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樵夫,在山上砍了很多柴草。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他想:“今天的收獲可真不小,這些柴草足夠用十幾天,家里人一定在等我回去吃晚飯。”他高高興興地裝了一大車柴草回家。樵夫一邊趕著牛車,一邊抽著煙斗,悠閑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突然,他聽到后面有人喊:“著火啦!你的柴草著火啦!”樵夫回頭一看,果然車上的柴火冒著煙,小火苗在往上竄。原來,他煙斗中的火星被吹到車上,借著車前行的風勢,柴草就被點燃了。看到火苗越來越旺,樵夫不知所措,手邊又沒有可以滅火的工具,怎么辦呢?他四處看四處找,可是車停在山坡上,沒有人家,沒有小河,誰會來幫他呢。突然,他看到不遠的草叢中有一個丟棄的杯子,于是,他急忙沖過去撿起杯子,向山下跑去。過了一陣,他手里端著一杯水氣喘吁吁地跑回來。這時火苗已經很旺了,大部分的柴草已燃盡。樵夫連忙把那杯水倒在火苗上,可是水太少了,轉眼變成了蒸汽。火勢越來越兇,一會兒一車的柴草就燒光了。是呀,一杯水怎么能澆滅那么旺的火苗呢?“杯水車薪”表示:力量太小或能力有限,不足以克服困難、解決問題。
小朋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遇到困難,要想一些合適可行的辦法才能解決問題,否則,就像用一杯子的水來救火,只能是白白費了力氣,卻不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