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駱駝打哈欠——好大的口氣
【第2句】:我的學習成績總是上上下下,有人嚴格管我的時候就上去了,一放松又下來了。媽媽生氣地說:“你真是核桃變的,要敲打著。”(四川·康定)
【第3句】:【牡丹不帶娘家土】(諺)牡丹:牡丹花,人稱富貴花,艷麗豐滿,是著名的觀賞植物。娘家土:特指牡丹移植之前的原地土。指移植牡丹,必須把根部原帶的泥土洗干凈,才能移植成功。
【第4句】:【天涯何處無芳草】釋義:天底下到處都有芳草。比喻到什么地方都一樣生存。例句:其實我也是個傻瓜,天涯何處無芳草?只要有錢有勢,金屋何患無嬌藏?何必那樣死心眼呵?
【第5句】:【認錢不認親】(慣)指為了錢財連親情都不要了。
【第6句】:【潘郎倒騎驢——永不見你畜牲面】(歇)潘郎:晉代潘岳,字安仁,也稱潘安,貌美,詩文中常作為美男子的代稱。畜牲:本指驢,轉用來罵人。指永遠不與壞人見面。 多用來表示斷絕關系。
【第7句】:【生不帶來,死不帶去】(諺)指人生下來兩手空空,到死時一錢一物也帶不走。勸人要淡泊名利,知足知止,不可在財物上貪得無厭。
【第8句】:【馬大哈】“馬大哈”常用來指馬馬虎虎、大大咧咧、嘻嘻哈哈、辦事草率、丟三落四、經常出錯之人。它源自20世紀50年代,由天津市相聲界藝人創(chuàng)造的趣語。相聲段子《買猴》50年代的時候曾風靡全國。故事說一位干部以不負責任馬虎草率出名,他的大名就叫“馬大哈”。他寫了一個報告,本來要通知“到(天津市)東北角買猴牌肥皂五十箱”,可是飛筆疾書,競寫成“到東北買猴兒五十只”了。而馬大啥的領導們也是同樣馬虎草率的官僚主義,內容看也不看便揮筆批準。馬大哈的同事和下屬又習慣于盲從,問也不問紛紛出差執(zhí)行任務,結果鬧出了令人捧腹不已的大堆笑話。比如:他們?yōu)榱巳ゲ少徍镒樱鼙榱舜蟀雮€中國;各地接洽者雖然驚奇于天津采購員的離奇“購貨單”,卻仍然到處幫助他們捉拿猴子交貨;猴子從四面八方運回后,群猴出籠,又大鬧了百貨公司,趣聞笑話接連不斷。這段相聲的作者是何遲,表演者是相聲大師馬三立。一經演出,“馬大哈”一詞迅速傳遍全國??梢姡嗦暤乃囆g魅力不亞于戲曲。《西廂記》中的“紅娘”成了媒人的代稱,而《買猴》中的“馬大哈”則成了馬馬虎虎的同義詞。
【第9句】:【翹辮子】“翹辮子”比喻死。我國江浙一帶的方言,方言更需要傳播,為的是交流方便。 “翹辮子”一詞源自清朝,當時國人都留辮子。這辮子在人活著時是自然下垂的,這是常識。而死后則要編結起來,置于頭部上方,末端豎起;清朝時,處決人犯,為行刑方便,在行刑之前用膠水把犯人的辮子粘結成一根棍兒樣,干后直挺挺地翹著。因此,“翹辮子”就成了“死”的同義語。砍下的腦袋常用辮子綁著,掛在城門口示眾。這整個過程中辮子都是上翹的。因此,用“翹辮子”比喻死。
【第10句】:【鐵公雞】“鐵公雞”形容人極其吝嗇小氣,一毛不拔。鐵公雞的來歷,與一毛不拔有關。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興起了很多哲學流派。墨子是墨家學說的創(chuàng)始人,他主張“兼愛”、“非攻”,意即要兼相愛交相利??墒钱敃r另一位哲學家楊朱卻講究“貴己”,他的主張強調貴生重己,重視個人的生存與利益,人人為己但不侵犯他人。孟子對楊朱學說頗不贊同,《孟子·盡心上》記載:“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意思是說如果從楊朱身上拔下一根汗毛就能有利于天下,楊朱也不會這么去做,真是一毛不拔。孟子將楊朱利己學說揭示得淋漓盡致,“一毛不拔”這一成語就源于此。一毛不拔的行為,被后人形象地喻為“鐵公雞”。因為鐵鑄的公雞,可拔不出一根毛來。清代小說《七俠五義》中就描述了一個鐵公雞的故事。有一個人叫卞龍,他自稱是鐵公雞,生性刻薄,一毛不拔。若非怕自己餓死,連飯也是不吃的。他的兒子也是如此,真是家傳的吝嗇。這一詞語在清代已經較為流行,人們爭相傳誦,很多作品都反復提及鐵公雞?!拌F公雞”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少見,由于它形象生動,至今使用頻率頗高。
