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里耽擱】(歇)兩下里:兩邊,兩頭,兩方面。指兩頭都耽擱,或兩方面都落空。
【第2句】:奶奶聽說我小學畢業就不準備再上學了,就不高興地說:“你這個小東西,回家撐門嫌長,杠門嫌短,有什么用?給我上學去!”(江蘇·靖江)
【第3句】:【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恩怨分明。類似的:有恩不報非君 子,有仇不報是小人。老舍《離婚》:“咱小趙是有恩報恩,有 仇報仇,男子漢大丈夫!”
【第4句】:袖筒里揣刀子一暗藏殺機
【第5句】:某地工商所由于風氣不正,三天兩頭巧立名目收費。看著手中樣樣齊全的各種證件,經營者怨聲四起:“咳!磨道里找驢蹄,找事就有事。”(河南·新密)
【第6句】:【有地皮,無躲處】(慣)指無處藏身。
【第7句】:【八哥啄柿子——揀軟的吃】(歇)八哥:一種鳥,毛黑色,頭部有羽冠,經訓練,能模仿人說話的某些聲音。指欺負軟弱的人,拿軟弱的開刀。
【第8句】:【過耳之言,不可聽信】(諺)過耳之言:毫無根據的傳言。指不可聽信道聽途說的傳言。 也作“過耳之言,不足為憑”。
【第9句】:小毛驢拉磨——有轉(賺)頭
【第10句】:【 面和心不和】臉上裝和氣,內心里勾心斗角。海外張愛 玲《封鎖》:“他告訴她許多話,關于他們銀行里,誰跟他最 好,誰跟他面和心不和。”
【第11句】:鄰居王奶奶,總愛燒香拜佛祈求過好日子。我奶奶說:“求上帝不如求自己,靠佛祖不如靠雙手。”(河南·焦作)
【第12句】:【太歲頭上動土】釋義:太歲,指木星。舊時迷信認為太歲某一年在某一地方,這一地方就不能動工搞建筑,否則就會遭受災難。比喻觸犯忌諱或某個有權勢的人物。例句:“看著你不錯,賞你臉,你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是干什么的,你也不打聽打聽,滾!”
【第13句】:【 巧者多勞拙者閑能】干的人做得多,辛苦;笨拙者做不 了,反而清閑。成語:能者多勞。明代《西游記》:“那呆子 笑我哩!正是巧者多勞拙者閑,老孫這般舞弄,他倒自 在。”
【第14句】:【撒了芝麻撿個西瓜】見“丟了芝麻,撿了西瓜”。
【第15句】:【價高招遠客】(諺)遠客:遠處的客商。只要肯出高價,路途再遠,也會有客商把貨送上門來。指只要舍得出高價,就不愁買不到缺貨。也借指只要舍得出高額酬金,就不愁引不來人才。
【第16句】:【破天荒頭一回】古有開天辟地的傳說,謂自古以來第一 次,空前的。相關的:開天辟地頭一遭。古華《芙蓉鎮》:“也 有細心人冷眼旁觀看出來,吊腳樓主王秋赦,破天荒頭一回 沒有加入這種場合,來跑堂幫忙,一享口福。”
【第17句】:老虎咬刺猬——無從下口
【第18句】:小洋媽炒菜時總是拎著水瓢站在灶臺旁,隨時準備添水。小洋說:“媽,人家炒菜拿鍋鏟兒,您卻拎水瓢。“‘嗨,殺豬殺尾巴,各有各的殺法。”小洋媽笑著回答。(河南·南陽)
【第19句】:我放學時遇到一個小學生專走一些塄塄叉叉的小道,一位中年婦女見了說:“人愛寬,狗愛窄。你是大路不走,走狗道。”(貴州·平塘)
【第20句】:【無兒不使婦】(諺)沒了兒子,就不要打算使喚兒媳婦。指兒子死后,最明智的做法是讓兒媳婦另嫁。 也作無兒不留媳。 無兒難置婦。
【第21句】:【 創業容易守業難】事業的發展比開創要困難。類似的: 開店容易守店難。浩然《山水情》:“常言說,創業容易守業 難。前輩人把這產業給咱創下了,咱得生著法兒別把它敗 壞掉。”
【第22句】:【英雄只怕病來磨】見“好漢就怕病來磨”。
【第23句】:鄰居大娘問媽媽說:“你家這豬有二百多斤了吧?”媽媽說:“那要把秤砣拿下來稱了。”(江蘇·東海)
