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氏孤兒歷史故事情節(jié)故事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而一千個創(chuàng)作者,無疑也會有著一千個大同小異的“趙氏孤兒”,就如紀君祥版里切合當時的歷史背景,而陳凱歌版則側(cè)重于刻畫程嬰這個小人物在歷史漩渦里的抉擇……
1.史書版:《左傳》、《史記》
發(fā)生于春秋時期的趙氏家族被滅門的故事,在左丘明的《左傳》、司馬遷的《史記》、劉向的《新序》等史書里都有或多或少的記錄,其中《左傳》與《史記》之間又有很大不同。
被并稱為“春秋三傳”之一的《左傳》,在魯成公四年、五年及八年中涉及到趙氏家族被滅門及隨后的復(fù)興,如《成公四年》里記載“晉趙嬰通于趙莊姬”等,其將趙氏被滅族的緣由記錄為,因為趙嬰齊與侄媳趙莊姬私通,被兩個哥哥放逐到齊國,而懷恨在心的趙莊姬向晉侯誣告趙氏兄弟試圖造反,加上晉國的兩個大族因為嫉妒而作偽證,引發(fā)了趙氏家族的被滅門,而趙武則跟從母親趙莊姬生活在晉景公的宮里。
而司馬遷在《史記·趙世家》中,作者對《左傳》中的記載進行了藝術(shù)化的處理、修飾,主要的故事改變?yōu)橐驗橼w盾的族弟趙穿弒殺晉靈公但未被治罪,晉景公在位時被屠岸賈挑撥離間,于是引出滅門慘案,但當時趙莊姬藏身宮中,生下遺孤讓趙朔的朋友程嬰帶出,但遭到屠岸賈的意想斬草除根,而程嬰與趙朔門客公孫杵臼商議后,奪取別人的嬰兒替換趙氏孤兒,加上公孫杵臼的死,使得屠岸賈信以為真,而程嬰帶著趙孤藏匿山中,直至十多年后晉景公在韓厥的幫助下讓趙孤回來復(fù)仇……
《史記》與《左傳》的差異不小,如趙氏被滅門的前因,且?guī)С隽顺虌搿⑼腊顿Z、韓厥等相關(guān)人物,構(gòu)成了一幅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都比較豐富的歷史慘案。
2.元雜劇版:《趙氏孤兒》(元刊本與明刊本)
由紀君祥創(chuàng)作的元雜劇《趙氏孤兒》,被王國維在《宋元戲曲史》中贊為“即列于世界大悲劇中,亦無愧于色也”。但元雜劇版的《趙氏孤兒》并非單純的沿用《左傳》或者《史記》里的相關(guān)記載,而是進一步的將人物、故事給予潤色,甚至在《元刊雜劇三十種》本(簡稱“元刊本”)與明人編刊的`《元曲選》、《古今名劇合選》(簡稱“明刊本”)里也有所不同。
元雜劇版的大體上是沿用了《史記·趙世家》里的相關(guān)記載,而差異之處在于:故事發(fā)生的時代背景由橫跨晉景公到晉靈公改為晉靈公時期;趙朔與屠岸賈都是晉靈公最信任的大臣,而屠岸賈滅門趙氏是出于政治考慮;程嬰由趙朔的朋友改為大夫,而他與公孫杵臼商量后交出去的孩子也由別人的孩子改為程嬰自己的孩子;程嬰與趙孤藏匿山中也被改為被屠岸賈收為義子生活在屠府;韓厥在原作中曾反對滅門并給趙朔通風報信,改為放走程嬰及趙孤后自殺成仁;甚至元雜劇里屠岸賈下令殺掉全國半歲以下的嬰兒……紀君祥的元雜劇版以非常緊湊、緊張的戲劇性,刻畫了不同人物之間的形象性格(如屠岸賈下令殺嬰兒這段是為了突出他的心狠手辣),也更有戲劇效果,如趙孤被屠岸賈收為義子)。
此外,元雜劇版還分為元刊本與明刊本兩種不同的版本,前者只有四折,且只有曲詞而沒有科白,后者則分五折,曲詞科白都齊全,且一些曲詞與元刊本略有不同,而元刊本的結(jié)尾是趙孤想要找屠岸賈報仇,但是否成功則省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