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家窮有口鍋,人窮不離窩】(諺)家里窮到只有一口做飯的鍋,也還是不肯離開自己的家。指人總是留戀故土,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肯遠走他鄉。
【第2句】:【打順風旗】見“扯順風旗”。
【第3句】:南郭先生吹竽——不會裝會;濫竽充數
【第4句】:【國色】“國色”常用來比喻美女,如稱古代四大美女為國色天香,傾城傾國。那么,“國色”是怎么來的呢?它起源于唐代。 “國色”原指牡丹花。“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傳說,一天,唐文宗在內殿里賞花,時至牡丹盛開,爭奇斗艷,芳香四溢。唐文宗興致很高,問身邊的近臣:“現在京城里傳唱的牡丹詩,誰作的最好?”近臣回答:“李正封作的好,其中兩句‘國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這兩句詩是用來形容牡丹花為花國里的絕色,天外邊的奇香。唐文宗聽后贊嘆良久。傾城傾國的絕色美女,用國色天香的牡丹作比,再合適不過了,所以,古人常用來比喻女子,直達今天。
【第5句】:【一蟹不如一蟹】(慣)比喻一個不如一個。
【第6句】:【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諺)指人只有到了生死關頭或貧富貴賤發生根本變化的時候,才能辨別出發情的真偽與深淺。 也作一富一貧,乃見交情;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一死一生,乃見交情。
【第7句】:【人怕齊心,虎怕成群】(諺)虎成了群,任何強力都無法對抗;人齊了心,任何困難都不在話下。指眾人同心合力,世上就沒有做不成的事。
【第8句】:【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發生事情,采取相應的方法對付,不 退讓。成語:針鋒相對。李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你放 心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難道我們怕他!”
【第9句】:手心手背都是肉。
【第10句】:行軍遇伏兵——出師不利
【第11句】:【鐵嘴鋼牙,柏木舌頭】(慣)柏木:木質堅硬。形容人能說會道,嘴巴厲害。
【第12句】:【狗咬狗】(慣)比喻壞人與壞人爭斗。
【第13句】:【拉不出屎怨茅房】(慣)茅房:廁所。比喻自己不能干,卻埋怨客觀條件差。 也作拉不出屎來怨毛廁。 拉不出屎來,怪馬桶不好。
【第14句】:馬戲團的小丑——走過場
【第15句】:木頭人過河——摸不著底
【第16句】:王叔又和賭友們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氣得王嬸直嚷嚷:“你屁股上沒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第17句】:【卸包袱】(慣)比喻解除思想或經濟上的負擔。
【第18句】:【眼睛一眨,老母雞變鴨】(慣)形容變化非常快。
【第19句】:王麻子的剪刀——招牌響亮
【第20句】:【打出來的鐵,煉出來的鋼】(諺)比喻人的堅強意志、出眾才干,都是從艱苦的打磨中培養出來的。
【第21句】:【客不離貨,貨不離客】(諺)客:客商。指客商出遠門運販貨物,要把貨物帶在身邊,做到人不離貨,貨不離人。也指出遠門攜帶的貴重物品,不能輕易委托別人。
【第22句】:【豬八戒走在冷鋪中坐著——丑的沒對兒】(歇)冷鋪:生意冷落的鋪子。沒對兒:沒有人相配對兒。 指人丑陋無比。含譏諷意味。
【第23句】:【聾子的耳朵——擺設】(歇)擺設:用來裝飾點綴的東西。指人或物形同虛設,沒有實際作用或價值。 也作聾子的耳朵——樣子貨。 聾子的耳朵——擺個樣子。 聾子的耳朵——配相的。
【第24句】:【小池塘養活不了大魚】(諺)比喻條件差、規模小的地方,難以使用高資格高水平的人才。
【第25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慣)比好的差一些,比差的好一些。指處于中等水平。
【第26句】:【不為五斗米折腰】此語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不為利祿所動,不向惡勢力低頭,有強烈的正義感。典出唐房玄齡等著的《晉書·陶潛傳》:“潛嘆日:‘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發生在東晉著名詩人、文學家陶淵明身上。公元405年秋,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鄉不遠的彭澤縣當縣令。這年冬天,潯陽郡派遣督郵劉云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劉云是一個貪婪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驛館,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素來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鑒于上司的面子,也不得不去見一見,于是馬上動身。