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男大分家,女大出嫁。男兒無剛,不如粗糠。鬧里尋錢,靜處安身。內藏精明,外示渾厚。內無妄思,外不妄動。內正其心,外正其容。能者多勞,智者多憂。年年防饑,夜夜防盜。鳥盡弓藏,兔死狗烹。
【第2句】:天地茫茫無際涯,人生朝夕有盡頭。有人雖生猶如死,有人雖死芳名留。屢經挫折懷千慮,視將名位似泥沙。義師能奮萬人心,國賊難逃萬人罵。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世事洞明莫玩世,人情練達應扶人。
【第3句】:【中華古今圣賢經-醒世歌】 笑世人,太貪婪,掙扎苦海不思還。功名利祿迷心竅,酒色財氣看不穿。 十載寒窗敖冬暑,不為明理為做官。金榜題名早來到,雞鴨鵝狗好升天。
【第4句】:【醒世歌-古今賢文文案集六】 客氣伏而正氣伸,妄心殺而真心現。軒冕客志在林泉,山林士胸懷廊廟。 種田地須除草艾,教子弟嚴謹文游。道者應有木石心,名相須具云水趣。
【第5句】:父母對子女真正的愛,是對他們健康成長的高度負責和嚴格要求。據梅葆玖回憶,父親對他的要求,有時候比一般的學生或演員更加嚴格。不過,嚴格得很有藝術,循循善誘,啟人自覺。
【第6句】:【家風家訓古文】 學問之道無窮,而總以有恒為主,兄往年極無恒,近年略好,而猶未純熟。自七月初一起,至今則無一日間斷,每日臨帖百字,抄書百字,看書少須滿二十頁,多則不論。自七月起,至今已看過《王荊公全集》。百卷,《歸震川文集》。四十卷,《詩經大全》。二十卷,《后漢書》。百卷,皆朱筆加圈批。雖極忙,亦須了本日功課,不以昨日耽擱,而今日補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預做。諸弟若能有恒如此,則雖四弟中等之資,亦當有所成就,況六弟九弟上等之資乎?(道光二十四年十一月廿一日)——清代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第7句】:【千古賢文-人生箴言】無理說聲對不起,有理休把別人欺。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不以先進略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不怕別人看不起,就怕自己不爭氣。十個指頭有長短,荷花出水有高低。閉眼難見三春景,出水才看兩腿泥。莫道舉世無知已,有才庸人皆妒嫉。處事何妨真面目,待人總要大肚皮。
【第8句】:【千古賢文-*※好字歌※*】人說當官好,我說也不好,貪黑又起早,爾虞我也詐,勞神太費腦。人說黑警好,抓雞自己嫖,黑白敢顛倒,百姓算個鳥。我說也不好,善惡總有報,反腐春雷響,律法不能饒。人說記者好,只筆勝槍炮,救人張張嘴,殺人不用刀。我說也不好,東西南北跑,捅到馬蜂窩,小命都難保。
【第9句】:對于單身父母來說,能夠替代另一半的,可能不是子女,而是新的另一半。單身父母對于再婚的最大顧慮,可能是怕遭到子女的反對或怕給子女帶來麻煩。所以,子女的支持,是為父母重獲新的幸福所能做的一切。
【第10句】:【勸孝歌】 父母恩情有千萬,萬分難報一二三。青發難數恩難算,殺身割肉報不完。 倘若生兒娘不管,餓死焉能有今天。為子先將孝道看,人老靠兒養百年。
【第11句】:生死關頭英雄現,烈火之中見真金。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不惜身。視死如歸英雄膽,貪生怕死小人心。寧為短命全貞鬼,莫作偷生失節人。衛國犧牲皆豪杰,舍生取義盡忠魂。有理雖死而非亡,違義雖生而非存。
【第12句】:偶爾的流淚是一種情緒的釋放,但如果常常流淚,陷入悲觀絕望的心境,那就無法擁抱生活的陽光。其實,人生的不完滿,才是一種常態。我們應該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改變那些能夠改變的東西,去接受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現實。即使太陽沉落,黑夜降臨,仍然有星星綴滿天空,映照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第13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啟示〗嚴師出高徒,嚴格的教育是通往成才之路的必然途徑。對孩子的嚴格要求雖然是做父母和老師的本份,但做子女的也應該理解父母和老師的苦心,才能自覺嚴格要求自己。
