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7篇
時代在不斷變化,我們使用制度的場合也越來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能規范行為培養安全意識。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1
一、目的
為及時、高效、妥善處置發生在我鎮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有效應對并及時控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造成的人民健康危害,做好醫療救護工作,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防止事態進一步擴散,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生命與健康,維護社會安全和社會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規、規章,特制定本預案。
二、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我鎮范圍內發生的所有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預防和控制工作。
三、基本原則
(一)預防為主
加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和防范,及時發現并排除隱患,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二)快速反應
及時發現并上報可能存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隱患,建立信息通報快速通道,盡可能在最短時間內啟動預警機制。
(三)分類指導
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類型,對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它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區別處理,以求達到最佳效果。
(四)及時處理
在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對受害者及時采取救治措施,做到快速、高效、及時,最大限度減輕危害造成的不利后果。
(五)屬地管理
我鎮發生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領導機構有權對轄鎮內的各種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資源進行統一調配。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2
1.生產人員必須認真貫徹執行食品衛生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每年進行一次體檢,合格者方能上崗。
2.生產人員進入車間前,須穿戴整潔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口罩等防護用品后方可上崗。
3.生產人員進入車間前要提前開紫外線燈消毒60分鐘后關閉,經洗手消毒。即先用肥皂洗手,再經消毒水浸泡3-5分鐘方可進行操作。
4.包裝、生產人員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理發、勤洗澡、勤換衣,不準長發外露,不準留長指甲、涂指甲油。
5.生產人員嚴禁攜帶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用品進入生產崗位。禁止在生產區域內吸煙、吃零食不厭精、隨地吐痰和做與工作無關的事。
6.生產人員要臨時外出或上廁所等,必須脫去工作衣帽,待再次進入車間內需要重復上述衛生消毒程序才能上崗。
