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快捷鍵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怎么理解篇一
加深混合模式:變暗、正片疊底、顏色加深、線性加深,深色。減淡混合模式:變亮、濾色、顏色減淡、線性減淡,淺色。
對比混合模式:疊加、柔光、強光、亮光、線性光、點光、實色混合。比較混合模式:差值、排除。
色彩混合模式:色相、飽和度、顏色、明度。
圖解過程如下:
組合模式:組合模式中包含“正常和溶解”模式,它們需要配合使用不透明度才能產生一定的混合效果。
(1)正常模式:在“正常”模式下調整上面圖層的不透明度可以使當前圖像與底層圖像產生混合效果。
(2)“溶解”模式的特點是配合調整不透明度可創建點狀噴霧式的圖像效果,不透明度越低,像素點越分散。
加深混合模式:加深混合模式可將當前圖像與底層圖像進行比較使底層圖像變暗。
(3)變暗模式:特點是顯示并處理比當前圖像更暗的區域。
(4)正片疊底:特點是可以使當前圖像中的白色完全消失,另外,除白色以外的其他區域都會使底層圖像變暗。無論是圖層間的混合還是在圖層樣式中,正片疊底都是最常用的一種混合模式。
(5)顏色加深:特點是可保留當前圖像中的白色區域,并加強深色區域。
(6)線性加深:線性加深模式與正片疊底模式的效果相似,但產生的對比效果更強烈,相當于正片疊底與顏色加深模式的組合。
(7)深色(待補充)
減淡混合模式:在ps中每一種加深模式都有一種完全相反的減淡模式相對應,減淡模式的特點是當前圖像中的黑色將會消失,任何比黑色亮的區域都可能加亮底層圖像。
(8)變亮模式:特點是比較并顯示當前圖像比下面圖像亮的區域,變亮模式與變暗模式產生的效果相反。
(9)濾色模式:特點是可以使圖像產生漂白的效果,濾色模式與正片疊底模式產生的效果相反。
(10)顏色減淡模式:特點是可加亮底層的圖像,同時使顏色變得更加飽和,由于對暗部區域的改變有限,因而可以保持較好的對比度。
(11)線性減淡模式:它與濾色模式相似,但是可產生更加強烈的對比效果。
(12)淺色(待補充)
對比混合模式:它綜合了加深和減淡模式的特點,在進行混合時50%的灰色會完全消失,任何亮于50%灰色區域都可能加亮下面的圖像,而暗于50%灰色的區域都可能使底層圖像變暗,從而增加圖像對比度。(13)疊加模式:特點是在為底層圖像添加顏色時,可保持底層圖像的高光和暗調。
(14)柔光模式:柔光模式可產生比疊加模式或強光模式更為精細的效果。
(15)強光模式:強光模式特點是可增加圖像的對比度,它相當于正片疊底和濾色的組合。
(16)亮光模式:特點是混合后的顏色更為飽和,可使圖像產生一種明快感,它相當于顏色減淡和顏色加深的組合。
(17)線性光:特點是可使圖像產生更高的對比度效果,從而使更多區域變為黑色和白色,它相當于線性減淡和線性加深的組合。
(18)點光:特點是可根據混合色替換顏色,主要用于制作特效,它相當于變亮與變暗模式的組合。
(19)實色混合:特點是可增加顏色的飽和度,使圖像產生色調分離的效果。
比較混合模式:比較混合模式可比較當前圖像與底層圖像,然后將相同的區域顯示為黑色,不同的區域顯示為灰度層次或彩色。
(20)差值模式:特點是當前圖像中的白色區域會使圖像產生反相的效果,而黑色區域則會越接近底層圖像。
(21)排除模式:排除模式可比差值模式產生更為柔和的效果。
色彩混合模式: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飽和度和亮度,使用色彩混合模式合成圖像時,ps會將三要素中的一種或兩種應用在圖像中。(22)色相模式:它適合于修改彩色圖像的顏色,該模式可將當前圖像的基本顏色應用到底層圖像中,并保持底層圖像的亮度和飽和度。
(23)飽和度模式:飽和度模式特點是可使圖像的某些區域變為黑白色,該模式可將當前圖像的飽和度應用到底層圖像中,并保持底層圖像的亮度和色相。
(24)顏色模式:特點是可將當前圖像的色相和飽和度應用到底層圖像中,并保持底層圖像的亮度。
(25)明度模式:特點是可將當前圖像的亮度應用于底層圖像中,并保持底層圖像的色相與飽和度。即:最終圖像的像素值由下方圖層的色相和飽和度數值 及上方圖層的亮度數值構成。(特別注釋:我的電腦上版本的ps中文版是明度模式,多數教材上也是明度,但是網上大多說是亮度模式,網上解釋說是因為漢化的關系)