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時陶淵明再也忍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說:“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從此隱居南山,終身不仕。才有了“種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山水田園詩。后人很欣賞陶淵明這種不向小人低頭的品質,于是陶淵明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BBB便流傳開來。
【第27句】:【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見“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
【第28句】:板刷掉了毛——有板有眼
【第29句】:【 有話說話,有理講理】好好講理,不要爭吵。浩然《艷陽 天》:“不要急,不要喊,咱們有話說話,有理講理。”
【第30句】:【肩不動,膀不搖】(慣)形容什么也不干。
【第31句】:【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釋義:比喻人總是追求進步,向往幸福。例句:在這個地方,何苦呢?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你要講點實在,心里想的是做不到的。
【第32句】:【千金之軀,不死于盜賊之手】(諺)寶貴的生命,絕不肯輕易喪失在盜賊之流的手里。指有作為的人,必定珍惜自己的生命,不作無謂的犧牲。
【第33句】:小弟弟總不好好吃飯,有時媽媽說一百句好話也難喂下點東西。鄰家奶奶說:“一個豬娃不吃糠,兩個豬娃吃得香。小孩子吃飯,得攀著比著才吃得香。”(河南·新野)
【第34句】:【兵貴于精】(諺)兵:軍隊。指打仗的軍隊不在數量多,而在于訓練有素,精干善戰。 也作“兵不在多而在精”。
【第35句】:【大富由命,小富由勤】(諺)指發大財要靠有好的命運,好的機遇;能過上小康生活則憑的是自身的勤勞苦干。 也作“大富由天,小富由人”。
【第36句】:大水沖過龍王廟———家人不認一家人
【第37句】:【量體裁衣,看菜吃飯】見“看菜吃飯,量體裁衣”。
【第38句】:大廟里的娘娘——有求必應
【第39句】:【騎著馬,好找馬】一方面保留,一方面再選擇。蔣子龍 《喬廠長上任記》:“有人在一個單位玩不轉了就托人找關 系,一走了之。這就助長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騎著馬找 馬。”
【第40句】:【在家靠娘,出門靠墻】(諺)指在家睡覺靠娘和出外住宿靠墻,都有一種心理上的安全感。
【第41句】:【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衙門,舊稱政權機關。大門 兩側的墻,呈八字形。謂衙門沒有公理,只要錢。或說:天 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沈從文《長河》:“古話說: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是花錢你來有什么事。”
【第42句】:【想起一陣風,過后一邊扔】做事考慮不周,一哄而起,又不 能堅持。《北京日報》(1989,11,3):“倘想起一陣風,過后一 邊扔,盡管你今天‘拔’了‘蘿卜’,人家也會改日再種上‘蘿 卜’,那就與‘割韭菜’一般無二了。”
【第43句】:赤腳戴禮帽——顧上不顧下
【第44句】:【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釋義:形容膽小怕事。例句:“不行!誰都像你這樣膽小,掉下個樹葉也怕砸死你!”
【第45句】:【有粉不往臉上搽】(慣)粉:指搽在面部的細粉狀化妝品。比喻不顧臉面,不要體面。
【第46句】:【八匹馬拉不回頭】指固執。類似的:九牛拉不轉。劉紹 棠《二度梅》:“但是,溫良順犯起犟脾氣,十八匹馬也拉不回 頭;青鳳更是鐵了心,刀擱在脖子上也不改口。”
【第47句】:【寧失一人喜,不結千人怨】(諺)寧可失去頂頭上司的歡心,也絕不使群眾抱怨懷恨。指做事不能為了討好當官的而坑害群眾。
【第48句】:六月天吹南風——熱對熱
【第49句】:招親招了豬八戒——自找難看
【第50句】:郵遞員丟郵包——失信了
【第51句】:【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諺)要是完全按照官法行事,就得處處挨打;要是完全按照佛法行事,就得時時挨餓。指不能死守成法,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
【第52句】:【 撥開烏云見青天】由昏暗轉為晴朗。指情況好轉,也指 醒悟明白。浩然《艷陽天》:“我保險,把押著的人一放,馬上 就撥開烏云見青天。”