7.生產人員班后對車間內的設備、工具、計量器具、案板必須每日進行消毒、清洗。工作完畢后,徹底清洗消毒工作場地。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3
一、凡車間工作人員(包括新上崗或臨時參加食品生產工作的人員)必須經崗前培訓合格,并持有效健康證明方可上崗,
二、凡患有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活動性肺結核、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及其他有礙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員,不得進入車間從事食品生產工作。
三、凡出現有礙食品衛生的`病癥(咳嗽、腹瀉、發熱、嘔吐、燙傷、手外傷、咽喉痛等)時,應立即脫離工作崗位,查明病因,治療康復后,方可重新上崗。
四、操作前洗手消毒,經浸腳池,風淋室。離開工作崗位時,要換下工作服,不得將工作服穿離工作崗位。
五、上班時不能在工作崗位上吃東西、吸煙、隨地吐痰等,私人物品(包括手機)等必須存放在指定的區域或更衣室內,不可帶入工作區內。
六、必須注意個人清潔衛生,保持每天穿戴整潔干凈,常洗澡、換衣、修剪指甲、洗發,做到個人儀表整潔。
七、工作時間不準溜崗,竄崗;不準嬉戲,打鬧;不準佩帶首飾,不準化妝。
八、車間各種機械要安排專人操作,并定期進行安全檢查和保養,非指定人員嚴禁隨意操作。
九、每班次工作結束后,要及時做好工具、器具、容器、機械設備、地面、墻面的清潔衛生工作。
十、符合國家、省級有關部門規定的其他要求。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4
一、目的:
為加強車間現場的管理,使車間工作環境始終保持整潔干凈,特制訂如下車間環境衛生管理制度:
二、管理規定
1、操作員工隨時保持設備機身的清潔。
2、隨時保持自己管轄范圍的清潔干凈,通道暢通,無鐵屑、紙片、袋子等垃圾。
3、每天下班前進行環境衛生清掃,每周一次設備保養。
4、工作臺隨時保持干凈、整潔。地上的零件、工件擺放整齊,一目了然,并且不允許超越黃線。
6、工具箱隨時保持干凈,量具、工具擺放整齊,并保持清潔,工具箱不允許放與生產無關的物品。
7、清潔工具定點放置、垃圾及時清理運走。
8、車間實行片區三包責任制,各片區發現雜物主動清理
9、每個員工都有自覺遵守環境衛生管理制度、保持和維護環境衛生及秩序的權利和義務,任何人發現不良行為,要及時將當事人的違紀情況通知上報。
11、此次評分以車間為單位,分別為壘裝、機加工、下線、組裝、噴漆,各車間安排好每人輪流值日監督。
三、檢查規定
1、公司不定期進行抽查巡檢,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處理。逾期仍未整改者罰款20元。檢查小組人員每周(暫定每周五)集中進行一次衛生評比,依據公司衛生責任區的劃分進行評比,對檢查的結果給予打分。
2、每月上旬公布上月衛生檢查評比結果,并累計存檔匯總,列入年終評先樹優工作的'內容之一。
3、月評比中分數最高的車間每人獎勵30元,分數最低的車間每車間每人罰款20元。所有獎罰款均納入公司福利基金。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5
一、施工現場的衛生管理,要分片包干,每個責任區設專人負責。
二、工地必須設有茶水桶,更做到加蓋、加鎖、茶杯干凈,禁止喝生水。
三、工地食堂要封閉,并安裝紗窗、紗門、有防蚊、防蠅措施。
四、施工現場要有車輛存放處和男女更衣室,有防竊措施,經常保持室內整潔。
五、工地有男女廁所,不準隨地大小便,廁所專人定期清理,保持清潔無害。
六、生活垃圾必須隨時清理或集中加以遮擋,保持現場整潔。
七、宿舍要求達到衛生標準,定期打掃室內外衛生,經常通風換氣,搞好個人衛生,被褥要擺放整齊,衣服、鞋襪要勤換洗,不準長期存放臟衣服。
八、嚴禁帶病工作和有病不治。小病小傷要及時處理防止傳染病發生。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6
為創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營造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氛圍,提高員工素養、公司整體形象和管理水平,特制訂本制度。
