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區別在哪
教學計劃、課堂計劃還有教學大綱、課程標準,這么多教育相關的內容,實在讓人分不清楚。今天小編整理了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區別供大家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的區別
一、概念、別稱比較
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動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又稱教學計劃
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又稱教學大綱。
區別與聯系: 課程計劃師有關教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課程標準師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課程計劃師制定課程標準的依據,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
備考指導: 以識記型單選題或判斷題考查為主,學生需重點把握概念間的區別。
【考題再現】:
1.教育部門根據教育目的的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 )。
A.課程目標 B.課程計劃 C.課程標準 D.課程結構
【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課程的內容。課程計劃是根據教育目的和不同類型學校的教育任務,
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制定的有關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根據關鍵詞“教學和教育工作的指導性
文件”確定答案是課程計劃。
A 選項,課程目標是指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目標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后,在發展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確定課程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的基礎。
C 選項,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具體化,是課程計劃中每門學科以綱要的形式編定的、有關學科教學內容的指導性文件。
D 選項,課程結構是指課程各部分的組織和配合,即課程內容有機聯系在一起的組織方式。
根據題干定義的描述,是有關教學教育工作的指導性文件,故答案選B。
二、作用對比
課程計劃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和其他活動的依據。課程標準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
區別與聯系: 課程計劃是指導教師進行教學的依據,而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考試、命題等的直接依據。
備考指導: 以識記型單選題或判斷題考查為主,學生需重點把握作用間的區別。
【考題再現】:
教科書編寫的直接依據是( )。
A.課程計劃 B.課程標準 C.實施 D.課程評價
【答案】B。解析:題目主要考查課程標準的地位。學科課程標準是課程計劃的分學科展開,它體現了國家對每門學科教學的統一要求,是編寫教科書和教師進行教學的直接依據,也是衡量各科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所以此題選 B。
選項 A,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學科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選項 C,課程實施是指把課程計劃付諸實踐的過程,它是達到預期的課程目標的基本途徑。
選項 D,課程評價是指檢查課程的目標、編訂和實施是否實現了教育目的,實現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課程設計的效果,并據此作出改進課程的決策。
ACD 與題干不符,故選 B。
三、構成成分比較
課程計劃包括教學科目的設置、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其中教學科目的設置是首要問題;課程標準包括前言、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附錄。其中課程目標是核心。
備考指導: 以識記型單選多選題或判斷題考查為主,學生需重點兩者構成的區別和核心成分是什么。
【考題再現】:
3.課程計劃是根據一定的教學目的,學校培養目標,各學科科目的性質和作用,由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制定的關于學校教學和教育工作的一種指導性文件。( )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內容。
A.學科設置 B.學科開設順序 C課時分配 D.學周的安排
【答案】A。解析:題目主要考查課程計劃的內容。課程計劃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它對學校的教學、生產勞動、課外活動等作出全面安排,具體規定了學校應設置的學科、學科開設的順序及課時分配,并對學期、學年、假期進行劃分。
A 選項,學科設置即開設哪些學科,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各門學科既有自己的獨立系統,又有彼此必要的相互聯系。
B 選項,學科開設的順序是指根據學科規定的年限,各門學科的內容和教學法的要求,確定各門學科的教學順序。
C 選項,課時分配包括各學科的總時數,每一門學科各學年(或學期)的授課時數和周學時等。
D 選項,學年編制與學周安排是指學年階段的劃分、各個學期的教學周數、學生參加生產勞動的時間、假期和節日的規定等,它是學校工作正常進行的保證。
學科設置是課程計劃的中心內容,故本題選 A。
課程計劃是教學計劃嗎?
是的。
1952年,我國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這種文件叫做“教學計劃”。1992年原國家教委頒布了《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初級中學課程計劃(試行)》(以下簡稱《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從1993年秋季起在全國試行?!毒拍炅x務教育課程計劃》除對學科的設置作了明確規定外,還把活動正式列入課程,并對各項活動的設置作了明確規定。所以新的課程計劃并沒有沿用“教學計劃”這一表述,而是采用“課程計劃”這一名稱。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計劃》是原國家教委根據我國義務教育法、我國社會主義學校教育的目的和小學、初中的培養目標制定的重要文件。它是我國實現九年義務教育具體任務的重要保證;是編制小學和初中各科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主要依據;是學校組織教學工作和教育活動的主要依據;也是督導、評估學校教學工作和教育活動的主要依據。它體現了國家對小學和初中教學工作和教育活動的統一要求。調整后的課程計劃對學校來說是一個指令性文件,因此要求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認真執行課程計劃,開足計劃中要求設置的學科,保證各門學科的教學時數;以教學為主,全面安排各項活動,使學校保持穩定的教學秩序,使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得到全面發展。
中小學課程標準依據?
依據是:適應普及義務教育的要求,讓大部分學生經過努力都可以夠達到,反映國家對公民素質的基本要求,著眼于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開展建議的教學詳細指導性文件。
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相比,在課程的基本觀念、課程目標、課程開展建議等幾部分闡述的具體、明確,非常是提出了面向我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
依據國家教育部門頒布的教育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