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晚上我和爸爸在看電視,蚊子叮得我們沒辦法。爸爸一巴掌打死一個蚊子,說:“你叮我,我抓抓;我叮你,露肝花。”(安徽·鳳陽)
【第2句】:【—個天聾,一個地啞】雙方都不善言談。清代《紅樓夢》: “林之孝兩口子,錐子兒扎不出一聲兒來的;我成日家說他 們倒是配就了的一對兒:一個天聾,一個地啞。”
【第3句】:【丟去東洋大海】(慣)東西扔到大海里,消失得無影無蹤。比喻東西白扔了,再也回不來。也比喻徹底忘掉。 也作丟到東洋大海。 拋在東洋大海里。
【第4句】:【什么鑰匙開什么鎖】(諺)鑰匙不對眼子就開不了鎖。比喻具體問題必須用有針對性的具體辦法去解決,不可死搬硬套。
【第5句】:【趕鴨子上樹,難】釋義:形容事情極難辦到。例句:趕鴨子上樹,難呀。眼眉毛底下的事還搞不清,哪想得那么遠。
【第6句】:天黑了,全家人還在地里忙著。媽媽感嘆地說:“忙人無黑路啊!”(安徽·樅陽)
【第7句】:【凡事只因忙里錯】(諺)凡事出差錯,總是由于忙亂造成的。指做事務必從容持重,越忙越要謹慎細心。
【第8句】:鐵匠催徒弟——快打
【第9句】:【能找到一,就能找到二】(諺)能找到第一個,就會順著線索找到第二個。指在摸索中,能初步發現線索十分重要。
【第10句】:【水深見長人】(諺)長(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關鍵時刻才能顯現出英雄本色。
【第11句】:【人之相去,如九牛毛】(諺)去:差別。九牛毛:九牛和一毛,比喻差別之大。指人和人不能比,相差太大。
【第12句】:鄰家的一個女孩愛偷拿別家的東西,好多次被抓住,可總也不改。奶奶嘆息說:“人要臉,樹要皮,土墻還要抹層泥。這孩子怎么這樣不要面子?”(內蒙古·準格爾)
【第13句】:水煮石頭——難熬
【第14句】:【 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只是努力工作,無過高要求。中杰 英《在地震的廢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論什么樣的 災難降臨也不罷手,像一個苦行僧那樣虔誠。”
【第15句】:【四喜丸子】“四喜丸子”是婚宴上的必備菜。相傳,四喜丸子創制于唐朝年間。有一年朝廷開科考試,各地學子紛紛涌進京城,其中就有張九齡。發榜當日,衣著寒酸的張九齡居然中得頭榜,人們深感意外。皇帝因賞識其才智,便將他招為駙馬。當時正值張九齡家鄉遭水災,父母背井離鄉,杳無音訊。舉行婚禮那天,張九齡正巧得知父母下落,便派人接至京城。喜上加喜,張九齡高興之余,便叫廚師烹制一道吉祥的菜肴,以示慶賀。菜端上來一看,四個炸透蒸熟并澆以湯汁的大丸子。張九齡問其寓意,聰明的廚師答道:“此菜為‘四圓’:一喜,老爺頭榜題名;二喜,成家訂婚;三喜,做了乘龍快婿;四喜,合家團圓。”張九齡聽后開懷大笑,連連稱許,說道:“‘四圓’不如‘四喜’響亮好聽,干脆叫它‘四喜丸’吧。”這“四喜丸子”一傳就是一千多年。
【第16句】:【頂著石臼做戲——費力沒討好】見“背了石臼做戲——吃力不討好”。
【第17句】:【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諺)舊時封建禮教認為臣對君、子對父必須絕對服從,乃至死而無怨。
【第18句】:【丈夫非無淚,不灑別離間】(諺)有志氣的男子漢也是感情豐富的人,但他決不會在離別時流淚。指真正的男子漢善于用理性控制感情。
【第19句】:【官不離印,貨不離身】(諺)當官的要守住自己的官印,賣貨的要管住自己的貨物。指人們借以謀生的東西,必須隨身攜帶,不可輕易離身。
【第20句】:千條小河歸大海,各種榮譽集體來。
