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我小嬸嬸懷孕了,奶奶讓她多吃點,說:“老母豬壯,小豬崽胖。”(安徽·蚌埠)
【第2句】:表弟一放學回家,就會攪和得家里盆碗亂動彈。姨媽總說他是:“成天踢翻葫蘆弄翻瓢的,一會兒也閑不住。”(安徽·太和)
【第3句】:【問誰毀之,小人譽之】(諺)要問是誰毀了你的名聲,那是邪佞小人對你的阿諛奉承,對你無休止的親近與利用。指邪佞小人對你獻殷勤,是給你幫倒忙。
【第4句】:【看到繩子都是蛇】(慣)形容過分膽小謹慎。
【第5句】:鼻子里灌醋——酸溜溜的
【第6句】:皮球上扎一刀——泄氣;硬不起來
【第7句】:螞蟻搬泰山——下了狠心;自不量力
【第8句】:父親看著書要寫什么東西,就讓我把蘸筆遞給他,我照著做了。可父親一拍大腿說:“唉!你這孩子真是擔磚不捎瓦,光取蘸筆不拿墨水怎么寫?”(山西·平陸)
【第9句】:【響鼓不用重錘】釋義:比喻聰明人不用說,稍加指點就能領會。“重錘”又作“生錘”、“重錘敲”。例句:響鼓不用重錘,李三旺一下子明白了。他豁然開朗地說:“這么說,我今天有點莽撞?”
【第10句】:【早看東南,晚看西北】(諺)早上看見東南方有紅霞,是下雨的征兆;傍晚看見西北方有紅云,是晴天的征兆。指早晚分別看東南、西北的云色,就可預知天氣的晴雨變化。
【第11句】:大理石壓咸菜缸——大材小用
【第12句】:菜園里的轆轤——由人擺布
【第13句】:【膛地雷】(慣)比喻冒險。
【第14句】:小偷拍照——賊相
【第15句】:【 去年的皇歷翻不得】皇歷,指農歷歷書。它的節氣不是固 定在某月某日,一年一個樣子,隔年不適用。指不能按老規 矩辦事。皇,也說:黃。孫犁《風云初記》:“去年的黃歷,今 年不能使了。從腳下起,就得變個樣兒!”
【第16句】:【綿里針,肉里刺】(慣)綿:絲綿。 藏在綿里的針,扎在肉里的刺。形容人外表和善,內心刻毒。
【第17句】:暑假期間媽媽讓我下地撤糞,因為是頭次撒,鐵锨總不聽使喚,撒出去就是一堆。媽媽邊示范邊講:“撒糞要均勻,揚起一條線,落下一大片。”(河南·虞城)
【第18句】:【敲鑼賣糖,各有一行】各有各的職業,各有各的職責。金 近邁《歐陽海之歌》:“這有什么!歐陽海不屑地說:敲鑼賣 糖,各有一行。我從小就干這個,慣了。”
【第19句】:【吃了冬至飯,巧女兒多做一條線】(諺)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在農歷十一月,從這天起,白晝漸長。指從冬至起,白天可以多做點活了。
【第20句】:【睜著眼睛說瞎話】公然撒謊。睜,也說:瞪、閉。類似的: 睜眼說瞎話,張口說空話。成語:胡言亂語。臺灣瓊瑤《人 在天涯》:“誰說你是魔鬼是撒旦了?又睜著眼睛說瞎話! 還不快罰酒!”
【第21句】:【走獨木橋】見“過獨木橋”。
【第22句】:【兩腳車上裝七個人——載三載四】(歇)兩腳車:一種手推的獨輪車,車兩邊各安一條支腿,兩旁可載人,若載七人,只能一邊三人,一邊四人。載:諧“再”。指一再重復某種行為。
【第23句】:【裝門面】(慣)比喻為使外表好看而進行粉飾或點綴。
【第24句】:鐵飯碗——打不了:砸不破
【第25句】:腰要弓,蹬用勁,手抓韁,心要平。
【第26句】:【 事實勝于雄辯】事實最有說服力。臺灣朱秀娟《女強 人》:“你很喜歡辯論是吧?不要來說服我。事實勝于雄 辯。”
【第27句】:彌勒佛頭上筑鵲巢——喜上加喜
【第28句】:【做戲無法,出個菩薩】古代戲曲在情節難以為繼時,常常 以菩薩神仙的出現來轉場或收場,指無法收場,借用外力干 涉。相關的:捉不住奸賊不煞戲。臺灣李敖《世論新語》: “中國俗語說:做戲無法,出個菩薩。意思是說,戲臺上演戲 演不下去,抬出個菩薩來解圍。搞政治本是演戲,演不下 去,抬菩薩的舊方法太累人了,聰明人就想出,何不改個詞 兒呢?”
