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安釘子】(慣)比喻在對方的內(nèi)部秘密安插自己的人。
【第2句】:【人不憑嘴,狗不憑尾】(諺)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頭上如何說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見了人尾巴搖得歡不歡。指看人要看他的實際行動。
【第3句】:【死豬不怕開水燙】 釋義:比喻反正已經(jīng)到了最壞境地,干脆橫下一條心,任人擺布。 例句:我是死豬不怕開水燙了,大不了管制起來,再不就蹲監(jiān)獄;你可是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第4句】:【冤仇可解不可結(jié)】(諺)只可化解冤仇,不能結(jié)下冤仇。指冤仇化解了,就能構(gòu)成人際間的和諧;冤仇結(jié)下了,就會沒完沒了,永無寧日。 也作冤仇宜解不宜結(jié)。 冤宜解,不宜結(jié)。
【第5句】:【見不得溝,過不得梁】(慣)形容沒見過世面,沒經(jīng)歷過挫折。
【第6句】:【豬困長肉,人困賣屋】(諺)困:睡覺。指豬吃了睡,還有助于長肉;人要是像豬一樣懶,就必定窮困潦倒,連住房都會賣光。
【第7句】:【沒縫也要下蛆】(慣)蛆:蒼蠅的幼蟲。比喻無中生有,造謠生事或?qū)め咊[事。
【第8句】:【在家敬父母,何必遠燒香】(諺)在家孝敬父母,這就是最神圣的行為,何必再到遠地去燒香拜佛。指行善事就在眼前,舍近求遠沒有必要。
【第9句】:【明道好走,喑徑難摸】 釋義:熟悉的道路好走,陌生的道路難行。 例句:有道是:“明道好走,暗徑難摸。”他們按照盤太婆敘述的方位,不多時,便來到了楓樹林后的大懸壁下。
【第10句】:【青天里一個霹靂】(慣)比喻突然發(fā)生了令人震驚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個霹靂。 晴天里一聲霹雷。
【第11句】:【一根線上拴的螞蚱】 釋義:互有聯(lián)系,誰也跑不脫(yipinjuzi.com)。 例句:“咱倆是一根線上拴的螞蚱,到時蹦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第12句】:【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釋義:求別人很不容易。 例句:回去,是的,現(xiàn)在就是路費問題了。怎么張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她跟誰提頭呢?表姑?表姑父?根本不行。
【第13句】:【防人之心不可無】(諺)防范別人傷害自己的心不可沒有。指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防人害己的警惕性總要經(jīng)常保持。 也作防賊之心不可無。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第14句】:【強龍壓不過地頭蛇】這一俗語比喻即使是強有力者,也難以對付盤踞當?shù)氐膼簞萘Α4说涑鲎浴段饔斡洝返谒氖寤亍?孫悟空、沙僧、豬八戒一行,歷經(jīng)千辛萬苦,保護唐僧到西天取經(jīng)。一天,路過車遲國,本要進見國王倒換關(guān)文,卻與國王的假國師發(fā)生了沖突。 正當國王疑惑的時候,忽然殿前來了三四十名鄉(xiāng)佬,朝上磕頭道:“萬歲,今年整個春夏都無雨,莊稼受旱,特來啟奏,請哪位國師爺爺祈一場甘雨,普濟黎民。”國王應(yīng)允,并對悟空說:“你今遠來,冒犯國師,如你敢與國師賭勝求雨,勝了,饒你罪名,倒換關(guān)文,放你西去;不勝,就將汝等沙場典刑。”悟空笑著答應(yīng)了。 那位假國師原是虎力大仙,準備登壇求雨。孫悟空說道:“你也太自以為是了,對我這個遠方僧人一點也不謙讓,不過也難怪,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虎力大仙搶先一步,祈雨去了。孫悟空隨后施展威力,讓虎力大仙一敗涂地。而他自己倒是祈來了瓢潑大雨,為當?shù)乩习傩战獬巳济贾薄?“強龍不壓地頭蛇”,話雖那么說,只要正義在手,神龍沒有斗不過地頭蛇的。
【第15句】:將帥無謀,累死三軍。
【第16句】:【使人家的錢手短,吃人家的飯口軟】見“吃了人家的口軟,使了人家的手軟”。
【第17句】:【人怕落蕩,鐵怕落爐】(諺)鐵落入熔爐,不熔化也得熔化;人落入圈套,不上鉤也得上鉤。指人一旦陷入圈套,就完全不能自主。