【第24句】:【秋后問斬】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也有特例,根據不同的犯人,不同的犯罪性質,進行不同處理。秋后算賬“秋后算賬”比喻事后等待時機進行報復或清算。它的本義是,到秋后,農作物收獲了,有了經濟收入,那么在這一年當中欠下的費用就可以在秋后結賬了。因為古代我國的農民沒有其他收入,只好等秋后賣了農產品,有了錢才能與人結算。至于秋后算賬的含義(比喻),是與原意的相關聯才形成喻體。秋天,還是個肅殺的季節,秋字加個心就是個“愁”字。秋后算賬蘊含著新賬舊賬一起算,最后清算總賬的意思,它來源于明清秋后斬殺犯人的慣例,民間口頭相傳,秋天這么多事,便得出了“秋后算賬”這一今義的俗語來。
【第25句】:【擔雪填井——沒個滿的日子】(歇)本指填不滿水井,轉指人的欲望永無滿足的時候。
【第26句】:【神仙下凡,先問土地】(諺)下凡:下到人世間。土地:掌管一方土地的神。神仙下凡來,還得先向土地神了解當地情況。比喻權勢再大的官僚,到地方上也得求助于當地勢力。 也作“神仙下凡問土地”。
【第27句】:手拿謎條猜不著——執謎(迷)不悟
【第28句】:【補漏趁天睛,練功趁年輕】(諺)屋頂漏雨,要趁天晴時修補;練習功夫,要趁年輕時花力氣。指凡做事貴在抓緊時機早辦,錯過時機就難以補救。
【第29句】:【 蛇掏窟窿蛇知道】蛇掏窟窿做窩。蛇、誰,音近借用,窟 窿,也指紕漏。謂誰出了事情自己心里有數。西戎《賴大 嫂》:“這還用我說,蛇掏窟窿蛇知道!”
【第30句】:【燈不亮要人剔,人不明要人提】(諺)指油燈不亮,需要人剔去燈花;人一時糊涂,需要別人從旁提醒。
【第31句】:【—床錦被遮蓋】原指以結婚來掩蓋男女在婚前的性行 為,借指掩蓋丑聞、真相。明代《古今小說》:“雖然如此,也 虧陳小姐后來守志,一床錦被遮蓋了,至今河南府傳為佳 話。”
【第32句】:【是親必顧】(諺)指只要沾親帶故、關系親近,總不免要徇情顧面。 也作“是親都有一顧”。
【第33句】:【水流千里,終歸大海】(諺)比喻事物千變萬化,總要歸結到根本上。也比喻人奔走千里萬里,最終總要回歸故土。 也作水流千轉歸大海。 水流千遭歸大海,樹老葉落要歸根。
【第34句】:照相的挪機子——對相(象)
【第35句】:【好漢死在證見手】(諺)證見:事件發生時親眼目睹的證明人。指任憑你是怎樣的英雄好漢,只要證人出面證明你犯罪,你就無法逃避罪責。
【第36句】:娃兒們在一塊兒玩,盧二奶總說自家孫子心善要吃虧。王三嬸聽不慣,嘴一撇說:“黃鼠狼只說它娃兒香,刺猬總覺它娃兒光。誰家的娃兒誰看不順溜?”.(河南·南陽)
【第37句】:【過鬼門關】(慣)鬼門關:迷信指陰陽交界的關口,比喻兇險的地方。指經歷艱險或磨難。
【第38句】:神龕上戳窟窿——妙(廟)透了
【第39句】:【比雌雄】(慣)指通過比拼,決出勝負高下。
【第40句】:【燈臺照人不照己】(諺)燈臺:油燈盞下的托臺。指燈臺上擎著油燈,燈光只能照亮四周,卻照不見燈臺自身。比喻人往往看得清別人的缺點,卻很難發現自身的缺點。 也作“燈臺不照自”。
【第41句】:八月的葡萄——成串的
【第42句】:提傀儡兒上戲場——少一口氣
【第43句】:【大蟲惡殺不吃兒】(諺)惡殺:特別兇惡。指老虎縱然十分兇惡,也絕不肯吃自己生的崽子。比喻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出于天性。 也作“虎毒不食子”。
【第44句】:【 打破悶葫蘆】葫蘆不破,不知道內容,謂揭穿秘密。茅盾 《霜葉紅似二月花》:“他這樣的才氣,這樣的閱歷,一定會打 破這個悶葫蘆吧!”
