩惱少,識人多處是非多。錦衣玉食風中燭,像簡金魚水上波。富貴欲求求不得,縱然求得待如何。
【第69句】:【佛家禪語】對于有意識地去生活者而言,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之旅,但對于無意識地去生活的人來說,人生的確是一種大的懲罰。
【第70句】:【禪心佛語】晨鐘幕鼓,緣起緣滅皆由天,在嘈雜紛亂的人群里,保留一種恬然一份悠閑,守一窗燈光,與一份淡淡的心境,讓清澈的思緒凈化歲月的浮華,愛恨不過在一線間,相逢一笑恩仇泯。
【第71句】:【禪語人生】在修學佛法當中,沒有什么我愿意不愿意,只要是為法、護法、住持正法的事,都要以三寶給予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去做。
【第72句】:人的情緒,有兩個極端:自卑與自傲。自卑與自傲是一體的兩面,一個人狂妄與自負的表現,來自于心靈深處的空虛與自卑。
【第73句】:【禪心佛語】讓你的心不追隨過去不迎接未來不執著現在的時候,它就自然停。就像風刮著沙,風一停,沙自然就落到地面。
【第74句】:【禪語人生】在世間法上,所謂的無欲,起碼要做到三點:第一點,對于名聞利養要看得破、放得下;第二點,在五欲的煩惱中,要把握得住、要站立得穩當;第三點,在眷屬上也要能擺得開。
【第75句】:【禪心佛語】人無完人,只要我們凡事努力了,任何時候都問心無愧,那么就“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這是一種寬容,也是一種放下。
【第76句】:【禪心佛語】看不到自己短處的人,易自傲;看不到自己長處的人,易自卑。自傲的人,是自掘陷阱;自卑的人,是自滅志氣。
【第77句】:【禪心佛語】人生四境界:一、順應人本能做事的是自然境界;二、以功利動機做事的是功利境界;三、講道德做事的是道德境界;四、奉獻社會的境界是人類境界。
【第78句】:“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和用心去敲鐘,盡管都是在敲鐘,但敲出的效果卻截然不同。既然都要做,為什么不做好呢?凡事怕用心,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那么所做的事就會烙下生命的印跡,即使是毫無生氣的事情做起來也會很精彩。
【第79句】:【禪心佛語】結人緣、結善緣、結法緣、結佛緣卻有所求,那就是世間的善緣、有漏的善緣;反之,廣結四緣無所求、不著相,無人無我無自無他,那就是無漏的善緣,那就能夠成圣成賢。
【第80句】:人生淡然如花,行走一路芬芳。任由世界跌宕起伏,心若不驚,自然從容。靜守一方天空,安度一春歲月。無意于得,自然無所謂失。人生之美,不在爭求,而在靜守。只愿此心:一世清寧,安然盛開。
【第81句】:【禪心佛語】人每一天都在忙碌中拼搏,在金錢與名利中沉醉。人生活在這個世間,生命的存活需要食物的滋養,人責任與義務的落實需要錢的保障,精神世界需要名利的滋養,但無論追去什么,千萬別忘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
【第82句】:【如何在一分鐘內完成工作匯報】一分鐘匯報法則:【第1句】:放棄客套話、口頭禪和抱怨;【第2句】:用適當的方式炒熱場,但嚴防“高密度”;【第3句】:學習時間的“密度感”,平時多訓練自己對一分鐘的時長感受。
【第83句】:學佛者的起步:沒有深入接觸佛學的人,總以為佛法多么玄虛、奧妙,或以為它是脫離人間的學問。須知佛法是人間生活的指標,是塑造人性美態的教育。
【第84句】:可容我做這人間癡狂客,借一紙柔腸,漾開一壺春光,深凝在水一方。輕捻一抹花香,于筆墨中流淌,書一闕斷章,穿越魂靈,直達愛的天堂。贈你一枝春,婉約一卷如禪的光陰,化作你抬眼處的一片火樹銀花,氤氳成一幅絕美的情畫。
【第85句】:【能忍自安(百忍歌)】知難忍苦好處世詩詞哲思闡人生世事短如春夢,人情薄似秋云,不須計較苦勞心,萬事原來有命,幸遇三杯酒美,況逢一朵花新,片時歡笑且相親,明日陰晴未定。
【第86句】:佛學里把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譯過來便是能容納許多缺陷的世界。這個世界本來就是有缺憾的,沒有缺憾就不會被稱為“人世間”。
【第87句】:【禪心佛語】境無自性,由見而有,不見即無。見無自性,由心有動,不動即無。動無自性,獨由不覺,覺則不動。
【第88句】:【禪心佛語】人生沒有過不去的溝溝坎坎,放松心情、放低姿態,不沉淪、不畏縮,縱然是千重惡浪撲面來,也能夠閑庭信步自逍遙;縱然是狂風暴雨突襲來,也能夠一蓑煙雨任平生。
【第89句】:【禪語人生】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么也沒有做成。不管是小事大事,家里的事還是家外的事,個人的事還是公家的事,都是一種緣分。遇到了,有這個機會了,就應該珍惜。
【第90句】:福人眼里看不到不好的東西,一旦看見就要懺悔要反省,為明天后天我們要看到好的東西做準備!這就是了凡因語的全部心法!
【第91句】:【禪心佛語】四川:鐵像寺、近慈寺、愛道堂、金沙庵、金華寺、龍潭寺、永祚寺、慈云寺、法雨寺、彭州尼眾佛學院、二江寺、北川龍吟寺、國恩寺、廣蓮寺、南塔寺、梓墚寺、觀音堂、黎山寺。
【第92句】:如來之藏,全體是一眾生一毛孔性,全體是一眾生一切毛孔性;如毛孔性,其余一切所有世間一一法性,亦復如是。(陳)慧思《大乘止觀》卷一
【第93句】:【禪心佛語】面對世俗的不解與疑惑,見寬法師坦言其修行是“洗心不革面”,并以一襲僧袍作為修行的“呈堂供物”。
【第94句】:【禪心佛語】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沏的是茶,嘗的卻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卻是艱辛。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沒有彩排。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最好的珍惜。
【第95句】:因為有貪,不知利害得失的要點,難免妄求妄作,到頭來好比緣木求魚,所求皆不應,甚或因小失大,以金換沙。
【第96句】:【禪心佛語】使自己的心從種種分別、執著中解脫出來,使覺照能夠獨脫于一切攀緣之外,我們的精神面貌就是另外一種境界。
【第97句】:【佛心禪語】幫助別人要看自己的能力,還要看對方的貪婪程度,要多做雪中送炭、渴中送水的事,少玩虛的,否則你就假裝什么都沒看到。
【第98句】:【禪心佛語】佛法講宇宙人生都講圓,理要圓、事要圓,事事圓融,有始有終、功德圓滿,人生要追求圓融,一切隨緣。
【第99句】:【禪語人生】喜歡的東西,要舍得拿出來用;好東西要舍得留給自己享受;心愛一個人,要有勇氣主動及時地去承受來自對方的情緒和結局種種。畢竟人活著只有一次,而喜歡和愛人又是那么不容易留存的事。
上一篇:平凡的文案(形容自己平凡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