【第18句】:【小家碧玉】金枝玉葉、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詞。不過,她們的出身不同,差別可謂三級跳。金枝玉葉一般指皇族之女,大家閨秀指官宦巨富之女,小家碧玉指平民百姓之女。而小家碧玉又特指小戶人家年輕美貌的女子。那么,小家碧玉是從何說起呢? 小家碧玉源自晉朝孫綽的《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 感郎意氣重,遂得結(jié)金蘭。”詩中的“碧玉”是一個女子的名字。此后,“小家碧玉”即成為小戶人家年輕美貌女兒的代稱。她們一般生長在平民家庭,容貌俏麗,性情或溫柔或活潑,但因從小家貧失學(xué),又不與外界接觸,所以不會附庸風雅,但對一些家務(wù)女紅往往比較精通。小家碧玉雖不及大家閨秀學(xué)問深,懂禮儀,但絕不比大家閨秀品行差,且更具心靈手巧的優(yōu)勢。
【第19句】:【揀高枝兒飛】(慣)比喻巴結(jié)攀附有權(quán)勢、有地位的人。
【第20句】:【行動有三分財氣】(諺)指只要肯勞作,或多或少總會有幾分報酬。
【第21句】:【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見“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22句】:【瓦罐不離井口破,大將難免陣前亡】(諺)指就像汲水的瓦罐往往會在井口碰破一樣,久經(jīng)戰(zhàn)陣的將軍免不了要戰(zhàn)死在沙場。比喻本質(zhì)脆弱的事物或常做危險事情的人遲早會遭到意外。 也作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 瓦罐不離井上破,強人必在鏑前亡。鏑(di):箭頭。 瓦罐終須井上破。 瓦罐不離井上破。 瓦罐總在井邊破。
【第23句】:【有懶人,無懶地】(諺)人勤苦地就勤出產(chǎn),人懶惰地就不打糧。指地的肥沃與貧瘠,是由人的勤與懶決定的。
【第24句】:【天冷不凍下力人】(諺)下力人:賣苦力的人。指干體力活的,出力越大,體內(nèi)熱力越充沛,因此天氣再冷也不怕。
【第25句】:【蝎子的巴巴——毒糞兒】(歇)蝎子:節(jié)肢動物,口部兩側(cè)有一對螯,胸部有四對腳,后腹部細長,末端有毒鉤。巴巴:方言,屎,糞便。 毒:諧“獨”。糞:諧“份”。指只此一份或只此一家。 也作蝎子巴巴——毒一糞。 蝎子屎——毒一糞兒。
【第26句】:【糞堆上長連枝樹,淤泥中生比目魚】(慣)連枝樹、比目魚:均喻夫妻。比喻在條件差的地方,也有美好的姻緣。
【第27句】:謊話講不得,莊稼荒不得。
【第28句】:【七分人事,三分天資】(諺)人事:指人主觀上努力與否。天資:天賦。指人在事業(yè)上取得成功,天資聰敏不是主要因素,主要是靠勤奮刻苦。
【第29句】:【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釋義:雖不是親身經(jīng)歷,但也知道一些。 例句: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么大了,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
【第30句】:【東坡肉】“東坡肉”是杭州名菜,它是由豬肉燉制而成,一般是一塊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人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流行于江浙一帶。制作方法是:將五花肉切成大塊,用蔥姜墊底,加上酒、糖、醬油,用水在文火上慢燜即可。“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這道名菜叫“東坡肉”,人們自然會聯(lián)想到蘇東坡,果真是他發(fā)明的嗎?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源自兩地。 一說起源于杭州。相傳他在杭州刺史任上完成疏通西湖、修筑蘇堤這兩個利國利民工程后,老百姓歡天喜地,奔走相告,一致認為蘇東坡為地方辦了一件大好事。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到了春節(jié),老百姓不約而同地給他送去豬肉,表達擁戴和感激之情。蘇東坡十分感動,再三推辭,但百姓的感情難卻,于是收下了豬肉。但如何處理這么多的豬肉?他決定與百姓有福共享,于是就讓家人把肉切成方塊塊,采用他拿手的烹調(diào)方法燒制,連酒一起,按照疏浚西湖民工的名冊分送到每戶每家。