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具體)
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這需要查閱相關資料才能解答出來,根據多年的學習經驗,如果解答出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相關方法經驗,供你參考借鑒。
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
以下是一個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
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本課的生字新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過程與方法: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合作探究的方式,能夠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寫作手法,并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概括課文的主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并能夠培養自己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以上就是一個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它包含了三個維度: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部編版五年語文教學目標
部編版五年語文教學的總目標是:
1.認識常用漢字____3000個____,其中2500個會寫。
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寫字的愿望。
3.能使用音序查字法,逐步養成獨立識字、寫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并積累詞匯。
5.學會用____普通話____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初步了解課文的大意,理解詞語的意思。
7.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的課文。
8.通過課文的學習,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感受中華文化的優美。
9.能結合語言環境,正確理解運用祖國的象形文字。
10.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祖國的風景名勝,感受中華文化的優美。
1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對閱讀有濃厚的興趣。
12.遇到不懂的詞語,會查字典詞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13.讀書姿勢正確,有良好的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
14.積極參加小組合作學習和課外輔導活動,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語文學科教學目標
語文學科教學目標是指教育心理學的一個分支,它專門研究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規律,是一門研究語文學科教學中教與學過程中心理變化發展規律的科學。它是教育教學理論及教育教學實踐與心理學理論相結合的產物。語文學科教學目標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認知領域目標:包括知識、領會、應用、分析、綜合和評價等認知目標。
2.情感領域目標:是指“融合了價值觀、信念、熱情、動機和態度等人們行為的內心因素的狀態。”包括接受、反應、組織、價值化、偏愛、強化和個性化等情感目標。
3.行為領域目標:是指“可觀察、可測量的外顯行為的變化”。包括知覺、反應、模仿、操作、判斷、態度、習慣、技能等行為目標。
以上三個層次的目標相互滲透,互為因果,形成有特定結構的整體。在語文學科的教學中,教師應將三個層次的目標作為有機的整體,既要關注終極目標,又要關注中間目標,更要有重點地關注近期目標,以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新課標語文教學四維目標
新課標語文教學四維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2.過程與方法目標: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善于合作的學習方式。
3.知識與技能目標:語文素養,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常用的修辭知識和文言實詞、虛詞、句式等方面的知識,正確的閱讀方法和必要的閱讀技能。
4.態度、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
語文教學的目標核心
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1.語文閱讀能力。包括認讀能力(文字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即詞、句、段、篇的基本含義),以及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它是人們語言交際的重要手段,是一種特有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學應重視學生創造力的開發。創造力,它是未來人才的重要質量標準,是21世紀教育的根本特征。
2.語文表達能力。包括說的能力和寫的能力兩個方面。說是口頭表達能力,寫在先,說在后,聽和說又是口頭交際的基礎。良好的聽說能力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也可以使學生一張口就得滿分。語文是實用性很強的學科,學以致用是最好的學習語文的目標。學而不用相當于白學,學了以后沒有見到效果。所以在學習語文的初級階段,要扎扎實實地從聽說讀寫四項基本功入手,不“說”不“練”是學不好語文的。
以上就是語文教學的核心目標,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
語文教學目標的表述案例為本網站原創作品,不得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