【第11句】:錯貼的門神——反了臉(翻了臉)
【第12句】:【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釋義:形容大海美麗富饒。例句:“對,又大又美,而且非常富饒。俗話說:‘海上飄白云,海底藏黃金,只要海不干,魚蝦便成群。’”接著紀洪濤又興致勃勃地給她講怎么看水紋,辨流向,避暗礁,識魚群。
【第13句】:【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慣)比喻看問題片面,只看到局部,看不到整體或全局。
【第14句】:【破罐子破摔】(慣)比喻犯了錯誤而不想改正,任其發(fā)展。
【第15句】:【天有不測風云】此語比喻人有難以預料的災禍。它典出《元曲選,無名氏(合同文字)第四折》:“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那小廝恰才無病,怎生下在牢里便有病?!焙孟瘳F在的“躲貓貓”。沒過多久,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便引用了此語?!度龂萘x》第四十九回:周瑜與曹操大戰(zhàn)于三江口。諸葛亮和周瑜英雄所見略同,采用火攻。一切準備就緒,但冬季少有東南風,周瑜發(fā)愁病倒。諸葛亮去探望他,他又不想說實話,只說:“人有旦夕禍福,誰又能保證不生病呢?”而諸葛亮卻故意神秘地說:“天有不測風云,人又怎么能料得定呢?” 周瑜覺得諸葛亮言外有意,便連忙問有何藥方可治他的病,諸葛亮寫了十六個字遞給周瑜。這十六個字是“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敝荑た戳耍矍耙涣粒「偤昧?。這才引出好戲“借東風”??磥?,到明代“天有不測風云”一語已經比較流行。
【第16句】:【天子避醉漢】(諺)連皇帝也要躲開喝醉酒的人。指醉漢已失去理智,不能再和他打交道。
【第17句】:【妓愛俏,媽愛鈔】見“鴇兒愛鈔,姐兒愛俏”。
【第18句】:兩犬打架——狗咬狗
【第19句】:騎驢吃豆包——樂顛了餡
【第20句】:【 晴帶雨傘,飽帶干糧】順利之時,要想到困難,做好準備。 類似的:飽帶干糧熱帶衣/冷不冷帶衣裳,餓不餓帶干糧/冬 不可以廢葛,夏不可以廢裘。《北京日報》(1982,7,19):“晴 帶雨傘,飽帶干糧,這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經驗之談?!?/p>
【第21句】:【草拔了根,活不長遠】釋義:比喻失掉了根子,無所依托,活不下去。例句:莊稼人沒地,好比草拔了根,活不長遠。
【第22句】:啥巴狗戴金圈兒——有錢的畜生
【第23句】:【但得方便地,何處不為人】(諺)只要有對人行方便的條件和環(huán)境,就要努力做出有益于人們的事情。 指人要有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精神。
【第24句】:飛行員的傘——隨機應變
【第25句】:【一頭放火,一頭放水】(慣)比喻兩邊挑撥,從中破壞。
【第26句】:【無風不起浪】(諺)水面上無風就不會翻起浪。比喻事情的發(fā)生總有它的根由,有了前因才會有后果。 也作無風不起浪,無根不長草。 無風不起浪,無縫不生蛆。
【第27句】:【使出渾身解數】拿出全部本領。海外陳若曦《突圍》:“為 了今晚的菜,她可真使盡了渾身解數?!?/p>
【第28句】:【三尸神暴跳,七竅內生煙】(慣)三尸神:又叫三尸,道家稱能在人體內作祟的一種神靈。七竅:指眼、鼻、口、耳。形容十分暴怒、著急、生氣。 也作三尸神暴躁,七竅內生煙。 三尸暴跳,七竅生煙。
【第29句】:【買田不買糧,嫁女不嫁娘】(諺)糧:錢糧,舊時交田稅稱“納糧”。 買田地不能把賦稅一起買下,嫁女兒不能把丈母娘也陪嫁出去。指凡事都有個限制,無限制就成了荒唐。
