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挖掘區位優勢 努力優化發展環境 實現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 --###鄉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的發言 我們###鄉黨政一班人堅持從宏觀上把握,充分挖掘區位優勢,努力優化發展環境,因地制宜、揚長避短,超前謀化,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去配置生產要素,以大和諧謀求大發展,以大發展促進大和諧,逐步形成了“農業抓調整、工業抓提升、三產抓擴充”的發展思路,向著實現“農業具有特色,工業具有活力,三產興旺發達的經濟強鄉”的總體目標又邁出了一大步,實現了第一產業從傳統的以種植業為主轉向以養殖業為主導的大農業,第二產業健康發展,第三產業正在興起的良好局面。 2004年度工業上新增100萬噸鋼、100萬噸材、100萬噸洗煤的生產能力,初步形成了鋼鐵、水泥、造紙及包裝、洗煤、房地產為主的一批企業,產業規模不斷擴大。
農業上以奶牛業為主的養殖業發展迅速,全鄉建起了一個奶牛養殖基地、一個特種養殖基地、一個種蛋雞養殖基地、4個擠奶大廳,奶牛存欄已達到5000多頭。第三產業著重以市場建設為重點,充分發揮區位、交通等方面的比較優勢,逐步形成了以###建材市場和房地產開發為主導的新格局。
2004年度我鄉工農業總產值將超額完成區下達的25億元的指標,比上年增長37%,財政總收入可完成2643萬元,比去年實際完成增收1000萬元,增幅在40%??偨Y我們的工作,主要作法和體會主要是以下四條:
一、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區位優勢。 我們###鄉緊緊依靠城區交通順暢、市場發達、人才濟濟的優勢,向城區借環境、借人才、借市場。
經濟發展必備的生產要素很多,而城區在人才、電力、上下水、道路、通訊、土地、熱力、煤氣以及服務和市場等諸多生產要素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自覺接受城區的這些輻射,就要求我們充分挖掘這些優勢。比如說100萬噸洗煤項目,每天的用煤量在3000噸以上(相當于1列50節車廂(每節60噸)火車的運煤量),我鄉利用鐵路貨場的優勢引進了100萬噸的洗煤項目,投資業主在充分感受到鐵路貨場的優勢后,又謀劃了一個100萬噸洗煤項目。
再比如前些年我鄉參與投資建設的11萬伏變電站,使得我們在投資建廠用電和電價上都具有明顯的優勢,我們利用這一優勢今年又吸引了年產30萬噸型鋼項目金航鋼鐵公司、年產30萬噸電爐連鑄項目###鋼鐵公司等鋼鐵企業落戶。我們利用緊鄰城區,熱力管網以及上下水都比較方便的優勢促成了5萬噸國泰紙業、200萬件骨灰瓷等項目在我鄉的落成。
利用###南部緊靠城區的地理優勢,###房地產開發公司開發了30萬平方米住宅樓,每年都上繳稅金幾百萬元。此外我們利用近鄰豐潤南關板市和曙光建材大世界的優勢,開發建設了###建材市場,帶動了全鄉商貿流通的發展。
二、努力優化發展環境,最大限度實現生產要素的配套。 就某一個項目抓項目,我們感覺效果只能是1+1,而就優化環境抓項目,就會事半功倍,帶動一大片。
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優化環境上,按照經濟發展的規律,超前謀化,搶抓先機,最大限度地實現生產要素的配套來激發業主投資的積極性。 企業發展的最基礎的要素應該是“地”和“電”。
“地”的要素在國家實行最大限度的保護政策下,上項目特別是項目占用耕地上非常困難。我們經過認真分析,認為###北部屬于大片的沙地、丘陵地貌,且不屬基本農田保護區。
為此我們及時作出了規劃###莊工業園區和平整土地、上變電站的決策,從去年開始在平整土地的同時投資2000多萬元建設了11萬伏的變保穩定、求和諧、建強鄉”為總體目標,深入實施“項目建設、結構調整、改革開放、優化環境”四大戰略,力爭實現工農業總產值5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力爭財政總收入3500萬元,全鄉50%以上的村(至少8個村)產值超3億元,其中超10億元的村4個,超5億元的村2個,超3億元的村2個,新增2000個就業崗位,形成農業為工業提供勞動力和土地資源,工業又為農業勞動力轉移創造機會、增加農民收入以及為三產發展提供空間的工業、農業、三產和諧發展的新格局。 2004年12月23日
上一篇:助聽器門店銷售工作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