【第14句】:【勸孝歌】 莫說后娘心不善,且看古賢閔子騫。王祥臥冰魚出現,壽昌尋母去了官。 楊輔訪道老僧點,披衣倒屣活神仙。楊輔回家見母面,竭力盡孝脫了凡。
【第15句】:【顏氏家訓——他人文章必無輕議】 江南人寫好文章以后,希望別人批評指正,發現自己存在的毛病,并且立即改正,曹植就在聽取了丁廙的建議以后重新修改了自己的文章。按照山東的風俗,這種做法并不通行。我剛到鄴城的時候,就曾經因為批評別人的文章而觸犯他人,至今還為這件事情感到后悔;你們一定不要隨便議論別人的文章。
【第16句】:【家風家訓古文】 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賢父喻己父,則父慈愛而子愈孝,子孝而父亦慈,無偏勝之患矣。至如兄弟、夫婦,亦各能以他人之不及者喻之,則何患不友、恭、正、順者哉!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第17句】:【家風家訓古文】 抑余又有誡汝者,汝隨余在兩湖,固總督大人之貴介子也,無人不恭待汝,今則去國萬里矣,汝平日所挾以傲人者,將不復可挾,萬一不幸肇禍,反足貽堂上以憂。汝此后當自視為貧民,為賤卒,苦身戮力,以從事于所學,不特得學問上之益,且可藉是磨練身心,即后日得余之庇,畢業而后,得一官一職,亦可深知在下者之苦,而不致自智自雄。余五旬外之人也,服官青樹林,名滿天下,然猶就就也,常自恐懼,不敢放恣。 ——清代張之洞《誡子書》。
【第18句】:【千古賢文---科技篇】1,地陰氣,天陽光,陰陽合,生萬象2,世萬物,皆規律,識規律,是科技。3,事物中,找規律,定因果,明是非。4,搞農業,用種肥,施用準,是科技。5,小與大,上與下,相依存,互轉化。6,三人智,勝諸葛,集眾意,科技多。7,老哲學,墨數學,是早期,淺科學。8,工作中,看與比,想與做,出科技。9,科學力,破迷信,用真理,育智人。10,創事業,學科技,要勤奮,有毅力。
【第19句】:生活怕的是貧困,無知比窮更可鄙。黑發不知勤學早,白發方悔讀書遲。莫羨三春桃與李,桂花成實在秋季。莫嫌海角天y遠,但肯搖鞭有到時。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鐘虛嘆息。懶惰是赤貧之道,勤奮乃事業基石。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
【第20句】:【千古賢文--老來難】老來難,老來難,少年莫把老人嫌。當初只嫌別人老,如今輪到我頭前。千般苦,萬樣難,聽我從頭說一番。耳聾難與人說話,插七插八惹人嫌。雀蒙眼,似鰾粘,鼻淚常流擦不干。人到面前看不準,常拿李四當張三。
【第21句】:【家風家訓古文】 恭為德首,慎為行基。愿汝等言則忠信,行則篤敬,無口許人以財,無傳不經之談,無聽毀譽之語。聞人之過,耳可得受,口不得宣,思而后動。若言行無信,身受大謗,自入刑論,豈復惜汝?恥及祖考。思乃父言,纂乃父教,各諷誦之。 ——兩晉大臣羊祜《誡子書》。
【第22句】:書中結良友,千載奇逢;門內產賢郎,一家活寶。受享過分,必生災害之端;舉動異常,每為不祥之兆。見飛花落絮,莫惜春老色退;仰翠竹蒼松,當效節亮風高。莫怨自己窮,窮有窮的樂趣;莫羨他人富,富有富的煩惱。書畫是雅事,一貪癡便成商賈;山林是勝地,一營戀便成市朝。無貪心,無私心,心存清白真快樂;不找事,不怕事,事留余地自逍遙。看得破,忍不過。圖虛名,遭實禍。
【第23句】:彎船有埠,系馬有椿。王八易做,賊字難當。明槍易躲,暗劍難防。忙者不會,會者不忙。文不借筆,武不借槍。生不見面,死不燒香。蛇不亂咬,虎不亂傷。一字落地,萬石歸倉。兩把旗幟,三下界方。當面打鐵,對面安剛。借他個米,還他個糖。晴帶雨傘,飽帶饑糧。
【第24句】:生氣,往往懲罰的是你自己;怒吼,只能證明你內心的虛弱。所以,你不必生氣,更不必怒吼——真有理,慢慢說。夫妻爭吵,爭的是理,傷的是情。
【第25句】:人生孰不需財,匹夫不可懷璧。人因一時之私,每致身敗名裂。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任你官清似水,難逃吏滑如油。榮華是草上露,富貴是瓦頭霜。
【第26句】:寧走遠,不走險。朋友妻,不可欺。窮養豬,富讀書。窮義夫,富節婦。窮灶門,富水缸。惹不起,躲得起。人挪活,樹挪死。人是鐵,飯是鋼。人心齊,泰山移。是好人,有好報。