他的家人在燒制豬肉時,把“連酒一起送”領(lǐng)會成“連酒一起燒”,結(jié)果燒制出來的紅燒肉,更加香酥味美,食者大飽口福,盛贊送來的肉燒制別致,可口好吃。眾人稱贊之下,一傳十,十傳百,人們紛紛上門向蘇東坡學(xué)燒“東坡肉”。后來演變成農(nóng)歷除夕夜,民間家家戶戶都制作東坡肉,用來表示對他的懷念之情。 另一說起源于黃州。相傳“東坡肉”系蘇軾這個瀟灑的美食家被貶黃州時,在貧困的生活中不忘創(chuàng)造享受美食的機會,仿照前人并改良紅燒肉的做法,將豬肉加酒做成紅燒肉小火慢煨而成。有《豬肉頌》為證:“凈洗鍋,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它,火候足時它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人不肯吃,貧人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此菜在黃州發(fā)起,后傳至南宋首都杭州,發(fā)揚光大,遂成杭州名菜。
【第31句】:【紅白喜事】中國民間稱結(jié)婚為“紅事”,埋人為“白事”,合稱“紅白喜事”。結(jié)婚叫紅喜事,還好理解,花轎是紅的,新娘穿紅的(白色婚紗是后來的外來婚俗),洞房內(nèi)鋪的、蓋的全是紅的,室內(nèi)外、院內(nèi)外墻上貼的、門口掛的全是紅的,嫣然似紅海洋一樣,紅事忌白。然而,死了人叫“白喜事”不好理解。那么這又是什么緣由呢? 所謂白喜事,有悲喜交加之意。首先,如果百歲老人死了,那是自然歸天,有人稱之為喜喪。另外,喪葬本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同時又要跟著“熱鬧”一番。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tài),在中國是有傳統(tǒng)的。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死了老婆,他沒有悲傷,相反,卻在地上鼓盆而歌。在莊子看來,自然界是最高的權(quán)威,一切都要聽從自然界的安排。人的一生沒有任何主動性,一切都是命定的。《莊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他喪妻鼓盆而歌,正是濃厚的宿命論的思想意識的反映。 對喪事的喜慶活動,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存在過。例如,土家族跳喪舞。 人死了以后,尤其是長輩去世后的第一個晚上,喪家就開始了這種跳喪舞的活動。被請的歌師傅一個人擊鼓領(lǐng)唱,另有兩個人幫和,邊歌邊舞,圍著棺材一跳就是一個晚上,借以給死者家屬減輕悲痛,解除憂悶,因此跳舞哀而不悲,傷而不痛。 喪葬風俗中這種悲喜交加的現(xiàn)象,寄托了人們對生之眷戀與死之恐懼,這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是“白喜事”的真正根由。
【第32句】:【老實的終須在】(諺)為人老實厚道,最終會有個好結(jié)局。指人要老實,才能長久。 也作“老實常常在,奸狡是禍害”。 奸狡:為人奸詐狡猾。
【第33句】:【侃大山】(慣)指閑聊。
【第34句】:【倒栽蔥】(慣)比喻人頭朝下摔倒。
【第35句】:【癩蛤蟆吃蒼蠅——將供嘴】(歇)將:方言,剛。指收入有限,剛夠吃飯。
【第36句】:【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諺)指樹林大了,有益鳥也就有害鳥,有善鳥也就有惡鳥,各種各樣的鳥兒都有。比喻人多了,少不得就有邪惡的人。 也作“樹林大了,什么鳥都有”。
【第37句】:【窮酸】也稱“窮酸餓醋”,比喻生活貧苦還自命清高,多指滿口“之乎者也”的窮書生。此典出自元代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與了一個富家,不枉了,卻與了這窮酸餓醋。” 唐朝裴度少年時,家里十分貧窮,到了衣食不周、無以為生的地步。他的遠房叔叔對他說:“裴度,你父母雙亡后,你也不成器,不肯找點買賣營生做,每日只知道讀書。我想你讀的那些‘窮酸餓醋’,有什么好處?什么時候能夠發(fā)跡呢!”裴度受了這番奚落,又羞又憤,想想實在活不下去,于是跑出去尋死。路上做了一件拾金不昧、幫人昭雪冤案救人一命的好事,再加上一位道士的鼓勵,奮發(fā)求進,裴度真的成了唐朝一位有名的賢宰相。 看來,只要奮發(fā)求進,“窮酸”是既不窮也不酸。怕就怕人窮志短。
【第38句】:【走路都踩鼓點】(慣)比喻做事有規(guī)矩,有條理。