【第21句】:【戴著木頭眼鏡】釋義:比喻目光短淺,也比喻看不起人。例句:朱老忠說:“咱不能戴著木頭眼鏡,只看見一寸遠。老輩人們付下點辛苦,江濤要是念書念好了,運濤再坐著革命的官兒,將來咱子子孫孫就永遠不受壓迫,不受欺侮了。”
【第22句】:【好貓兒不吃雞,好男兒不欺妻】(諺)就像好貓兒不吃雛雞一樣,好漢子絕不欺凌自己的妻子。指丈夫對妻子,只應有愛護的義務,不應有壓迫的特權。 也作“好狗不咬雞,好漢不打妻”。
【第23句】:頭痛抓腳跟——弄錯了地方
【第24句】:【橄欖枝】“橄欖枝”即油橄欖的枝葉。西方常用作和平的象征。這一用法的產生,要從《圣經》說起。《圣經·舊約·創世紀》載,上帝創造亞當和夏娃后,人類繁衍生息,數量越來越多。人“在地上罪惡很大,終日所思的盡都是惡”,使地上充滿了強暴。上帝為此而憤怒,決心“使洪水泛濫在地上,毀滅天下”。由于諾亞是義人(無罪的人),上帝不忍讓他一家人與眾惡人一同被除滅,就指示諾亞造一只方舟,帶領全家及各種成對的飛禽走獸進入方舟保命。 “當諾亞600歲,2月17日那天,大淵的泉源都裂開了,天上的窗戶也敞開了。四十晝夜降大雨在地上。水勢浩大,持續漲了一百五十天。諾亞放出鴿子,試探洪水情況,其時天下滔滔,鴿子無法落地,便又飛回了方舟。七天以后,諾亞又一次放飛鴿子,晚上鴿子回來時,嘴里叼著一片橄欖葉,諾亞由此獲知地上的洪水已退。后來,人們便把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征。雙方交戰,一方愿意和解,便可說伸出橄欖枝。鴿子也成了和平的象征,稱為“和平鴿”。
【第25句】:鍛煉是健康的基礎,衛生是健康的保證。
【第26句】:【心跳在口里】(慣)心都快蹦出來了。形容心里非常緊張或害怕。 也作心蹦到嗓子口。 心提到嗓子眼了。 心跳到嗓子眼兒上。
【第27句】:【糖大蒜——又甜又辣】(歇)形容人嘴上甜美,手段毒辣。
【第28句】:【不走高山,咋會顯平地好】釋義:不走艱險的山路,顯不出平地好。比喻不經過比較,不知道哪個好。例句:老七伯感慨地說:“當然嘍,不走高山,咋會顯平地好?你們兩人和好如初,還要比以前好好多呢!”
【第29句】:【貨有高低三等價,客無遠近一般看】(諺)貨物可以有高有低,分開等級;顧客卻不能分遠近薄厚。指對待顧客必須一視同仁,熱情招待。
【第30句】:【女大不中留】(諺)指女兒長大了就應該出嫁,不可久留娘家。 也作女大不中留,留下結冤仇。 女大留不得,留下惹是非。
【第31句】:【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慣)指人雖窮而有志氣,在困難面前不低頭。
【第32句】:【冷手撾不著熱饅頭】(諺)撾(zhua):抓。饅頭:饃饃。指冰冷的手難抓熱饃饃。比喻時機不到辦不好事,或方法不對頭難辦成事。 也作冷手難抓熱饅頭。 冷手抓不住熱饃饃。
【第33句】:【人有害虎心,虎有傷人意】(諺)人有謀害虎的打算,虎也有傷害人的行動。比喻在競爭中,雙方都有封殺對方的心計與行動。
【第34句】:春筍見春雨——日長三寸
【第35句】:【豆腐渣貼門神——兩不粘邊】(歇)門神:舊時迷信在門上貼的神像,以為可驅逐鬼怪。粘:諧“沾”。 指彼此間互不聯系,沾不上邊。
【第36句】:【靠墻墻倒,靠屋屋塌】(慣)指無依無靠,命運悲慘。
【第37句】:【大雪紛紛兆豐年】釋義:大雪預兆明年是個豐收年。例句:自從入冬以來,三天一次小雪,五天一場大雪,一直沒有斷過,困得人們也不能出門。可是老年人卻說:“大雪紛紛兆豐年,來年必定豐收。”