【第53句】:鼓足氣的癩蛤蟆——又想蹦又想叫
【第54句】:【慷他人之慨】(慣)指拿別人的東西或錢財作人情或揮霍。
【第55句】:【入深水者得蛟龍,入淺水者得魚蝦】(諺)比喻敢冒風險、下大苦的,才有可能獲得大的成就;怕付出大的代價,就只能有小收獲。
【第56句】:扁擔戳雞子兒——搗蛋
【第57句】:饞貓見了腥味——沒有不沾的
【第58句】: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第59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60句】:晨晨整日無精打采的,還愛感冒。老師勸他要加強鍛煉時說:“凍凍曬曬身體強,捂捂蓋蓋臉皮黃。”(山西·萬榮)
【第61句】:老蜘蛛——肚子絲(私)
【第62句】:【腦袋上沒疤拉,屁股上沒癤子】(慣)比喻沒有辮子可抓,沒有短處可指摘。
【第63句】:【君子不跟牛致氣】釋義:品格高尚的人不同莽撞粗野的人斗氣。致氣:又作“治氣”。例句:“算了算了!君子不跟牛致氣!”常景春白了辛鳳鳴一眼,忙掏出一包撕破口的大雞牌香煙,只抽出一支來,送到賈正手里。
【第64句】:【玩把戲】(慣)本指表演雜技,比喻玩弄蒙蔽人的手段。 也作“玩鬼把戲”。
【第65句】:我把做好的家庭作業拿給爸爸看,爸爸看了夸獎說:“豇豆莢子下面條——清清爽爽的,做得真好!”(江蘇·泰興)
【第66句】:【入鄉隨俗】(諺)到了什么地方,就要隨從那里的風俗民情。指各地風俗民情不同,不隨從當地的習俗,就不能融入當地的生活。 也作入境問禁,入國問俗。 入國問禁,入境問俗。 入鄉隨俗,入家問忌。忌:忌諱。
【第67句】:【教奢易,教儉難】(諺)指教人奢侈浪費容易,教人儉樸節約卻很難。
【第68句】:【發橫財】(慣)橫(heng)財:指意外得來的錢財。指一下子得到了許多錢財(多指不義之財)。
【第69句】:十二歲進敬老院——福享早了
【第70句】:國泰民可安,國強民也富。
【第71句】:【識得秤來姜賣完】謂學會了本領用不上,有力無處使。 文章:“到了這種地步,后悔也晚了,正應了那句老話:識得 秤來姜賣完。”
【第72句】:【買醬油的錢不能買醋】(慣)比喻做事拘泥偏執。
【第73句】:【開水煮,滾油煎】(慣)形容受著悲慘、痛苦生活的煎熬。
【第74句】:搟面杖吹火——竅不通
【第75句】:沙土崗子發洪水——泥沙俱下
【第76句】:【一場混水一群魚】混亂之中,會出現一批興風作浪的人。 成語:應運而生。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俗話說:一 場混水一群魚。史無前例的運動,總有一些人應運而生。”
【第77句】:【登鼻子上臉】(慣)比喻越來越放肆。 也作踩著鼻子上臉。 踏著鼻子上臉。
【第78句】:【只見食,不見鉤】(慣)比喻只看見誘人的利益,沒看見背后的陷阱。
【第79句】:【成龍的上天,成蛇的入地】釋義:比喻各奔前程,互不相干。例句:余家富連連點頭,“成龍的上天,成蛇的入地,各種各的,又怎會你跟我生氣,我跟你吵嘴?”
【第80句】:【松柏冬夏常青】松柏為常青植物。謂不論何時,始終如 一。青、親諧音,又指永遠親近。明代《金瓶梅》:“我怎么不 想,只要你松柏兒冬夏長青便好。”
【第81句】:【小財不去,大財不來】(諺)舍不得投入少量的錢財,就沒有大量錢財的到手。指要想有大的收獲,必須先付出一定的代價。 也作小財不出,大財不進。 小錢不出,大錢不入。
【第82句】:谷子稗子堆一垛——好壞不分
【第83句】:狗咬呂洞賓——不懂好歹;不認得真人:不識好歹;不識好人心;不識真神仙;有眼不識真人
【第84句】:【看人下菜碟兒】根據人的身份,用不同的菜肴招待。謂 看人行事,態度不一。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你就是 看人下菜碟兒唄,也不能這樣啊!我和香草,人再不濟,可 也有臉皮。”
【第85句】:【日長無好飯,客長無笑臉】(諺)指客居久了,主人就很難天天熱情相待。
【第86句】:【烏鴉叫不祥之兆】烏鴉,俗稱老鴰,是一種常見的益鳥,“烏鴉反哺”是出了名的。這么好的鳥類,人們反而嫌棄它,原因何在?完全是人們對它的生活習性的誤解,烏鴉長得一身黑(天下烏鴉一般黑),叫聲難聽,喜食腐肉,又總在寒冷的冬天和曠野里出現,形成一幅枯木寒鴉的凄涼景象,故人們就把烏鴉與悲慘氣氛聯系起來。人們為了貶斥烏鴉,還給它編了一個故事。傳說春秋戰國時期,有個文人叫公冶長,他能聽懂鳥語。有一天他在樹林里看見一只烏鴉,烏鴉對他說:“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有一狼拖羊,快點去,莫慌張,你吃肉,我吃腸,腸子掛在樹枝上!”公冶長趕到南山,果見一惡狼拖著一只羊。他把狼趕走了,把羊帶回家。由于興奮過度,吃完肉后忘了把羊腸給烏鴉掛在樹上。記仇的烏鴉發誓報復他。后來,烏鴉又唱了同樣的歌騙公冶長去另一個地方,公冶長趕去一看,原來是強盜剛殺了人的作案現場。正當他嚇得要走開時,公差來了,把他捉去了公堂。這件事傳出去之后,人們都知道公冶長坐牢是被烏鴉害的。從此,就認為烏鴉叫是想要害人,是不祥之兆。
【第87句】:閻王的參謀——凈是鬼點子;鬼點子多;詭(鬼)計多端
【第88句】:【根子不正苗子歪】釋義:長輩不好,教育不出好后代。例句:“我什么話也說到了,心也使碎了,可是他‘根子不正苗子歪’,跟咱們走不到一條道兒上,我要求和他離婚!”