【第27句】:【三字經家訓家規譯文】作為一個學者,求學的初期打好基礎,把小學知識學透了,才可以讀“四書”。 〖啟示〗孔子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論語》的核心是如何,“做人”,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28句】:【家風家訓古文】 學貴變化氣質,豈為獵章句,干利祿哉?如輕浮則矯之以嚴重,偏急則矯之以寬宏,暴決則矯之以和厚,迂遲則矯之以敏迅,隨其性之所偏,而約之使歸于正,乃見學問之功大。以古人為鑒,莫先于讀書。 ——明代龐尚鵬《龐氏家訓》。
【第29句】:貧者因書而富,富者因書而貴。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前留三步好走,后留三步好行。強迫不成買賣,捆綁不成夫妻。茄子不開空花,男兒不說空話。青年飽經憂患,老來不畏風霜。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第30句】:天有日方明,人無信不立。根深不怕風搖動,樹正何愁有影斜。螳螂捕蟬,黃雀在后。人窮無語,水平不流。到老始知非力取,三分人事七分天。
【第31句】:【人生啟示】 創新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創新,創新還需要更多的素養為它開道護航。自信、踏實、包容等心態是成功的關鍵要素,也是一個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人應該具備的素質,這是實現創新的保障。
【第32句】:【家風家訓古文】 何謂端曲?今人見謹愿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圣人則寧取狂狷。至于謹愿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種種取舍,無有不謬。天地鬼神之福善禍淫,皆與圣人同是非,而不與世俗同取舍。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E急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茍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明代袁黃《了凡四訓》。
【第33句】:【醒世歌】 貧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不信但看宴中酒,杯杯先敬富貴人。 門前拴上高頭馬,不是親來也是親。 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第34句】:只有下水,才能真正學會游泳;同樣,只有行善,我們才能真正獲得善。善不僅是一種價值、一種態度,更是一種實踐、一種行為。只有在給予、行善的實踐中才能領悟善的真諦,嘗到善的饋贈。行善越多,人生就會變得越豐富;奉獻越多,生命才會獲得更大的意義。
【第35句】:【家風家訓古文】 人有小兒,須常戒約,莫令與鄰里損折果木之屬。人養牛羊,須常看守,莫令與鄰里踏踐山地六種之屬。人養雞鴨,須常照管,莫令與鄰里損啄菜茹六種之屬。有產業之家,又須各自勤謹。墳塋山林,欲聚叢長茂蔭映,須高其墻圍,令人不得逾越。園圃種植菜茹六種及有時果去處,嚴其籬圍,不通人往來,則亦不致臨時責怪他人也。 ——宋代袁采《袁氏世范》。
【第36句】: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重義忘利乃君子,損人利己是小人。道吾惡者不應怒,道吾善者不足親。林中哪有無彎樹,世上哪有完善人。
【第37句】:【人生啟示】 挑戰權威不是為挑戰而挑戰,而是為驅除權威對思想的禁錮,為尋求真理。質疑也不是要懷疑一切,而是要求人對凡事不僅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要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維和角度,不能一葉障目,盲信偏聽。
【第38句】:【人生啟示】 愛心不分貴賤,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的愛心。只要你有一顆同情心、一顆回饋社會的愛心理在心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夠了。關鍵的是,不管你的能力如何,你的心中一定要有這樣一顆種子。
