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最新勞動創造幸福征文篇一
“砰””砰”一陣有序的轟隆聲,把我從夢中驚醒,我好奇地一躍而起,朝那聲音的源頭奔去。來到壩子里,我看見一個木頭的大斗,上面圍起了一米多高的篷布。有兩個戴帽子,穿著長袖長褲的伯伯,兩手抓著一把稻子往那個木頭里摔打,兩個人你一下我一下,發出了有節奏的“砰”“砰”聲。稻草上的谷粒“沙”“沙”地打在篷布上,揚起了漫天的灰塵。這時舅公挑著一筐稻子,邁著沉重的腳步走來,我迎上去問道:“我媽媽他們呢?他放下稻子,拿起肩上的毛巾擦了臉的汗水說到,他們都在田里收稻子!”媽媽告訴我稻草的葉子有鋸齒,會割傷我們的皮膚,谷子上面也有很多灰,會讓皮膚過敏,所以必須要穿厚一點的長袖長褲。我恍然大悟,我也去找長袖衣服穿上,又來到田里。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兩腿分開弓著腰,彎著背,左手一把刀子,右手握著鐮刀,使勁向道,割了一個多小時,我的動作熟練了許多。這時的太陽有些毒辣了,看著我們頭上斗大的汗水像斷線的珍珠似的不斷往下落,背上的衣服被汗水打濕了。太陽曬得我的背上火辣辣的疼臉上也是又癢又疼,我有些泄氣了,看著媽媽和阿姨們還是在爭先恐后不知疲憊的加緊割稻草,我也咬咬牙堅持著,我的腰好酸,腿也痛了,轉頭看著地上堆起的一個個稻子堆,心里滿滿的成就,一股自豪感由然而生,這下我又賣力的割起稻子來。
大約過了兩個小時,妹妹遞給我一碗水,我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已經顧不上全身的疼痛和疲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接過碗,大口咕嘟咕嘟的喝完了,這時才感覺腰酸腿疼,整個人像泄了氣的皮球。一屁股坐在地上,媽媽看見我已經筋疲力盡,讓我回去休息,我無奈的坐到了田邊的樹蔭下,一會兒就睡著了。
回到舅公家,壩子里谷子鋪成了一條條金色的棉被,在陽光的撫摸下散出淡淡的稻香。大家看著那壩子里都是飽滿的谷粒,一張張疲憊的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一刻仿佛我的全身都不痛了,看著我們今天的成果心里像吃了蜜一樣甜。
原來勞動的幸福,就是看著自己的辛勤勞動,接出果實的經過!勞動雖然辛苦,但是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體會勞動帶來的快樂,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最新勞動創造幸福征文篇二
“太陽光金亮亮,雄雞唱三唱,花兒醒來了,鳥兒忙梳妝。小喜鵲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兒時這首童謠就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勞動最光榮”的種子。是啊,勞動創造財富,勞動創造幸福。每個人只有通過辛勤勞動,才能實現人生理想,創造幸福生活。
魯迅先生說過“偉大的成績與辛勤的勞動總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勞動越多,創造的幸福就越多。”勞動是人類幸福的源泉。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歷史悠久、勤勞勇敢的民族,從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兩漢元明清,以辛勤的勞動為人民創造幸福的人物不勝枚舉。
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完成治水大業,造福于民。李時珍不畏艱辛,跋山涉水,走遍大半個中國,終成《本草綱目》。“兩彈一星”的功勛們,隱姓埋名于荒無人煙的戈壁灘,風餐露宿,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種種艱難險阻,突破一個又一個的技術難關,取得了中華民族為之自豪的偉大成就。如果沒有先輩們的忘我犧牲,辛勤勞動,哪會有我們今天的幸福安寧呢?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平凡普通的勞動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勞動,為人民創造著幸福。“城市美容師”們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給予我們整潔美觀的生活環境;默默耕耘教壇的“園丁”們,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奉獻精神贏得滿園桃李;憨厚樸實滿身塵土的“蜘蛛人”們,建成了一座座富麗堂皇的高樓大廈,讓我們的城市更加美麗;“醫者仁心”的“白衣天使”們,用他們的精湛醫術和愛心微笑撫平了病人的痛苦……
勞動創造美好生活。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勞動者也沒有尊卑輕重之別,每一名踏實勤勉的勞動者無論從事任何職業都是光榮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有付出勞動,才能夢想成真。勞動是夢想的土壤,是幸福生活的源泉。
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我們要響應黨的號召,繼續保持以勤為本的美德,熱愛勞動,積極勞動。讓人生因勞動而精彩,讓生命因勞動而美麗。讓我們齊唱贊歌“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
最新勞動創造幸福征文篇三
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是憑空得到的,是通過勞動,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一切靠勞動,生活才美好。這短短二十個字,卻富含著深刻的道理。下面我先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從前,有個老頭兒,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從小愛勞動,老二卻好吃懶做。一天老頭兒去世了,老二便想把哥哥攆走,于是對老大說:“哥哥啊,我們都這么大了,可以分家了吧?”老大說:“好啊!”老二又說:“你身體好,又能干活,到山坡上住吧,我身體不好,就在家里住,這兒的莊稼也歸我,你看行嗎?”老大爽快地答應了,扛著一把鐵鎬和一把斧頭來到山坡上,搭個草棚住下來了。
每天天不亮,老大就扛起鎬頭,到山坡上開荒種地去了,一直到天黑,才回到草棚睡覺。就這樣過了一年,老大的糧食多得吃不完。老二呢,地里的糧食吃完了,卻不勞動,只好去找老大,于是老大給了他一大袋糧食。
老二很驚訝,回到家一直琢磨:老大從哪兒弄到的糧食?想來想去,他決定還是去問問老大,第二天他又來到老大家,問老大:“哥啊,咱們分了家,你怎么越來越好呢?”老大說:“因為我有一棵搖錢樹啊。”
老二忙問:“搖錢樹長什么樣?”老大回答:“搖錢樹,兩個杈,每個杈上五個芽,搖一搖,開金花,要吃要穿都靠它!”老二又問:“那它在哪兒啊?”老大笑了笑,搖搖雙手:“在這兒呢!”老二滿頭霧水,手怎么是搖錢樹呢?
