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農民觀天氣,商人觀市場】(諺)農民關心的是天氣變化,商人關心的是市場行情。指不同行業的人,都有各自不同的敏感問題。
【第2句】:【隔山不算遠,隔河不算近】(諺)隔座山人能爬過,隔道河人難涉水。指在交通方面,寧隔座山,不隔道水,江河比高山的阻礙更大。 也作“隔山不遠隔水遠”。
【第3句】:晚上,爸爸從門市上回來對當教師的媽媽說:“門市上太忙,你就辭職幫幫我吧。家有二斗糧,不當孩子王。天天跟一些小孩子在一起能有什么前途?”媽媽不說話。爸爸又說:“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就憑你的腦瓜,下海經商一定能行。”媽媽瞪了爸爸一眼,說:“蘿卜青菜,各有所愛。我就愿當孩子王!”(河南·安陽)
【第4句】:【看著茅房拉不出屎來】(慣)比喻時機來了卻想不出主意。
【第5句】:【沒碰過釘子不知道疼】(諺)比喻人沒有遭受過打擊和挫折,就不會有切實的經驗教訓。
【第6句】:【吃了秤砣——鐵了心】(歇)本指心變成鐵打的,轉指人拿定了主意,下定了決心。 也作“吞下秤砣——鐵了心”。
【第7句】:【水火無情,刀槍無義】釋義:水火不講情面,會害人;刀槍不懂情義,會傷人。指水火刀槍都能傷人。例句:我們學生、文人,是民族的精華,他們能饒了我們?而且水火無情,刀槍無義,打起仗來,誰能保住不死?
【第8句】:上等輪胎——有氣難出
【第9句】:【見好就收】(諺)事情進展到一定程度,取得應得的效果時,應及早收住,以免做過了頭。指人貴知足知止,不可貪得無厭。
【第10句】:【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沒做壞事,沒有顧慮。成語:問 心無愧、處之泰然。蕭紅《呼蘭河傳》:“走黑路怕啥的,沒有 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第11句】:【一人有福,帶挈一屋】(諺)帶挈:提攜。一屋:全家。舊指一個人有福氣,全家人及親友都能跟著受惠。 也作“人有福,托帶滿屋”。
【第12句】:【叫化子碰上要飯的——窮對窮】(歇)指窮困的碰上窮困的。
【第13句】:【羊毛出在羊身上】(諺)羊毛是從羊身上剪來的。比喻用別人的錢,辦別人的事,虧了本對自己無損失。
【第14句】:【樹要尋根】指尋找根源。成語:刨根問底。馬烽西戎 《呂梁英雄傳》:“再說刨樹要尋根哩!小白臉憑誰抖威風? 還不是憑的小隊長?”
【第15句】:一位阿姨要買衣服,連喊了售貨員幾聲也沒喊應。旁邊有位顧客說:“別喊了,那是個‘模特’,她聽不見。”(河北·邢臺)
【第16句】:穿著孝衣拜天地——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第17句】:嘴巴上掛油瓶——油嘴滑舌
【第18句】:撒了鹽的油鍋——熱鬧開了
【第19句】:【鱷魚的眼淚】鱷魚在吃捕捉到的食物時,要流眼淚。流 淚是在排泄其體內的鹽溶液,原為生理現象。指壞人假裝 慈悲。張潔《無字》:“吳為從來沒有看到過他的眼淚。即便 是鱷魚,也還有‘鱷魚的眼淚’一說,而胡秉宸哪怕是‘鱷魚 的眼淚’也不會有,更不要說不是‘鱷魚的眼淚’。”
【第20句】:【老虎吃蚊子——枉張空口】(歇)指白張嘴求人,沒效果。
【第21句】:染坊里的木勺——色色各別
【第22句】:【雞不啼,狗不叫】(慣)形容沒有生機或沒有動靜。
【第23句】:賣了白面買籠屜——不蒸(爭)饅頭蒸(爭)口氣
【第24句】:【不會看的看熱鬧,會看的看門道】見“會看的看門道,不會看的看熱鬧”。
【第25句】:【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王小二,泛指貧窮的年輕人。 意即處境越來越壞。王小二,也說:老太太。老太太健康情 況逐年下降。成語:每況愈下。王蒙《活動變人形》:“倪家 已經沒落了,倪家已經是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第26句】:爸爸坐在沙發上說:“天太冷了。”媽媽一邊做飯一邊說:“冷的是閑人,餓的是饞人。”(河北·深縣)
【第27句】:【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釋義:加倍報答恩情。例句:只有當他想到了在石灰窖的那個晚上,他的思緒才掀起狂瀾:“雁娘” 不就是她自己的投影嗎?滴水之恩,涌泉相報。
【第28句】:張三家的孩子結婚,一份人情都沒收到,張三感到很奇怪。李四說:“刮了秋風才下秋雨呢,你一向不和人家往來,還想收人情錢,那怎么可能呢?”(山東·東營)
【第29句】:【黃泥蘿卜,揩一段吃一段】沒有通盤計劃,做到哪兒算哪 兒。海外周勵《曼哈頓的中國女人》:“自費留學可真是擦一 段蘿卜吃一段,在學生餐廳打工的錢交完了最后一個月的 房租和生活費,兜里又只剩下了四十元!”