【第39句】:【家風家訓家規】 老師所教的東西,學生應該把它作為自己的準則,溫和、謙恭、自重、虛心,得益是很多的。看見好人就去追隨,聽到道義就服從。溫和柔順,尊敬父母,友愛兄弟,不要驕橫地倚仗勢力。立志不能走邪路,行為必須正直。游玩或者獨處都有規律,這就是德行。精神面貌良好,內心肯定平和。 早起晚睡,衣著整齊。早晨學習新東西,晚上再來溫習,一定要小心仔細,不要懈怠,這就是學習的法則。
【第40句】:心氣要高,姿態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寬,心態要平,平自然寬。-情是一種心靈感覺,情中自有妙趣;淡是一種心靈味覺,淡里自有佳境。勿多言,多言多敗;勿多事,多事多患!.....和為貴,所以才要和睦、和善、和平;忍為高,所以才需忍讓、忍耐、隱忍。
【第41句】:【千古賢文-千年------古訓】歷代帝王多奢靡,酒綠燈紅美色迷。榮華享盡干戈亂,崇禎懸樹豈足奇!春到桃花偏有色,秋來楊葉自無情。松邊莫種藤羅樹,枝老根枯葉轉榮。云隱鷺鸞飛始見,柳藏鸚鵡語方知。荼縻花好偏藏刺,鉤吻毒多莫作羹。義犬守冢終戀主,饑鷹攫肉必先揚。運去黃金無寶色,時來瓦罐有雷聲。近寺人家不重僧,遠來和尚好念經。兩利相較取其重,兩害相較取其輕。
【第42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務農】早打大麥做些酒,壺瓶酒兒好待人。谷兒黃了就要割,谷又干亮草又新。土泡稻場過細碾,坑坑洼洼磙難行。揚曬歸倉包谷種,那早那遲要記清。起了大田種些菜,蘿卜白菜半年程。苦蕎莫和甜蕎種,大麥須跟小麥耘。田壟茅柴淺淺砍,多留腳根好翻生。莊稼收完無事干,些小生意做幾分。
【第43句】: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留心學到古人難,立腳怕隨流欲轉。少而寡欲顏常好,老不求官夢也閑。龍游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得食貓兒強似虎,褪毛鸞鳳不如雞。馬逢陡涯收僵晚,船到江心補漏遲。見兔顧犬未為晚,亡羊補牢未為遲。
【第44句】:【家風家訓古文】 人足所履,不過數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顛蹶于崖岸,拱把之梁,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為其旁無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誠之言,人未能信;至潔之行,物或致疑,皆由言行聲名,無馀地也。 ——南北朝顏之推《顏氏家訓》。
【第45句】:【家風家訓家規】 漢代的丞相翟方進求學的時候,他的繼母跟隨他到長安,靠編草鞋賺錢來資助方進拜師求學。 晉代太尉陶侃,從小喪父,家里很窮,他擔任番陽縣吏之時,孝廉范逵來家探訪,一時間家里沒有東西招待客人,他的母親就剪掉頭發,用頭發換來酒肴招待客人。后來,范逵向廬江太守推薦陶侃,太守就任命陶侃為督郵,陶侃從此進身仕途。
【第46句】:【經典古語賢文-萬世精典】賢女敬夫自古少,先是規矩守得真。見人說話莫插言,低頭落眼少笑盈。貨郎門前搖引誘,勿可輕步出房門。若要買花并買線,有兄有弟方可行。賢妻良婦家中寧,沒有要事不出門。不往東家去伴作,不到西鄰去打燈。不說人家長和短,不管人家假和真。一心一意操家計,不賣風流自做人。上替丈夫裝體面,下為兒孫留美名。
【第47句】:【家風家訓古文】 漢丞相翟方進繼母隨方進之長安,織履,以資方進游學。 晉太尉陶侃,早孤貧,為縣吏番陽,孝廉范逵嘗過侃,時倉卒無以待賓,其母乃截發,得雙鬟以易酒肴。逵薦侃于廬江太守,召為督郵,由此得仕進。 一北宋司馬光《四庫全書·家范》。
【第48句】:何必絲和竹,山水有清音。和得鄰里好,猶如拾片寶。河邊無青草,不要多嘴驢。河寬水不急,心寬體更健。荷包七個洞,賺錢不夠用。厚德可載物,拙誠可信人。狐貍再狡猾,市上有皮賣。糊涂須到底,聰明莫過頭。
【第49句】:【家風家訓古文】 或日:既有子孫,當為子孫計,人之情也。余日:君子豈不為子孫計? 然其子孫計,則有道矣。種德,一也。家傳清白,二也。使之從學而知義,三也。受以資身之術,如才高者,命之習舉業,取科第。才卑者,命之以經營生理,四也。家法整齊,上下和睦,五也。為擇良師友,六也。為娶淑婦,七也。常存儉風,八也。如此八者,豈非為子孫計乎?循理而圖之,以有余而遺之,則君子之為子孫計,豈不久利而父子兩得哉? ——南宋倪思《經鈕堂雜志》。
上一篇:豆瓣最新摘抄諺語俗語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