除上述25種基本的混合模式外,ps還提供了“背后”和“清除”模式,當我們在使用油漆桶工具、形狀工具(當填充區域按鈕被按下時)畫筆工具和鉛筆工具時,工具選項欄中會顯示這兩種模式:在執行“填充”命令和“描邊”命令的對話框中也包括這兩種模式。背后模式的作用僅限于當前圖層的透明區域,就像在當前圖層下面的圖層繪畫一樣,絲毫不會影響當前圖層原有的圖像。清除模式與橡皮擦的作用基本相同,在使用時填充與繪圖的顏色不再重要,不透明度的設置決定圖像是否完全被刪除。
注:
(1)文字部分來源:http:///(2)原圖片(下圖)來源教材或者互聯網,未能表明出處,表示歉意。
(3)文章改進當中,敬請期待。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快捷鍵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怎么理解篇二
photoshop圖層混合模式效果
1.正常:系統內定狀態,其最終色和繪圖色相同。選擇這種模式會蓋住原有的底色。2.溶解:以點的密度來表現繪制顏色的透明度,產生出與底色溶解在一塊的效果。其最終色和繪圖色相同,只是根據每個像素點所在位置的透明度不同,可隨機以繪圖色和底色取代。透明度越大,溶解效果越明顯。
3.背后:可將繪制的線條放在圖層中畫像的后面,就像在底色的后面繪畫一樣。當在有透明區的圖層上操作時,才可選用此模式。
4.清除:選擇此模式可將圖層中有像素的部分清除掉,使之透明。和“背后”模式一樣,在有透明區的圖層上操作時,才可選用此模式。
5.變暗:查找顏色通道內的顏色信息,并按照像素對比底色和繪圖色,以較暗的顏色作為此像素最終的顏色。亮于底色的顏色被替換,暗于底色的顏色保持不變。
6.正片疊底:將兩個顏色的像素值相乘,然后再除以255得到最終色的像素值。通常執行該模式后的顏色比原來兩種顏色都深。任何顏色和黑色在該模式下得到的仍然是黑色,任何顏色和白色在該模式下則保持原來顏色不變
7.顏色加深: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增加對比度使底色的顏色變暗來反映繪圖色。和白色混合時沒有變化。
8.線性加深: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降低亮度使底色的顏色變暗來反映繪圖色。和白色混合時沒有變化。
9.顏色減淡: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降低對比度使底色的顏色變亮。和黑色混合沒有變化。
10.線性減淡: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通過增加亮度使底色的顏色變亮。和黑色混合沒有變化。
11.疊加:將繪制的顏色與底色疊加,并保持底色的暗部和高光。使用此模式可使底色圖像飽和度及對比度得到相應的提高,使圖像看起來更加鮮亮。
12.變亮:查看每個通道的顏色信息,按照像素對比兩個顏色,以較亮的顏色作為最終顏色。繪圖中亮于底色的顏色被保留,暗于底色的顏色被替換。
13.濾色:將兩個顏色的互補色像素相乘,然后除以255得到最終色的像素值。通常執行該模式后的顏色都較淺。任何顏色和黑色在該模式下,原顏色不受影響;任何顏色和白色在該模式下得到的是白色,而與其它顏色執行此模式會產生漂白的效果。14.柔光:這種模式就像在圖像上投射一個擴散的光點。若繪畫的顏色亮度高于50%,圖像會變亮;反之,則變暗。
15.強光:當繪畫亮度大于50%時,有漂白和增加亮度的效果;反之,會加強圖像的暗部,合成的效果類似于在圖像上投射強光。
16.亮光:根據繪圖色通過增加或降低對比度加深或減淡顏色。17.線性光:根據繪圖色通過增加或降低亮度加深或減淡顏色。
18.點光:根據繪圖色替換顏色。如果繪圖色亮度大于50%,繪圖色被替換,比繪圖色亮的不變化。如果繪圖色亮度低于50%,比繪圖色亮的像素被替換,筆繪圖色暗的像素不變化。
19.差值:比較底色和繪圖色,用膠量的像素點的像素值減去較暗的像素點的像素值,差值作為最終色的像素值。與白色混合使底色反相;與黑色混合不產生變化。
20.排除:產生與“差值”模式相似的效果,但生成的顏色對比度較小,因而顏色較柔和。21.色相:將前景色調于原圖像中而不改變其亮度和飽和度。
