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元宵節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的原因篇一
元宵節當天吃湯圓,是我國一項非常重要的傳統習俗。湯圓又名元宵,每到元宵節來臨之際,家家戶戶都歡天喜地的忙著制作元宵來慶祝節日。雖然現在很少有人親手制作湯圓了,但是元宵佳節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湯圓還是十分溫馨美好的慶祝元宵節的方式。
2、放煙花
從古至今,燃放煙花一直是我國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慶祝節日的助興活動。當煙花被點燃后,飛向天空綻放開來的那一刻,雖然這份美麗只有一剎那,卻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美好記憶。賞煙花也是元宵節到來時,人們非常喜歡的一項傳統習俗。
3、舞獅子
在有些地方,每到元宵節來臨的時候,人們喜歡通過舉辦舞獅子舞龍等活動來慶祝元宵節,因此舞獅子也是元宵節期間的傳統習俗。
4、賞花燈猜燈謎
每到元宵節,很多地方都會舉行廟會,廟會上總是會有各種各樣座絢麗璀璨的花燈,也會有很多有趣的猜燈謎活動,賞花燈猜燈謎從古至今都是元宵節格外重要的傳統習俗。
元宵節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的原因篇二
1、《正月十五夜燈》
(唐)張祜
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
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
2、《生查子元夕》
(宋)歐陽修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3、《正月十五夜》
(唐)蘇道味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燈樹千光照。明月逐人來。
游妓皆穠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4、《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銅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
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
5、《十五夜觀燈》
(唐)盧照鄰
錦里開芳宴,蘭紅艷早年。
縟彩遙分地,繁光遠綴天。
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別有千金笑,來映九枝前。
6、《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7、《元夜踏燈》
(清)董舜民
百枝火樹千金屧,寶馬香塵不絕。飛瓊結伴試燈來,忍把檀郎輕別。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橋路滑緗釣躡,向阿母低低說。妲娥此夜悔還無?怕入廣寒宮闕。
不如歸去,難疇疇昔,總是團圓月。
8、《觀燈樂行》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9、《詩曰》
(宋)姜白石
元宵爭看采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
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10、《詩曰·貴客鉤簾看御街》
(宋)姜白石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
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
(注:珍品這里指元宵)
元宵節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的原因篇三元宵節是中國傳統情人節之一。
對于中國情人節,目前大致有三種說法:一個是元宵節(也稱上元節,即農歷正月十五);二是上巳節(農歷三月初三);三是七夕節(七姐誕,農歷七月初七)。
元宵節、上巳節、七夕節是古代女子最感興趣的節日。
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元夜等。正月是農歷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當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風俗習慣早已有了較大的變化,但至今仍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元宵在早期節慶形成過程之時,只稱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稱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響,又稱上元,唐末才偶稱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稱燈夕。到了清朝,就另稱燈節。正月十五這一天晚上,中國人素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
元宵節也是一個浪漫的節日,元宵燈會在封建的傳統社會中,也給未婚男女相識提供了一個機會,傳統社會的年輕女孩不允許出外自由活動,但是過節卻可以結伴出來游玩,元宵節賞花燈正好是一個交誼的機會,未婚男女借著賞花燈也順便可以為自己物色對象。元宵燈節期間,又是男女青年與情人相會的時機。
上一篇:春季運動會的廣播稿20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