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內以及各分廠的環境衛生的管理。
內容:
1、公司的環境衛生管理,采取由行政辦公室監督,全體員工參與、齊抓共管方式。發動全體員工人人關心環境、愛護環境、美化環境。
2、各個工廠及辦公室做好衛生責任區的“門前三包”,確保廠區內無衛生死角。
3、嚴禁在廠區內隨地吐痰及亂扔廢棄物,嚴禁流動吸煙。
4、機動車輛、自行車、摩托車等應放在廠區指定地點,并排列整齊,嚴禁亂停亂放。
5、員工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在工作區域保持整潔衛生有序,上班期間需著工作服。
6、生產生活垃圾、贓物必須倒入垃圾箱內,不準隨意亂倒亂放。
7、生產車間、辦公室內部、衛生間以及樓道、公共場所各種設備設施都必須保持整潔衛生,物品定點擺放,墻壁屋頂安全整齊。
8、嚴禁在廠區內建筑物、公用設備等上面張貼廣告、繪制圖畫或涂寫標語。保持廠區建筑樓道墻體的潔白衛生。
9、不準隨意占用廠區內的空地和路面。確因施工等原因必須長時間占用空地或路面的,需經各工廠管理部門同意并向公司行政辦公室報備。
10、在廠區內進行基本建設施工的單位必須堅持文明施工。施工現場整潔干凈,施工用料及物品應堆放整齊有序,施工中產生的基建垃圾應及時清運。
11、公司行政辦公室對環境衛生進行不定期檢查,實行獎懲,對于環境衛生嚴重不達標單位(部門),對其環境衛生管理者罰款200元/次,獎勵給環境衛生考評先進單位。
廠區環境衛生考核制度精選篇7
為了保證公司運行清潔生產,建立良好的衛生環境,對清潔衛生工作進行分區域管理,落實清潔衛生管理,規范清潔衛生管理工作:計劃、布置、執行、檢查等,消除清潔衛生的死角和盲點。
2 職責
2.1 清潔衛生管理工作作業執行的職責根據責任區和輪值區值日表分配落實到人員,宏觀管理
責任按照組織機構圖中部門劃分和人員劃分的基本原則分片由各個管理層機構負責,管理的職責是做好5S管理運行的參與和配合,維護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行。
3 定義
3.1 清潔:清白,潔凈無塵
3.2 衛生: 指個人和集體的生活衛生和生產衛生的總稱。一般指為增進人體健康,預防疾病,改善和創造合乎生理、心理需求的生產環境、生活條件所采取的個人的和社會的衛生措施,包括以除害滅病、講衛生安全生產為中心。
3.3 消毒: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達到無害化的處理。 3.4 滅菌:殺滅或清除傳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處理。
3.5 污染:當一種產品或一個物質中,存在不需要的物質時。交叉污染:原輔料或產品與另外一種原輔料或產品之間的污染。
3.6 垃圾:指不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 4 規程 4.1 總則
區域劃分。
責任區和輪值區域,值日表。 清潔衛生標準。
清潔衛生程序啟動前置條件。 檢查結果的處置。 定置管理。
清潔衛生環境的保持和維護。 清潔衛生的檢查。
清潔衛生的方法和清潔工具。 垃圾及垃圾的分類處理。 安全。
4.2 區域劃分
公司按科室限制區域和公共區域,配電室、潔凈區、生產區歸屬限制區域,清潔衛生工作由作業和相應管理人員負責;公共區域根據不同情況劃分責任區和輪值區域,清潔衛生工作由規程計劃人員實施;區域劃分中界限部分,如門口、路界衛生工作區域各跨界一米。區域劃分附圖,劃分依據根據建筑和廠區規劃特征進行分解。
4.3 責任區定期執行。
4..4 清潔衛生標準
4.5 清潔衛生程序啟動前置條件
清潔衛生按照值日表啟動,值日表中值日人員遇出差或者輪休等原因不在崗位的情況,由當值人員提前協調輪值,清潔衛生工作輪空未執行的責任歸屬輪值人員和輪值人員的直接管理人員。
5 清潔衛生環境收到破壞不符合清潔衛生標準的情況下,清潔衛生程序應該及時啟動。
5.1 檢查結果的處置
清潔衛生作為一個重要的工廠工作內容,制定一個嚴格的檢查考核體系,對檢查的不正常結果必須進行處置,下達整改通知書,跟蹤檢查,同時納入工資考核。