【第30句】:鱷魚上岸——來者不善
【第31句】:【 兔子尾巴,長不了】兔子尾短。指不會持久。張賢亮《河 的子孫》:“此刻,他大腦計算機輸出的第一個數據就是:這 伙人是兔子尾巴——長不了?!?/p>
【第32句】:爺爺七十多歲了,他常愛說老的東西好。這一天,他又說:“生姜是老的辣,甘蔗是老的甜,酒是老的貴。”我靈機一動,又補了一句:醋是老的酸。”爺爺聽了呵呵地笑,說我補得好。(山西·平陸)
【第33句】:【墻里說話墻外聽】(諺)人在墻里說話,須防墻外有人竊聽。指人說話,特別是說秘密的話,要處處留神,謹防走漏消息。 也作墻里說話,墻外有人。 墻里人說話,墻外有人聽。 墻里說話墻外聽,道邊說話草棵聽。
【第34句】:【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歇】處境相同,不應譏笑別人。或 說:烏龜笑鱉爬。古華《芙蓉鎮(zhèn)》:“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 歇。都是一樣落難,一樣造孽?!?/p>
【第35句】:公雞下蛋馬長角——幻想
【第36句】:近視眼看告示——迫在眉睫
【第37句】:【到處楊梅一樣花】釋義:比喻各地情況都一樣。例句:許三財接道:“現今鄉(xiāng)里亂糟糟,吃碗粗飯也吃得不安寧,你何苦回去?”“到處楊梅一樣花?!睒s茂老板說。
【第38句】:【羊毛出在羊身上】指得到的東西,原是自身付出的。或 者把損失轉嫁給對方。清代《官場現形記》:“橫豎有今天干 外婆送我的五十塊錢,羊毛出在羊身上,就拿來應酬他。”
【第39句】:【有冤沒處訴,有苦沒處說】(慣)指冤屈或苦惱無處申雪、訴說。 也作有冤無處申。 有苦沒處說。
【第40句】:【爭氣發(fā)家,斗氣受窮】(諺)斗氣:憋著一股氣與人比排場比闊氣。指爭氣能使人奮斗成才,振興家業(yè);斗氣卻會使人奢侈腐糜,錢財耗盡。
【第41句】:【錢有磨盤大,膽比綠豆小】(慣)形容人既貪財又膽小怕事。
【第42句】:魯智深倒拔楊柳——好大的力氣;蠻勁十足
【第43句】: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
【第44句】:【把吐出來的唾沫再舔起來】唾沫不能再舔,說話不能不算 話。成語:食言而肥。李準《大河奔流》:“我們?yōu)拿竦寐犇?講一句話。相信你不會把吐出來的唾沫再舐起來!”
【第45句】:【 天上掉下來的,地下冒出來的】指不可能,或意外出現,幸 運得到。曹禺《日出》:“您說這錢現在不從四爺身上想法 子,難道會從天上掉下來?”
【第46句】:【三姑六婆】“三姑六婆”通常比喻不務正業(yè)的婦女。關于三姑六婆的來歷,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明代有個叫陶宗儀的學者,他著的《輟耕錄》第十卷中有這樣的記載:“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六婆:牙婆(販賣人口的婦女)、媒婆、師婆(女巫)、虔婆(鴇母)、藥婆、穩(wěn)婆(指生婆)也?!鼻宕≌f家李汝珍在他的小說《鏡花緣》中有這么一段文字:“林之洋道:吾聞貴地有三姑六婆。一經招引入門,婦女無知,往往為其所害,或哄騙銀錢,或拐帶衣物”。這里把三姑六婆用作貶義。如果把三姑六婆單拆開來看,其成員可謂有好有歹。媒婆和生婆在以前誰也離不開。
【第47句】:仙女的裙子——拖拖拉拉
【第48句】:廳堂里的老古董——擺設
【第49句】:有一次,外婆來我家玩,媽媽訴苦說:“我整天做家務,累死人!”外婆同情地說:“雜事無功,累死長工。”(安徽·宣城)
【第50句】:【 挑水的回頭,過了井走過了井臺,再回頭】井、景同音, 借指過了景,謂美好的時光已過去了。浩然《山水情》:“唉, 他豈不知,挑水的回頭,過了井(景),早已經不是四十年前 那個年歲嘍!”