【第29句】:黃牛學馬叫——改不了聲調
【第30句】:【龍配龍,鳳配鳳,鵓鴣對鵓鴣,烏鴉對烏鴉】(諺)龍要找龍配對,鳳要找鳳配對,鵓鴣只能配鵓鴣,烏鴉只能配烏鴉。比喻男女婚配,要講究門當戶對。
【第31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諸葛亮與周瑜聯合用火攻曹操水 軍,一切準備停當,就缺少東風吹火,諸葛亮便設壇臺借東 風。事出《三國演義》。此句表示只缺少一個必要的關鍵條 件。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叫我看,你這事兒,現在 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第32句】:【閑時不燒香,急則抱佛腳】(慣)平時不在佛前燒香,急難之時才去求佛救助。比喻平時不作準備,事到臨頭才倉促應付。 也作閑時不燒香,急來抱佛腳。 閑時不燒香,忙時抱佛腿。
【第33句】:周文王拜請姜太公——找明白人
【第34句】:【揭老底】(慣)比喻揭露不愿讓人知道的內情或底細。 也作揭底子。 揭根子。 翻老底。
【第35句】: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上下下,有人嚴格管我的時候就上去了,一放松又下來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真是核桃變的,要敲打著。”(四川·康定)
【第36句】:【什么蟲啃什么木頭】(諺)不同的木頭,只有不同的蟲子才能啃得動。比喻哪一行的人就吃哪一行的飯。也比喻什么樣的人就專有什么樣的人制伏他。 也作什么蟲兒鑿什么木頭。 什么蟲愛拱什么木頭。
【第37句】:【提哪把壺哪把壺不開】(慣)形容事事不順利。
【第38句】:【心急碰上熱豆腐】(慣)指心里正著急,偏又碰上麻煩事。也比喻心里存不住話,聽到什么說什么。
【第39句】:【照方吃炒肉】(慣)比喻按慣例行事。
【第40句】:大褂兒沒底襟——怎么做的
【第41句】:【笑掉了大牙沒人補】對譏笑者表示不滿。意即沒有什么 可笑的,當心別笑出毛病來。沒人補,也說:沒人拾。類似 的:笑掉了下巴,砸壞了腳面子。馮德英《苦菜花》:“笑什 么,笑?笑掉了大牙我可不給你們拾!”
【第42句】:【人人心里一桿秤】(諺)指每個人的心中都有自己對客觀的認識與評價。
【第43句】:【荊人不貴玉,蛟人不貴珠】(諺)荊人:荊山治玉的人。蛟人:潛海采珠的人。荊山產美玉,荊山人就不稀罕美玉;蛟人采珍珠,采珠人就不稀罕珍珠。指盛產寶物,便不覺得寶物可貴。借指人往往生在福中不知福。
【第44句】:扁擔搗雞籠——雞飛蛋打
【第45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46句】:【寧吃過頭飯,莫說過頭話】(諺)過頭飯:過量的飯。過頭話:夸大失實的話。指說話要有分寸,不可夸大失實。 也作寧吃鍋頭飯,不說過頭話。 能吃過頭飯,不說過頭話。
【第47句】:【晌鼓不用重錘】見“好鼓不用重錘敲”。
【第48句】:【 嚴霜單打獨根草,大水盡淹獨木橋】力量孤單,處境不好, 又遭遇不幸。明代《初刻拍案驚奇》:“劉家夫妻兩口,染了 疫癥,一臥不起,正是:濃霜偏打無根草,禍來直奔福輕人。”
【第49句】:【寧挨杠子不挨針】釋義:比喻小虧不吃吃大虧。例句:“像他這號人,給他面子他不要,非給他個厲害看看他不會做出血筒子!”“奴婢也看他是一個寧挨杠子不挨針的人。”
【第50句】:【狼叼來喂狗】(慣)比喻得來的東西又被別人搶走了。 也作“狼叼來的肉喂了狗”。