【第45句】:【哪塊黃土都能落腳,哪棵樹上都能搭窩】(諺)落腳:安家落戶。搭窩:像鳥一樣筑巢歇息。指任何地方都可謀求生活的出路,不必死守在一個地方受困。
【第46句】:【東家不飲客不餐】(諺)東家:主人。指飲宴時的習俗是:如果主人不舉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進餐。
【第47句】:耗子啃茶壺——滿口是瓷(詞、刺)
【第48句】:房脊上逮雞——不好捉摸
【第49句】:懷里揣兔子——不安
【第50句】:【 喘氣的功夫都沒有】指忙碌,得不到休息。海外於梨華 《又見棕櫚又見棕櫚》:“天磊看殷太太忙的連喘息的時間都 沒有,很是不忍,有時也到前面去幫他們義務招呼客人。”
【第51句】:大河里的水旋渦——遲早要隨大流
【第52句】:【一支筆難寫兩件事】釋義:一支筆不能同時記述兩件事,得分頭寫。例句:書中交代,一支筆難寫兩件事。怎么柴、杜二位班頭會被人鎖上呢?這其中有一段隱情。
【第53句】:我出出進進總不愛關門。媽媽數落我:“你啊,真是屬耗子的——拖著尾巴走路!”(黑龍江·寶清)
【第54句】:【鑼齊鼓不齊】(慣)形容行動不一致。
【第55句】:【 珍珠陪著綠豆賣】謂降低身價。陪,也說:摻。周立波 《暴風驟雨》:“那一幫子人都是些啥玩意兒呀?楊主任他也 跟他們混在一堆,珍珠摻著綠豆賣,一樣價錢也抱屈,慢說 還壓在他們底下。”
【第56句】:【嘴上貼封條】指不準說話,或保持沉默。海外陳若曦《二 胡》:“爸爸自從摘了右派帽子后,嘴巴貼了封條,見人先矮 三分。”
【第57句】:六一快到了,媽媽給我買了一條花裙子。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要媽媽給我穿上。媽媽指著我的小腦袋,笑著說:“你真是炒蝦子等不得紅啊!”(江蘇·南京)
【第58句】:我們班有些同學常常是玩夠了再寫作業,總要忙到半夜三更。老師半是生氣半是心疼地說:“你們啊,早不忙,夜心慌,半夜還要爬起來補褲襠。日子長了,學習搞不好,身體也要垮呀!”(四川·德陽)
【第59句】:【來者不懼,懼者不來】(諺)敢于前來的,就無所畏懼;膽怯害怕的,自然就不敢來。指凡是敢于前來應戰或挑起事端的,就沒有膽小怕事的。 也作“來者不怕,怕者不來。”
【第60句】:【賊偷一更,防賊一夜】(諺)指賊人作案是在短時間內的,但提高警惕防賊卻需要長期不懈。 也作“賊偷一更,防賊一宿”。一宿:一整夜。
【第61句】:【狼到天邊不改性】釋義:比喻壞人本性不改。例句:狼到天邊不改性,會同我們一條心?十年來,我們的人怎么死的,我兩眼怎么瞎的?他們比狼還狠十分!
【第62句】:【熱臉貼冷屁股】(慣)比喻向人獻殷勤,卻受到冷遇。 也作熱臉碰個冷屁股。 熱臉挨了個冷巴掌。 熱氣呵冷臉。
【第63句】:【寧可人前全不會,不可人前會不全】(諺)寧愿在人前表現出自己全不會,也不在人前表現出自己半懂不懂的。指不懂裝懂最丟人現眼。
【第64句】:【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歇)原為禪家語。傳說羚羊夜宿時,角掛在樹上,四肢不著地,使獵狗無從找到。形容詩藝精湛,無疵可尋。今也指人或物銷聲匿跡,無法尋找。 也作“羚羊掛角——無跡可尋”。
【第65句】:【不知馬王爺長幾只眼】(慣)馬王爺:迷信稱掌管馬房的神,長有三只眼。指愚人不知道馬王爺有三只眼。比喻人沒有受到應有的教訓,就不知道對方的厲害。 也作“不知道馬王爺三只眼”。
【第66句】:呂布拜董卓——挑肥揀瘦
【第67句】:【刀靶付與外人】(慣)刀靶:即刀把,比喻把柄。指給別人提供把柄或口實。
【第68句】:箭穿大雁喉——喊叫不得
【第69句】:【一日三頓的炸醬面——一點不新鮮】(歇)指沒有一點新東西,都是老一套。
【第70句】:【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諺)鏟草如果不連根除掉,來春草根發芽,又會長出野草。比喻除惡若不徹底,后患無窮。 也作斬草不除根,逢春又發芽。 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
【第71句】:【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慣)比喻看見不合理的現象裝聾作啞,容忍遷就,敷衍了事。 也作睜只眼,閉只眼。 睜一眼,閉一眼。
【第72句】:染坊里拜師傅——好色之徒
【第73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
【第74句】:龍王爺湊熱鬧——漲水
【第75句】:騎驢背口袋——白費力
【第76句】:【葫蘆牽到扁豆藤】釋義:比喻東拉西扯。例句:“我非但算不得清,而且也呼不清,真是葫蘆牽到扁豆藤。”
