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精神及貫徹意見匯報提綱
一、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主要精神
省委、省政府 1月15日 至16日在濟南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傳達學習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和姜異康書記、姜大明省長在聽取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匯報時的講話,劉偉副書記作重要講話,賈萬志副省長主持會議并作總結講話。會議深入分析了當前形勢,明確提出了圍繞再創全省農業農村發展新優勢,切實抓好糧食生產、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基礎建設、農民增收、農村民生改善、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城鄉一體化發展和深化農村改革等九個方面的重點工作,分組討論了省委、省政府貫徹落實今年中央1號文件的意見,表彰了齊河、諸城、曲阜等10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區)。我市張開朗常委、韓軍副市長和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會議。
二、2024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基本情況
今年受多種因素影響,全市農業農村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一是秋冬
連旱、旱凍疊加,受災面積大、災情重,奪取今年夏糧高產豐收的難度明顯加大;二是多數農產品價格下行,重大動植物疫病呈頻發高發態勢,農業內部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三是大批農民工返鄉回流,農村勞動力轉移受阻,保持農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加的難度明顯加大;四是在連續5年高基數增長的基礎上,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當前經濟發展速度明顯放緩,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的難度明顯加大。困難與希望同在,挑戰與機遇并存,農業農村發展也有許多有利條件。一是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全面貫徹落實和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全面開展,各級對“三農”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二是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改善農村民生作為擴大內需保增長的投入重點,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環境越來越好;三是30年來農村改革發展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新一輪農村改革全面啟動,進一步激發廣大農民群眾創新意識和創業熱情,農村改革發展的內生活力越來越強。堅定信心,積極作為,保持農業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目標不動搖;正視困難,科學應對,拼搏實干全力全速不松勁;勇于探索,開拓進取,改革創新驅動發展不猶豫,這是做好今年“三農”工作的基本基調。 三、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總體思路和工作重點今年全市農業農村工作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省委1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穩糧、增收、強基礎、重民生”10字方針,圍繞市委十一屆四次全委會確定的目標任務,堅持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總基調不動搖,加快推進以“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漁業強市、生態農業名市”為特色的現代農業建設,繼續深化以農業龍頭企業建設“333”工程為抓手的農業產業化經營,著力突破以農村土地、金融、社區化建設為核心的農村制度創新,突出抓好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構建以統籌城鄉規劃編制為引領的城鄉一體化格局,確保農業穩定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主要預期目標是:農業增加值增長3%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突出抓好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一是以實施糧食高產創建工程為重點,穩定發展糧食生產。著力抓好國家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新增大型商品糧基地建設和糧食高產創建工程。穩定糧食面積,優化品種結構,強化科技支撐,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和單產水平,全年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800萬畝,糧食總產穩定在400萬噸。
二是以培植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為重點,突出抓好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圍繞“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漁業強市、生態農業名市”建設目標,制定實施方案,規劃優勢特色產品布局,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構建濟寧特色突出、競爭力強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今年市里制定出臺建設特色畜牧大市、淡水漁業強市、生態農業名市的具體實施方案,力求在實施的關鍵環節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突出抓好返鄉農民工和農村勞動力技術培訓、政策扶持、典型引導和配套服務,力爭新增轉移就業8萬人。
三是以農業龍頭企業建設“333”工程為重點,深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在抓好去年續建項目的基礎上,今年再篩選確定一批新建擴建項目納入重點管理,確保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同時,加強對投資500萬元以上建設項目調度和支持服務,確保年內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50家。繼續抓好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規模化標準化種養基地建設、農產品品牌培育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健全市縣鄉三級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切實把好農業生產、食品加工流通和政府監管三個關口。
五是以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重點,切實抓好改善農村民生的各項工作。按照3年內普遍健全鄉鎮或區域性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監管3個體系的要求,今年制定具體方案并啟動實施。年內新建改造農村公路 800公里 、橋梁50座,完成230個村、20萬人自來水改造工程,新建3.5萬個戶用沼氣池,健全路、水、氣管護運營長效機制。確保全面完成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農村困難家庭新建改建住房和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一暖三改”、辦學條件標準化工程等各項年度任務。鞏固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成果,完成1787個村衛生室更新改造任務。深入開展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活動,深化農業科技特派員制度,繼續實施文化體育惠民工程。積極推行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險試點,進一步完善農村社會救助制度,切實做到應保盡保、應助盡助。
六是以產權制度改革為重點,加快推進農村制度創新。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規范登記、頒證工作,開展農村宅基地和房產、林權、水權、集體建設用地依法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加快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年內組建市級農村產權交易所,在14個新型鄉鎮建設試點鎮建立農村產權交易中
心,同時掛縣級農村產權交易中心牌子,承擔縣域內產權交易服務職能,其它有條件的鄉鎮和農村社區建立農村產權交易站。啟動實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換城鎮社會保障、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換城鎮住房試點工作,積極開展以農村各類產權進行質抵押貸款,加快發展新型農村金融組織,全面改革戶藉管理制度,穩步推進擴權強縣、擴權強鎮試點和鄉鎮機構改革。七是以增加投入為重點,全面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今年市級財政安排“三農”支出5.2億元,比去年增長10%。同時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捆綁使用、集中投入、各記其功,重點用于農業農村重點項目建設。今年通過增加預算、調整存量,設立新型鄉鎮建設試點和新農村建設百村示范專項扶持資金5000萬元,主要用于試點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建設和示范村獎勵補助。不折不扣地及時兌現上級各項農業補貼資金和項目建設配套資金。
八是以試點示范帶動為重點,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新型鄉鎮建設試點工作,加快推進財政體制、社會發展體制、行政管理體制、土地管理制度、農村金融制度改革創新,年內全面完成規劃編制、鎮級(園區)金庫設立、統籌鎮村公共財政體制建立、下放職權的規范高效運行、新型社區建設試點、農村各類產權確權頒證、產權交易中心建設、農村金融組織發展、戶藉管理制度改革等重點任務。新農村建設百村示范工作,進一步明確今年和明后兩年的創建重點和目標要求,加大推進力度。盡快出臺新型鄉鎮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百村示范考核辦法,嚴格考核,兌現獎懲。面上的工作,借鑒新型鄉鎮資源整合經驗,進一步調整鄉鎮和行政村規模,并與遷村并點、社區化建設、落實村干部報酬待遇等統籌考慮、有機結合、配套實施、協調推進。
九是以統籌城鄉規劃編制為重點,加快構建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結合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抓緊制定統籌城鄉發展的市、縣、鄉總體規劃和產業布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勞動就業、小城鎮建設、農村社區建設、舊村改造、生態保護等專項規劃,務求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年內全面完成,引領帶動城鄉發展一體化。
四、幾點建議
(二)適時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建議3月底前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會議主要議程:一是傳達學習中央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二是表彰2024年度新農村建設和新型鄉鎮建設先進單位;三是
總結2024年農業農村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農業農村工作。參加會議人員:請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出席并講話,市幾大班子有關領導、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成員、市直農口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分管副縣市區長、縣市區農口部門主要負責人、新型鄉鎮建設試點鎮黨委書記參加會議。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