【第51句】:【有鹽同咸,無鹽同淡】(慣)比喻同甘共苦。
【第52句】:【小時不防,大時跳墻】跳墻,指做賊。原指對兒童要加強 教育,也指開始階段要防止學壞。李準《李雙雙》:“揭發(fā)了 你,這可是為你好,常言說,小時不防,大時跳墻?!?/p>
【第53句】:棺材里的老鼠——吃死人
【第54句】:【脫了毛的牙刷——有板有眼】(歇)本指牙刷脫了毛后露出板子和小洞,轉喻說話、做事有條不紊,合乎章法。
【第55句】:【守著燈籠變不出火】(慣)守著點燃的燈籠卻不知道取火。形容做事死板,不靈活。
【第56句】:【羊群走路靠頭羊】做事有領頭人。李季《王貴與李香 香》:“羊群走路靠頭羊,陜北起了共產黨?!?/p>
【第57句】:【雖有神藥,不如少年;雖有珠玉,不如金錢】(諺)縱然有神奇的藥可抗衰老,也比不上青春少年生氣勃勃;縱然有價值極大的珠寶玉石,也比不上銀錢在手能自由周轉。指珍奇的東西再寶貴,也不如順乎自然的事物好。
【第58句】:媽媽下崗了,心里很難過。奶奶勸她:“樹上的果子,自個長的;腳上的繭子,自個走的。今后你的路還長,自個兒的戲還要自個唱,可不能灰心??!”(江蘇·丹陽)
【第59句】:【得意時車馬盈門,失意時門庭冷落】(諺)車馬盈門:門前你來他往,車馬不斷。門庭冷落:門里門外冷冷靜靜。舊指人情冷暖,得勢時都來奉承,失勢時無人往來。
【第60句】:【出頭的椽子先爛】椽子,梁上的木條下端外露構成屋檐。 謂出頭有危險。類似的:出林筍子先折斷/出水船兒先爛 底。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再說,提出來了,通不過也 是白費,誰心里也在琢磨著:出頭的椽子先爛咧?!?/p>
【第61句】:【 死了的兒子是乖的】對失去的感到惋惜。類似的:死了的 姑娘是好姑娘。《汪精衛(wèi)的末日》:“民間對死人的評價是偏 于擴大:死了的兒子是乖的?!?/p>
【第62句】:【八哥啄柿子——揀軟的吃】(歇)八哥:一種鳥,毛黑色,頭部有羽冠,經訓練,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指欺負軟弱的人,拿軟弱的開刀。
【第63句】:【 好心當成驢肝肺】好心被人惡意曲解。成語:不識好歹。 丁玲《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真是好心當了驢肝肺,好人不 得好報呀!這可把人冤枉死了?!?/p>
【第64句】:【水灣里照影子——倒過來】(歇)指把事物顛倒過來。
【第65句】:【狗嘴吐不出象牙來】釋義:比喻壞人說不出好話?!白臁庇肿鳌翱凇?。“吐”又作“掏”、“長”等。例句:孫桂英用手撩著水潑馬鳳蘭,說:“狗嘴吐不出象牙來!一句正經的都沒有。你這一套都是跟馬主任學的吧?”
