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老太太買肉——不要筋(緊)
【第2句】:狐貍找豺狼——個刁,一個狠
【第3句】:八月里的石榴——合不上嘴
【第4句】:【燈臺照人不照己】(諺)燈臺:油燈盞下的托臺。指燈臺上擎著油燈,燈光只能照亮四周,卻照不見燈臺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別人的缺點,卻很難發現自身的缺點。 也作“燈臺不照自”。
【第5句】:【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諺)三年不上親戚朋友處走動,該當是關系親密的,也會疏遠起來。指親友之間,貴在經常聯系,增進情誼。
【第6句】:豺狼朝著羊群笑——用心歹毒
【第7句】:【整瓶不搖半瓶搖】見“滿壺全不響,半壺響叮當”。
【第8句】:【說謊不瞞當鄉人】(諺)當鄉人:當地人,最知底細的人。指在知根知底的當鄉人面前,說騙人的假話會立即被揭穿的。 也作說謊莫瞞本鄉人。 撒謊瞞不過當鄉人。
【第9句】:【當面燒香,背后拆廟】(慣)比喻人前假裝善良,背地里干壞事。
【第10句】:一個耳朵進,一個耳朵出——聽不進
【第11句】:【找個縫下蛆】(慣)比喻找機會干壞事。
【第12句】:【撲克】“撲克”是一種紙牌,玩法很多,是深受百姓喜歡的智力游戲玩具。它是從英文p。ke了音譯過來的。照這么說它應該是舶來品,其實不然,是“出口轉內銷”。說起撲克的由來,還有一段小故事。相傳早在楚漢相爭的時期,大將軍韓信為了緩解士兵的思鄉之愁,發明了類似紙牌的游戲,牌是用絲綢裱成,圖案是用木刻版印成的,因其只有樹葉大小,故被稱為“葉子牌”。后來發明了紙,由紙代替了絲綢,便產生了紙牌。據說這就是最早的撲克牌。十二世紀時,馬克-波羅將這種紙牌游戲帶到了歐洲,立刻受到西方人的極大歡迎。起初,它只是貴族們的奢侈品,但因為它造價低廉,趣味無窮,很快便進入平常百姓的家中。
【第13句】:【 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謂不打則已,打起來就很重。 明代《西游記》:“常言道:留情不舉手,舉手不留情。你外公 手兒重重的,只怕你捱不起這一棒。”
【第14句】:【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諺)寧可迎娶大戶人家的奴婢,也不要娶小戶人家的女兒。指大戶人家的婢女往往知書識禮,而小家女子往往缺少教養。
【第15句】:【烏龜撞石板——硬碰硬】(歇)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指以強硬的態度對待強硬的態度,針鋒相對。也指兩強相遇,互不相讓。 也作“烏龜碰石板——硬碰硬”。
【第16句】:【雞蛋過手輕三分】指從中克扣。類似的:長蟲過去脫層 皮|雁過拔根毛/經一道手,剝一層皮。汪幸福《浪跡臺灣 島》:“原來以為到昌盛酒家來可以長期干下去,沒有想到顏 老板是個雞蛋過手輕三分的人。”
【第17句】:小王撿了點柴準備帶回家,一位搬運工看見說:“這點兒柴你也值得要啊?干脆給我得了。”旁邊一個工人聽了插嘴道:“我說你呀,怎么光撈進不撈出呢?下次碰見挑大糞的,也要嘗嘗咸噦!”(安徽·銅陵)
【第18句】: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第19句】:【穿一條褲子】(慣)1比喻互相勾結、包庇。2形容二者親密無間。 也作“合穿一條褲子”。
【第20句】:【王顧左右而言他】釋義:王:指梁惠王。顧:看。他:其他的,別的。指回避正面提問而扯其他的。例句:羅汝明總是笑而不答,或者是來一個“王顧左右而言他”。
【第21句】:耗子見了貓——魂飛魄散;難逃;怕得要命
【第22句】:【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諺)火焰山:《西游記》中描寫唐僧去西天取經,途經火焰山;孫悟空幾經周折,借來芭蕉扇,扇滅了大火,才得通過。指世上沒有走不通的路,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也作沒有爬不上的山,也沒有過不去的河。 沒有過不去的河,沒有爬不上的山。 沒有爬不到頂的高山,沒有走不到邊的草灘。
