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譯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言。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守株待兔文言文原文和翻譯,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①,兔走觸株②,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③,冀復得兔④。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⑤。——《韓非子》
[注釋]
①株——露出地面的樹根和樹莖。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種農具,形狀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為宋國笑——而他自己卻被宋國人恥笑。
[簡譯]從前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顆樹樁。一天,一只跑地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荒廢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當然,兔子是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解釋: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出處:先秦·韓非《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柱,折頸而死?!?/p>
用法:連動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楊八x越國奇逢》:“妾聞治家以勤儉為本,~,豈是良圖?”
近義詞:刻舟求劍、墨守成規(guī)、坐享其成
反義詞:通達權變
守株待兔
原文: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當世之民,皆守株之類也。
譯文:宋國有個農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樹樁。一天,一只跑得飛快的兔子撞在了樹樁上,扭斷了脖子而死。從此,那個農民舍棄了他的農具,天天等在樹樁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結果,兔子沒等到,他自己卻成了宋國的笑柄?,F(xiàn)在居然想用過去的治國方案來治理當今的百姓,這都是在犯守株待兔一樣的錯誤呀!
寓意:①不勞而獲,天上掉餡餅的事情的不可能發(fā)生的。
②把偶然事件當成必然性事件是十分愚蠢的。
③比喻不想努力,就希望獲得成功的僥幸心理。
④說明當時政策的腐敗,官員的愚笨。
上一篇:【明】方孝孺《醫(yī)原》 文言文閱讀題答案及原文翻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