【第39句】:【運用之妙,在于一心】 釋義:對陣勢運用得是否靈活巧妙,完全在于指揮者根據(jù)實際情況,審時度勢,隨機應(yīng)變。“在于”又作“存乎”。 例句:湯鎮(zhèn)臺道:“且不要管他。‘運用之妙,在于一心’,苗子們今日過年,正好出其不意,攻其無備。”
【第40句】:【彎刀對住瓢切菜】(慣)彎刀:刃部呈弧形的刀。瓢:用對半剖開的匏瓜做成的舀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彎刀在半圓形的瓢里切菜,正合適。形容正好吻合。
【第41句】:【家有賢妻,丈夫不遭橫事】(諺)橫事:意料不到的災(zāi)禍。指家里有賢惠的妻子,處事周到,防禍未然,丈夫自可過著無憂無慮的平安生活。 也作“家有賢妻夫禍少”。
【第42句】:【大水未到,先筑高堤】(諺)堤:堤岸,防水的建筑物。指在洪水到來之前,先把堤岸筑好。泛指做事必須提早作好準備。
【第43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 釋義:比喻物極必反,盛極必衰。 例句:“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尚或‘樂極生悲’,若應(yīng)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
【第44句】:【打倒不如就倒】(諺)指與其被人打倒,還不如自己順勢倒下。借指凡事要順應(yīng)形勢,靈活通變,不必自討苦吃。
【第45句】:【搖錢樹】有道是栽樹莫過于搖錢樹,事實上不可能有這種樹,只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奢望。然而,在出土文物中確實存在著精美絕倫的“搖錢樹”。 1985年初,四川省三臺縣靈興鎮(zhèn)出土了一棵東漢時期的搖錢樹,青銅質(zhì),高188厘米。整棵搖錢樹以馬猴圖為主,飛燕、鹿、玄武等祥鳥瑞獸作為陪襯,朱雀(古代代表太陽)立于搖錢樹頂端,足下有云狀枝葉,整棵樹上掛滿了銅錢。 1990年,四川省綿陽市何家山二號墓也出土了一棵搖錢樹,通高198厘米,整體由基座、樹干、樹冠等29種部件銜接扣掛而成。基座為紅陶質(zhì),樹以青銅澆鑄,樹冠多達七層,頂層飾有鳳鳥;二層樹干與葉合為一體,裝飾有西王母、大力士等圖案;下部四層插接24片枝葉,分別向四方層疊伸出,飾有龍首、朱雀、大象、鹿、犬及成串的青銅錢幣,密密匝匝,繁蕪豐茸,散發(fā)著誘人的靈光寶氣。 搖錢樹是神話傳說中的一種寶樹,這個傳說是怎么來的呢?傳統(tǒng)劇目《天緣配》講了這樣一個故事,玉皇大帝之女張四姐思凡下界,與窮書生崔文瑞成婚,四姐用搖錢樹(又名元寶樹)使崔家迅速致富,引起王姓地主眼紅,誣告崔文瑞為盜,被官府捉進大牢。四姐憤而劫獄救夫,與玉帝派來的哪吒、孫悟空展開大戰(zhàn),由于寡不敵眾,被強行收走了搖錢樹。后經(jīng)仙女六姊妹耐心勸說,四姐與丈夫同回天界,成了夫妻神仙,諸事不用發(fā)愁。 出土實物和傳說故事都有了,那么,史料有記載嗎?陳壽《三國志》卷十一《邴原傳》注:“嘗行而得遺錢,拾以系樹枝,此錢既不見取,而系錢者愈多。問其故,答者謂之神樹。”這種神樹在我國的西南、西北地區(qū)都曾出土,可見,至少在東漢時代以搖錢樹祈福十分流行。 可見,拜金主義源遠流長,當今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拜金主義重新泛濫。
【第46句】:【硬來硬抗,軟來軟磨】(慣)指不向?qū)Ψ角詫Ψ讲扇〉膽B(tài)度來對付對方。
【第47句】:【碰翻了五昧瓶——咸酸苦辣都涌上心頭】(歇)見“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成樣樣全”。
【第48句】:【走大道怕水,走小路怕鬼】(慣)形容膽小怕事,顧慮重重。
【第49句】:【人生地不熟】(慣)指到了一個新地方,對一切都很陌生。 也作“人生路不熟”。
【第50句】:【賣飯的不怕大肚漢】(諺)賣飯的總希望食客吃得多,吃得越多,越能賺錢。指做生意歡迎的是顧客多,顧客多生意才能興旺。 也作賣面的不怕吃八碗。 賣面的最喜歡餓漢子。 賣飯的不怕大肚子漢,賣酒的不怕海量客。海量:酒量極大。
【第51句】:寧伸扶人手,莫開陷人口。
【第52句】:【入門休問榮枯事,觀著容顏便得知】(諺)榮枯:興盛與衰落。進了門不必詢問家門的興盛與衰落,只要看看家里人容顏表情就可知道。 指人的心境總要表現(xiàn)在人的面容神態(tài)上。 也作入門休問吉兇事,觀看顏面自得知。 入門不問榮枯事,但見容顏便得知。
【第53句】:寧叫心受苦,不叫臉受熱.
