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分行情一分貨】(諺)行(hang)情:市場上商品的時價。 指出錢多少決定貨物的優劣。也泛指得多少好處辦多大的事。 也作一分價錢一分貨。 一分錢,一分貨。 一分貨色一分價。
【第2句】:【—鍬挖不出井來】做事要有步驟,不可能一蹴而就。類 似的:一斧子砍不倒大樹。周立波《暴風驟雨》:“隨便干啥, 都不能一下子就干好的。不是一撅就挖出個井來,得慢慢 挖,不能心急。”
【第3句】:【三行鼻涕兩行淚】(慣)形容哭得很傷心。 也作三行鼻涕,兩行眼淚。 三行鼻涕二串淚。
【第4句】:樹頭上的八哥——有嘴說別人
【第5句】:【放過的爆竹——聲勢已盡】(歇)本指爆竹已經失去聲響和勢焰,轉指人完全失去了聲威和氣勢。
【第6句】:大道上撿芝麻,小道上灑香水——大處不算小處算
【第7句】:我真羨慕姐姐那高挑挑的個子,就天天鍛煉。爸爸卻給我潑冷水:“你是天生的矮身材,再練也不行,黃鱔哪能扯得跟蛇一樣長呢?”媽媽說:“別聽他瞎說。”(四川·蓬溪)
【第8句】:【在家靠父母,出家靠朋友】(諺)指在家生活靠父母操心,出門辦事靠朋友幫忙照應。 也作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 在家投爹娘,出門投朋友。
【第9句】:【錢是一個一個上萬的,糧是一顆一顆上石的】(諺)石(dan):容量單位,十斗為一石。錢必須一文一文地攢,才能上萬;糧必須一顆一顆地積,才能上石。指積少才能成多,積零才能成整。
【第10句】:【百年修來同船渡,千世修來共枕眠】(諺)修:修行。指能同舟共濟乃至做成夫妻皆因前世有緣。
【第11句】:【貧家富路】(諺)貧家:居家貧窮。 富路:出門在外帶足盤費。指居家節儉容易度日,上路窘困無處呼救。 也作“窮家富路”。
【第12句】:【駝背夾直,其人不活】(諺)駝背:后背隆起的人。如果硬要把駝背夾直,那這個人就沒命了。指矯正事物的缺陷,要因事制宜,過激就會適得其反。
【第13句】:【不怕該債的精窮,就怕討債的英雄】釋義:欠債人即使窮到極點,碰到厲害的討債人也只好還債。例句:“可知道‘不怕該債的精窮,就怕討債的英雄’!你而今遇著鳳四哥,還怕賴到那里去!”
【第14句】:【窮人有三門富親戚不算窮,富人有三門窮親戚不算富】(諺)窮人家如果有幾家富親戚經常周濟他們,也就算不得真窮;富人家如果有幾家窮親戚經常拖累他們,也就算不得真富。
【第15句】:【樹高不能撐著天】釋義:比喻本領再大也有個限度。例句:俗話說得好,樹高不能撐著天。孫悟空本事大,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
【第16句】:【罵人不帶臟字兒】(慣)指罵人話中沒有粗俗下流的詞語,罵得含蓄。
【第17句】:【受熬煎】(慣)指倍受折磨。 也作“受煎熬”。
【第18句】:吃了豬下巴——愛搭嘴
【第19句】:【寧死一咳,不死一該】(諺)咳:嘆詞,表示可惜。該:活該,認為該當如此。指人死有兩種結局:好人死了人們表示惋惜,壞人死了人們認為活該。人們應該爭取前者,避免后者。
【第20句】:瓜地里的草人——樣子貨
【第21句】:梅蘭芳唱旦角——拿手好戲
【第22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原指作戰的后勤工作,也指做事要 有充分準備。兵馬,也說:軍馬。余杰《火與冰》:“看來,他 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早把小舟準備好了。”
【第23句】:【水米不沾牙】釋義:不吃不喝。“不沾牙”又作“不打牙”。例句:受刑以后,我半死地躺在監牢里水汪汪的地上,一連兩天水米不沾牙!
【第24句】:期中考試結束,我回家后才想起做一道數學題時點錯了小數點。媽媽說:“這真是吃完了飯,想起鹽;打完了仗,記起來拳。”(甘肅·永登)
【第25句】:【求爺爺,告奶奶】爺爺奶奶難伺候。謂盡了最大的努力 求人家幫忙。相關的:求哥哥拜姐姐。王朔《青春無悔》: “昨天我好不容易搞了輛車,求爺爺告奶奶請了幾個人去給 你搬家,你可好,連個招呼也不打。”
【第26句】:【根子不正苗子歪】釋義:長輩不好,教育不出好后代。例句:“我什么話也說到了,心也使碎了,可是他‘根子不正苗子歪’,跟咱們走不到一條道兒上,我要求和他離婚!”