22.飽和度:將前景色的飽和度用于原圖像中而不改變其亮度和色調。23.顏色:僅將前景色的飽和度用于原圖像而不改變其亮度。24.亮度:僅將前景色的亮度用于原圖像而不改變其色調和飽和度。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快捷鍵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怎么理解篇三
圖層樣式
一、陰影效果:產生立體感
1、投影:圖層對象后面產生陰影
2、內陰影:圖像邊緣以內區域產生凹陷效果
3、參數:
1)使用全局光:對圖像中的所有圖層效果設置相同的光線照射角度
2)距離:暗調的偏移量,值越大偏移越多 3)擴展:陰影的擴散程度 4)大小:陰影的模糊程度 5)品質:陰影的輪廓形狀 6)清除鋸齒:陰影邊緣平滑度
二、輝光效果
1、外發光:圖像邊緣外部產生發光效果 1)范圍:輝光的輪廓范圍 2)抖動:產生大量顏色雜亂的點
2、內發光:圖像邊緣內部產生發光效果 1)居中:光線從圖像中心向外擴展 2)邊緣:光線從邊緣內側向中心擴展
三、斜面和浮雕
1、外斜面:從圖像邊緣向外側呈斜面狀
2、內斜面:從圖像邊緣向內側呈斜面狀
3、浮雕:產生凸出于圖像平面的效果
4、枕狀浮雕:產生凹陷于圖像內部的效果
5、描邊:圖像邊緣產生邊
6、參數: 1)平滑:平滑的浮雕效果 2)雕刻清晰:硬邊浮雕效果 3)雕刻柔和:軟邊浮雕效果 4)深度:產生浮雕的高度 5)方向:
·上:高光區在上,陰影在下 ·下:陰影區在上,高光在下 6)高度:光源的高度
四、光澤效果:產生光澤,可在圖像上填充,并在邊緣產生柔化效果
五、疊加:
1、顏色疊加:在圖像上填充一種顏色
2、漸變疊加:在圖像上填充一種漸變色
3、圖案疊加:在圖像上填充一種圖案
4、描邊:在圖像邊緣上產生一層邊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快捷鍵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怎么理解篇四
7.0圖層混合模式
photoshop 7.0的圖層混合選項中增添了“線性加深”模式、“線性減淡”模式、“亮光”模式、“線性光”模式和“點光”模式,這樣在制作一些效果時更為方便。
圖1
圖2
* “基色”:“基色”是圖像中的原稿顏色,也就是我們要用混合模式選項時,兩個圖層中下面的那個圖層。
圖3
* “混合色”:“混合色”是通過繪畫或編輯工具應用的顏色,也就是我們要用混合模式命令時,兩個圖層中上面的那個圖層。
圖4 * “結果色”:“結果色”其實就是混合模式結果后得到的顏色,也是最后的效果顏色。
在后面的介紹中,將主要用到圖3和圖4作為“基色”和“混合色”來運用圖層混合模式來成生最后的“結果色”。
1.正常(normal)模式
在“正常”模式下,“混合色”的顯示與不透明度的設置有關。當“不透明度”為100%,也就是說完全不透明時,“結果色”的像素將完全由所用的“混合色”代替;當“不透明度”小于100%時,混合色的像素會透過所用的顏色顯示出來,顯示的程度取決于不透明度的設置與“基色”的顏色,如圖5所示是將“不透明度”設為90%后的效果。
圖5
如果在處理“位圖”顏色模式圖像或“索引顏色”顏色模式圖像時,“正常”模式就改稱為“閾值”模式了,不過功能是一樣的。
2.溶解(dissolve)模式
在“溶解”模式中,主要是在編輯或繪制每個像素時,使其成為“結果色”。但是,根據任何像素位置的不透明度,“結果色”由“基色”或“混合色”的像素隨機替換。因此,“溶解”模式最好是同photoshop中的一些著色工具一同使用效果比較好,如“畫筆”、“仿制圖章”、“橡皮擦”工具等,也可以使用文字。
當“混合色”沒有羽化邊緣,而且具有一定的透明度時,“混合色”將溶入到“基色”內。如果“混合色”沒有羽化邊緣,并且“不透明度”為100%,那么“溶解”模式不起任何作用。如圖6所示是將“混合色”的“不透明度”設為90%后產生的效果,附則“混合色”和“結果色”是不會有太大的區別的,只是邊緣有一點變化。
圖6
如果是用“畫筆”工具或文字創建的“混合色”,同“基色”交替,就可以創建一種類似擴散抖動的效果,如圖7所示。
圖7
如果以小于或等于50%的不透明度描劃一條路徑,然后利用“描邊路徑”命令,“溶解”模式在圖像邊緣周圍創建一種“潑濺”的效果,如圖8所示。還可以制作模擬破損紙的邊緣的效果等。
圖8
如果利用“橡皮擦”工具,可以在一幅圖像上方創建一個新的圖層,并填充的白色作為“混合色。然后在“溶解”模式中,用“橡皮擦”工具擦除,可以創建類似于冬天上霜的玻璃中間被擦除的效果,如圖9所示。