【第54句】:【上山打得虎,下海擒得龍】(慣)形容身體強壯,武藝高強。
【第55句】:【老虎拉車——亂套】(歇)套:牲口拉車時,拴牲口的兩根皮制或麻制的繩。本指用套胡亂地拴住老虎,轉(zhuǎn)喻亂了次序或秩序。
【第56句】:【砍了頭也只有碗口大的疤】(諺)指世上沒有什么了不起的事,即使被砍頭,也只不過在頭頸上留塊大傷疤而已。 也作砍了腦袋去,不過碗大個疤。 腦袋砍了碗大個疤。 割頭不過碗大個疤。
【第57句】:【睜眼說瞎話】(慣)指公然撒謊。 也作“睜著眼睛講瞎話”。
【第58句】:【沒眼兒悶葫蘆】(慣)比喻沒有心眼的人。
【第59句】: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第60句】:【狗尿苔長在金鑾殿上——生到好地方】(歇)狗尿苔:一種生長在潮濕地方的真菌,有黏液,有臭味,不能食,被人鄙視。指人生長在優(yōu)越的環(huán)境里。
【第61句】:【難兄難弟】“難兄難弟”指共過患難的人或彼此處于同樣困境的人。可它的原意并非如此,是指兄弟同樣優(yōu)秀,難分高下。 此典出自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陳元方子長文,有英才,與季方子孝先,各論其父功德,爭之不能決。咨之太丘,太丘日:‘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 這段話說的是東漢時期,陳太丘陳寔廉潔奉公,具有高潔的品性,深受百姓愛戴。他有兩個兒子,分別叫陳紀(字元方)陳諶(字季方),也是功業(yè)有成,尊長愛幼,德行甚佳。一次元方的兒子陳群(字長文)與季方的兒子陳忠(字孝先),兩個小孩子談?wù)摳髯愿赣H的功德。兩個孩子都認為自己的父親品德高尚,為此爭論得不可開交。 為了爭出高低,這兩個小孩子找到祖父陳寔評判。陳寔聽完兩個孫子的陳述,回想元方、季方的成長,覺得兩個孩子都是好樣的,于是感嘆道:“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意思是說,元方是哥哥,但很難說勝過弟弟;季方是弟弟,但也很難說超過哥哥。也就是說兄弟二人品德才華俱佳。兩個孩子聽了祖父的話,都滿意地回去了。 后來,人們就利用“難為兄,難為弟”的諧音,變成了“難兄難弟”,詞義也發(fā)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轉(zhuǎn)彎,由兄弟優(yōu)秀變成了兄弟落難。
【第62句】:【老虎屁股摸不得】 釋義:比喻不可觸犯。 例句:張作霖十分緊張。他想派人到日本領(lǐng)事館去搜,又覺得老虎屁股摸不得。
【第63句】:【耍骨頭】(慣)1指故意調(diào)皮搗蛋。 2指開玩笑。3指表示親熱。
【第64句】:【店家不打隔夜錢,船家不賒過河錢】(諺)店家:旅店店主。船家:駕船擺渡的船主。指住店的要先交店錢,坐船的要先交船錢;店家和船家不賒賬。
【第65句】:【不到西天不識佛】(諺)西天:傳說中阿彌陀佛所居的國土。佛:佛祖。指不到西天去朝拜,就不認識佛祖的形象。比喻不親歷其境就不知事情的真相。也比喻不使出強硬手段對方就不知道厲害。 也作“不到西天,不知佛大小”。
【第66句】:【一碗清水看到了底】(慣)指一眼就看得清清楚楚。也形容人十分單純。 也作“一碗清水看到底”。
【第67句】:【千般易學(xué),一竅難通】(諺)指各種各樣的本事都容易學(xué),但要達到精熟的程度卻很難。
【第68句】:【百戰(zhàn)百勝,不如不戰(zhàn)】(諺)指即使打仗場場都能勝利,也不如不打仗為好。
【第69句】:【天字第一號】(慣)舊時常用《千字文》文句的字來編排序號,“天”是《干字文》首句“天地玄黃”的第一字,“天字第一號”就是第一的意思。后借指最大、最好或最突出、最重要的。