【第27句】:肚里藏鐮刀——割心腸
【第28句】:【送肉上砧板】(慣)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尋死路。
【第29句】:【既來之,則安之】這個詞語的意思是,在某種不太情愿的情況下,既然已經來了,就應該安下心來或者安頓下來。 “既來之,則安之”語出《論語·季氏》,其原文是:“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意思是,如果能做到這樣,那么遠方的人如果不歸順我們.我們就要倡導文教德化來吸引他們,他們已經來到我們這里,我們就要好好安排他們,不能撒手不管。提倡的是以德服人。它的原意是對內說的,勸自己的人。而現在的意思是勸外來的人。這個詞語的原意與我們今天使用的意思已經相去甚遠了。
【第30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諺)殃:災禍。池魚:一說是人名,池仲魚,因靠城門居住,城門失火時被燒死:一說是護城河里的魚,因救火汲干了護城河,魚皆干死。比喻無辜受到連累。 也作“城門失火池魚喪”。
【第31句】:【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諺)見“法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
【第32句】:【笨鳥先飛】(諺)指笨拙而飛得慢的鳥早早飛出林子才好尋食。比喻沒什么本事的人就得比別人早起身早行動。 也作笨鳥先飛晚入林。 笨人先起身,笨鳥早出林。
【第33句】:【為驢扭棍,傷了紫荊樹】(慣)紫荊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紫紅色,供觀賞,樹皮、木材可入藥,為較名貴樹種。為了折一根趕驢的棍子,損壞了紫荊樹。比喻因小失大。
【第34句】:仙女的裙子——拖拖拉拉
【第35句】:【塔尖上亮相——高姿態】(歇)亮相:戲曲演員上下場或一節舞蹈、武打完畢后,為突出角色精神狀態而做的塑像式姿勢。本指在高處擺出某種姿勢,轉指人在處理問題時站得高,態度寬容。
【第36句】:學科競賽那天,我鄉五里堂小學的一位老師來我校監考。考試結束后,我的班主任留他吃飯,他執意不肯。班主任笑著說:“吃個便飯吧,咱們是同行,和尚不親帽子還親呢!”(河南·虞城)
【第37句】:我削蘋果時不小心劃破了手,從此再也不敢用小刀了。媽媽笑我說:“你真是‘一日被蛇咬,百日怕草繩’。”(江蘇·濱海)
【第38句】:【觸霉頭】(慣)指倒霉,遇上令人不快的事。
【第39句】:【 泥鰍翻不起大浪】泥鰍只能浮到水面上翻一點水花,產 生一點漣漪。比喻力量小,成不了大事,鬧不了大亂子。亦 可用反義。從維熙《傘》:“那就睡大覺去,小泥鰍掀不起大 浪頭來。”
【第40句】:【一面打墻,兩面好看】(諺)兩家的界墻,一家主動打起來,兩家都整齊好看。指彼此共管的事,一方主動做,兩方都有益。也比喻一舉兩得。 也作“一面打墻兩面光”。
【第41句】:【栽跟頭】(慣)走路摔倒。比喻受到挫折或犯了錯誤。 也作跌跟頭。 摔跟頭。
【第42句】:王叔叔最近做生意發了財,他漸漸厭倦了與他共同創業的李阿姨。鄰居張嬸勸他說:“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你再思量思量吧!”(福建·邵武)
【第43句】:【報喜不報憂】釋義:只說好的,不說壞的。比喻虛報成績。也說“報吉不報兇”。例句:“會不會因為馬之悅去年犯了錯誤,現在想要討好、表功,故意跟自己報喜不報憂呢?”
【第44句】:【天上下雨地下流,小倆口打架不記仇】(諺)指年輕夫妻吵架很平常,彼此很快就會忘記,也作天上下雨地下流,倆口子吵架不記仇。 天上下雨地下流,夫妻打架不記仇。
【第45句】:【槐花黃,舉子忙】(諺)槐花黃:槐花在農歷七月開放。舉子:科舉時代應試的讀書人。指農歷七月正是舉子忙于應試的時節。
【第46句】:【蠓蟲飛過都有影】釋義:蠓蟲:蠓科的昆蟲,比蚊子小,能叮咬人、畜,傳染疾病。比喻人經過某處或做什么事情,總會留下形跡。例句:“蠓蟲飛過都有影,何況是常常圣旨來到,能夠瞞住誰?”