【第23句】:【白龍瞟娘,必主雷雨】釋義:白龍:“傳說中白色的神龍。(帝)以甲乙殺青龍于東方,以丙丁殺赤龍于南方,以庚辛殺白龍于西方,以壬癸殺黑龍于北方。”此處借指西方上空出現的白云。五月十三日為白龍生日,謂此日西方出現白云,必有雷雨。例句:五月十三日,為白龍生日,謂“白龍瞟娘,必主雷雨。”
【第24句】:【出力不討好】見“吃力不討好”。
【第25句】:【吃寬心丸】(慣)指聽到舒心寬慰的話。
【第26句】:【拍胸脯】(慣)比喻為某人或某事擔保,下保證。也比喻反思自己做得如何。 也作拍胸口窩。 拍胸膛。 拍胸口。
【第27句】:【三魂不附體,七魄在他身】(慣)附體:附在身體上。魂魄到了他人身上。形容人不能控制自己。
【第28句】:【費唇舌】(慣)指費了許多話去解釋、勸說或表白。 也作費口舌。 費唾沫。
【第29句】:酥油里插刀子——迎刀而解
【第30句】:【軟刀子殺人】用和緩的方式害人。賈平凹《廢都》:“你要 離婚你就明說,別拿了這軟刀子殺我!”
【第31句】: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
【第32句】:【關門不見開門見】(慣)指經常見面,互相來往。
【第33句】:天天練長跑,年老變年少。
【第34句】:【三人出來,小的兒苦】一起出門在外,身份低的人要聽從 指揮,多做事情。明代《西游記》:“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 人出來,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古書 云: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
【第35句】:張叔叔正擠在人堆里看電視,忽聽有人叫他,他撥開人群出去了。站在旁邊的王叔叔頓覺松散了許多,說道:“真是拔個蘿}、地皮松。”(河南·孟津)
【第36句】:【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或說:黃 狗偷食(吃肉),白狗擔當(當罪)。趙樹理《三里灣》:“咦! 這才是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別人愿不愿嫁你,我礙 得著什么事呀?”
【第37句】:【拉住黃牛當馬騎】(慣)比喻讓能力差的人擔當重任。
【第38句】:老奶奶的針線筐——雜七雜八
【第39句】:【錢有磨盤大,膽比綠豆小】(慣)形容人既貪財又膽小怕事。
【第40句】:【 不知者不為罪】不是故意違反,可以原諒。浩然《金光大 道》:“常言說,不知者不怪罪,我那會兒真是為兩邊好的,沒 想惹下這么大的禍。”
【第41句】:【好像欠他二百錢】形容人臉色難看,態度不好。海外張 愛玲《金鎖記》:“成天掛搭著個臉,倒像我該她二百錢似 的。”
【第42句】:【鍋蓋上的米——熬出來了】(歇)熬:本指把米放在鍋里加水煮成糊狀,轉指忍受(苦日子)。指終于度過了艱難的日子。 也作“鍋蓋上的小米——熬了出來”。
【第43句】:【官大一級壓死人】以行政手段強迫命令。西戎《糾紛》: “愛怎么就怎么吧,官大壓死人,你是咱二小隊的隊長,叫住 司法科馬上就卷被子走,姓張的不說二話。”
【第44句】:【公雞戴帽子——冠上加冠】(歇)冠:前一個“冠”字指雞冠,后一個“冠”字指帽子,都諧“官”。指官職得到提升,含諧謔意味。
【第45句】:【拉下水】(慣)比喻用卑鄙的手段使人上鉤,迫使其同流合污。 也作拉人落水。 拖下水。 扯下水。
【第46句】:【肥皂泡——吹得再大也要破】(歇)指吹噓得再厲害,最終也要破滅。
【第47句】:【黃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起早睡晚,忙碌。明代《西游 記》:“越不停當!但說要了田,就要養馬當差,納糧辦草,黃 昏不得睡,五更不得眠。好倒弄殺人也!”