【第70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諺)為人正直,自有人來親近你,擁護你;道路平直,人就樂于在上面行走。指正直的人,總是人們樂見的。
【第71句】:【糠了的蘿卜——沒大辣氣】(歇)糠:蘿卜因失掉水分而中空。 本指蘿卜變得不辣了,轉(zhuǎn)喻人變得不那么厲害了。
【第72句】:【近水樓臺先得月】比喻由于關(guān)系近而優(yōu)先得到好處。 它出自宋俞文豹的《清夜錄》,講的是北宋范仲淹任杭州知府時,推薦提拔了許多關(guān)系親近的人。當時,他手下一名官員蘇麟由于在外縣任巡檢,一直沒有得到升遷。蘇麟意見很大,給范仲淹寫了首詩,發(fā)泄自己的不滿。其中有這樣兩句:“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一作‘逢’)春。”不久范仲淹提拔了他。
【第73句】:【疾雷不及掩耳】見“迅雷不及掩耳”。
【第74句】:學(xué)好三年,學(xué)壞三天.
【第75句】:【近不過夫妻,親不過父母】(諺)世間夫妻之間的關(guān)系最親近,父母對子女的情感最真切。指論親近數(shù)夫妻,論恩情數(shù)父母。 也作至親不過爹娘,至近不過夫妻。 最親不過父母,最近不過夫妻。
【第76句】:【生、旦、凈、丑】“生、旦、凈、丑”是京劇的表演行當。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博大精深。京劇表演行當最齊全,初概括為五種,即生、旦、凈、末、丑;現(xiàn)為四種,生、旦、凈、丑。每一行當又細分為若干種,如生,有老生、小生、武生等。那么,它們是怎么來的呢?據(jù)傳是反其意而得名的。 “生”,是生疏的意思。而角的演出老練成熟,故反其意為“生”。 “旦”指旭日東升。日為陽,而且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屬陰,故反名為“旦”。 “凈”,即清潔干凈,而凈角都是大花臉,看起來很不干凈,反其意為“凈”。 “丑”,指屬相,丑屬牛,牛很笨。而演丑角的人,要求伶俐、活潑、聰明、智慧,反其意為“丑”。
【第77句】:【在自家飯鍋里偷嘴】(慣)偷嘴:偷吃東西。比喻破壞己方的事情。
【第78句】:【給個臉,還想往鼻子上抓撓】(慣)形容人得寸進尺,越來越放肆。
【第79句】:【麻繩熬斷鐵索鏈】(諺)麻繩雖弱,卻能把鐵索鏈熬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斷,也能完成看起來是難以辦到的事。
【第80句】:【有理走遍天下】(諺)人只要占理,走遍天下也不怕;要是沒理,抬腳動步也為難。指有理處處通行,無理到處受制。 也作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有理天下去得,無理寸步難行。
【第81句】:【一子出家,九祖升天】(諺)出家:離開家庭做僧尼或道士。九祖:自身以上的祖祖輩輩。佛、道認為一子出家脫離紅塵,列祖列宗就可因之升天成仙。也比喻一人得勢,光宗耀祖。
【第82句】:【騎牛不怕牛身大,騎馬不怕馬頭高】(諺)比喻決意要征服對方,就不怕他的勢力有多強大。
【第83句】:【債臺】人們形容借錢多數(shù)額大且無力償還為“債臺高筑”。借債為什么用臺來形容呢?這源自一段中國歷史史實。 戰(zhàn)國時候,周王室日益衰微,名存實亡。末代天子周赧王軟弱無能。雖然貴為天下之主,卻不能左右各國諸侯,毫無實權(quán)。秦國卻日益強盛,有覬覦天下之野心。周赧王十分恐慌,欲抗秦卻力不從心。恰在這時,接到楚孝烈王聯(lián)合各國一同出兵抗秦的倡議,便同意楚王的倡議,出兵抗秦。 但是,國庫早已空虛,軍費一時難以籌措,周赧王只好硬著頭皮向豪門富戶商借,并且立下借據(jù),寫明戰(zhàn)后加利償還。然而,天子令下,響應(yīng)起兵的只有楚國和燕國。拖了三個月,仍然不見別的諸侯派兵,只得偃旗息鼓,不了了之。這時候,借款給周王室的豪門富戶紛紛要赧王還債。 赧王拿不出錢來,不敢見他們,于是躲在一座僻靜的高臺上。這座臺,后來就被稱為“債臺”。