老大又告訴他:“地是兩手開,樹是兩手栽,房是兩手蓋,衣是兩手裁,日子要過好,全靠兩只手!”老二這才恍然大悟,從此也用兩只手認真勞動了,果然沒多久也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這個故事雖然是虛構的,但并不是空穴來風。今天美好的生活就是由億萬人民勞動換來的,如果沒有人民辛勤勞動,我們的社會就不會進步,國家就不會繁榮,民族就不會復興!馬克思曾經說過:“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給我們開辟了一條到達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實現還要靠我們的辛勤勞動!”這些偉人們都認為勞動才能創造一切,那么作為中學生的我們,又怎能不勞動呢?
在家里,我們要積極參加家務勞動,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學校,踴躍參加班級和學校舉行的活動,不僅包括大掃除,還有各種比賽等;在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看到果皮紙屑主動撿起,這也是一種勞動。
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積極勞動,共同創造幸福生活吧!
最新勞動創造幸福征文篇四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同學們,勞動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有人說勞動是幸福的來源,幸福是勞動之樹上掛滿的碩果。熱愛勞動的人才是真正意義上不畏懼艱難和挑戰的人,幸福的碩果正是在他們辛勤的汗水中掛滿枝頭。
然而,太多太多的人,他們只是為自己不去勞動找到了無數的借口,卻從來沒有為自己去做某事找過任何一個向前邁進的理由。他們以為這也不可能,那也不可能,這也沒有必要,那也沒有必要,像一個卑微的蛆蟲一般,經營著他們骯臟的糞堆。普林尼在《自然史》中說:“直到成為事實之前,多少事不都是人們認為不可能的嗎?”
毋庸置疑,只有一個熱愛勞動的人才能把夢想的藍圖變為現實。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奮起吧!讓我們熱愛勞動吧,就像一則訓言中所講到的:“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
從前,一個小村莊里有兩戶人家,這兩戶人家都非常有名,但卻十分的貧窮。其中一戶人家有一顆碩大完美的寶石,而另一戶人家則有一棵高大而又漂亮的大果樹(據說這棵果樹是上帝所種下的)。每當果樹開花的時候,有果樹的那戶人家就會很高興,因為這棵樹結的果子,是他們全家生活的希望。
那戶擁有寶石的人家,拿起自己的寶石要和那有果樹的人家交換。有果樹的人家很豪爽地答應了!
經過很大的周折之后,果樹終于移栽到原先有寶石的人家去了,可是他們并沒有像之前的人家那樣日日夜夜地照顧它,沒有給它按時澆水,沒有給它按時施肥,也沒有給它……也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突然有一天,果樹死了。原來有寶石的那戶人家變得更加貧窮了。而那戶用果樹交換了寶石的人家,則賣掉了寶石,做起了生意,通過自己起早貪黑的勞動,一舉成為了富足的人家。
親愛的同學們,只要我們肯勞動,即便我們不能非常富足,但也絕不會過于貧窮;真正的貧窮屬于那些厭棄勞動、只想著金錢的人。對他們來說,即便幸福,這幸福又能算得了什么呢?尼采說:“誰的靈魂是掛在腰間的錢包,誰的幸福是骯臟的鈔票。”
生活的旅途上,也許有很多很多的坎坷與磨難,但只要你敢于嘗試,不放棄勞動,我想,成功的腳步一定會追上他最努力的主人。
所以,親愛的同學們,就讓我們揚起信念的風帆,依靠我們的勞動,奔向夢想中期盼已久的方向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最新勞動創造幸福征文篇五
幸福像花兒一樣,在電烙鐵下綻放,也在筆尖輕舞。
平生第一次,我開啟了理工男的制造之旅——焊接一個巴掌大的小音響。那是初三,我選修的學工課內容。
坐在車間改造成的大教室里,老師手上的電火花璀璨奪目,立刻就調起了我的科學胃口,我迫不及待地擺弄起桌上的電烙鐵、焊錫、和電子原件,即使被燙了個下馬威,也沒打消一丁點兒興趣。