【第38句】:【黑名單】“黑名單”指反動勢力為進行政治迫害而開列的革命者和進步人士的名單;也指有關部門對不合格產品或違反規約、不守信用的企業、個人采取相關措施而開出的名單,或內部掌握或向社會公布。 “黑名單”是個外來詞,它源于世界著名的英國牛津和劍橋等大學。在中世紀時,這些學校規定對于行為不端的學生,將其名單、行為列案記錄在黑皮書上,誰的名字上了黑皮書,即使不是一輩子被人唾棄,也是從此在社會上抬不起頭來,會使人在相當時間內名譽掃地,做很多事情都會受到限制。學生們對學校的這一規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謹慎,唯恐自己的名字上了這樣的黑皮書。沒想到本來是學校懲罰學生的做法,卻被當時一位英國商人引申到商業活動中,用黑皮書來懲戒那些時常賒賬不還、不守合同、不講信用的顧客。英國商人把這類顧客的名字開列在黑皮書上,后來又將一些破產者或即將破產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書上。事情傳開以后,在社會上引起了轟動,先是商人們爭相仿效,繼而,各行各業都興起了黑皮書。從此以后,黑名單的做法在各行各業中使用。當然,在特務活動中使用最頻繁后果最嚴重。從而黑名單多被社會詬病。目前,中國也有了“黑名單”,主要集中在金融領域對不守信用的客戶采取相應措施。
【第39句】:【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諺)指人在豐衣足食、生活富裕之后,往往會生出非禮非法的邪念;在忍饑受凍、無法生活之時,往往又會動起偷盜打劫的心思。
【第40句】:【三錢銀子買個老驢——自夸騎得】(歇)只用三文錢買來的老驢,肯定不能騎,卻自夸能騎。指人自吹自擂,夸耀自己。
【第41句】:弟弟吃飯總怕吃不飽,老是把碗盛得滿滿的,可又總是吃不完就放了筷子。媽媽說他是“眼睛大,肚子小——肚飽眼睛饑”。(廣西·柳州)
【第42句】:老母豬鼻子里插蔥——裝象
【第43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說話做事沒有條理,雜亂。或說:東 一斧子,西一榔頭/東扎一頭,西扎一頭。浩然《艷陽天》: “這女人東一榔頭,西一棍子,數叨起來沒個完。”
【第44句】:【發高調】見“唱高調”。
【第45句】:【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諺)指人不怕有私心雜念,甚至是邪念,只怕覺醒太遲,制止不住而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第46句】:騎驢吃豆包——樂顛了餡
【第47句】:【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句俗語現在用來比喻辦事情一切準備就緒,只欠一個條件或只等一個命令。它源自《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發生于建安十三年末,即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209年1月23日之間,正值冬季,按照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的常識,這個季節絕對不會有東風。但天有不測風云,裴松之注《三國志》說:“……凱風自南,用成焚如之勢。天實為之,豈人事哉。”這就告訴我們,赤壁之戰,確實起了南風。當時,曹操與孫劉聯盟一個在江北,一個在江南,兩軍對峙。曹軍不習水戰,船在江中不穩,一則暈船嘔吐,二則站不穩不利作戰。龐統獻計“將船用鐵釘連接,如履平地”,實則為孫劉火燒戰船做準備。曹操不知是計,大喜,采納。周瑜與孔明不謀而合計劃采用火攻,一切準備妥當,只是東風不來。周瑜因此急火攻心,病倒不出。孔明前去探視,屏退左右,開出藥方,密書十六字“欲破曹公,宜用火攻,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周瑜看過藥方,愁眉立展,病競痊愈。