【第84句】:【拾到雞毛當令箭】見“拿了雞毛當令箭”。
【第85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慣)形容雖然相距很近,互相卻并不往來。 也作雞鳴犬吠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第86句】:【甘蔗沒有兩頭甜】 釋義:比喻不能兩方面好處都占。“沒有”又作“不能”。 例句:人們常說:甘蔗沒有兩頭甜。要發(fā)財,就得擔干系呵。
【第87句】:【哪處田園不歇馬】(諺)歇馬:下馬休歇。沒有哪一處田園不可下馬休歇的。指天下到處都可容人落腳安身,不必發(fā)愁無處去。
【第88句】:【小時不禁壓,到老沒結(jié)煞】 釋義:禁壓:管教。結(jié)煞:結(jié)果。小時不嚴加管教,到老就沒好結(jié)局。 例句:“你這小賤人,做了個姐姐,不曉得教訓(xùn)弟弟,到來我面前放肆!小時不禁壓,到老沒結(jié)煞。”
【第89句】:【老鴉嫌豬黑】(慣)比喻嫌棄與自己有同樣毛病的人。 也作“老鴰罵豬黑”。
【第90句】:【不知哪塊云彩有雨】(慣)1比喻不知道誰將有出息、有作為。2比喻情況暫時還不明朗。
【第91句】:【九個佛墩十八個菩薩】(慣)比喻人多職位少。
【第92句】:【當家是個年輕郎,餐餐窩頭心不涼】(諺)當家:方言詞,妻子稱丈夫叫“當家的”。窩頭: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個年輕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第93句】:【倉老鼠問老鴰去借糧——守著的沒有,飛著的倒有】(歇)倉老鼠:糧倉里的老鼠。老鴰:烏鴉。 譏諷富有的人向沒有積蓄的人求援是找錯了人。
【第94句】:【自屋里做大】(慣)比喻在家里稱王稱霸。
【第95句】:【八百畝地的一棵苗——獨生】(歇)八百畝的地里只生出了一棵苗。指獨生的子女。
【第96句】:【驢子趕在磨道里,不愿轉(zhuǎn)也得轉(zhuǎn)】 釋義:磨道:圍繞石磨一周的圈形道。比喻不愿做的事情還非做不可。 例句;這坎坷不平的大路小道,這些老是沒多大變化的村莊,我閉上眼睛都能數(shù)認上來,跑得實在不愛跑啦。可是沒辦法,像驢子趕在磨道里,不愿轉(zhuǎn)也得轉(zhuǎn)呀。
【第97句】:【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此語的意思是薦舉人才,對外不避仇人,對內(nèi)不避親屬。形容任人唯賢,公正無私。 此語源自《呂氏春秋·去私》,講的是春秋時,晉國大夫祁黃羊年老退官,晉悼公要他薦舉賢良。祁黃羊推薦仇人解狐做了南陽縣令,又推薦自己兒子祁午在朝中做了軍尉。孔子聽說后贊嘆道:“祁黃羊外舉不避仇,內(nèi)舉不避親,真可以說是公正無私啊!”
【第98句】:【吃小虧占大便宜】 釋義:受一點小的損失,卻得到很大的利益。 例句:“楊吉利搶走了于芝秀,我來嫁給你!”天香粗野而又嬌媚,“丟了一個殘花敗柳,得到一個清白女兒身,你吃小虧占了大便宜。”
【第99句】:【蘇州蛤蟆——南蟾】(歇)南蟾:南方的蟾蜍,諧“難纏”。指人或事不容易應(yīng)付。
上一篇:晚安問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