圖 3.變暗(darken)模式
在“變暗”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選擇“基色”或“混合色”中較暗的顏色作為“結果色”。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被替換,比“混合色”暗的像素保持不變。“變暗”模式將導致比背景顏色更淡的顏色從“結果色”中被去掉了,如圖10所示可以看到,白色的樹掛從“結果色”被去掉了,而白色的瀑布即被比它顏色深的天空的顏色替換掉了。
圖10
如果圖11示的是wrox參考手冊系列的封面。這種封面就是將“混合色”設為紅色,然后利用“變暗”模式將“手”中的白色部分及白色背景替換掉,并用紅色來替換它們制作而成的,如圖12所示。
圖11
圖12
4.正片疊底(multiply)模式
在“正片疊底”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將“基色”與“混合色”復合。“結果色”總是較暗的顏色。任何顏色與黑色復合產生黑色。任何顏色與白色復合保持不變。當用黑色或白色以外的顏色繪畫時,繪畫工具繪制的連續描邊產生逐漸變暗的過渡色,如圖13所示。
圖13 其實“正片疊底”模式就是從“基色”中減去“混合色”的亮度值,得到最終的“結果色”。如果在“正片疊底”模式中使用較淡的顏色對圖像的“結果色”是沒有影響的。
利用“正片疊底”模式可以形成一種光線穿透圖層的幻燈片效果。其實就是將“基色”顏色與“混合色”顏色的數值相乘,然后再除以255,便得到了“結果色”的顏色值。例如,紅色與黃色的“結果色”是橙色,紅色與綠色的“結果色”是褐色,紅色與藍色的“結果色”是紫色等。
5.顏色加深(clolor burn)模式
在“顏色加深”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通過增加對比度使基色變暗以反映混合色,如果與白色混合的話將不會產生變化,如圖14所示除了背景上的較淡區域消失,且圖像區域呈現尖銳的邊緣特性之外,“顏色加深”模式創建的效果和“正片疊底”模式創建的效果比較類似。
圖14
6.線性加深(linear burn)模式
在“線性加深”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通過減小亮度使“基色”變暗以反映混合色。如果“混合色”與“基色”上的白色混合后將不會產生變化,如圖15所示。
7.變亮(lighten)模式
在“變亮”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選擇“基色”或“混合色”中較亮的顏色作為“結果色”。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被替換,比“混合色”亮的像素保持不變。在這種與“變暗”模式相反的模式下,較淡的顏色區域在最終的“合成色”中占主要地位。較暗區域并不出現在最終結“合成色”中,如圖16所示。
圖16
8.濾色(screen)模式
“濾色”模式與“正片疊底”模式正好相反,它將圖像的“基色”顏色與“混合色”顏色結合起來產生比兩種顏色都淺的第三種顏色,如圖17所示。其實就是并將“混合色”的互補色與“基色”復合。“結果色”總是較亮的顏色。用黑色過濾時顏色保持不變。用白色過濾將產生白色。無論在“濾色”模式下用著色工具采用一種顏色,還是對“濾色”模式指定一個層,合并的“結果色”始終是相同的合成顏色或一種更淡的顏色。此效果類似于多個攝影幻燈片在彼此之上投影一樣。
圖17
此“濾色”模式對于在圖像中創建霓虹輝光效果是有用的。如果在層上圍繞背景對象的邊緣涂了白色或任何淡顏色,然后指定層“濾色”模式,通過調節層的“不透明度”設置就能獲得飽滿或稀薄的輝光效果。
9.顏色減淡(clolor dodge)模式
在“顏色減淡”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通過減小對比度使基色變亮以反映混合色。與黑色混合則不發生變化。除了指定在這個模式的層上邊緣區域更尖銳,以及在這個模式下著色的筆劃之外,“顏色減淡”模式類似于“濾色”模式創建的效果,如圖18所示。另外,不管何時定義“顏色減淡”模式混合“混合色”與“基色”像素,“基色”上的暗區域都將會消失。
圖18
10.線性減淡(linear dodge)模式