【第48句】:從肚臍眼里打電話——心肺之言
【第49句】:【事不關心,關心者亂】事不關心則已,關心起來精神上勢 必有負擔。明代《警世通言》:“事不關心,關心者亂,打點做 這節非常的事,夜里就睡不著了。”
【第50句】:水煮石頭——難熬
【第51句】:農貿市場上的爛冬瓜——隨行就市
【第52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北京天橋一帶,以往多有耍武藝 的,技藝不高,常以自夸來招攬觀眾。借指說大話,不見行 動。浩然《艷陽天》:“那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一天到晚 空喊口號。”
【第53句】:【小雞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兒】(歇)道兒:本指通道,轉指門路、辦法。指各人有各人的辦法。
【第54句】:千年大樹百年松——根深葉茂
【第55句】:【人到窮時想賣天】(諺)天是無法賣的,但人到了走投無路的時候,連天也想賣。指人到窘窮無援的時候,便會想入非非,不顧一切。
【第56句】:蒼蠅下蛆——專鉆空子
【第57句】:【財神爺甩袖子——镚子兒皆無】(歇)镚(beng)子兒:銅子兒,清末流通的圓形無孔的銅幣,大子兒相當于二十文,小子兒相當于十文。 指一個錢也沒有。
【第58句】:【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個風向標】釋義:形容人頭腦靈活,善于隨機應變。貶義。“脖子”又作“腦袋”。“風向標”又作“試風標”。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個風向標”,要“老老實實承認錯誤,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
【第59句】:【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諺)火車憑著車頭的帶動,。才能飛速前進。比喻堅強的、有能力的領導班子是帶領群眾走向勝利的關鍵。
【第60句】:鴨子過河——隨大流
【第61句】:拿著鵝蛋走冰路——特別小心
【第62句】:奶奶背糧食去磨,我奪過來替她背上。奶奶在后面一個勁兒說“累了就放下歇歇”,我卻一直背到磨坊里。奶奶心疼地說:“你這孩子,真是寧讓累死牛,不叫擱住車。”(河南·偃師)
【第63句】:【堵著窩兒要蛋】強求,沒有通融的余地。浩然《艷陽天》: “只要是不立刻把門兒封住,就是樂意,事情已算成了;硬堵 著窩兒要蛋,就興許憋回去。于是,他馬上告辭。”
【第64句】:【唐僧肉,人人想吃】《西游記》中寫妖怪都想吃唐僧肉,以 長生不老。借指誰都想得到好處,人人都想要。張恨水《八 十一夢》:“我聽了這些話,覺得這小子還是想吃唐僧肉那副 狂妄姿態。”
【第65句】:【掉槍花】(慣)槍花:武術中槍術變化的一種花招,能使對方產生錯覺。比喻花言巧語,或耍花招、使手段、開玩笑。 也作“掉花槍”。
【第66句】:【捅馬蜂窩】(慣)比喻惹禍,冒犯難對付的人。 也作“捅蜂窩”。
【第67句】:【 沒了王屠,連毛吃豬】沒有行家,事情辦不好。明代《金瓶 梅》:“可是你對人說的,自從他死了,好應心的菜也沒一碟 兒。沒了王屠,連毛吃豬。”
【第68句】:諸葛亮戰群儒——全憑一張嘴