【第47句】:【好天也得防陰雨】(諺)再好的天氣,也得有陰雨天的防備。比喻人即使身處順境,也必須有承受逆境的思想準備。 也作“晴天還要防陰天”。
【第48句】:【苦水里泡大】(慣)比喻從小就在貧窮、艱難中生活并長大。
【第49句】:【偷的鑼兒敲不得】(諺)比喻做下見不得人的事,不敢在人前露相,只能偷偷摸摸,遮遮掩掩。 也作“偷來的鑼鼓敲打不得”。
【第50句】:【鞭炮兩頭點——晌到一塊兒】(歇)響:諧“想”。指所想的不謀而合。
【第51句】:我給爸爸讀課文聽,爸爸說:“看你怎么讀的,一個字一個字地亂蹦,像炒豆似的。”(山東·汶山)
【第52句】:【有智吃智,無智吃力】(諺)指有知識的人靠知識生活,沒知識的人靠體力生活。
【第53句】:【不怕慢,就怕站】釋義:見面催一催,往往不抵事,只有緊跟身后才能盡快見效。例句:“不怕慢,就怕站,只要大伙兒一伸手,就算有頭腦了。”
【第54句】:【老樹枝,轉不過彎來】釋義:比喻執迷不悟。例句:咱老孫頭是老樹枝,轉不過彎來,還跟高國權挨肩兒打唧唧。傻狗不識臭,不曉得陷腿到哪一天哩。
【第55句】:【一個人跟著影子轉】(慣)指一個人孤單地過日子。
【第56句】:【家和萬事成】(諺)萬事:各方面的事情。家庭和睦了,什么事都能辦成。指家庭和睦是萬事成功的條件。 也作家和萬事興。 家和萬事安。
【第57句】:【糊涂事糊涂了】對于事情不必細問,馬馬虎虎算了。成 語:不了了之。趙樹理《三里灣》:“范登高主張糊涂事糊涂 了,勸一勸大家好好過日子,只求沒事便好。”
【第58句】:【一人做事一人當】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應該負責,牽扯不 到別人。清代《紅樓夢》:“我只恨他為什么這么膽小,一身 作事一身當,為什么逃了呢?”
【第59句】:【開天辟地頭一遭】釋義:比喻自古以來頭一次,是空前的。例句:太陽從西邊出,月兒往東邊落,開天辟地頭一遭兒。
【第60句】:【富不學奢而奢,貧不學儉而儉】(諺)富人不用去學奢侈,自然就奢侈了;窮人不用去學節儉,自然就節儉了。指經濟條件對人的行為習慣起著制約與支配作用。 也作“貧不學儉,而儉自來;富不學奢,而奢自至”。
【第61句】:【娶婦得公主,平地生公府】(諺)公主:皇帝的女兒。公府:官府。 娶來皇帝的女兒做妻子,就像平地里建起官署一樣。指突然間大富大貴,是喜,也是愁。 也作娶婦得公主,無事取官府。 娶婦得公主,平地實公府。 娶婦得公主,無事招官府。
【第62句】:【喝粥要等豆兒熟】(諺)要喝粥,必須等到粥里的豆子煮熟方可。 比喻做事不能性急,必須耐心等到條件具備、時機成熟。
【第63句】:【外好里丫槎】(慣)丫槎:樹枝歧出的樣子。形容人表面上隨和寬厚,內心卻復雜,讓人捉摸不透。 也比喻對外人好,對自己人苛求。
【第64句】:鬼門關止步——出生入死
【第65句】:【驢皮影子,由人耍】驢皮影子,指皮影戲中的人物,由演員 在幕后操縱。比喻傀儡。浩然《艷陽天》:“你哩,主任,主任 還是副的,屁味兒,掛牌子的,跑龍套的,驢皮影子,由著人 家耍。”
【第66句】:【假大空】(慣)指虛假、夸大、空洞的內容。
【第67句】:【人怕上床,字怕上墻】(諺)指寫的字掛墻容易發現敗筆。
【第68句】:兄弟倆吵架,大伙兒勸誰誰也不聽,可支書一來,兄弟倆都不吱聲了。他們的父親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家這倆小子是半生的紅薯——不怕麥秸火,就怕強人捏啊!”(河南·長葛)
【第69句】:【泥人不改土性】(諺)比喻人的本性難以改變。
【第70句】:【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歇)大的材料被用在小的地方。 比喻有才能的人沒有被用在重要崗位上,或大人物被用來做小事情。
【第71句】:蜂多出王,人多出將。
【第72句】:【 打一巴掌揉三揉】又打擊又拉攏。成語:軟硬兼施。老 舍《駱駝祥子》:“她撇開嘴,露出兩個虎牙來。‘不屈心,我 真疼你,你也別不知好歹!跟我犯牛脖子,沒你的好兒,告 訴你!“不……’祥子想說,‘不用打一巴掌揉三揉’,可是沒 有想齊全。”
【第73句】:【青菜豆腐保平安】(諺)指青菜和豆腐既富有營養,又不增多脂肪,常吃能保持身體健康。
【第74句】:燈草搓繩綁野馬——白費功夫;白費勁;枉費工
【第75句】:【英雄惜英雄,好漢惜好漢】(諺)指英雄好漢總是彼此愛慕,互相敬重的。 也作英雄惜英雄,好漢愛好漢。 英雄戀英雄,好漢愛好漢。
【第76句】:【學好千日不足,學歹一日有余】(諺)人要學好,長期努力還嫌不夠;要學壞,用不了一天就會壞到底。指人學壞容易學好難,要時刻嚴防自己滑向邪路。