6 定置管理
公司的所有區域進行定置管理,使用頻次高的就近方便存放,等待使用的必須是清潔衛生的,污染的物品在清洗區;定置管理包括空間圖紙,物品清單,物品區域表示,物品數量,不在位物品去向;定置管理工作內容由相應區域的管理層組織實施,工作組織的基本原則是先固化再優化,工作組織的方法秉承清理、清潔、整理、整頓提高素養的5S管理。定置管理的目標:避免污染、交叉污染、人為差錯。
7 清潔衛生環境的保持和維護
公司全體員工是清潔衛生環境的締造者,同時也是清潔衛生環境的管理者,清潔衛生環境的保持和維護是一項比清潔衛生工作更為重要的工作。清潔衛生環境的保持和維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所有公司員工對作業過程的物料的灑落、清潔衛生環境的破壞必須及時處理,發現清潔衛生環境被他人破壞必須及時指正并記錄,不作為將受到處罰;檢查不符合要求的部分必須立即確認并整改現場,在責任區,處理現場是第一位的,現場達到要求后,再行追究不合格原因,不可以以任何借口方式使現場處于不清潔衛生狀況;外來人員或車輛對工廠區域照成的清潔衛生破壞主要是由于預先告知不到位和外來人員管理不到位照成的,責任區的值日人員負責對事件的處理,處理原則:勒令立即整改;勒令外來人員帶入的本廠員工負責處理;記錄在案;自行整改并獲得獎勵;外來施工隊伍人員負責對作業區域的保潔和清潔工作,長期作業必須做到每日清場,接受工廠責任區負責人員和清潔管理工作的檢查和監督,違反規定的立即整改并且接受處罰。
8 清潔衛生的檢查
清潔衛生的檢查以清潔衛生的標準為依據。檢查按照性質分為自檢、部門內部組織互檢、第三方檢查。清潔衛生工作實施結束自檢后必須簽字記錄。清潔衛生工作根據值日表有交接過程,接受方可簽署接受意見。檢查記錄表根據區域劃分布置在合理方便存取的地方,并且有顯著標識,記錄定期收集匯總到行政部。
9 清潔衛生的方法和清潔工具
清潔的前置工作一定是清理,清潔工具的潔凈是確保清潔衛生效果的前置條件。清潔過程中避免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的因素有:塵土飛揚;污水亂濺;積水(污水的積水自然揮發后必然留下灰塵和污物)。
清潔衛生方法:干法、濕法、加洗滌助劑。電器、配電箱、配電柜、玻璃表面清潔最后工序,嚴格按干法作業;濕法前置條件是清理工作已經完成,除灰塵和表面污物過程,濕法作業不可留積水,積水需要掃凈并且用墩布拖干,不留明水;非水溶性的污染物,需要用洗滌劑、溶劑油等處理的,注意合理使用選擇助劑,同時注意污水處理,污水不可直接排放雨水管網;使用助劑清潔衛生后注意清除殘留,避免二次污染和過多殘留吸附灰塵。 清潔工具清潔工具有小笤帚、竹笤帚、拖把、海綿拖、潔凈抹布、毛巾、抹布、維絲、鏟、簸箕、垃圾車、高壓水槍、玻璃擦、吸塵器、毛刷等。清潔工具定置管理:在制定的地方清洗清潔工具,未使用等待使用的清潔工具必須保持清潔,清潔工具的狀態列入清潔衛生檢查的內容。 清潔工具專用
工廠區域內,潔凈區的清潔工具專用,擦拭設備、地面、廠房的清潔工具屬同品種的工具情況時,清潔工具有明顯標識予以區分,存放位置需要定置,配備必要的存放設施; 食堂、衛生間、設備清潔的工具專用; 生產區和辦公區的生產工具嚴禁混用; 清潔工具編號管理清潔工具入庫編號,領用登記編號,根據不同品種的工具給定物料編號和順序號,使用過程必須維護編號完整,現場檢查發現缺失編號后未進行設置的,由檢查時間點責任區當值人員對此負責;清潔工具存放地點錯誤的,根據定置管理規范要求,對區域負責人和當事人一并處理。
10 垃圾及垃圾的分類處理
垃圾分為固體液體兩類。液體垃圾有帶有助劑的清洗液,實驗廢水,廢油等,液體垃圾進入指定的污水管網,不得污染環境或者進入雨水管網。
固體垃圾中,灰塵進入垃圾池,其他垃圾按有機無機進行分類,外包裝交倉儲部門指定區域集中按照規定處理,金屬垃圾集中處理,內包裝按照不同物料的性質,按照規定處理后回收,不得將未經處理的內包裝直接處置。勞防用品清潔工具以舊換新。
11 安全濕法衛生不得在配電系統作業,使用高壓水槍作業的區域不得有電器設施。
避免登高作業,高位作業應該用專用工具在正常工位即可實施,高空作業有專業人員佩戴高空作業安全防護用品實施。運行、轉動設施的清潔衛生應該在停機時進行。 雷電天氣禁止室外作業和高平臺作業。 附件: 清潔衛生分布廠區清潔衛生管理制度管理人員框架
下一篇:返回列表