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興學校工作計劃
2006—2007下
總體要求
積極落實中心校的重點工作;加強德育為主地位,把班風建設作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堅持質量第一,重點加強課堂教學的反饋環節,及時進行補救教學活動,形成良好的教學質量目標體系;構建科學的教與學評價機制,實施教學質量獎勵制度;進一步提高安全意識,重視學生的人身安全教育。
工作重點
一、開展德育活動,形成和諧班風
“活動是德育之母”。沒有活動就沒有德育。學習不好是次品,品德不好是危險品。
目前工作的誤區:就抓質量而抓質量;只從教學的角度的考慮提高教學質量。
德育對智育的拉動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二、強化反饋途徑,實施當堂達標
提高教學質量的辦法和切入點不是唯一的,要根據自已的實際和所處的工作環境確立有效的工作切入點,在教學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反思我們一些教師的成敗得失,覺得唯一能明確自己教學質量高低的時候是期末考試,有些教師平時做不到對自己的教學質量有一個清晰明了的認識,因為平時沒有聯考,更主要的是有些教師平時不進行反饋或者反饋的辦法不科學,反饋程度不徹底。
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要在平時加強反饋和補救。
我們的切入點應該在課堂反饋上,要理解,這只是一個切入點,而不是歸宿。我們提高教學質量不能把目光集中到課堂反饋上,要把目光聚焦在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上。
三、明確崗位職責,構建業績亮點
《班主任工作職責》、《任課教師崗位職責》、《科任教師崗位職責》。
履行職責是我們工作卓有成效的基本條件。
基本方法
一、德育工作以建設良好班風為突破口,以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為途徑。
一樹立德育意識,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良好班風是一個班級學生修養的體現,更是一個班主任德育水平的展示。良好的班風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更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不能認識到這一點的教師不是一個完全的教育工作者。
二班風建設以發揮“三個”力量為重點,管理措施以“三個”要素為依據。
發揮以下“三個”力量:
1、定班級和個人的德育目標,形成向心力。2、具有班級特色的德育活動,形成凝聚力。3、培養利用各個領域的骨干,形成牽引力。落實以下“三個”措施:
1、因崗定責。2、制度規范。3、積極獎懲。三良好班風顯著標志。
1、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強;2、學生都刻苦學習,學風良好;
3、學生文明程度高;
4、集體意識強;
5、有較強集體力量。
四考核與獎勵。
1、班風工作專項獎勵:學期末根據學校的考核和民主評議,評選出二個優秀班級,表彰班級和班主任。2、優秀班主任評選:名額一個;條件①班級各項評比均在學校前三名;②與學生家長和諧相處;③無安全責任事故。二、教學質量以每節課目標達成為出發點,以高效的教學水平為途徑。
一設計明確可檢的課堂教學目標,微型試卷當堂反饋學生掌握程度。
因為我們的出發點是實施課堂反饋,沒有一個明確可檢的課堂教學目標就不可能有效地進行反饋。課堂教學目標是單元教學目標、學期教學目標的基本點。正因為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可檢的,才決定了單元和期末的可檢性。
例如:我們在數學課上,講了一個例題,要檢查一下學生對此例題知識的掌握程度,我們可讓每位學生撕下一小塊紙,做一道相應的習題。學生獨立完成后上交給教師。教師邊收邊對學生上次的試卷進行對錯分類。再進行快速評價,決定如何進行下步教學。此法可以有效地解決“舉手”、“大幫哄式回答”的弊病。
二有缺必糾,有漏必補。
通過微型試卷檢測到的學生的缺失,教師必須及時進行糾錯教學;對在檢測中發現自己教學存在的遺漏,也必須及時進行補救。
三增強教學效果,減少補糾強度。
微型試卷當堂反饋的開始一段時間里,我們會感覺到微型試卷反饋占用了教學時間,甚至沖擊了正常授課時間,解決這種現象的辦法讓絕大多數學生達標,也就是我們要提高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水平。
三、建立健全課堂、單元、月考、期中、期末質量反饋系統。
一課堂達標,反饋糾補;單元檢測,認真分析;期中檢測,及時復習;期末復習,鞏固成果。
要高度關注單元起始課教學效果反饋,學校規定單元起始課的微型試卷一律上交教導處。
單元測試、期中測試、期末考試要認真進行質量分析,并把相關的材料上交學校存檔。
學校要對單元測試、期中測試的質量分析檔案材料質量進行量化評估。
二學校介入,檔案評估。
單元測試上交學校的材料:《學生單元測試成績單》、《單元測試質量分析表》。
期中測試上交學校的材料:《學生期中測試成績單》、《期中測試質量分析表》。
三運用教育測量技術,科學評價學生發展。
開學初進行“考↗研↗學”校本教研模式建立試驗。
以某班級語文學科兩次測試成績單為背景,讓教師分析其中一位學生學習成績的發展狀況。然后組織教師討論,“怎樣評價學生的成績?”。接下來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測量學》,為今后科學評價學生和教師崗位考核做準備。
四、建立質量保障體系
構建“目標明確—學教得法—反饋及時—調控有力”課堂教學方式。
重點落實“微型試卷”的反饋制度。
要學會設計明晰的課堂教學目標。
獎勵教學質量前三名教師。
表彰有效的教學模式創建者;
五、構建“考↗研↗學”螺旋上升式校本教研模式
答案
論談學習論談中的有關理論《校本研究課題試卷》
六、完善崗位考核細則
七、繼續開展校本培訓
學校要向數字化辦公邁進,教務管理即將實行微機自動化。鼓勵教師利用建校舍期間學習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為搬進新校舍全面推進遠程教育奠定基礎。
八、完善制度建設,健全責任體系。
理順財務管理,開發高質量的校本課。明確體育教師和其它科任教師的崗位責任。
九、加強安全教育。
以人身安全為主要教育內容,進行自我保護,逃生訓練。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安全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