這才引出“諸葛亮借東風”這出好戲,創造了赤壁火燒戰船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第48句】:【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只認真理,不管人的身份地位。張濤 之《中華人民共和國演義》:“什么來頭不來頭,不用管,只問 真理如何,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第49句】:【 照與子抓藥處方上的藥,不能隨便更換。】表示嚴格執 行,或刻板的模仿。《北京日報) (1987,7,16):“他們從那些 不法商人那里得到了啟示,心有靈犀一點通,也開始照方子 抓藥。”
【第50句】:【病篤亂投醫】(慣)篤:(病勢)重。指病勢危急時就毫無選擇地亂請醫生診治。也借指事到緊急時就盲目向人求助。 也作“病急亂投醫”。
【第51句】:酒糟鼻子不喝酒——枉擔其名
【第52句】:【有理三扁擔,無理扁擔三】(慣)不管對方有理沒理,都打一頓。指不問是非曲直,有理的沒理的都一樣懲處。 也作“有理沒理三扁擔”。
【第53句】:每天早晨梳頭發的時候,我總是這兒跑跑那兒遛遛,全家的每個角落都能找到我脫落下來的頭發。媽媽拖地的時候,見地上都是頭發,就說:“你看,你的足跡遍布全家了!”(河南·焦作)
【第54句】:前有埋伏,后有追兵——四面楚歌:無處逃生
【第55句】:紅娘牽線——成人之美
【第56句】:山上打鐘——有鳴(名)聲
【第57句】:兒子成親父做壽——好事成雙
【第58句】:我放學回來特別餓,抱起飯碗狼吞虎咽,吃了三碗還要吃。奶奶勸阻我說:“饑不暴食,渴不狂飲。別把肚子撐壞了。”(河南·內鄉)
【第59句】:爺爺常說:“不要把金錢看得太重了,最寶貴的是友情。攢下銀錢催命鬼,交下朋友護身符。”(吉林·農安)
【第60句】:【巧媳婦不怕挑剔婆】(諺)指媳婦心靈手巧,就不怕婆婆百般挑剔。常比喻商場或服務行業,只要服務周到,就能使顧客滿意,無可挑剔。
【第61句】:【關門不見開門見】(慣)指經常見面,互相來往。
【第62句】:椅子折了背——沒靠頭
【第63句】:【拔了蘿卜栽上蔥——一茬比一茬辣】(歇)辣:本指味辣,轉指毒辣。比喻人一伙比一伙更加兇狠毒辣。
【第64句】:我玩到很晚才回家,一進門,媽媽就埋怨開了:“像你這樣,若能考上大學,我就巴掌煎干魚。”(江西·吉安)
【第65句】:【不愿文章高天下,只要文章中試官】(諺)試官:科舉時代評閱試卷的考官。指舊時科舉考試沒有真正標準,只要文章合考官的眼光,就可被錄取;否則文章再好,也要落選。
【第66句】:天漸漸冷了,可我卻不愿穿毛褲。媽媽又氣又急地說:“人冷腿,狗冷嘴,將來凍出個毛病可怎么得了?”(山西·太原)
【第67句】:【雨天背蓑衣——越背越重】(歇)蓑衣:一種披在身上的雨具,用草或棕制成,易浸水。本指蓑衣遭雨淋后會越來越重,轉以形容負擔越來越重。
【第68句】:【老虎不走回頭路,好漢說話要算數】釋義:比喻講信用,不食言,不反悔。例句:“老虎不走回頭路,好漢說話要算數。”你要想把澤彤乃慕弄到手,眼下,你就可以在水庫決堤一事上大作文章,在群眾中把沙比爾搞得一錢不值。這樣,就有人撤他的職。
【第69句】:【外人難管家務事】(諺)指家務事復雜瑣碎,外人摸不著底細,想管也無從插手。
【第70句】:【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慣)比喻抓了次要的,丟了主要的,主次不分。 也作“揀了芝麻,丟掉西瓜”。
【第71句】:【三過家門而不入】(慣)傳說夏朝大禹為了治水,三次路過自己的家門都沒有進去。形容一心為公而不考慮個人利益。
【第72句】:老天下黃沙——昏昏沉沉
【第73句】:【久住山林辨鳥音】見“家住山前識鳥音”。
【第74句】:【鐘不扣不嗚,鼓不打不響】釋義:比喻事情做了,總會被人知道。例句:鐘不扣不鳴,鼓不打不響。欲人不知,莫若不為。你做的事,外邊哪一個不說的?
