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經濟社會發展情況介紹匯報 我鎮位于**市西北部,面積40.3平方公里,下轄2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總人口3.6萬。我鎮北瀕長江,與南通隔江相望,東靠上海,南依蘇州、無錫、常州,西臨南京,江蘇省濱江大道貫穿境內,與高等級沿江高速公路、滬寧高速公路、蘇嘉杭高速公路、蘇虞張一級公路相連,交通發達便捷,區域優勢明顯,投資環境良好。
我鎮原是蘇南地區鄉鎮企業起步較晚、經濟較為薄弱的一個窮鎮,是蘇南的蘇北。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后,全鎮上下搶抓機遇,堅持發展才是硬道理,始終突出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以五金起家,靠五金發家,五金聞名遐爾,九六年被中國五金制品協會授予“全國五金之鎮”榮譽稱號。
全鎮現有工業企業380多家,已初步形成以五金為主導、以紡織為支柱的工業行業格局,成為張家港市的五金制造業特色鎮,各類產品暢銷海內外市場。在加快發展工業經濟的同時,我鎮社會各項事業都得到了著力推進,已榮獲“國家衛生鎮”、“江蘇省新型示范小城鎮”和“江蘇省現代化教育達標鎮”等稱號。
尤其是今年以來,我鎮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大精神,堅持圍繞加快發展這一主題,緊扣招商引資這根主線,一著不讓,一步不松,扎實工作,全力推進全鎮的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快速、協調發展。歸納起來,主要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1、工業經濟持續增長。 1—9月份,全鎮完成國民生產總值5.3億元,同比增長23.9%;工業*銷售收入13.9 億元,同比增長20.9%;入庫稅收6060萬元,同比增長13.7%;工業用電1.5億度,同比增長53.7 %。
新批注冊民資4799萬元,同比增長24.9%;新批注冊外資4227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4219.9萬美元,到帳外資710萬美元,工業經濟運行實現了量質并舉。我們主要突出了“三個抓”: 一是抓技改投入。
1—9月份,全鎮開工技改項目35只,竣工投產22只,技改超千萬元的項目有8只,工業投入累計完成工作量1.76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80%,全鎮一批規模和成長型企業通過加快技改投入,實行了技術創新和產業創新。**集團今年技改項目5只,規劃總投資6440萬元,目前已完成技改工作量4420萬元,其中投入3000萬元的大規格軸承管和油井管項目,預計建成后可新增銷售2.8億元。
新芳集團投入5000萬元,引進了三條澳大利亞產的國際先進洗毛生產線和染整設備,達產后可新增銷售7000萬元。創利、滬新等超千萬元的技改項目也將在年底竣工,達產后可新增銷售5000萬元。
二是抓招商引資。到目前為止,全鎮新批外資項目4只,注冊資本4227萬美元,到帳外資710萬美元。
新辦私營企業53家,新增注冊資本4799萬元。吸引外地私營企業11家,利用外地資本883萬元,完成投入工作量3619萬元;其中有投資1200萬元的創利紡織項目、投資1000萬元的**紡織二期擴建項目等一批投資規模大、技入含量高的企業,這些企業的進駐,為我鎮工業經濟總量做大、做強夯實了基礎。
三是抓載體建設。我鎮針對招商引資的資源十分緊缺,工業開發中用地矛盾十分突出的實際情況,在原五金工業園的基礎上,規劃和拓展開發區達到409.96公頃,其中工業用地314.5 公頃,已開發207.27公頃(已出讓100.6公頃,未出讓106.67 公頃,**預留用地80公頃),未開發107.23公頃。
目前工超萬人。我們將利用全國著名五金之鎮的品牌,發揮產業聚集、品種繁多的優勢,打造沿江五金制造業特色鎮。
此外,我鎮的紡織兩樣是一大品牌。新芳集團精紡呢絨強勢不減,有亞洲最大、最先進的洗毛流水線;互益公司是東南亞最大的染整基地;龍馬公司是亞洲最大的花式紗生產基地。
三強挺立,紡染聯手打造新優勢,我的紡織品牌定會越來越亮。三是存量優勢。
在土地資源日漸緊缺的大形勢下,我鎮擁有500多畝的存量土地資產,通過合理運作,可以為政府和企業的雙贏發展產生動力。四是資源優勢。
新芳集團即將上馬的熱電廠項目,為今后發展提供了新的供電、供汽資源,這是我鎮招商引資的有力籌碼。五是后發優勢。
我鎮開發區雖然起步比別人晚,但我們可以充分借鑒,集優點為已用,可以做得更現代、更科學、更具吸引力。六是精神優勢。
鄉鎮合并后,我的干部群眾都看到了自己落后的地位,初嘗了落后的滋味,一貫先進的我人定會以不甘落后的志氣,奮起直追的士氣,爭先進位的勇氣,激發打造新我的合力,展現出我人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實施三個加速:就是載體建設提速、招商引資提速、技改投入提速。
實現一個目標:就是經過二到三年時間,把我建設成為經濟繁榮、交通便捷、環境優美的最適合人居和最適合創業的濱江小鎮。 基于上述指導思想,2004年我鎮主要經濟指標的目標是: 國內生產總值9.1億元,比上年增長30%;工業*銷售收入24億元,比上年增長23.6%;入庫稅收8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4.3%;注冊外資1800萬美元,到帳外資12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20%;自營出口180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12.5%;技改投入4億元,比上年增長60%;建辦私營企業60家,新增注冊資本5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0%;引進外地資本投入4500萬元,比上年增長18 .4% 。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們的具體措施是“五個立足、五個突破”:
1、立足重點骨干村廠,在培育規模經濟上求突破。 我們要依托*****等重點企業和新閘、我等骨干村,加大技改投入,加速技術創新,加快產業升級,明年要培育出銷售超億元的企業6家,超5000萬元的企業3家,超3000萬元的村4個。
2、立足現有產業產品,在培育品牌優勢上求突破。 利用我鎮已初步形成五金和紡織兩大特色基地,在兩個方面狠下功夫:一是要做大做強五金產業。
充分發揮鎮五金商會的作用,加強五金行業企業的分工協作,全面實施品牌戰略,突出以宏寶為龍頭,加快五金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繼續唱響五金品牌。二是要做優做精紡染產業。
著力抓好**二期工程的上馬,**的擴能改造,打響紡染強鎮的硬仗,進一步提高紡染行業在我鎮經濟總量中的比重。
3、立足招商引資,在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求突破。 在各地招商引資進入你爭我奪的形勢下,我們將迎難而上,拓展思路,采取更為有效的舉措,提高招商引資的成效,確保經濟發展后勁。
具體要做到“三個并舉”:一是堅持內外資并舉。在引進本地民資方面要大張旗鼓,不遺余力;在吸引外資和外地資本方面更要主動出擊,積極吸引。
外資主攻韓國、臺灣地區,外地資本主攻上海、溫州等外地資本輸出欲望強烈地區。尤其是外地國內資本見效快、稅收足,要作為招商引資的重中之重,取得更大的招商成效。
對內資、外資信息實行定人定項目跟蹤管理,促使信息項目早簽約,簽約項目早批辦,批辦項目早開工,開工項目早投產。二是堅持發揮產業優勢和配套優勢并舉。
要充分利用我鎮的五金、紡染兩大支柱產業優勢,實施品牌招商策略。要利用我鎮不斷發展壯大的工業區載體,主動接受沿江大項目和冶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