【第77句】:【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見“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78句】:【大柵欄】“大柵欄”是北京舉世聞名的一條街。到了北京,不逛大柵欄是一種遺憾。那么,緣何叫它“大柵欄”呢?據考證,“大柵欄”始建于明代永樂初年(1403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最初名叫“廊坊四條”。清乾隆年間,京城各街道為防賊盜,都在街口修建柵欄,晚間關閉,白天開啟。廊坊四條由于店鋪眾多,實力雄厚,所建柵欄在京城也算最大最漂亮,因此“大柵欄”這個名稱漸漸取代了廊坊四條。該地區的商業“發端于明,發展于清”,北京著名的老店如同仁堂、瑞蚨祥、內聯升、馬聚源等云集于此。當年,曾有“頭戴馬聚源、身穿瑞蚨祥、腳蹬內聯升,腰纏四大恒(指當時大柵欄內的四大銀號)”之說,其名聲長盛不衰。
【第79句】:【近山雨多,沿海風多】釋義:山區雨水多,沿海—帶大風多。比喻各有特點,應區別對待。例句:田永懷也直搖頭:“近山雨多,沿海風多,可這個鬼地方怎么這么多霧?簡直像個迷魂陣。看著都叫人心里發悶,航行就更難了。”
【第80句】:【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釋義:譏諷人說大話吹牛皮,狂妄不自量。“哈欠”又作“呵欠”。例句:“癩蛤蟆打哈欠,好大的口氣啊!這不是大手大腳是什么?”朱師傅嚴肅地說,“那墊鐵,每塊像飯盒子那么大,從別處動動腦子,也保準能湊齊。”
【第81句】:【千金難買好音訊】(諺)花再多的錢,也買不來好的音訊。指使人振奮的好消息是最有價值的。
【第82句】:鯉魚蹦在灰堆里——越跳越糊涂
【第83句】:【不怕人老,就怕心老】(諺)人老是生命的自然規律,不必怕,怕的是心態的變老,喪失信心與意志。
【第84句】:六月里的雷陣雨——來得猛,去得快
【第85句】:門縫里看大街——眼光狹窄
【第86句】:狐貍精放屁——陘氣;妖氣;一股邪氣
【第87句】:【拿客氣當福氣】客氣是禮貌,福氣是指享福的命運。不 懂謙讓,反覺得是應該的。王安憶《文革軼事》:“張思蕊命 好,從來都是把客氣當福氣,你夸海口,她照單全收,你怕連 個退路都沒有了。”
【第88句】:鄰居叔叔因為賭博,使好端端一個家幾乎傾家蕩產。看到身邊活生生的現實,爸爸教育我說:“十個賭博九個窮,傾家蕩產害人蟲。因為染上賭博而家破人亡的自古就有啊!”(廣東·龍門)
【第89句】:【 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子女阻止不了;天要下 雨,人阻止不了。表示無可奈何,由它去吧。語序亦可換 置。李英儒《還我河山》:“娘要嫁人,天要下雨,咱們都管不 有頭發誰愿意裝禿子沒有人愿意裝窮,實在是不得已。 或說:有了頭發可別裝禿子。葉文玲《誰是研究所所長》: “說一千道一萬,有頭發誰肯裝禿子?”
【第90句】:【讓人家當槍使】被人利用來攻擊別人。賈平凹《廢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給他說,別讓人當槍使,有三十年河東, 也有三十年河西。”
【第91句】:【軟的欺,硬的怕】(慣)指欺負老實的、軟弱的,害怕厲害的、強硬的。 也作“軟的欺負硬的怕”。
【第92句】:蒼蠅叮不死人——添惡心
【第93句】:【人貴有自知之明】人應該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不要有 非分之想。張賢亮《父子篇》:“人貴在有自知之明。我覺得 徹底的自知之明應該在遺傳的因素中悟得。”
【第94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慣)指說話的人不是有意的,聽話的人卻動了心。
【第95句】:【有錢買馬,沒錢置鞍】見“買起馬備不起鞍”。
【第96句】:鄰居占了我家的地盤,爸爸要去評理。大姑勸道:“算了吧,家有千尺碼,外有百桿秤,大伙兒心里都有數,咱也別再不依不饒的了!”(四川·成都)
【第97句】:【時來誰不來,時不來誰來】(諺)時:時運。時運來時,飛黃騰達,誰不來巴結奉承;人倒運時,窮愁潦倒,誰也不會來走動。舊指世態炎涼,人情冷暖。
【第98句】:【 正沒窟窿下蛆,來了個賣藕的】藕內有孔(窟窿),藕、偶諧 音。謂偶然(碰巧)遇到了一個機會。劉彥林《春風得意》: “正沒窟窿下蛆,來了個賣藕的。丁世宗頓時來了精神。”
【第99句】:【鐵打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歇)繡針:繡花針。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辦成。多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鐵打的房梁磨成繡花針——工到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