【第75句】:我放學回家,看到院子里一群老母雞正“咯嗒咯嗒”地叫,就順手抓了把新打的麥子去喂它們,不料它們都不吃。媽媽打趣說:“雞子生來命就窮,不吃新麥它吃蟲。”(河南·鹿邑)
【第76句】:【鬼也怕惡人】(諺)惡人:兇狠惡毒、天不怕地不怕的愣漢。指惡人誰也招惹不起。
【第77句】:【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話可以說得很圓滿,很圓滑。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 能把狗屎吹出花兒來。”
【第78句】:六月里做棉襖——早準備
【第79句】:大伯因為又一次在工作時間“壘長城”,被單位通報批評了。回家后大媽生氣地說:“刀就怕口厚,人就怕臉厚。你這老臉今后還往哪兒擱呀!”(江蘇·泰縣)
【第80句】:小寡婦生孩子一有老底兒
【第81句】:大雪落在海里頭——看得見,摸不著
【第82句】:【江河不滿漏卮】見“滄海不能實漏卮”。
【第83句】:【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俗語是說一個人壞事干得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它源出《左傳·隱公元年》:“公日:‘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春秋時期,鄭國君主鄭莊公有個弟弟,名叫共叔段,他深得母親姜氏的寵愛。姜氏為他向莊公討封京地,莊公答應了。共叔段與母親姜氏一起密謀,想除掉莊公,自立君主。為了積蓄力量,共叔段把京地的都城修得很大,超過了國城,并且招來許多人。鄭國的大夫祭仲看到這種情況,便告訴莊公說,共叔段修建的都城超過了國城,違犯了祖制,是大逆不道,趁他還沒有成氣候,趕緊除掉他吧。莊公沒有聽祭仲的勸告,只是說:“他既然多做不義的事情,就一定會自取滅亡。你就等著瞧吧!” 共叔段得寸進尺,又占據京地北邊的大片地盤,擴大了軍隊,制造兵器,準備與姜氏里應外合,企圖一舉推翻鄭莊公。鄭莊公早有準備,他得到共叔段叛亂的消息后,便下令攻打京地,派兵包圍了京城,京城內部的士兵也反叛過來,襲擊共叔段。共叔段遭到慘敗,只得逃之天天。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雖然歷經二千五百多年,現在還被人們經常引用。
【第84句】:鴨子吃糠殼——白歡喜;空歡喜;空喜一場
【第85句】:【快刀切豆腐——兩面光】(歇)光:本指光滑,轉指光彩。比喻兩面討好或兩全其美。 也作快刀打豆腐——兩面光。 刀切豆腐——兩面光。
【第86句】:【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周瑜設苦肉計,打黃蓋, 使他假裝投降曹操。借指做事一方受損,出于自愿。或說: 周瑜打黃蓋,兩相情愿。類似的:愿挨的嘴巴不疼。老舍 《駱駝祥子》:“有急等用錢的,有愿借出去的,周瑜打黃蓋, 愿打愿挨!”
【第87句】:【寧可身骨苦,不叫面皮羞】(諺)寧愿受苦受累,也不沾羞蒙辱。指肉體上的苦累無所謂,關鍵是不可使人格受到玷污。
【第88句】:頭頂磨盤——不知輕重
【第89句】:【周身是刀沒一把利】(慣)比喻滿腦子的主意、點子,卻沒有一個能頂用。也比喻所學的知識多而雜,沒有一門是精通的。
【第90句】:【跳在黃河也洗不清】(慣)比喻受了冤屈,盡了最大努力也無法辯白,洗雪不清。 也作跳到黃河洗不清。 跳進大河也洗不清。 跳到天河里也洗不清。
【第91句】:【前車覆,后車誡】(諺)覆:翻倒,傾覆。指前邊的車翻倒了,后邊的車就要引以為戒。比喻前人失敗了,后人就要吸取教訓,以免重蹈覆轍。 也作前車既覆,后車當戒。 前車之覆,后車之鑒。
【第92句】:女大十八變,臨了上轎還要變三變。
【第93句】:白紙上落黑字——改不了;黑白分明
【第94句】:二牛打架——角頂角
【第95句】:【糊涂油蒙了心】(慣)斥責人糊涂,不明事理。 也作“糊涂脂油蒙了心”。
【第96句】:【往臉上抹黑】(慣)比喻丑化人,使其名譽受損。 也作朝臉上抹黑。 給臉上抹黑。
【第97句】:【煮熟了飯連鍋端】成果被搶奪。明代《金瓶梅》:“把個現 現成成做熟了飯的親事兒,吃人掇了鍋兒去了。”
【第98句】:【不敢越雷池一步】雷池,水名。越即落水,指不敢超越界 限。香港梁鳳儀《千堆雪》:“我們只是老同學,好朋友,感情 與關系永遠止于此,不能稍越雷池半步!”
【第99句】:【吹鼓手掉井里——響著響著下去】(歇)本指一邊吹著樂器一邊落到井里,比喻人的名聲由大逐漸變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