在“線性減淡”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并通過增加亮度使基色變亮以反映混合色,如圖19所示。但是大家可不要與黑色混合,那樣是不會發生變化的。
圖19 11.疊加(overlay)模式
“疊加”模式把圖像的“基色”顏色與“混合色”顏色相混合產生一種中間色。“基色”內顏色比“混合色”顏色暗的顏色使“混合色”顏色倍增,比“混合色”顏色亮的顏色將使“混合色”顏色被遮蓋,而圖像內的高亮部分和陰影部分保持不變,因此對黑色或白色像素著色時“疊加”模式不起作用。如圖20所示。
圖20
“疊加”模式以一種非藝術邏輯的方式把放置或應用到一個層上的顏色同背景色進行混合,然而,卻能得到有趣的效果。背景圖像中的純黑色或純白色區域無法在“疊加”模式下顯示層上的“疊加”著色或圖像區域。背景區域上落在黑色和白色之間的亮度值同“疊加”材料的顏色混合在一起,產生最終的合成顏色。為了使背景圖像看上去好像是同設計或文本一起拍攝的。如在圖21所示中的條格及圖22所示中的網格和五角星都是利用了“疊加”模式溶解到背景中的,大家可以下載psd文件自己參考一下。其中的條格、網格及五角星的具體的制作步驟我想就不必介紹了。
源文件下載
圖22
12.柔光(soft light)模式
“柔光”模式會產生一種柔光照射的效果。如果“混合色”顏色比“基色顏色的像素更亮一些,那么“結果色”將更亮;如果“混合色”顏色比“基色”顏色的像素更暗一些,那么“結果色”顏色將更暗,使圖像的亮度反差增大。如圖23所示。
圖23
例如,如果在背景圖像上涂了50%黑色,這是一個從黑色到白色的梯度,那著色時梯度的較暗區域變得更暗,而較亮區域呈現出更亮的色調。其實使顏色變亮或變暗,具體取決于“混合色”。此效果與發散的聚光燈照在圖像上相似。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亮,則圖像變亮,就像被減淡了一樣。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則圖像變暗,就象被加深了一樣。用純黑色或純白色繪畫會產生明顯較暗或較亮的區域,但不會產生純黑色或純白色。
13.強光(hard light)模式
“強光”模式將產生一種強光照射的效果。如果“混合色”顏色“基色”顏色的像素更亮一些,那么“結果色”顏色將更亮;如果“混合色”顏色比“基色”顏色的像素更暗一些,那么“結果色”將更暗。除了根據背景中的顏色而使背景色是多重的或屏蔽的之外,這種模式實質上同“柔光”模式是一樣的。它的效果要比“柔光”模式更強烈一些,同“疊加”一樣,這種模式也可以在背景對象的表面模擬圖案或文本,如圖24所示。
圖24
例如,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亮,則圖像變亮,就像過濾后的效果。這對于向圖像中添加高光非常有用。如果混合色比 50%灰色暗,則圖像變暗,就像復合后的效果。這對于向圖像添加暗調非常有用。用純黑色或純白色繪畫會產生純黑色或純白色。
14.亮光(vivid light)模式
通過增加或減小對比度來加深或減淡顏色,具體取決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亮,則通過減小對比度使圖像變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則通過增加對比度使圖像變暗,如圖25所示。
圖25
15.線性光(linear light)模式
通過減小或增加亮度來加深或減淡顏色,具體取決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光源)比 50% 灰色亮,則通過增加亮度使圖像變亮。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則通過減小亮度使圖像變暗。如圖26所示。
圖26
16.點光(pin light)模式
“點光”模式其實就是替換顏色,其具體取決于“混合色”。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亮,則替換比“混合色”暗的像素,而不改變比“混合色”亮的像素。如果“混合色”比 50% 灰色暗,則替換比“混合色”亮的像素,而不改變比“混合色”暗