【第30句】:我偷花了家里五元錢,爸爸知道了問我,我支支吾吾。爺爺在一旁說:“大膽說吧,別鯉魚喝水,吞吞吐吐的。”(山西·平陸)
【第31句】:【賊無贓,硬似鋼】(諺)捉賊如果拿不到贓物,賊會死不認賬。指捉賊必須捉贓。
【第32句】:字要習,馬怕騎。
【第33句】:狗咬呂洞賓——不懂好歹;不認得真人:不識好歹;不識好人心;不識真神仙;有眼不識真人
【第34句】:【 好漢顧三村,好狗顧三鄰】謂應該照顧鄉鄰,幫助他人。 張孟良《兒女風塵記》:“沒說的!好人護三村,好狗護三鄰。 兄弟盡力而為。”
【第35句】:【緩步當車,晚食當肉】(諺)緩緩地散步,權當是坐車一樣舒適;饑餓時吃飯,就像吃肉般香美。指生活節奏放緩,悠閑自如,自是一種享受。
【第36句】:大姐姐抱著個小孩兒,一位阿姨見了說:“啊,這是誰家的孩子啊,長得多粉!”(河南·鄭州)
【第37句】:趕雞下河——往死里逼
【第38句】:【東溝犁,西溝耙】釋義:比喻說話或做事缺乏計劃,沒有頭緒。例句:金蓮道:“他就惱,我也不怕他。看不上那三等兒九假的。正經姐姐分付的曲兒不教唱,且東溝犁西溝耙,支使的個小王八子亂哄哄的,不知依哪個的是。”
【第39句】:【咬人的狗不露齒】指不動聲色,或壞人陰險。或說:惡狗 咬人不露牙。張賢亮《土牢情話》:“看不出你,還有這么一 手。咬人的狗不叫喚,暗地里來啊!”
【第40句】: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41句】:旱了很長時間,終于下雨了。爺爺說:“這下該有指望了,都跟前些日子一樣,連井里的塵土都有二寸深了,非吃風屙沫不可。”(河北·邢臺)
【第42句】:【目邊之木,田下之心——相思】見“木邊之目,田下之心—一相思”。
【第43句】:【春算命,夏郎中,秋道士,冬裁縫】(諺)郎中:醫生。春天是一年之始,算命的人多;夏天氣候炎熱易生病,醫生走紅;秋天收獲季節,道士化緣方便;冬天寒冷要添衣服,裁縫生意忙。
【第44句】:【不見兔子不撒鷹】釋義:不看見兔子就不把獵鷹放出去。比喻不看準目標或沒有把握,決不輕易行動。“撒”又作“放”。例句:看到這種情況,楊鎮宇立即傳達命令,讓戰士們停止射擊,節省子彈,不見兔子不撒鷹。
【第45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倆口打架不記仇】(諺)指年輕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會忘記,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倆口子吵架不記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
【第46句】:【狐貍再狡猾,狐皮還是經常出售的】(諺)狐貍無論怎樣狡猾,也逃不脫身死皮售的命運。比喻邪不勝正,邪惡者終歸要受到正義的制裁。
【第47句】:【疾風知勁草】(諺)疾風:猛烈的風。指猛烈的風吹過,這才見出哪些草是堅實強勁的。比喻只有在十分嚴峻的考驗下,才能鑒別出真正的剛直忠貞之士。 也作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極蕩:《詩·大雅》有《板》、《蕩》二篇,諷刺周厲王時社會動亂,后借指亂世。 疾風知勁草,烈火見真金。