【第69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清代時此俗語已頗為流行,吳敬梓所寫的《儒林外史》中曾寫道:“可見‘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話,而今也不甚缺了。”不少作品頻繁載錄這句俗語,民間百姓也把這句話當做了口頭禪,時常掛在嘴邊。這句俗語折射了當時官場貪污腐敗的事實,而官員的俸祿可沒那么多啊。清代官員的法定收入包括俸薪、養廉、公費、津貼等項,總額相對較低,僅夠家庭支出。據今人統計,清代前期,知府一年的俸祿才有180兩銀子,這個數目離十萬兩相差太多。俸祿不在多少,清官自清,貪官自貪。這些貪官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借以中飽私囊。清代咸豐年間,御史胡家玉曾給南昌縣縣令的收入做過統計:縣令可由土地稅、實物稅中抽取附加稅,這個數額是相當驚人的,要不了幾年就能湊個十萬兩。官員還可以接收屬下的賄賂,大行貪污,這筆款項也不少呢。雍正朝之后,清政府還給官員們發養廉銀。這筆錢出自向百姓征收的附加稅,它的數量高達官員俸祿的十多倍至數十倍。據說十九世紀時,一個知府一年的灰色收入約為【第5句】:25萬兩白銀,這可是養廉銀的二十來倍。如此下去,三年十萬兩不成問題。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揭示了古代官員貪污腐化的事實。
【第70句】:【亂王年年改號,窮士日日更名】(諺)亂王:亂世的國君。號:年號。亂王總是頻繁地更改著年號,不走運的讀書人總是頻繁地更改著名字。諷嘲人不從根本上下功夫,總喜歡在表面上做文章。
【第71句】:燈謎晚會——耐人尋味
【第72句】:【鞋趿拉襪搗蒜】(慣)鞋趿(t。)拉:把鞋幫后部踩在腳后跟下。襪搗蒜:襪子不合腳,走路時老往腳心跑。形容衣著不整齊,不利落。
【第73句】:【龍王】“龍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神話人物。俗語講:“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凡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江河湖海,還是淵潭泉井,都住有龍王。那么,龍王是怎么產生的呢?在民間,還有一個關于龍王爺來歷的傳說:唐朝初年,在安徽省潁上縣百社村,有一個名叫張路新的人,娶妻張氏生了九個兒子。傳說他曾在河南南陽做過照靈侯,后來丟官回鄉,經常去“焦氏臺”河邊垂釣。有一天,就在他釣魚的地方,突然出現了一座宮殿。他好奇地走進宮殿,竟成了龍王。后來,他每天一早就到龍宮去“上班”,天黑才回家。他的妻子發現他每次回來,身體總是涼冰冰的,衣服也是濕漉漉的,就問他這是怎么回事?張路斯回答說:“我現在已經是龍王了。外地有一個叫鄭祥的人,也說他是龍王,要和我爭奪地盤,我們約好明天進行決戰,誰要是勝了,這地盤就歸誰管,誰就是龍王。你今晚就告訴九個兒子,叫他們明天去為我助戰。一定要記住,頭上扎紅巾的是我,頭上扎青巾的那個是鄭祥,千萬不要認錯了標記。”張路新的九個兒子按照父親的吩咐,第二天一早,就帶上弓箭為父助戰。他們用弓箭朝扎青巾的人猛射,鄭祥中箭負傷后逃走,不久便在合肥的西山上死掉了。張路斯從此就成為真正的龍王。這是民間傳說,寓意神通廣大的龍王,竟也出身于普通百姓。
【第74句】:【沒碰過釘子不知道疼】(諺)比喻人沒有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就不會有切實的經驗教訓。
【第75句】:【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比較能夠看出好壞。馬烽《劉 胡蘭傳》:“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你看你做的這是什么 東西!”