【第66句】:【蛆棗先紅,破蛋先臭】(諺)蛆棗:生了蛆蟲的棗。生了蛆的棗先發(fā)紅,有破縫的蛋先發(fā)臭。指物變壞從內部開始,人變壞從思想上開始。
【第67句】:【張?zhí)鞄熤砻浴獰o法可使】(歇)法:本指法術,轉指辦法。指毫無辦法。
【第68句】:【中看不中吃】(慣)比喻外表好看,卻沒有用處或沒有本事。
【第69句】:頭發(fā)絲兒打結——難解難分;難分難解
【第70句】:【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北京天橋一帶,以往多有耍武藝 的,技藝不高,常以自夸來招攬觀眾。借指說大話,不見行 動。浩然《艷陽天》:“那是天橋的把式,光說不練,一天到晚 空喊口號?!?/p>
【第71句】:【家住山前識鳥音】(諺)住在山前的人家,聽慣了鳥鳴,也就能辨識鳥音。比喻久處某一環(huán)境,自然就熟悉某一環(huán)境的情況。 也作“久住山林辨鳥音”。
【第72句】:【老虎吃螞蚱,零拾掇】釋義:拾掇:收拾懲治。比喻一個一個地對付、一個一個地解決。例句:若不說井底蛙,眼光短呢!這事是心急吃不了熱鍋粥,咱們是老虎吃螞蚱,零拾掇。
【第73句】:小剛被選為學習小組長了,他姥姥知道后高興地說:“鞋幫做成了帽檐了,我家的小剛高升了?!保ㄉ轿鳌ぬ?/p>
【第74句】:土地爺逮螞蚱——慌了神
【第75句】:群眾在哪里,勝利就在哪里。
【第76句】:【又吃紂王水土,又說紂王無道】(慣)紂王:商朝最后一個君主,荒淫無道,是有名的暴君。比喻既要靠人養(yǎng)活,又說人壞話。
【第77句】:【千錢買鄰,八百買舍】(諺)舍:宅院。用千錢買鄰居,用八百錢買宅院。指好鄰居要比宅院本身更重要。 也作干貫治家,萬貫結鄰。貫:舊時幣制,干錢為一貫。 干金買屋,萬金買鄰。 干金置家,萬金置鄰。
【第78句】:【耗子】“耗子”即老鼠。那么,為什么把“老鼠”稱為“耗子”呢?五代時,封建軍閥割據,爭戰(zhàn)頻繁。統治者為了自己窮奢極欲地享受和籌集戰(zhàn)爭經費,變本加厲地搜刮百姓,他們給苛捐雜稅立了許多稀奇古怪的名目。據《舊五代史·食貨志》記載,賦稅除正項之外,還有許多附加稅,如農家吃鹽要上鹽稅,釀酒要交酗稅,養(yǎng)蠶要交蠶稅等。不僅如此,附加稅之外還有附加稅,名為“雀鼠耗”。官府規(guī)定:每交糧食一石,加損耗兩斗。連絲、棉、綢、線、麻、皮這些雀鼠根本不吃的東西,也要加“雀鼠耗”,每交銀十兩加耗半兩。到后漢隱帝時,“雀鼠耗”由納糧一石加耗兩斗,增加到四斗,百姓更是苦不堪言,但又不敢公開抱怨皇帝,便將一肚子的怨氣發(fā)泄到老鼠身上,咒罵老鼠是“耗子”。其實,老鼠是小耗子,官府才是大耗子。
【第79句】:【金簪兒掉在井里】出不去這個范圍。清代《紅樓夢》:“你 忙什么?金簪兒掉在井里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連這句 俗語難道也不明白?”
【第80句】:拉弓要膀子,唱曲要嗓子。
【第81句】:【饒人不是癡漢】(諺)饒:饒恕,寬容。遇事能寬容別人,這不是癡呆的表現。指寬容是聰明人的行為。 也作饒人不是癡,過后得便宜。 饒人不是癡,癡漢不饒人。 饒人三分不為癡。
【第82句】:牛吃筍子——胸有成竹
【第83句】:【店房有個主人,廟里有個主持】無論何處何事總有主持者。 清代《紅樓夢》:“店里有個主人,廟里有個住持。雖不是大 事,到底告訴一聲。”
【第84句】:【砍一枝,損百枝】借指傷害一人,影響同類人。海外張愛 玲《連環(huán)套》:“再則我們修道院里也不止我一個人,砍一枝, 損百枝,上頭怪罪下來,我還想活著么?”