【第48句】:【酒令】飲酒行令,是中國人在飲酒時助興的一種特有方式。酒令由來已久,開始時是為了維護酒席上的秩序而設立“監”,漢代又有了“觴政”,就是在酒宴上執行觴令,對不飲盡杯中酒的人實行某種處罰。現在有滴一滴罰三杯之說。在遠古時代就有了射禮,為宴飲而設的稱為“燕射”,即通過射箭,決定勝負,負者飲酒。古人還有一種被稱為投壺的飲酒習俗,源于西周時期的射禮。酒宴上設一壺,賓客依次將箭向壺內投去,以投入壺內多者為勝,負者受罰飲酒。實行酒令的主要目的是活躍飲酒時的氣氛。最能活躍氣氛的是猜拳行令,俗稱劃拳。劃法是兩人同時伸出手指并各說一個范圍為十以內的數,并附加吉利語,誰說的數目跟雙方所伸手指的和相等,誰就算贏,輸方喝酒。劃拳時所喊數字,因地域不同而不同,且代表數字所用吉祥語也不盡相同,但大同小異。一字有一條龍,一心敬,獨占一;二字有哥倆好,兩相好,多以“哥倆好”開局,所以不計輸贏;三字有三星照,三結義,桃園三;四字有四喜財,四鴻喜,四喜;五字有五魁首(意為古人苦讀《詩》、《書》、《易》、《禮》、《春秋》五部經典著作,以求功名,奪得魁首);六字有六六六,六六順;七字有七個巧,七巧;八字有八大仙,八仙;九字有九連環,九重天;十字有滿堂紅,全來到,十全十美。
【第49句】:老公雞叼骨頭——惹狗生氣
【第50句】:石頭棒槌灌米湯——滴水不進
【第51句】:【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個去】(諺)閻王:傳說掌管人生死的陰間之神。舊指七十三歲與八十四歲是人生命中難過的兩個“坎”,老年人往往容易在七十三歲或八十四歲死去。 也作“七十三,八十四,閻王請你商量事”。
【第52句】:【閏】過幾年農歷就要多出一個月,多出的一個月就叫“閏月”。那么,閏月是怎么來的呢?置閏是為了解決陰陽歷的矛盾。陽歷一年3【第65句】:25日,而陰歷一年只有354日,積19年,兩者的差數就達7個月。因此,19年就有7年每年要多置一個月,這個月放在某月后,并同某月同名,后邊同名的月就叫閏某月。閏月一般是29天。那么,為何稱為閏呢?“閏”本義是余數,引申為歷法中的余日、余月。
【第53句】:我記不清我的小刀放到哪兒了,就硬說是叔叔拿的。叔叔勸我去木箱里找找看,一瞧,果然在那兒。媽媽見狀說:“你真是冤枉扒手笑死賊。”(安徽·貴池)
【第54句】:【東酸西辣,南甜北咸】(諺)東部人愛吃酸的,西部人愛吃辣的,南方人愛吃甜的,北方人愛吃咸的。 指我國各地人們對飲食的調味各有偏愛。
【第55句】:【河水靠流,人群靠頭】釋義:比喻做事要靠帶頭人。例句:馮少懷說:“要我看也不賴。河水靠流,人群靠頭。我們有個好村長,可是個好樣的啦。”
【第56句】:媽媽見我剛吃完飯就上廁所,便說:“真是窮鬼不拿財,吃完屎就來。”(安徽·旌德)
【第57句】:屠夫送禮——提心吊膽
【第58句】:【張三有錢不會使,李四會使卻無錢】(諺)有的人有錢卻不會合理消費;有的人會享受會消費,但卻手里無錢。指人在生活中,總有這樣那樣的缺陷與不如意。