【第89句】:【力敵不如智取】(諺)指憑勇力取勝不如用智謀取勝效果好。
【第90句】:彭祖遇壽星——各有千秋
【第91句】:【大水沖了龍王廟】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因為誤會,本是一家人或親朋好友鬧起了矛盾或打架吵嘴。此俗語也來自一個傳說。傳說在很久以前,東海岸邊有座龍王廟,離龍王廟幾里遠的地方有塊菜園子,菜園子緊挨著一座寺院。寺里的老和尚和種菜的老頭是好朋友,兩人經常在一起下棋聊天。一天,他倆聊天時,老頭神秘地對和尚說:“方丈,有件奇事,原先我那二畝菜園子都是我自己打水澆,可自從昨天開始,等我去澆園子時,菜園子已經澆過了,也沒看見是誰給澆的,你說怪不怪?”和尚聽了也覺得奇怪,決定去看看,弄個水落石出。當晚,老和尚早早地來到菜園,在離井口不遠的地方藏起來觀察動靜。天快亮時,忽聽“咔嚓”一聲,從井內射出一道白光,接著“撲棱”一下從井里飛出一只像鵝似的怪物。只見它兩只大翅膀忽扇了幾下,井水就溢出老高。眨眼間,那只怪物又飛人井內。和尚到井邊看時,菜園已全澆好了。一連三個夜里都是如此。這本是件好事,可老和尚不知好歹,第四天夜里,他憑借武功,帶了把寶劍,等那個怪物一飛出井口時。一個箭步上去猛刺了幾下,那只怪物翅膀一斜,一頭栽人井中。頓時“轟隆”一聲巨響,井裂開有幾畝大的口子,大水翻滾,眨眼間,連幾里外的龍王廟也成了一片汪洋。龍王大怒,帶領水兵前來與怪物交戰,戰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敵眾,現了原形。原來他是龍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條,被貶出東海,受罪三年。三太子為了立功贖罪,想在凡間做些好事,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劍,一怒之下,掀開海眼,淹了龍王廟,與龍王交戰時又不敢泄露天機,造成一場誤會。后來,人們在議論這事時,都說“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
【第92句】:【有雞子叫天明,沒有雞子叫天也要明】(諺)天明不靠雄雞報曉。比喻離開了某個人,事情照樣進行。
【第93句】:【不知道鐵鍬幾個齒】齒、恥諧音。頭腦不清醒,不知恥辱。 周立波《暴風驟雨》:“韓老六殷勤地勸酒,嚷得熱乎乎,三二 樽高粱,就把楊老疙瘩灌得手腳飄飄,不知道鐵鍬兒個齒 了。”
【第94句】:林子幫人打群架,嘴被別人打得血流不止。他媽半是心疼半是怨恨地說:“不虧,身單力薄,自己一屁股屎還擦不凈,還想去替別人擦!”(河南·南陽)
【第95句】:【男孩子不吃十年閑飯】(諺)吃閑飯:只吃飯而不勞動。指男孩子身體發育快,到十歲時,就有力氣幫家里做些體力勞動的活。 也作男孩子不白吃十年飯。 男娃不白吃十年閑飯。 小子不吃十年閑飯。小子:對男孩的俗稱。
【第96句】:【有車就有轍,有樹就有影】(諺)有車在前邊行,后邊就會有碾出的車轍;有樹長得高大,下面自會有樹影。比喻再秘密的事也隱瞞不住別人。
【第97句】:【 會偷吃不會抹嘴】指被抓住把柄,或露馬腳。陳殘云《香 飄四季》:“可水生真像個偷了油吃不會揩嘴的人,樣子尷尬 得厲害,使他一眼就明白是什么回事。”
【第98句】:【冤仇宜解不宜結】結仇沒有好處。魯迅《仿徨》:“我想, 你們也鬧得夠了。不是已經有兩年多了么?我想,冤仇是 宜解不宜結的。”
【第99句】:開會請了假——沒出席(息)
上一篇:晚安留言女朋友-晚安心語正能量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