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強化“知情”培訓。縣計生部門定期在縣、鎮、村集市或人口聚集地舉辦避孕節育知情選擇咨詢活動,耐心地向群眾解答“知情選擇”問題,科學地向群眾介紹各種避孕方法、避孕原理及適應癥,等等。同時,各鎮(場)利用村級婚育分校這一陣地,結合“五期”教育,堅持每季度舉辦一次“知情選擇避孕節育方法”學習培訓班,定期到各村巡(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wmjy.)回舉辦,向廣大群眾普及避孕節育知識。群眾避孕節育知識知會率達95%。通過強化“知情”教育,醫技人員和服務對象雙方做到了“四個知情”,即醫技人員對服務對象的知情程度知情、服務對象的生育調節意愿和選擇知情、服務對象的婚育情況和健康狀況知情、自身能給服務對象提供服務的能力和質量知情;群眾對自身實行計劃生育的權利和義務知情、避孕方法的種類、適應癥和禁忌癥知情、避孕和生殖健康方面的實際需要知情、可供選擇的避孕方法和可以獲得的渠道知情。
3、強化隨訪服務。為便于與群眾加強聯系和溝通,及時提供育齡群眾所需的服務,我縣采取電話隨訪和分類隨訪兩種形式,進一步完善了術后隨訪制度。電話隨訪,即縣鎮兩級計生部門開通咨詢電話,群眾有事即訪,同時不定期電話詢問育齡群眾術后情況。分類隨訪,即對施行結扎或放環手術的對象7天內由醫技人員上門進行一次術后隨訪,3個月內每月隨訪一次,一年內每4個月定期作B超檢查;對使用藥具的對象,1個月內由醫技人員開展一次使用效果隨訪,后3個月每個月由鎮村干部陪同計生專干隨(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wmjy.)訪一次,每4個月定期作B超檢查;對曾帶環懷孕、服藥失敗施行補救措施的對象,7天內由醫技人員上門隨訪;對特殊情況的對象,醫技人員隨時復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在上門隨訪中,我縣醫技人員還認真做好隨訪記錄,每月進行情況匯總,從而較好地了解、掌握育齡婦女的基本情況,確保了育齡婦女的身心健康。文福鎮還積極創造條件,拓展隨訪服務范圍,堅持做到了“六必訪”,即新婚夫婦必訪、產后婦女必訪、節育術后必訪、患婦科病和不孕癥必訪、純二女戶必訪及獨生子女戶必訪,為我縣隨訪服務樹立了榜樣。
四、抓制度創新,保證優質服務持續發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是一個動態和發展的過程,是集宣傳教育、科學管理、綜合服務和群眾工作于一體的系統工程。我縣在搞好計劃生育服務的同時,進一步建立和健全了直接面向計劃生育家庭的社會保障和利益導向機制,不斷拓寬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內涵和路子,保證優質服務持續發展。主要是健全了“四個體系”:一是健全節育費用政府投入體系。全縣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人員到縣服務站或鎮服務所施行節育手術和領用避孕藥具均免費,基本費用由縣財政負擔,附加費用由鎮財政支付。二是健全計生養老保險體系。農村獨生子女戶和純二女結扎戶父母均由政府辦理養老保險,解決育齡群眾的后顧之憂。到目前為止,我縣共辦理農村獨生子女戶和純二女戶養老保險5141戶,投保率達91.13%。三是健全計生優惠政策體系。對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給予“六優先”,即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優先、建房用地審批優先、扶貧助困優先、減免子女上學教育費附加和學費優先、招生和招工優先、看病免掛號費先診治優先。四是健全計生幫扶體系。在全縣健全鎮(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wmjy.)村兩級計生協會組織,通過計生協會積極推廣計生“三結合”服務,大力扶持育齡群眾走奔康致富路,重點是扶持獨生子女及純二女戶發展生產,增加經濟收入。計生、農信、農業、科技、畜牧等部門經常深入育齡群眾家中,了解生產、生活情況,扶持他們發展“三高”農業。近年來,縣鎮兩級共撥出計生“三結合”專款190多萬元,扶持10個鎮97個村480戶發展農業生產。通過健全計生保障體系和利益導向機制,使廣大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生活上有保障,提高了廣大群眾執行計劃生育的自覺性,有力地促進了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順利開展。近年來,我縣通過積極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加快了計劃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轉變,給全縣的計劃生育工作帶來了新的觀念,推動了全縣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上新水平。我們的主要體會是:1、領導重視是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根本保證。我縣各級黨政領導高度重視開展創建計生優質服務縣、鎮活動的各項工作,把創建優質服務活動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落實黨政領導責任制,做到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縣鎮兩級都成立了由主管計生工作的領導任組長的計生優質服務領導小組,并定期召開會議,制定了切實可行的計生優質服務試點實施方案,研究解決試點工作和鋪開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各級各部門加大資金投入,保證了各級能正常開展查環查孕技術服務、術后隨訪、人員培訓、藥具發放和管理等各項工作。由于各級領導重視,措施得力,為開展計生優質服務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和條件,確保了全縣計生優質服務工作順利開展。
3、實行村民自治是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有效載體。我縣在開展計生優質服務工作中,同步推進計劃生育村民自治,以村(居)委會為自治單位制訂了《計劃生育村(居)民公約》,并經村(居)民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執行。今年全縣對村(居)民戶和計劃生育對象實行“一責任書五合同書”管理,即與村(居)民戶簽訂《家庭計劃生育責任書》,與育齡人員簽訂《計劃生育合同書》、《落實計劃生育節育合同書》、《外出期間計劃生育(本資料權屬文秘家園,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登錄原創網站wmjy.)合同書》、《計生養老保險合同書》、《計生節育措施知情選擇協議書》,把黨和政府有關計生政策等法規轉化為村民認可并自覺遵守的《村民計生公約》,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樹立了村民在計劃生育優質服務中主人翁意識,從而達到了群眾自覺貫徹執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全縣86%的家庭與所在村(居)委會簽訂了《家庭計劃生育責任書》,85.6%的育齡夫婦與所在村(居)委會簽訂了《計劃生育合同書》。
4、處理好積極與穩妥的關系是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重要前提。計劃生育優質服務作為新世紀計生“二次創業”的總抓手,現在還處于探索經驗的初級階段,需要我們采取積極的態度應對。為此,去年以來,我縣圍繞“突破難點、搞好試點、培育亮點、抓實熱點”的工作目標,選準選好文福、新鋪兩鎮作為計劃生育優質服務試點單位,并加以正確引導和實踐指導,不斷完善優質服務的手段和積極開拓新的服務領域,為優質服務的整體推進夯實了基礎。在開展計劃生育優質服務活動中,我縣并不放棄過去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服務方法,而是通過以點帶面,了解和掌握群眾對計劃生育的多種需求,選好重點服務項目,積極穩妥地開展優質服務,提高了群眾的參與程度,讓育齡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讓優質服務有花有果、有始有終。我縣計劃生育優質服務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滿足育齡群眾需求程度、優質服務觀念的普及程度、育齡群眾的參與程度、政策法規環境和物質保障等方面與發達地區相比,與先進單位相比,都還存在明顯差距。今后,我們將進一步按照上級有關計生工作的要求,以這次創建全市計生優質服務活動現場會為契機,積極探索和實踐計劃生育優質服務的新路子,堅持以人為本,增強創新意識,充實服務內容,拓寬服務渠道,提高服務質量,把我縣的人口與計生工作不斷引向深入,為早日實現全國人口與計生工作先進縣目標而不懈努力。
上一篇:中專教師工作計劃個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