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導思想
我們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促進外經貿發展,積極擴大內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挑戰和機遇,創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為實現我市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做出商務工作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一)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加快結構調整
保增長是調結構的基礎,調結構是保增長的動力。保持國內外貿易和國際經濟合作的平穩較快增長,有利于實現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有利于擴大就業、增加收入和改善民生,既是商務事業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需要。但這種增長必須是在結構調整和優化升級基礎上的增長。歷史經驗證明,世界每次重大經濟危機發生之時,往往是新技術革命孕育發展的起點,也是國際產業新一輪重組和升級的開始。這次危機將推動全球綠色經濟的興起,引發低碳技術革命。如果我們不能順應這一潮流,加快結構調整步伐,而只是在原有經濟結構上進行量的擴張,不僅難以適應全球經濟技術發展的新趨勢,難以提升自身競爭實力,甚至連增長也難以持續。因此,我們必須在保增長的同時,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提高增長的活力和動力,實現增長速度與調整結構的相互促進,不斷提高商務發展的質量和水平。
(二)擴大居民消費,穩定外部需求
擴大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既是我們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當前需要,也是保持我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同時,我們絕不能忽視甚至抑制外需。外需是充分發揮我國比較優勢、促進充分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帶動我國經濟發展、實現趕超目標的重要引擎。內需和外需相互促進、相互補充,共同構成我國經濟發展的市場空間。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既要更加積極地開拓國內市場,更加主動地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居民消費需求,又要繼續做好穩定外需的各項工作,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我國的比較優勢,穩定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共同推動我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三)有效利用外資,拓展對外投資
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是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重要橋梁,是開放經濟條件下匯集生產要素、統籌兩種資源的重要平臺。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既是國內外資本的雙向流動,更是國內外比較優勢相互交接的反映。有效利用外資,可以發揮外資的競爭效應、示范效應和技術溢出效應,把技術、管理和市場引進來,充分發揮外資在自主創新、產業結構優化和區域經濟協調發展中的作用。拓展對外投資,可以把我自身的優勢傳遞出去,更好利用國外技術和銷售網絡,在更高的水平上增強企業的跨國經營能力;也可以緩解國內能源資源緊張、轉移部分生產能力、促進國際收支趨于平衡。
(四)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針對性和靈活性
外部需求可能較長時期低迷、外貿回升的基礎不穩固,國內消費需求面臨多種因素制約。如果涉及商務領域的宏觀政策不能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就可能使穩外需、擴內需的形勢發生逆轉。一旦內外貿形勢出現反復,勢必動搖市場信心,再次啟動增長將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同時,隨著內外貿形勢的好轉,商務領域也可能出現一些新的矛盾和風險,如果不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及時予以化解,也不利于商務事業的平穩健康發展。因此,必須根據國內外形勢變化和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總體要求,把握好商務政策的力度和節奏,實現擴消費、穩外需的宏觀政策由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刺激政策向調結構、轉方式的長期政策平穩過渡。
上一篇:發展農民黨員“523”規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