【第85句】:放學后,我回到家,肚子很餓,平時最不愛吃饅頭的我,拿起一塊饅頭就吃起來。媽媽看著我笑笑說:“真是饑不擇食啊!”(河南·沈丘)
【第86句】:【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見“冷在三九,熱在三伏”。
【第87句】:凌冰窩里打哈哈——冷笑
【第88句】:老師叫一同學在黑板上算一道應用題。他的步驟對但得數卻計算錯了。老師打趣道:“你大風大浪都闖過去了,卻在小河溝里翻了船?!保兾鳌こ申枺?/p>
【第89句】:爸爸是車間主任,媽媽經常勸他不能光聽好聽話,要聽得進不同意見。媽媽說:“冰糖只能使嘴巴甜一陣子,忠言卻能讓人受用一輩子?!保ê幽稀ぴS昌)
【第90句】:【慌吃要燙嘴,慌走腳踢傷】釋義:比喻慌張匆忙容易出差錯。例句:阿土阿耳卻冷靜地制止:“‘慌吃要燙嘴,慌走腳踢傷?!銈兡?,等走近了,我下命令你們再打!”
【第91句】:【圈閱】現在領導傳閱文件,看完后都要劃圈并寫上自己的名字,把這種做法稱為“圈閱”。許多人認為“圈閱”是現代人發(fā)明的,殊不知古已有之。 “圈閱”的發(fā)明人是宋代的宰相王安石。王安石為什么要在公文上“畫圈”呢?原來早在魏晉時期,官員們就有了在公文上簽署名字的做法。當時,他們在閱辦公文時,也要鄭重簽署自己的尊姓大名,以示負責或同意。到了唐代,官員們?yōu)榱丝旖?,便在公文上只寫自己名字的一個字,很快在官場風行起來,一直到宋代依舊如此。王安石當了宰相后,大刀闊斧推行新政,每天接觸大量的公文、呈文,忙得不可開交。可再忙也得在公文上簽上:“石”字。據《事林燕語》記載,王安石是個急性子,在簽寫“石”字時,把“口”簡化草寫成“。”,引得群臣們有議論。再后來,王安石干脆連“石”字的一橫一撇也省了,只匆匆畫個圓圈就算完事,甚至這個圓圈也畫不圓。許多人不知道王安石搞得什么名堂,他閱過的文件常常又轉了回來,把王安石搞得很惱火。他在一次朝會上特意說了畫圈的事,是為了提高辦事效率。大臣們這才知道宰相的圓圈兒是“閱畢”的意思。如此一來大家跟著仿效,畫圓圈便成了“閱畢”文件的特殊符號。這種做法被后人所認可,官場中畫圓圈兒的做法就約定俗成地延續(xù)下來。
【第92句】:娶媳婦死老娘——哭笑不得
【第93句】:【瓜熟要落蒂,兒大要自立】(諺)蒂(di):瓜果等與莖、枝相連的部分。瓜熟了,瓜蒂就自然脫落;兒長大了,就必須自我獨立。指兒女長大成人,就不可再依靠父母生活。
【第94句】:【恩人相見,分外眼青】(諺)眼青:眼珠在中間,對人正視,表示對人尊重或喜愛。《晉書·阮籍傳》說,阮籍能作青白眼,見俗人用白眼;和恩人見了面,就作青眼,格外親切熱情。指人有恩于我,則心懷感激,時刻不能忘懷。 也作恩人相見,分外眼明。 恩人相見處,兩眼倍生光。 恩人相見,分外眼清;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第95句】:【有其師必有其徒】(諺)指有什么樣的師傅,就會教導出什么樣的徒弟。 也作“有什么師傅,有什么徒弟”。
【第96句】:【爛船拾起有三斤釘】見“船爛還有三千釘”。
【第97句】:【一人攤重,十人攤輕】(諺)攤:分攤。指一個人干起來負擔很重的事,十個人分攤干就輕快得很。
【第98句】:【狼上狗不上】(慣)形容人心不齊,步調不一致。
【第99句】:【春蟹夏鱟秋翅冬參】(諺)鱟:節(jié)肢動物,有甲殼,生活在海洋中。指春季吃螃蟹,夏季吃鱟肉,秋季吃魚翅,冬季吃海參。一年四季,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美食各有側重。
上一篇:雙11口號8字霸氣押韻(雙11有創(chuàng)意的口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