【第77句】:新學期一開學,爸爸就提醒我要和學習好的同學交朋友,并風趣地說:“跟著鳳凰走,不是鳳凰也是個俊鳥;跟著黑瞎子走,不是黑瞎子也是狗熊。”(安徽·利辛)
【第78句】:爛魚開了膛———副壞心腸
【第79句】:大嬸借我家半碗米,還時卻端來一碗米。奶奶笑著說:“借一驢,還一馬,下次來自己挖。”(河南·內鄉)
【第80句】:【力貴突,智貴卒】(諺)突:迅猛。 卒:通“猝”,急遽。用力貴在迅猛,用智貴在快速。指用力也好,用智也好,全在一個“快”字上。 也作“力貴疾,智貴卒”。
【第81句】:頭頂磨盤——不知輕重
【第82句】:【練事不如省事】(諺)練事:辦事精明老練。即使辦事干練,卓有成效,也不如省去不做為好。舊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一事。
【第83句】:【甜哥哥蜜姐姐】(慣)形容用甜言蜜語討好對方。
【第84句】:【死水不藏龍】釋義:蛟龍不在死水里藏身。比喻有雄心壯志的人,不愿在安閑舒適中生活。例句:梁山緣觀禪師問:“家賊難防時如何?”師日:“識得不為冤。”日:“識得后如何?”師日:“貶向無生國里。”日:“莫是他安身立命處也無?”師日:“死水不藏龍。”
【第85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第86句】:【錢財如流水,流去還流回】(諺)錢財如同水流一般,能流出去,也能流回來。指錢財本是流通之物,流進來別喜,流失了別愁。
【第87句】:【 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說起】二十四史為我國歷代史書的總 匯,借指經歷多,說來話長。成語:一言難盡。張恨水《啼笑 因緣》:“這會子叫我介紹一樣給人,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 知從何說起了。”
【第88句】:開山平地——積少成多
【第89句】:小侄兒剛三歲就開始罵人,爺爺讓叔叔好好管教管教。叔叔說,他還小,長大懂事后自然就沒事了。爺爺說:“除草要趁早,教兒要從小。”(山西·平陸)
【第90句】:人死大夫到——無濟于事;不濟事
【第91句】:【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釋義:紂王:商朝末代君主,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俸祿:薪水,工資。比喻袒護自己的主人、靠山。例句:許多人只是因為吃紂王俸祿,不肯說紂王無道,將百姓造反看成罪不容誅,而誰逼百姓造反倒不問了。
【第92句】:哈巴狗逮耗子——像貓又沒貓的本事
【第93句】:【袖扣】西服的袖口上各綴有一排扣子,看似沒有實際用處,純屬裝飾。其實不然,它的來歷是大有作用的。在十八世紀,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大帝非常重視部隊的軍容。但由于士兵們常常用袖子擦臉,甚至擦鼻涕,制服的袖子往往很臟。于是,他下令在所有士兵的袖口上釘上金屬扣子,來改變士兵用袖子當手巾擦臉的習慣。命令發出后,整個部隊的儀表果然變得整潔多了。沒想到這樣一來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不僅改變了部隊士兵的不良習慣,還起到了裝飾作用,顯得更瀟灑。從此,這種服裝很快流行開來。
【第94句】:【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做了壞事,總會被人發現。明 代《金瓶梅》:“常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有一日,風 聲吹到孫雪娥、李嬌兒耳朵內。”
【第95句】:我家包包子時,奶奶準備往包子餡里放姜。我說:“奶奶,我不愛吃姜,不要放了。”爺爺說:“還是放些好,經常吃些蔥姜蒜,少給醫生找麻煩。”(河南·新鄉)
【第96句】:【付之東洋大海】(慣)比喻丟得遠遠的,不再理會。
【第97句】:奪下羊羔放走狼——留下后患
【第98句】:【碟子里扎猛子——不知深淺】(歇)扎猛子:方言,游泳時頭朝下鉆到水里。本指不知水深淺的程度,轉喻人說話、做事不知輕重,沒有分寸。
【第99句】:鞭打千里駒——快馬加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