一聲“開始操作”,教室里便熱鬧起來一一十五歲少年對于焊接的愛,一如涌進窗戶的陽光,點亮了整個世界。
盡管元器件中最小的比蚊子還細,但一想到,一個魏氏藍牙迷你音箱即將誕生,我依然歡欣雀躍。先焊發光二極管,因為這個最大,好上手。我先把它別在電路板上,又用鐵盒把電路板壓住,左手拿焊錫,右手握電烙鐵……可當焊錫的頭開始熔化時,食指尖突然傳來一陣灼痛,條件反射,我猛一縮,結果剛熔化的液態錫像水珠一樣濺射到衣服上,發出一股刺鼻的焦糊味,我一慌,中指又碰到了電烙鐵,“哎呀!”灼疼讓我不由地尖叫起來。
周圍也尖叫聲不斷。四目相對,大家都苦笑起來。每個人的臉色已由興奮轉為凝重,甚至煩惱、抱怨和后悔的聲音也不斷傳出。
老師不動聲色,給我們播了一段視頻。一條繁忙的流水線上,一個娃娃臉的小哥哥出現在鏡頭前。他一手電烙鐵一手焊錫,就那樣隨手一碰,二碰,三碰……就完成了我們半小時還沒摸著頭腦的任務,而他大概只用了幾秒鐘。鏡頭給了他的手部一個特寫:燙傷摞著老繭,新傷摞著舊傷,讓人不忍直視。單看這雙手,你還以為他50歲了呢。可老師說他才18歲。
我們都沉默了。為了成為一名合格的流水線工人,他付出了多少?而我們的命運呢?
接下來,教室里出奇地安靜。小哥哥帶來的震撼足夠大。大到遠遠超過對疼痛的恐懼。吐槽聲已消失,連燙傷的尖叫都輕了很多。老師巡回示范。在請教了兩三遍,雙手又付出“兩串紅”之后,我終于成功了!那個帶著黑色小喇叭的立方體藍光頻閃,歌聲嘹亮,而我竟然有一種淚奔的沖動。
此后,一當擱筆偷懶,或心生疲憊時,我都會想起那雙疤痕累累的手,然后立刻警醒。因為“成功總在風雨后”,只有付出了勞動,甚至付出了慘痛,才能收獲幸福。
最新勞動創造幸福征文篇六
“幸福的生活從哪里來?要靠勞動來創造。”每當我聽到這首勞動最光榮的歌曲時,我的臉上都會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因為勞動可以讓人幸福,給人帶來快樂。
吃完晚飯,天氣十分涼爽,剛好吃得飽飽的,于是,愛散步的我提議出去走走,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一路上我和大伯、大媽打打鬧鬧,回到家,我不僅不累,精神還很抖擻。大伯見我這樣有精神,便帶著一臉“壞笑”說:“雨菲啊,你看,這個鍋還沒刷,碗筷也沒洗,大伯大媽也累了,要不然到家你洗一下好嗎?”“嗯!”我毫不猶豫的答應了。
走進廚房,我打開燈,擼起了袖子準備干活。首先我在小池里放滿水,往水里滴了三滴餐具液,準備工作就完成了。浸泡了幾分鐘,我把碗筷放進盆里進行清洗,可是,平時沒怎么刷過碗筷的我刷起碗筷來,看起來十分的笨拙,盤子碟子好像馬上就要掉下地摔個稀巴爛似的。這時,不放心的大伯佯裝出來喝水,看見我這副“兵荒馬亂”模樣,出于不忍,便走過來和藹地說:“還是我來給你示范一下吧!”
說著,只見大伯拿起海綿熟練的刷著碗筷,又對我說:“碗筷要先把油漬去除,之后要再沖洗兩遍,把泡沫沖干凈,再把沒用的碗筷沖洗一遍一起放進消毒柜里進行消毒。洗碗筷的水要倒進鍋里,進行洗刷,還要把兩個毛巾清洗干凈……”大伯說完后就回到臥室了。受到廚房“老熟客”的指導,我一下子明白了步驟,“洗刷刷,洗刷刷,哦哦……”我哼著歌,在鍋碗瓢盆的交響曲中迅速的將碗筷洗刷的干干凈凈,并放進消毒柜里。我又把剩下的水倒進了鍋里,用海綿的反面進行擦拭清洗,清洗完之后,我的身上有點酸痛,我拖著沉重的身子坐到椅子上,可是看著光滑的盤子,干凈的大鍋,我卻感到十分幸福。大伯大媽也夸獎我,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以前,我以為有好吃的,好玩的,有家人疼愛就是幸福,現在我感覺,幸福就是勞動的收獲,勞動的成果。勞動創造的幸福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植蔬果,收獲時的滿臉笑容;勞動創造的幸福是老師嘔心瀝血培育、教育學生,學生不斷進步才是老師的欣慰;勞動創造的幸福,科技人員夜以繼日研究成果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才是幸福;勞動創造的幸福是我辛辛苦苦把一個個碗、一雙雙筷子刷干凈時那種妙不可言的滋味……
自此,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勞動不僅是最光榮的,勞動還是一個可以創造幸福的一件事情。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