【第51句】:【地球照樣轉】一切事情照樣進行,沒有什么妨礙。海外 陳若曦《二胡》:“走了他們,沒有人在意,地球照樣轉。”
【第52句】:班里有幾個同學說話,班長管他們,他們也不聽,老師知道后批評了這些同學。回家后我告訴了媽媽,媽媽說他們是“不見棺材不掉淚,不見貴人不下跪;打一巴掌才過勁兒,過一會兒還想鬧個氣兒”。(河北·行唐)
【第53句】:鑒真和尚東渡日本——傳經送寶
【第54句】:【~碗豆腐,豆腐一碗】(慣)比喻沒有差別,都是一回事。
【第55句】:袖筒里揣刀子一暗藏殺機
【第56句】:【成立之難如升天,覆墜之易如燎毛】(諺)覆墜:傾覆敗落。燎:燒。 指基業的創建與成就,就像上天一樣艱難;而覆亡與敗落,卻像燎毛一樣容易。
【第57句】:【軟不吃,硬不吃】(慣)指不管態度好壞,都不怕。也指人特別難纏。 也作軟的不吃,硬的不怕。 軟硬不吃,橫豎不咽。
【第58句】:【使的憨錢.治的莊田】(諺)憨錢:大注的銀錢。只要舍得花大價錢,就能買到上等的莊田。指要想置好產業,就不可吝惜錢財。
【第59句】:望江亭上度中秋——近水樓臺先得月!
【第60句】:【一個老鴰叫,一個老鴰應】指互相配合,互相呼應。或說: 上山老鴰叫得好,下山老鴰應得好。成語:一唱一和。古華 《相思樹女子客家》:“每逢他倆講話,就像唱雙簧,一個老鴰 叫,一個老鴰應。”
【第61句】:【只有千年的朋友,沒有千年的伙計】(諺)伙計:合作經商的人。朋友間友誼長久,而合作經商有利則干,無利則散。指人際關系,建立在情義上的長久,建立在金錢上的短暫。
【第62句】:【種菜如繡花】釋義:種菜要細致,多下工夫。例句:種菜是細致活兒,“種菜如繡花”;認真干起來也很累人,就勞動量說,“一畝園十畝田”。
【第63句】:奶奶常在外人面前夸我。她說我“人不大,卻是芝麻做的大餅——點子多。辦事讓人放心”。(江蘇·高郵)
【第64句】:【牙齒捉對兒廝打】(慣)形容受凍或極度恐懼時哆嗦得上下牙相叩的樣子。
【第65句】:【橫挑鼻子豎挑眼】釋義:挑:挑剔,找毛病。比喻百般挑剔。例句:這樣一來,冷鐵冰的很多行為,都不受胡區干的喜歡,他覺著有冷鐵冰這么個說直理又認死理、橫挑鼻子豎挑眼的人,給工作帶來許多麻煩。
【第66句】:【山怕無林海怕荒,人怕老來花怕霜】(諺)有山無林,水土必定流失;大海無魚,就是一片荒海;人老無為,生活無依無靠;花朵見霜,很快就要凋落。指人或物都有最難排解的傷害。
【第67句】:我們家干的是白鐵活,一個集就能賣一百多元。一位朋友見了爸爸說:“你早就發了吧?”爸爸說:“你是光看見了這會兒,沒看見買鐵皮那會兒。我們這是老鼠給貓攢著呢!”(山東·無棣)
【第68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北京天橋一帶,以往多有耍武藝 的,技藝不高,常以自夸來招攬觀眾。借指說大話,不見行 動。浩然《艷陽天》:“那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一天到晚 空喊口號。”
【第69句】:我纏著媽媽買橘子吃,媽媽很不高興地說:“今天要吃這樣,明天要吃那樣,你真是一個小饞貓。”爺爺在一旁插話說:“這就叫‘生根的要肥,長口的要吃’。”(湖南·沅江)
【第70句】:打掉了牙齒往肚里咽——忍氣吞聲:有苦說不出
【第71句】:【喝干醋】見“吃寡醋”。
【第72句】:【第三只手伸出來】指扒手行竊。臺灣白先勇《孽子》:“那 里你回不去了,我看你怎么辦?你那第三只手又要伸出來 了——” 牛槽里伸出馬腦袋指外人摻合,或想占便宜。或說:馬 槽里伸出驢頭。古華《芙蓉鎮》:“今天日子好,牛槽里伸出 馬腦殼來啦!”