【第59句】:【老壽星】我國自古以來都把長壽老人尊稱為“老壽星”。民間有一“壽星圖”,形成了老壽星的固定像:長額突出,美髯長須,容光煥發,精神矍鑠,手托鮮紅的壽桃,懷抱一根龍頭拐杖,慈祥和善,笑瞇瞇地出現在青松、鹿群、桃林之中。現在,老人做壽,兒孫獻上壽桃,應該來自壽星圖。那么,“老壽星”源自哪里呢?據古書記載,“壽星”本是一種星座的名字,又名“南極老人星”。由于它的“壽”字應了人的年歲長久,而星星猶如日月經天,永不泯滅,所以人們愛把“三壽”老人(即上壽100歲、中壽80歲、下壽60歲)統稱為“老壽星”。
【第60句】:螞蟻啃骨頭——力小志氣大:一點點來;有毅力
【第61句】:病榻上摘牡丹花——貪花不顧生死
【第62句】:【水流四海,不如落葉歸根】釋義:漂流在外,總不如回到故鄉。例句:許伙泰語重心長道:“怎么繁華也沒有勞碌人家的份兒,倒是在鄉里勞動好,常言道,水流四海,不如落葉歸根。”
【第63句】:【老虎吃螞蚱——零打碎敲】(歇)本指零碎地吃,轉喻零敲碎打地消滅或整治。 也作老虎吃螞蚱——碎拾掇。 老虎撿螞蚱墩兒——碎拾掇。墩兒:堆兒。
【第64句】:爺爺很喜歡我,每次有好吃的東西都要給我留一些,媽媽說:“你爺爺吃一個螞蚱都要給你留兩條腿。”(四川·遂寧)
【第65句】:【彈指】比喻時光短暫常用“彈指一揮間”。“彈指”是佛教中的一個時間量詞,出自印度的梵語。《僧祗律》上解釋說:“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名一彈指,二十彈指名一羅預,二十羅預名一須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須臾。”照這樣計算,24小時是30須臾,那么一須臾就是48分鐘,48分鐘是20羅預,l羅預是204分鐘;204分鐘是20彈指,1彈指就是【第7句】:2秒。我們當然還可以繼續換算,【第7句】:2秒是20瞬,一瞬間是0.36秒;20念為一瞬,一念就應該是0.018秒。這樣算來,一晝夜就是一萬多個“彈指”,時常所說的“幾十年彈指一揮間”,將幾十年比喻為一彈指,真有滄海桑田之感覺。
【第66句】:毛驢碰門——來的不是人
【第67句】:我數學測驗得了100分,小姑聽了非常高興,沒想到媽媽卻說:“雞生蛋,鴨子窮高興,要是你也能考出這個成績就好了。”一句話說得小姑面紅耳赤。(江西·九江)
【第68句】:每到考試的時候,我的心里就緊張,成績總不理想。媽媽對我說:“當瓢子的不怕湯燙,當學生的咋能怕考試啊?”(福建·霞浦)
【第69句】:【寧與千人好,不與一人仇】不可多樹敵。類似的:朋友千 個少,冤家一個多。高云覽《小城春秋》:“你這是何苦!這 么殺來殺去,哪有個完啊?常言道:寧與千人好,不與一人 仇。”
【第70句】:到了懸崖不勒馬——死路一條
【第71句】:【拿得住的是手,掩不住的是口】(諺)手能抓住,嘴卻無法掩住。偏指人人都有傳播消息的自由,不論采取什么嚴密的措施,也禁不住信息的交流。
【第72句】:【日間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沒做壞事,心中坦然, 反之則擔驚受怕。日間,也說:平生、為人。魯迅《華蓋集續 編》:“平生不做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 怎能給恐嚇呢?”