【第76句】:【肥漢相博——落得一聲兒喘】(歇)肥:胖。博:同“搏”。相搏:摔跤。指肥胖的人摔跤,累得直喘氣。也指勞而無功。
【第77句】:【老樹正補屋墻】缺意即正好補缺。《小說月報》(1981,1): “老樹正補屋墻缺的事到處都有。范廠長結合(復職)后,他 分擔的那段馬路,正好由老潘頭接著掃起來。”
【第78句】:驗血的扎耳朵——針見血
【第79句】:蜀道上青天——難上難
【第80句】:【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諺)相隔千里,民風就不相同;相隔百里,習俗就不一樣。指地域不同,民風民俗就互不相同。
【第81句】:【佳人有意郎君俏,紅粉無情子弟村】(諺)佳人、紅粉:均指俏美的女子。村:粗野,俗氣。女人看中某個男子,就覺得他俊氣;女人看不上某個男子,就覺得他粗野。指男子在女人眼中的美丑,就看對不對胃口。
【第82句】:【窮人無災即是福】釋義:窮人不遇上災害便是福氣。例句:我們有什么好呢,窮人無災即是福,托庇草草平安。
【第83句】:【船到江心補漏遲】(諺)漏船行到江心才去修補,已經無濟于事。借指凡事必須預先防范,已經造成的錯誤臨時補救便來不及。 也作船到江心補漏遲,懸崖勒馬才收騎。 臨崖立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馬到崖頭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
【第84句】:木頭人投河——不沉(成)
【第85句】:【胡蘿卜就燒酒——仗個干脆】(歇)仗:講求。干:諧“甘”。本指又甜又脆,轉以形容說話或做事干脆利索。 也作“胡蘿卜就酒——嘎嘣脆”。 嘎嘣:擬牙齒咬胡蘿卜時發出的聲音。
【第86句】:【春光一刻值干金】釋義:形容春天時光極寶貴。例句:時候不早了,春光一刻值干金,別耽誤時間了,你是領頭的,你提個名,大家同意就行了。
【第87句】:【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釋義:不經過實踐,不知道困難有多大。例句:俗話說,“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短短幾天的嚴酷斗爭實踐,使他深深體會到,作為這支隊伍的一個合格的組織者和領導者,自己能力不足。
【第88句】:我雖然總愛花零錢。可有時一天只花一角錢。媽媽說:“一角錢?燕子銜泥壘大窩。”(山東·昌樂)
【第89句】:【孔夫子打呵欠——滿嘴文氣】(歇)指說話文縐縐的,書生氣十足。常含責罵或譏諷意味。
【第90句】:十個團魚跑一個——九鱉(久別)
【第91句】:【膽小的怕膽大的,膽大的怕不要命的】(諺)膽小的人怕的是膽大的人,膽大的人怕的是拼命的人。指人到了連命都不要的程度,那是沒人敢惹的。
【第92句】:【 從天上放下云梯】遇到高升的機會。申躍中《掛紅燈》: “對于他自己,雖然不能說是從天上放下了云梯,但也算有 了步步向上的臺階了。”
【第93句】:【城樓上雀兒——好耐驚耐怕的蟲蟻兒】(歇)城樓:修建在城門洞上的樓,用來瞭望敵情和指揮作戰。蟲蟻兒:方言,稱麻雀一類的小鳥。比喻見過世面,經得起驚嚇的人。
【第94句】:【羨人吃飯,不如趕緊淘米】(諺)羨:羨慕,眼熱。指想望不如立刻動手實干。
【第95句】:【路路通】(慣)哪一條路都暢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辦成。
【第96句】:【死知府不如一個活老鼠】(諺)知府:舊時州府最高的行政長官。 知府一下了臺,無官無職,在人們眼里,連只活著的老鼠也不如。舊指官場重在權勢,權勢在人情在,權勢沒人情滅。
【第97句】:【寅時吃了卯時糧】寅時約在早晨五時,卯時約在早晨七 時,指提前消費,生活超支。成語:寅吃卯糧。古華《浮屠 嶺》:“也就是說,浮屠嶺的子民們寅時吃了卯時糧。現在是 一九七一年,口糧卻吃到了一九七六年!”
【第98句】:關公戰秦瓊——亂了朝代
【第99句】:在診所,媽媽問醫生:“我整天在屋加工服裝,連門也沒有出過,咋還會感冒呢?”醫生聽了笑著說:“海風,風行一大片;室風,風走一條線。所以,你不出屋門有時也會感冒啊!”(河南·許昌)
上一篇:B站小視頻點贊最多的歇后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