【第73句】:鴨子的嘴巴——煮不爛
【第74句】:【老母豬扎壇子——顧腦袋不顧腚】(歇)扎:鉆進。腚:屁股。形容驚慌失措,顧了這頭顧不了那頭。
【第75句】:【山高怕慢上】(諺)山再高,只要有耐性慢慢向上爬,終有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借指在巨大的困難面前,最可貴的是有耐力,能持久,信心足。
【第76句】:【斷了線的風箏】釋義:形容飄搖不定,沒有著落。例句:他從楊樹后邊偷偷地跑回來,心就像個斷了線的風箏,飄飄悠悠地沒地方放了。
【第77句】: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第78句】:【二月的韭菜——頭一茬】(歇)韭菜: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一般農歷二月割頭茬。比喻頭一次。
【第79句】:大哥不下地勞動,成天跟著別人在生意場上混。爸爸說:“生意買賣眼前花,鋤頭落地是莊稼。咱莊稼人還是要先把莊稼種好。”(貴州·江口)
【第80句】:背地里罵知縣——沒用處;無用;沒得用
【第81句】:木桶淘米——水泄不通
【第82句】:【為者如牛毛,獲者如麟角】(諺)牛毛:牛身上的毛,極言其多。麟角:麒麟頭上的角,極言其少。指從學的人往往一哄而上,人數極多;真正能夠學有成就的,卻實在少。
【第83句】:【男兒有淚不輕彈】(諺)男子漢不輕易在人前落淚。指剛強男兒即使有傷心事,也不在人前表現軟弱。
【第84句】:搟面杖升云天一誹謗(飛棒)
【第85句】:【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諺)鼾睡:呼呼大睡。在自己的臥床旁邊,哪容得別人呼呼大睡。比喻在自己的勢力范圍內,不容許有異己的力量存在。 也作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酣睡。
【第86句】:【騎馬坐轎,不如扳倒睡覺】(諺)騎馬和坐轎再舒服,也比不上躺倒睡上一覺。指人在疲困的時候,只有睡覺才是唯一有效的解困方法。
【第87句】:【紅藍鉛筆兩頭挨削】釋義:比喻兩頭不討好,兩頭受指責。例句:動不動就把黑鍋一家伙捆在我的頭上,我成了你的替死鬼,紅藍鉛筆兩頭挨削,風箱里的老鼠前后受氣。
【第88句】:【吃盡味道鹽好,走遍天下娘好】釋義:天下沒有人比親娘待自己更好的了。例句:“吃盡味道鹽好,走遍天下娘好”,看來還是其產黨好,我,我一家準備搬回雷坪來住。
【第89句】:大海魚兒——幾經風浪
【第90句】:【急婆娘嫁不下好漢家】(諺)婆娘:北方對婦女的俗稱。指急著想嫁出去的女子,往往找不到如意郎。泛指做事急于求成的,往往結果很不滿意。 也作急婆娘難嫁如意漢。 忙婆娘嫁不到好漢子。
【第91句】:【官向官,民向民,窮人向的是窮人】(諺)向:偏向。指各個群體的切身利益不同,辦起事來,總是偏向著自己的群體。
【第92句】:國際商船——外行(航)
【第93句】:癩蛤蟆爬在鱉身上——遇圓(緣)了
【第94句】:大伯家的豬糟蹋了二奶家的莊稼,他們兩家在吵架。我對爺爺說:“就怨大伯,他為什么不把豬圈好呢?”爺爺說:“有活兒多插手,遇事少插嘴,你小孩家懂什么?”(河南·內鄉)
【第95句】:【 沒有不透風的墻】墻總有縫隙。比喻消息封鎖不住。袁 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人家不知道,就去抓何世雄啦? 世界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什么都瞞不過人!”
【第96句】:【將相本無種】將相不是血統決定的,是人奮斗得到的。 姚雪垠《李自成》:“將相本無種,小賊毛子只要替皇帝老子 立大功,為什么不能做將軍?”
【第97句】:張大爺大半輩子給人們燒穿,一次,卻不慎讓火把手燒個大泡。張大爺氣惱地說:“真是終年打鷹,今天卻被鷹給叼了眼。”(河南·開封)
【第98句】:【誰人不知,哪個不曉】(慣)形容名氣很大,誰都知道。 也作“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第99句】:老藤子爬樹——繞來繞去
上一篇:歇后語文案最近很火的朋友圈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