17.差值(diference)模式
在“差值”模式中,查看每個通道中的顏色信息,“差值”模式是將從圖像中“基色”顏色的亮度值減去“混合色”顏色的亮度值,如果結果為負,則取正值,產生反相效果。由于黑色的亮度值為0,白色的亮度值為255,因此用黑色著色不會產生任何影響,用白色著色則產生被著色的原始像素顏色的反相。“差值”模式創建背景顏色的相反色彩,如圖28所示。
圖28
例如,在“差值”模式下,當把藍色應用到綠色背景中時將產生一種青綠組合色。“差值”模式適用于模擬原始設計的底片,而且尤其可用來在其背景顏色從一個區域到另一區域發生變化的圖像中生成突出效果。
18.排除(exclusion)模式
“排除”模式與“差值”模式相似,但是具有高對比度和低飽和度的特點。比用“差值”模式獲得的顏色要柔和、更明亮一些。建議你在處理圖像時,首先選擇“差值”模式,若效果不夠理想,可以選擇“排除”模式來試試。如圖29所示。
圖29
其中與白色混合將反轉“基色”值,而與黑色混合則不發生變化。其實無論是“差值”模式還是“排除”模式都能使人物或自然景色圖像產生更真實或更吸引人的圖像合成。
19.色相(hue)模式
“色相”模式只用“混合色”顏色的色相值進行著色,而使飽和度和亮度值保持不變。當“基色”顏色與“混合色”顏色的色相值不同時,才能使用描繪顏色進行著色,如圖30所示。但是要注意的是“色相”模式不能用于灰度模式的圖像。
圖30
20.飽和度(saturation)模式
“飽和度”模式的作用方式與“色相”模式相似,它只用“混合色”顏色的飽和度值進行著色,而使色相值和亮度值保持不變。當“基色”顏色與“混合色”顏色的飽和度值不同時,才能使用描繪顏色進行著色處理,如圖31所示。
在無飽和度的區域上(也就是灰色區域中)用“飽和度”模式是不會產生任何效果的。
圖31
21.顏色(color)模式
“顏色”模式能夠使用“混合色”顏色的飽和度值和色相值同時進行著色,而使“基色”顏色的亮度值保持不變。“顏色”模式模式可以看成是“飽合度”模式和“色相”模式的綜合效果。該模式能夠使灰色圖像的陰影或輪廓透過著色的顏色顯示出來,產生某種色彩化的效果。這樣可以保留圖像中的灰階,并且對于給單色圖像上色和給彩色圖像著色都會非常有用。如圖32所示。
圖32
22.亮度(luminosity)模式
“亮度”模式能夠使用“混合色”顏色的亮度值進行著色,而保持“基色”顏色的飽和度和色相數值不變。其實就是用“基色”中的“色相”和“飽和度”以及“混合色”的亮度創建“結果色”。此模式創建的效果是與“顏色”模式創建的效果相反,如圖33所示。
圖33
到這圖層混合模式就介紹完了,其實圖層混合模式中還不只這些,后面就需要大家多多上機操作了,這樣才能對圖層混合模式有一個真正了解。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快捷鍵 ps圖層樣式混合選項怎么理解篇五
默認情況下,圖層組的混合模式為穿透,這表示圖層組沒有自己的混合屬性
1、正常
默認的圖層混合模式,即一種顏色的像素取代了先前存在的像素。
2、溶解
通過編輯或者繪制每個像素,使其成為結果色,該模式的效果色大致呈顆粒狀
3、加深型混合模式
加深型混合模式包括:“變暗”、“正片疊底”、“顏色加深”、“線性加深”和“深色”模式。該類模式的共同特點是混合后圖像的對比度增強、圖像的明度整體偏暗
4、減淡型混合模式
減淡型混合模式包括:“變亮”、“濾色”、“顏色減淡”、“線性減淡(添加)”和“淺色”模式,與之相對應的便是加深型混合模式,結果色效果恰好和加深型效果相反。減淡型混合模式的共同特點是結果色對比度減弱,圖像的整體明度偏亮。
5、疊加型混合模式
疊加型混合模式包括:“疊加”、“柔光”、“強光”、“亮光”、“線性光”、“點光”、和“實色混合”模式。該類混合模式綜合了加深模式和減淡模式的特點,結果色中50%的灰色圖像消失,暗于50%灰色的區域混合后變暗,亮于50%灰色的區域混合后變亮,混合后圖像對比度加強
6、比較型混合模式
比較型混合模式包括:“差值”和“排除”模式,此類模式能夠比較基色和混合色,在結果色中將相同的區域顯示為黑色,不同的圖像區域則以灰度或彩色圖像顯示
7、色彩型混合模式
色彩型混合模式包括:“色相”、“飽和度”、“顏色”和“明度”混合模式。該模式根據色相、飽和度和亮度3要素,將其中的一種或者兩種要素應用在結果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