【第73句】:【 甕里走不了鱉】意即出不了范圍,容易得到。或說:罐兒 里王八跑不了。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這全怪我睡了 覺,不要緊,甕里的王八,他跑不了。包在我身上,非抓回來 不可。”
【第74句】:吃餃子不吃餡——調(挑)皮
【第75句】:【捋虎須】(慣)比喻冒險去觸犯強者或有權勢的人。 也作捋老虎須。 撩虎須。
【第76句】:【人行有腳印,鳥過有落毛】(諺)人走過總會留下腳印,鳥飛過總會落下羽毛。指人只要有行動,即使再隱秘,也必定會留下蛛絲馬跡。
【第77句】:【平地跌跟頭】(慣)比喻在順境中出問題,或在不該犯錯誤的地方犯錯誤。 也作“平地摔跟頭”。
【第78句】:【上不得臺盤】(慣)臺盤:席面。 1比喻自身素質差,不能在正式或公開的場合露面、應酬。2比喻見不得人的話或主意。 也作上不得高臺盤。 上不得臺面。
【第79句】:【上門不見土地】(慣)土地:土地爺,迷信指掌管一個小地區的神。 指有事找人,對方卻不在。
【第80句】:媽媽掀開籠蓋,我看到白生生暄騰騰的熱饅頭,伸手就拿,誰知還沒拿起就燙得縮回了手。媽媽笑著說:“你真是燒蝦等不到紅啊!”(江蘇·泰興)
【第81句】:【前門拒虎,后門進狼】擋住了一個敵人,又放進一個敵人, 禍害仍未消除。傳記圖書《溥儀在伯力》:“中國真是多難, 前門趕走了一條狼,后門又來了一只虎。”
【第82句】:甕中捉鱉——十拿九穩
【第83句】:【貓奸狗忠】(諺)貓是誰家有吃就往誰家跑,狗無論主人多么窮苦,絕不離開。指貓性奸猾,狗性忠誠。 也作“狗是忠臣,貓是奸臣”。
【第84句】:掉進面缸里的老鼠——翻白眼
【第85句】:【天要落雨,娘要嫁人】(諺)娘:寡婦。就像天要下雨一樣,寡婦決意要嫁人,是誰也阻攔不住的。多泛指鐵了心要干某事的人很難勸阻。 也作“天要下雨娘要嫁”。
【第86句】:【貧不學儉,而儉自來;富不學奢,而奢自至】見“富不學奢而奢,貧不學儉而儉”。
【第87句】:【除了靈山別有佛】(諺)靈山:靈鷲山,佛祖圣地,相傳釋迦牟尼曾在此居住。比喻凡事不可只認一條死理,要能夠靈活變通。 也作“除去靈山別有廟”。
【第88句】:鵝蛋換鴨蛋——不上算;不合算
【第89句】:【拜年】新春佳節,家人團聚,親朋好友互相走訪拜年,這是中國千百年來的節日傳統習慣。關于“拜年”習俗的由來,傳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叫它“年”,每逢臘月三十晚,它便出來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后把大門關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后揚長而去,人們此時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風從此流傳至今。久而久之,增加了拜年的厚重含義。拜年可知尊長愛幼,此序不亂;拜年可使矛盾、“過節兒”一磕而消,提供和好的機會;拜年可使鄰里、親朋之間溝通信息,增強感情,和睦相處。拜年之意義諸多,所以,歷經千年而不衰。
【第90句】:【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諺)舊指人的生死與貴賤,都由天命決定。
【第91句】:【樹正不怕月影斜】(諺)比喻自身行為端直,就不怕流言蜚語的惡意中傷。 也作樹正何愁月影斜。 樹正不怕影子斜。
【第92句】:【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慣)六路:指上、下、左、右、前、后。八方:指東、南、西、北、東南、西南、西北、東北。眼界開闊,聽覺靈敏。形容人機警靈敏,信息靈通,遇事能迅速作出反應。
【第93句】:應聲蟲——隨聲附和
【第94句】:【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諺)煩悶苦惱并沒有找上門來,都是人自尋自找的。指一切煩惱都是人自身行為造成的,不必推向客觀。
【第95句】:【爬得高,跌得重】多指追求個人地位,必然要失敗。爬, 也說:攀,抬,捧。類似的:抬得高,跌壞腰。歇后語作:糞坑 里的蛆,爬得高,跌得重。清代《老殘游記》:“鄙人并非無志 功名:一則,性情過于疏放不合時宜;二則,俗說攀得高,跌 得重,不想攀高是想跌輕些的意思。”
【第96句】:【 三人拾不過理字去】凡事得講理,人多也沒有用。清代 《紅樓夢》:“二姐笑道:‘可是撒謊,這么一個夜叉,怎么反怕 屋里人呢?’興兒道:‘就是俗話說的:三人抬不過理字去 了。”’
【第97句】:鵝頭裝在鴨頸上——不像樣
【第98句】:【無風就下雨】(慣)比喻沒有任何先兆,事情就發生了。也比喻不告知對方,就采取行動。
【第99句】:【吃啞巴虧】(慣)指受了損失不便聲張或無法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